02书屋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三三章 归来

第一三三章 归来


  候显在后世名不见经传,但是在这个时代,他却是庞大的内侍群体中,最为英明能干的优秀人才。

  永乐元年,因他藏人的身份,他被朱棣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领青海藏人,出使前藏,向吐蕃各部宣传大明政策。

  永乐四年,他再次出使前藏,并且说服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领,把他们顺利地请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职、封号。

  也因此,他被朱棣封为太监。

  此后,他不仅参与了郑和第二次和第三次下西洋,还数次单独出使印度各国,将印度二十余国都变成大明的属国。

  除此之外,他三次深入藏区,还曾抵达了喜马拉雅山中的玛拉王朝(尼泊尔),寻找佛教的发源地。

  这是一个在历史上功绩仅次于郑和,却比郑和更加辛苦的使者,在如今这个时代,他的名气甚至要比郑和当初的副手王景弘更大。

  他没有太多的军事才华,但是他的外交才华不容小觑。就连自命为大明外交第一人的陈诚,提到候显的时候也佩服不已。

  在陈诚看来,郑和得利于皇上的重视,军事才华出众,但是外交手段略逊。

  而候显才是与他一样,依靠口才和眼光,为大明开疆拓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在面对南美各部落的时候,自然长袖善舞,短短一年时间,就将南美西北各部,全部收拢于大明的麾下,接受大明的统治。

  当然,能够让各部落心悦诚服,候显并不是全部靠武力,更多的还是靠他的人格魅力,以及教导。

  印加文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封闭文明,他们虽然有语言,但是却没有文字,只靠结绳记事。

  而大明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文明,精美的布料,还有优美的文字。

  这一切,都让印加人……不,现在还没有印加文明,他们都自称为克丘亚人。

  大明的先进文明让他们为之痴迷,同样的肤色和外形,让他们主动归附于大明,接受大明的统治。

  这一点,比西拔牙人用武力征服更加有效。

  靠武力,只能让他们被动接受。现在,他们主动学习大明的文字,语言,心甘情愿地为大明人效力。

  比如他们从去年开始,就主动接受了黄帝历,在今年的会盟中,就出现了他们采用汉字记事一幕。

  大明人不仅仅只是叫他们语言和文字,还教会了他们制作车轮,大车,这让所有的印第安人活动范围大大增加。

  除了车轮,大明人还带来了各种工具的制造,甚至包括炼铁的技术。

  而在农业方面,大明人也教会了他们种植小麦和稻米,丰富了印第安人的食物。

  这一切,都让他们这些跟大明人几乎并无两样的印第安人人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

  永乐二十年一开始,所有的部落都开始行动了起来,向海边的明军大本营望西城行进。

  每个部落都派出了族长或者长老,还有君王,希望能跟大明的海军一起,前往大明见识天朝上国的气象。

  这去大明可不是谁都能去的,为了争夺候显给出的三千个名额,各大部落和国家争的不可开交,会盟了三次,才把份额分配好。

  三千个名额也是候显能够给出的最大份额,舰队探寻东洲,可不仅仅只是带这一批人回大明。

  几乎每个部落,都要派代表前往大明,除了印加这一带。还有阿兹特克那一带,包括南美和北美的一些小部落。

  而三万人的舰队,这几年不少士兵都在当地找了妻子或者小妾,这又有上万人。

  更主要的是,几乎每艘船上都装了不少各种农作物的种子,特别是橡胶树苗,装了近二十艘大船的。

  这一趟东洲之行,可谓是大丰收。

  三月,杨道率领舰队经过八个月的航行,回到了望西城。

  舰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不仅接回了狄平夏一行,还绘制了东洲南北大陆的海岸线图。

  因为采取的是六分仪定位,地图绘制的精密度,跟后世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大陆内毒的山川地形图。这一次是不可能绘制完成的。这些只能在以后的岁月里,慢慢填充。

  比海岸线图更重要的,是沿途的水情图,有了这些地图,今后的大明舰队想要前往东洲的东部,就不需要在小心翼翼摸索了。

  至于损失了四艘船,一千多人,候显却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这属于意外,并不是哪个人的错。而且杨道他们经历了主官身亡,是被逼上位,他做的已经够好了,并没有操作上的失误。

  所以候显只是安慰了杨道一番,让他们好好修整了十日,给所有的船补充满了泥炭,就准备离开望西城,前往北方。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候显在望西城东北的四百多里外,也发现了一座泥炭矿。

  有各部落派来的人手,运送了足够的泥炭到望西城,以后舰队也不怕泥炭补充的困难了。

  根据朱瞻基给的海图,归途的路线选择了北纬十度的太平洋洋流。

  除了会在中途前往后世的夏威夷短暂修整,这支舰队将会沿着太平洋的腹心直接抵达吕宋。

  与来时沿着大陆架航行不同,这次航行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冒险。虽然在五月到八月之间,这片区域不会有大风暴,但是所有人的心里依旧没有底。

  不过这是朱瞻基安排下来的,因为对朱瞻基的巨大信任,没有人敢说沿着原路返回。

  当然,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北太平洋环流,是大航海时代最安全的航线,没有之一。

  只要不是八月以后航行在这条航道上,就不会出问题。

  而且,从五月开始,沿着北太平洋环流航行,不仅顺水,还顺风,舰队的速度绝不会低。

  所以,虽然舰队的各个将领心中有些担忧,但是他们还是遵照朱瞻基的吩咐,将返航的地点选择在了后世的巴拿马。

  与此同时,在阿兹特克当了两年太上皇的易信,也不舍地离开了已经归顺的阿兹特克,准备前往汇合地点。

  他是有些不想回大明的,在这里当了两年的太上皇,他已经沉浸在了这种荣耀之中。

  但是他必须回去,因为即使他以后想要回来这里当太上皇,首先也要回去说服朱瞻基继续派他过来。

  至于中连伯府,这个时候早已经被他抛在了脑后。

  那个位于朝鲜饿东瀛之间的小岛,如何比得上在比大明还要大的土地上当一个太上皇呢!

  四月下旬,留守在东洲北大陆的几艘船也都载着当地的部落首领们一起来到了后世的巴拿马城,这里被候显命名为了九连城,寓意这里是东洲九连之地。

  而这里也的确担当的起这个名字,在候显的心里,这里比望西城更加适合驻军,大明只需要在这里驻扎一支海军,不仅扼守南北,还能控制东西。

  但是对杨道提出来的开挖一条运河,将东西大洋联通起来,候显却没有多大的兴致。

  他今年也六十二岁了,没有几年好活。这次探寻东洲立下大功,回去之后,就好好享受几年清福吧。

  对自责不已的杨道,他其实是很欣赏的,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年轻人,在武将里面是很难得的。

  虽然他是内侍,与杨道这个武将却不能交往过多,但是他也已经决定,回到了京城,一定要向太孙殿下举荐这个年轻人。

  既然他想开挖运河,不如以后就将他派到这里来。

  东洲别的不多,人口还是挺多的。

  根据户部官员的调查,整个东洲,人口不下于三千万人。虽然比不上大明,挖运河需要的人手,绝对是不缺的。

  除了预先就已经确定留下来的一千两百士兵和一百多位老农,整个舰队损失了将近两千人,剩下的两万六千余人,全部又聚集在了一起。

  四月二十六日,这是钦天监选出的黄道吉日。为了避开八月后可能会出现的台风,舰队没有等到五月一日出发,比原计划提前了几日起航。

  舰队出港就用了整整一天,到了五月初一,所有船只都进入了大明洋,也就是太平洋的预定航线。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察觉到了这条航线的不同之处。

  原本所有人都对这趟行程充满了畏惧,今后的几个月时间,他们都不会见到陆地。大明洋如此巨大,前途未卜。

  但是,当他们一路向西的时候,大海的洋流推着他们前进,这里比许多近海还要平稳。

  而且现在一路顺风,舰队风驰电掣,每个时辰能跑八十里以上,一日竟然能行进上千里。

  这个速度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也让所有人都暂时忘却了对大海的恐惧。

  除开在海洋上漂流的波利尼西亚人,他们这支舰队,也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海,大规模向海洋内部进军。

  那些印第安人们一个个更是震惊不已,如此巨大的海船,能够行进就足以让他们惊骇的了,现在跑的像飞一样,让这些印第安人都认为大明人是有神明保佑。

  但是,快速的航速让许多船只都不堪重负,行进了没有几日,就有货船出现了渗水现象,船帆的耗费也超过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得已,舰队只能降下一部分船帆,让船速降下来。

  就在舰队沿着北纬十度左右,一路向西,快速行进的时候,在吕宋岛的东山州,一支舰队也抵达了这里,并且开始在岛屿最北方的卡加延河口,修建水泥码头。

  他们的到来受到了知州解祯期的热情欢迎,第一时间,解祯期就拿着最近半年的报纸,仔细阅读了起来。

  解祯期是去年六月,在朱高炽的七七过了之后,得到了朱瞻基的授官,登上了前往吕宋的货船。

  他的这次出行,不仅携带了一个超过三百人的官员队伍,还有一个超过七百人的各种工匠,农学家组成了代表团。

  当然,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部都是分配给东山州的官员,而是补充整个吕宋的官员。

  他们首先抵达了吕宋的北明街,拜见了布政使许柴佬。

  对朝廷一下子派了超过一千人抵达吕宋,许柴佬喜出望外。

  吕宋从府升级为布政司,各级官员都缺乏的厉害,不要说一千人,就是再来一千人也有位置安排。

  这里面,年仅二十五,却被授予知州一职的解祯期当然最受许柴佬的重视。

  他不仅满足了解祯期的各种要求,对解祯期带来的一些官员,也都授予重任。

  而且,为了表示对这位状元的敬意,他还安排了自己两个刚考过童生的孙子,拜解祯期为师。

  对许柴佬来说,解祯期这样的大才子,是最值得敬重的。

  因为有一个这样的上司,解祯期在吕宋为官,可谓是一帆风顺。

  但是,在一个初建的州当主官,从一开始,他就遇到了无数的困难。

  因为这个州,现在连州府都还没有确定好。

  解祯期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整个州都走了一遍,最终也选择了后世的卡加延州府土格加劳的位置,建设州城。

  这里位于卡加延河的一处河湾,差不多位于整个河谷的中央地带,下游能容纳大船出海,上游与山间的土著联络也方便。

  朝廷停收碧瑶金矿一年的产出,如今碧瑶金矿有四个矿坑,每年能产出十五万两黄金,除了给矿工的俸禄,给吕宋留下三成,每年能净落十万两黄金以上。

  十万两黄金,就是一百万两白银,用来建造三座州府的城池,虽然不算宽裕,但是也绝对不少。

  而且,如今大明的城池已经取消了城墙,少了这个最大的耗费,光是建造各个衙门,经费绰绰有余。

  三十万两白银的经费,吸引了不少大明境内的工匠和商户前来,他们不仅带来了各种技术,也活跃了当地的经济。

  半年多的时间,这里的城市建设就已经初具规模。

  而且,解祯期很清楚自己不会在吕宋干的太久,他没有将衙门建的富丽堂皇,而是从不多的经费里面拿出了五六万两,在河边修建了一座大型码头,还有多个市场和仓库。

  对他来说,做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城市的建设他除了监工,全部交给了工部的官员们操心,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教化民众,兴修道路上面。

  他也抛开了自己状元的架子,甚至亲自带着农户下田插秧。

  探寻东洲的使者返回,带回来了不少农作物的种子和橡胶树苗。吕宋是朱瞻基非常重视的甘蔗产地和橡胶种植地。

  在朱瞻基的建议下,解祯期也选择了在水稻之外,以种植甘蔗和橡胶为主。

  吕宋当地的土人其实是比较懒的,当地物产丰富,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他们对种田没有多大的兴趣,能偷懒就偷懒。

  种水稻辛苦,但是种甘蔗和种橡胶就轻松多了。

  甘蔗只需要一种一收,官府会直接在州城征收,然后运到糖厂熬糖。

  至于橡胶树,一次种植,多年受益。

  所以在解祯期大力推广橡胶种植以后,效果还不错,如今在山谷的周边地带,已经种下了不少橡胶树苗。

  但是对面积有三万平方公里的东山州来说,现在的树苗还是太少了。

  今年年初,他从內监那里得到了消息,知道前往东洲的舰队将会在五月返回,七八月间,就能回来,而回来的第一站,就是吕宋。

  所以这段时间,他都跋山涉水去了北明街多次。

  一方面是游说內监能给他多拨一点树苗,一方面游说许柴佬,让他的东山州能多得一些树苗。

  只有这两方面的关系全部搞定了,才有可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橡胶树。

  现在,许多官员对橡胶树的种植并不热心。因为橡胶树不像水稻,甘蔗,当年就能有收益。

  橡胶树需要好几年才能产胶,对官员来说,在自己任内,效绩展现不出来。

  但是解祯期不同,他很早就知道朱瞻基对橡胶树的重视。特别是去年第一批橡胶被运回大明以后,朱瞻基立即安排了蓝烟她们的化学研究院对橡胶进行了硝化和硫化处理,得到了一些橡胶样品。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了不同软硬度的橡胶产品。软管,硬壳,橡胶能够做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许多东西,解祯期都是前所未闻。

  只不过,因为橡胶数量太少,现在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橡胶的重要性。

  虽然在自己的任内,这些橡胶树还不会有收获,但是只要将这些树苗种活,在太孙殿下那里,就是大功一件。

  叔父担任内阁首辅,解祯期自然也就比别人多了一条重要的信息渠道,这也是他除了自身才华之外,最大的优势。

  五月中旬,经过半个月的航行,舰队略微偏向西北,抵达了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

  在朱瞻基给舰队的资料里,这里被标名为檀香山,主要是因为这里盛产檀香木。

  虽然后世的夏威夷名誉海内外,朱瞻基也到过多次。但是对夏威夷的历史,朱瞻基并不清楚。

  在十八世纪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也一直到了十八世纪,这里才有详细的历史记载。

  所以除了檀香山这个名字,对几个主岛的简单描绘,朱瞻基并没有提供太多的信息。

  当候显他们抵达这里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来到这几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语言问题竟然还不成问题了。

  虽然这里距离南洲十万八千里,但是这里的土著竟然与南洲附近一些小岛上的民众属于同一个民族,语言也有相通之处。

  舰队本来就有几年前从南洲那边招收的通事,他们与这些土著的语调虽然略有差别,但是也能沟通。

  面对如此巨大的舰队,岛上生活的几万土著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念头。

  他们将大明舰队看作天神,当候显要把几座岛纳入大明管理的时候,他们直接就同意了。

  如今的夏威夷总共只有不到四万人口,他们以打渔,种植甘蔗、菠萝、香蕉等,除了鱼肉就是水果,没有小麦和水稻这些主食。

  舰队在檀香山滞留了半个月,修补了船只,派人骑马勘测了几座岛,走的时候,又带走了岛上几十个十几岁的男孩。

  他们将会被教大明话,以后成为使团的通事。

  而由于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土著们还在各自为生,一个岛上就几个部落,部落太小,使团连他们的首领都没有带,只是让这些首领把他们的孩子让他们带走教育。

  大明不会愿意看到这里以后形成一个部落,就这样散着,更有利今后大明的统治。

  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今后肯定成为重要的补给点,离开的时候,易信已经在计划今后在这里设立一个海军水寨了。

  从夏威夷离开,舰队依旧是顺风顺水,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风浪。只是在后世的马绍尔群岛,因为躲避不及,舰队触礁损失了一艘前锋船。

  七月初六,舰队就顺利抵达了吕宋岛北部的预定区域,除开在檀香山滞留的半个月,舰队仅仅只用了五十五天的时间,就行驶了三万七千里。

  这段旅程让所有人都震惊无比,这是原计划要走三个月的旅程,而且旅程之中,没有遭遇任何风浪。

  大明洋也就是太平洋,最宽的地方是三万八千里,舰队从巴拿马出发,到菲律宾的直线距离大约三万五千里,加上绕行了一段距离,实际航行了三万七千里。

  这样算下来,即使降下了一部分帆,舰队每天依旧航行了将近七百里。

  这种航行速度,是所有人之前都不敢相信的。

  在卡加延河口的码头处,解祯期到了七月,就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跟他同时在这里等候的还有许柴佬与內监派来的代表,他们虽然承诺了会将一半的树苗交给解祯期种植,但是因为不知道舰队会带回来多少树苗,所以具体的分配并没有确定。

  当解祯期知道舰队带回来了超过十万棵树苗,还有整整两船的种子,解祯期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除了装载橡胶树苗和种子的船只,其他舰队并没有在吕宋停靠。

  他们已经离家两年多,现在最想念的就是家中的亲人们。

  当他们得知皇上西征大胜,半个月前刚经过吕宋回国,又怎么会想着在吕宋修整呢?

  船借南风,不到半个月,他们就能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了啊。

  远行十万里,大明,我们回来了。

  


  (https://www.02sw.net/12_12504/44829068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