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农门田女免费 > 1、李家(一)

1、李家(一)


  “王嫂子,来来来,这边,这儿有位置。”

  “婶子,来了啊!”

  “王家媳妇,怎么才来啊,今儿你可晚了哈。”

  ……

  初春的早上,寒意还未褪尽,河水碰多了还是刺骨的寒,可河边上早挤满了三三两两来洗衣服洗菜的大姑娘小媳妇。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东家长,西家短,热闹的紧,连河水仿佛都温暖了起来,没一个想走的。

  没办法,农家的女子苦啊,从早到晚的,做饭、洗衣、喂鸡喂猪、纺线织布、农忙的时候还要跟着下地干活。

  也就只能指着洗衣这会闲一点,又是一大群人在一起,可以交流交流感情,摆摆闲话,了解了解村里的新鲜事。

  所以比往日迟了许多的王虎家的一来,就受到四方的热情招呼,无他,最近村里最大的八卦就在她家隔壁。

  平时家里约束着,而且毕竟那李家还守着孝,谁也不好上门去,也就这时候听王虎家的摆道摆道。

  “唉,我这不是忙的吗,这赶着把菜洗了还得马上赶回去呢!”

  “哟,什么事啊,搞的你这么忙,要帮忙的不?”七嘴八舌要帮忙的可真不少。

  “哎,不用不用,我就是洗个菜,回去把饭弄起,我家里头的下地要回来了呢!”

  “王大嫂,你住的近,晓得招弟醒了没有啊?”看她不主动提起,没关系,主动问就行了撒。

  “哦,醒了醒了,我就是今天要来的时候,赶巧那时候招弟就醒了,我过去给带弟帮把手,所以才晚到现在这个时候才来洗菜嘛,哎,我给你们说,招弟醒是醒了,但是还不太好,你们这几天可不要去打扰她们姐弟几个哈,想去都等个几天再去,这几个娃儿,唉,造孽(可怜的意思)哦……”

  王大嫂嘴上说着,手上不耽误,快手快脚的把菜洗完,风风火火的端起盆子又急急的回去了,留下一群人在那里心欠欠的。

  “唉,招弟也是造孽哦,从小小儿的,就没看见她身体好过,这回又是遭这么大罪,这下醒了,等晓得她爹没得了,还不晓得会咋个样子呢!”

  “是啊,这李家也是造孽,现在老汉没得了,留下这几个娃娃,男娃儿又还这么小,以后要咋个办哦。”

  ……

  一阵叹息声后,河边的人渐渐散完了,只留下冰冷的河水,带着人们的惋惜感叹,流向远方。

  河西村便是因位于这条蜿蜒流过的安宁河西边而得名,与河东村隔河相望,民风淳朴。

  除了本地原有居民,大部分村民全是十多年前统一迁徙而来,天南地北风俗习惯、口音迥异的移民们与原住民一起相处了十余年,早已经听不出口音上的差异,彼此相处融洽,平日里有什么事情也互帮互助。

  女人们口中的李家,就住在村尾依山而居,离河稍远,王虎家说是离的最近的邻居,却也隔了几十米远。

  说起这李家,心软的女人总要掬一把同情泪。

  十三年前,战事初定,因周围几国流入难民太多,先皇指西南人烟稀少之地,加设行省安置。

  因乱世初平,故以原本地居民为村、里长,五村一里,十里一县,着新民重登户籍,每村可领十五至三十户,划地而居,开垦荒田为己有,三年免税。

  于是,原有唐国之民为村长,带新来的难民往人烟渺无处开荒种田,西南原本多山林,沼泽瘴气密布,划地虽大,但宜居处并不多。

  但耐不住只要有力气,开垦出来的荒田不论多寡,全属自有的刺激,土地为民生之根本,人在饿肚子的情况下,是会发挥出非一般的爆发力的。逐渐蚕食之下,田地越来越多,又十数年之休养生息,人口也大为增长,原本的西南不毛之地,竟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意。

  因当时分户之时,同地、有亲之人不可同村,故每个村子里的每户之间落户之前并不熟悉,而村长、里长却一般是同村之人,这也保证了村长的绝对说话权,确保国之地的稳固。

  当时进河西村的共有二十户,大都为五六口之家,唯有这李家,只有夫妻二人带着老母,而李家娘子身子太弱,平时几乎都在家里养着,老母要照顾媳妇,家里家外便只得李家大郎一个忙活。

  最初之时,李家积蓄因在乱世中并无遗失,李大郎仗着小有武艺,并未与村民同住,而选村尾无人敢住之地,修屋造房,又因背靠深山,考虑老母弱妻安全,院墙皆为大石所垒,足有两米多高,将自家房屋与预留的菜地全圈入其中。

  就算是在这十几年后,李家这院墙仍是河西村里独一份,村里人修院墙,哪舍得将菜地圈入其中,多费的工且不算,多花的钱才是重点,村里的老人说起,虽对李大郎选址颇不以为然,导致为防野物伤人伤物使得院墙造价无限升高,倒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院墙津津乐道。

  说来这李家大郎也算个人才。这李大郎身强体壮,虽是一个人一双手,却足足开了有十几亩,又有坡地八九亩,真是羡煞旁人,又时不时入山打些野物替自己家娘子滋补,算得上十里八乡可以伸大拇指的好后生了。

  只可惜这么好的后生,于子嗣上却不如人意,李家娘子连生四个,全是女儿,李大郎思子心切,为几个女儿取名招弟、带弟、来弟、盼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两年前得了个儿子,取名小宝。

  虽有得子之喜,这次生产却大大的损伤了李家娘子的身子,在小宝五个月时,竟然抛下五个幼子,撒手人寰,李母思念儿媳,在一个月后,也追着媳妇去了。

  剩下李大郎一个大老爷们,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村里人怜孩子太小,本欲替他再说上一门亲,随着生活渐渐安定,几个村子之间走动也频繁了起来,替他再找个人来带孩子,就凭着李大郎的本事和家底,完全没有问题。


  (https://www.02sw.net/2581_2581316/3221569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