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初具规模的职业联赛
人就是这样,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又会感觉到空虚,随后便会寻找新的欲望,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很少很少。
这些都不关刘大郎的事,他只负责做出更好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最终选择的权力还是在消费者手里,他们可以不买。
关于再次成立子公司这件事,星云科技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目前为止他们明面上的子公司有大郎科技、星云投资(控股)、星云通信、星空速递、星空互娱…
这些子公司基本都是独立运营,由星云科技来统一规划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就可以了,再加上星纪新能源一个也没什么大问题。
互相比较下来,星纪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可以排在前三,当然,星云科技的所有公司都属于一个整体,缺少一个影响都非常大。
哪怕是看起来最边缘的星云投资也不行,有刘大郎在,星云投资就是一个吸金怪兽,资本最大的力量就是不用实业也能够钱生钱。
这是相当恐怖的,甚至在运营好的时候还有可能超过星云科技卖电子产品的利润,而星云新能源还没有实现盈利,只是发展潜力高。
新能源的概念也十分广泛,未来可以选择的方向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包括一些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项目同样可以参加。
只不过目前他们负责的主要内容还在星纪2018的营销宣传上,除此之外,怎么样把电动车卖出去也是重点,目前一共有三种方式:
一是网络销售,再由星空速递提供物流运输服务,并由专业人员上门安装,最后还要提供免费的线上上牌服务(仅限于家庭版)。
因为城市版星纪2018已经属于摩托车的范畴了,根据新规定,有的城市还需要摩托车驾照才能挂牌上路,但各地对电动车管理松散。
至少就目前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电动车不需要上牌也不需要驾照,所以能在路上看到数不清肆无忌惮逆行、闯红灯的电动车。
也就是在后来几年才开始逐渐规范管理了起来,但也仅限于上牌、罚款,不戴头盔20、逆行20等,只可惜交警不能时刻都在。
电动车也不像汽车一样有违法拍照,再加上很多人并不了解交通规则,以及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加大了各个城市交通管理的难度。
如果不是为了星纪电动车更好的出售,刘大郎根本懒得参与推动电动车规范行驶这种事情,毕竟星纪新能源的精力不可能放在这里。
第二种是由星纪新能源在各省的一二三线城市开官方直营店,且必须规模大、够精致气派,有星云科技的资源在,开直营店会很快。
规模大是为了方便后续做一些展览性质的活动,以及为五年内问世的星纪新能源汽车打下基础,最后则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哪怕仅仅是一辆家用电动车,也要骑出“高端”的感觉来,服务方面必须要做到位,这样才能让客户们对未来的星纪汽车拥有信心。
有道是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只能骑小电驴的打工人,明天就有可能发家致富直接提车,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扯远了,第三种模式则是由各地经销商代理,他们的出货能力同样不容小觑,且拥有自己的渠道,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专业服务。
就算和星纪新能源培训出来的官方售后人员不能比,也比消费者自己动手处理强得多,同时还不至于快速挤压原本的电动车市场。
一下子血洗某个行业,极有可能导致各大厂商反扑,最终形成鱼死网破的局面,与其这样,倒不如腾出一部分市场来让其他品牌做。
比如一直稳步发展的雅迪、爱玛、绿源、小刀…一直不温不火的台铃…还有逐渐走向更高价位的小牛、九号…有的品牌还是熟人了。
这个暂且不提,其中一些厂商已经在大肆宣传自己二代、三代石墨烯锂电池技术了,为什么没有一代?一代很明显不利于宣传嘛~
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宣传中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宣传自己的电池寿命,以及非快充对电池的保护作用,真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关键的是慢充保护电池、快充伤电池符合普通大众的认知,而且还真有一点科学道理(虽然是过时的…),但这也已经足够了。
星纪新能源的营销部才刚刚成立就一直在处理这件事情,他们的快充+价格+舆论风向都处在下风,宣传起来难度还真不小。
所以最开始两款星纪2018会主要在一二三线城市卖,这里的年轻人比较多,通勤需求高,且经济实力能够负担得起万元上下电瓶车。
除此之外,星云新能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那就是和华夏官方电网进行合作,在各大城市建立起星云科技专有的充电站。
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快充于一体的星云充电站,并且还会提供一定的遮风挡雨、临时休息等服务…
这个合作项目的推动进度会快很多,在两款星纪2018上市之前就会有一部分充电站竣工,还可以给市面上已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
当然价格方面可能会贵一些…星云充电站的建设速度也是理所当然的快,这年头钱到位什么都好说,更何况星云科技的地位在。
跟华夏官方合作也是越来越深入,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能源、通信、芯片…甚至是各种高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比如磁悬浮…
刘大郎还记得在10年左右,小学的科学书上还在宣传磁悬浮列车,后来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原因就在于研发成本太大。
且实用性、综合性价比并不高,于是华夏官方便把这个项目给搁置了,直到星云科技重新开始研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
华夏官方才再次参与了进来,可惜的是,依旧有不少专家并不看好磁悬浮技术用在新能源车上,不够稳定、不够安全是根本不行的。
尤其是上路后的各种变量…事故发生后的安全性…维护成本的高低…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还有一些听起来很离谱但很现实的问题:
磁悬浮球形轮胎不会直接固定在产品上,万一轮胎被偷走了怎么办?遇到电磁干扰,会不会影响整体的控制性?没电没磁了怎么推?
乱七八糟的一大堆问题,让星纪项目组的人每天都焦头烂额,数不清的方案新鲜出炉后,又被一个个否定,回炉重造后再提交上去。
目前星纪概念车仅仅只能做到启动、悬浮,想要真正让这台车跑起来,重点在于球形轮胎内部的万向动能装置,研发成本实在太高。
迫不得已,刘大郎直接耗费巨大代价用《科技宝典》兑换出了一整套的万向动能装置生产线,但具体研发时间还需要重新进行设定。
至于为什么不兑换全部技术…实在是囊中羞涩,今年下半年的星云科技峰会,涉及到的高科技产品实在太多,必须要有取舍才可以。
星纪概念车的量产上市是必然的,只不过不是现在,因为光两款星纪2018就足够两年不更新了,哪怕是卖到2022年配置依旧很能打。
并且星纪2018还继承了星云产品的特色,那就是配色众多,城市版星纪2018的基础配色有八款,还有两款限量版配色,选择很丰富。
毕竟是年轻人是消费主力,自然也要迎合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家庭版的配色会少一些,但也有四款之多,漆水方面更是不用担心。
卖的是中高端,自然也要符合中高端的定位,六千块钱的电动车和一千多的质感一样,都用大塑料,那不是自己砸自己招牌吗?
经过一周“小道消息”的宣传,星纪2018的知名程度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一些自媒体在星纪新能源的授权下爆出了产品实物图。
星纪工厂也在分批次地朝着各地发货,准备在发布会结束后举办属于星纪2018的“小型车展”,宣传也不会和手机一样藏着掖着。
如果整体进度快的话,刘大郎甚至想把星云科技峰会的时间进一步提前到八月份正值酷暑的时候。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星空互娱,刘大郎已经很久没有来“关照”过这个子公司了,从去年夏天到现在,星空互娱的发展很不错。
最主要的功劳当属“自由之战”这个抢夺了王者荣耀地位成为“全民手游”的游戏,只要他们不作死,王者荣耀就不可能翻身。
再加上“手游职业联赛”的发展宣传,让星空互娱旗下的游戏进一步火热了起来,整个职业联赛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即将开战。
近期吸引大量热度的同时,还能为星云科技的产品做出相当大的宣传贡献,在职业联赛期间还能推出一些“联名产品”收割韭菜。
(https://www.02sw.net/163_163786/7244769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