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鬓拢花烟 > 第358章 漫步山林

第358章 漫步山林


祭祀完之后,苍耳和赵云稷一起漫步在山林里。

这时节的山上处处风景,望眼过去有各种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小花儿,竞相开放,让原本幽静的山林也显得热闹了许多。

“慢点。”

赵云稷小心地将苍耳脚前的枯树枝拿开,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遂伸出手道:“山路崎岖不平,未免摔倒……还是我牵着你的手一起走吧!”

苍耳笑了。

她是从小在这白石山上长大的,说句夸大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又怎么可能轻易地摔倒呢?

但她没有拒绝赵云稷的好意,反而主动回握住他的手,笑呵呵地开口道:“走吧!咱们采槐花去。”

出来的时候她说打算采一些槐花回去做麦饭,莫祖父什么都没有说,但他专门找人寻了一个大大的竹筐给徐安,并且殷殷叮嘱道:“多采一些……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了,晒干的话能储存到冬季呢!”

她在一旁看得好笑不已。

从没见过槐花的徐安和知春倒是被勾起好奇心了,一大早就催促她赶紧出门,还一直询问这山上除了槐花还有没有别的能吃的。

跟赵云稷那副平静无波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赵云稷也是有好处的。

他虽对这种吃喝玩乐的小事情不关心,但只要是苍耳想做的事情,他都乐意在一旁陪着。

对苍耳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每个人的脾气、秉性、爱好都各不相同,没必要

事事都追求一致,愿意互相迁就包容就已经算很好了。

……

两人手拉着手走在林间小道上,刚走了一会儿,就碰见了两个学子模样的人。

那两个人看见他俩,表情明显有几分迟疑。

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主动上前行礼道:“草民见过太子殿下,见过程姑娘。”

莫院长是当今太子的亲外祖,因此他们这些云来书院的学子都是见过赵云稷的。

甚至以前云谦在云来书院求学,莫院长对外称他是莫家表亲,姓云,但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只是这些贵人们不愿表露身份,他们也就装聋作哑当做不知情。

但昨天莫院长从京城回来的时候,一改之前不愿意提及自己身份的低调态度,当着书院所有人的面介绍身边的两个年轻人,“这是老夫的外孙赵云稷,以及外孙媳妇程怀葭。”

众人齐齐愣住。

太子殿下就不说了,他身边站着的那位年轻姑娘,分明是个熟面孔。

但她不是一个小厨娘吗?又怎么会成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娘娘呢?

白石山地处偏僻,但奔着当朝国丈的名头,也不乏京城中的高门子弟过来求学,因此对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传闻未来的太子妃是虞国公府家的嫡出姑娘,但这位天之骄女不爱琴棋书画,也不爱品茗焚香,却独独钟爱鼎鼐调和之道,是一个开了两家酒楼的厨艺大家。

甚至有小道消

息流传,说这位程姑娘本来就是厨娘出身,只是因缘际会才入了虞国公府的大门。

至于是不是真的国公府血脉,这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看着眼前那张如朝阳般熟悉的脸庞,大家心里也顿悟了不少。

原来这姑娘的出身这么不一般啊!

怪不得一个小小的厨娘也能被莫院长如此重视,就像对自己的亲孙女似的,一直带在身边教养。

就算她一直在书院里偷偷听课,也从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质疑。

原来她是命定的太子妃,也就是莫院长的外孙媳妇,所以莫院长才会不遗余力地教导她。

这样就能够说得通了。

赵云稷的脸上一如既往地没什么表情,但对云来书院的人,他的语气还是较为温和的,“起来吧!出门在外的,不必多礼。”

苍耳在一旁笑嘻嘻地插话道:“两位师兄,你们不认得我了?”

那两位学子一个叫许泰,一个叫丁全,两人在云来书院待了有三四年的时间了,又怎么会不认识苍耳呢?

只是他们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位言笑晏晏的小姑娘,她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云来书院的小厨娘那么简单了。

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想了想,他俩一脸恭谨地朝苍耳拱了拱手,“草民见过程姑娘。”

对一个出身高门的姑娘自然是不用自称“草民”的,但这一位迟早是天家媳,多些恭敬总归是没有错的。

苍耳脸上的表情顿住。

赵云稷看了她一眼,轻声

对着许泰和丁全开口道:“孤想要在这附近逛一逛……你们先去忙吧!”

许泰和丁全闻言,两人都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转身离开了。

苍耳看着他俩急匆匆的背影,心里多少有些感怀。

这两位师兄以前挺照顾她的,不仅常常送她笔墨纸砚,若是她有不理解的题目去询问,两个人也会很耐心地为她解答。

现在却有点对她避之不及了。

可见身份变了,有些东西注定要跟着一起变化了。

赵云稷有些担忧地看着她,“怀葭,你……”

苍耳抬头看他,她很真诚地开口道:“不用担心我……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我在云来书院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厨娘,可现在我却是你的未婚妻,他们对我心生忌惮也是正常的……我有心理准备,以后且得跟着你一起坐在高处当神像呢!”

赵云稷失笑,“怎么能说是当神像呢?”

说句大言不惭的,他的妻子可是太子妃,将来的皇后娘娘,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对这个位子趋之若鹜呢!

怎么从怀葭嘴里说出来,就跟陪着他一起受苦受难似的?

苍耳振振有词,“这话可不是我编的,是陛下说的……他说每次庆典的时候,听下面那些人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他都觉得自己像一尊神像,不能不笑,更不能大笑,只能端着一张脸,挂着一副得体的表情,以示自己是一个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明君……



赵云稷有些无奈。

这种不着调的话,还真是他那个好父皇能说出来的。

不过细想一下,这话也不无道理。

老百姓对帝王的期冀,可不是跟对神明的祈祷是一样的嘛!

都是祈求能得到庇佑,能过上吃穿不愁、安定无忧的好日子。

这也是他们身上不能逃避的职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真是一条无比孤单的路。

所幸他和父皇都是幸运的。

因为他们都找到了愿意与他们携手并肩的伴侣,替他们分担了那份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https://www.02sw.net/2437_2437076/1111079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