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全文阅读 > 第三百一十九节 一鸡死一鸡鸣(2)

第三百一十九节 一鸡死一鸡鸣(2)


  由于中国的封锁,以及战争带来的交通条件变差,让英属印度开始普遍出现粮食危机,粮食危机助长了反叛情绪,高榨取制度下的不安定因素,根本就不是能通过暴力压制的,结果战争打了半年之后,印度各地普遍出现了反叛。

  这些反叛进一步加剧了混乱,造成地区间的粮食贸易更加艰难,高度经济化的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分工协作,棉花种植区,靛蓝、甘蔗种植区饥荒大面积爆发,农民被迫加入了反叛的行列。看似兵力雄厚的20万队,用来维持治安此时都有些入不敷出,更不用说抵挡四面进攻的敌人了。

  英属印度已成崩溃之势。

  南非殖民地已经被攻下,英国在东亚地区只剩下了一个塔斯马尼亚殖民地,这是他们保留的流放地。但只是一座孤岛,中国人连攻打的兴趣都没有。

  面对这种状态,英国人通过俄国提出了和谈的条件,和谈的条件从俄国传入中国。

  俄国人此时也早就坚持不住了,他们的队只用来跟普鲁士交战,可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争可打,因为普鲁士人浅尝辄止的在芬兰进行了一次攻击之后,就撤退阻挡波兰的反击,以及镇压本国的波兰人起义。

  俄国人的队呢,也开始镇压本国的农奴叛乱,大量在斯佩兰斯基时代活跃的政客们,再次兴风作浪,他们有的是从西伯利亚流放地逃回去的旧封建贵族,有的是大商人,还有的根本就是农奴。本地的商人阶层、封建地主阶层受到带动,大量开始反抗沙皇统治。

  这些有高层带领的革命,比单纯的农民起义更具威胁,让沙皇头痛不已。战争带来的经济崩溃,引起了社会崩溃,社会崩溃带来了政治危机,这比战争更危险。

  所以俄国倾向于接受和谈,但中国此时竟然拒绝。

  中国的拒绝很正常,任何国家在这种有利形势下,都不太可能接受和谈,除非对方给予的利益足以让他们动心,但英国人的让步显然太小,他们只愿意付出锡兰和苏门答腊殖民地给中国,甚至连南非都想要收回去,对俄国倒是大方,愿意承认俄国在黑海的合法权力。

  沙皇派代表再三向中国要求和谈,让周琅感到十分无奈。这场战争,他本来打算打他个三五年的,就算最后打个平手,也不是没有收获。对中国来说,依靠庞大的体量,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纠纷,很难跟外人发生战争,队长期和平的状态是十分危险的。已经八年多没有战争经验,这样的队遇到了真正的危机,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但盟友的态度周琅必须考虑,他不是拿破仑,很清楚实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当年拿破仑的政治政策稍微灵活一些,他不至于落到现在这种程度。

  俄国人确实撑不住了,俄国这样一个大帝国如果真的崩溃,会造成巨大的地缘真空,后果难以预料,俄国一旦崩溃,可以想象,最大的得利者绝不是中国。中国充其量吞并俄国的远东地区,但更有价值的欧洲领土,则很难染指。

  临近的国家都有可能瓜分沙皇的遗产,波兰可能会分到很大的一块肥肉,但乌克兰则大半会被奥地利吞并。波兰不足为虑,奥地利一旦控制了乌克兰,就跟中国在哈萨克地区接壤了,奥地利的势力东进,会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周琅预料不到。因为相比沙皇落后的农奴制统治,已经全民普及教育的奥地利显然更加危险。获取了乌克兰的人口和资源,很难说奥地利人会像历史上那样继续沉沦下去。

  继续打下去,奥斯曼帝国可能也会崩溃,奥斯曼的崩溃麻烦更大。整个回教世界失控,会给中国西部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很难讲,最大的得利者将是满清帝国,这个帝国现在已经让周琅有些重视了,连阿富汗他们都控制住了,那么控制奥斯曼帝国留下的遗产相比也不是问题。

  现在的满清政治上还能保持汉化,如果吞并了奥斯曼帝国,显然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都必须回化,一个回化的八旗帝国,真的太危险。再被英国利用,会成为中国周边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周琅不得不感叹,以如今的国力,竟然连周边地区都无法稳定,中国跟美国的地利劣势真的是太大了,美国人几乎不用做什么,周边就没有什么挑战,中国处在一个成熟的古老地区,总是很难避免这类威胁。

  于是周琅迫于形势,告诉俄国,可以和谈,但战斗不能停止。

  而且要谈,必须来中国谈,不止英国,凡是利益相关的列强都邀请来参加,周琅要借机推出一个中国治下的世界体系,用来取代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能在没有中国,而是要以中国为核心。

  英国这次没有矫情,法国、奥地利、普鲁士都同意派出代表。

  各国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从陆路通过中国领土来南京,一方面是节省时间,各国的情况都不太好,法国和奥地利及早从战争中抽身,可是经济危机严重,中国和英国两个世界帝国的全球战争,严重影响了世界贸易,两国尚在工业革命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经不住打击。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也需要认真了解一下突然崛起的中国的情况,有什么方式比横穿这个国家绵长的国土更方便呢。

  于是各国从克里米亚登陆,然后他们惊喜的坐上了传说中的火车,战前中国的火车刚刚修到哈萨克草原地区,战争中将线路延伸到了克里米亚,中间经过了跟俄国的界河乌拉尔河以及俄国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沿着里海北岸通到了克里米亚半岛,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铁路,中国三十万队才可以在这里持久作战,甚至还将战兵部队轮换了一边,每一个军都在这里进行了战斗,获取了一些实战经验。连一些辅兵部队,都得到了锻炼。

  本来以为需要进入中国核心区域,才能看到大量中国人,结果他们刚刚进入哈萨克草原就看到了大量中国人,他们的穿衣装扮跟欧洲人截然不同,也不同于欧洲漫画上的中国人形象,很少看到有人留辫子了,如果有,那肯定是来自邻国的满清商人。

  铁路所经之处,形成了一个个小镇,小镇上的集市非常热闹,大量中国农民在这里兜售他们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牧区的牧民则在这里出售毛皮和牲畜。

  各国外交官都知道,占领了哈萨克草原之后,中国人开始执行一种“实边政策”,其实就是简单的殖民政策,鼓励移民定居而已。俄国人在草原区也这么做,可是俄国人做的远没有中国好。

  中国政府派出了大量农业专家,对这里的土地资源进行清查,对适合农耕的土地进行圈占或者赎买,然后招募中国家庭来开荒耕种,这里形成了大量的自耕农家庭,他们集中在河流附近,形成了一个个稳定的中国人社区。

  在商业上,则因为铁路的修建,形成了一个个商业城镇,这些城镇大多数都跟过去的定居点重合。

  内陆深处的广袤草原区,则依然生活着哈萨克牧民,但他们不再是过去的游牧部落。中国派出了畜牧业专家,帮助过去的部落首领、富裕的牧主们定居下来。提供物资援助,帮他们建设定居的牧场。

  原来的哈萨克人不重视土地,他们最有价值的财富,第一是人,第二是牲口,土地几乎都是公有的,没有私有地产的概念。部落里除了大大小小的首领之外,还有一些富裕的牧主,这些牧主也没有固定的草场,但他们有属于他们的牛羊牲口,雇人放牧。

  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土地变成了私有,各部落的游牧区划给他们建立牧场,无主的荒原收归政府。草原变成了一个个商业牧场,过去的部落可汗、千户长、百户长变成了商业化的牧场主,牧民还是牧民,穷人还是穷人,但不能说没有进步意义。

  过去的王公贵族、部落头目和千户长、百户长不但占有草场、牲畜,还享有封建特权,可强迫牧民服各种劳役,无偿为其放牧牲畜。底层富裕牧主的经营方式是雇工放牧,一群羊大多为500至600只,雇佣3名牧工,1名牧工1年的报酬大约是12只山羊,2件棉大衣,2套单衣,1套皮衣裤,190公斤粮食,3块砖茶。畜群产生的收入绝大部分归牧主所有。

  现在所有的封建特权被废除了,特权阶层无法强迫牧民工作,据说当年引起了激烈的反抗,大量部落往南迁徙,投奔了满清八旗。

  经过十年的实边政策,牧区商业化,垦区则形成了一个个自耕小农场,吸引了一百多万中国农民定居,现在哈萨克地区的民族结构都变成了以汉人为主。

  过了简单粗糙的哈萨克草原,进入伊犁地区之后,中国人变得更多。由于有满清之前的经营,这里的发展比哈萨克草原更好一些,各种有价值的矿产大量开采,金矿、铜矿为主,煤矿等低价值矿产,还没有开采价值。但棉花种植业已经颇具规模,除了戈壁沙漠地区外,人口密度让外交使团感觉跟欧洲差不多。

  过了河西走廊,他们才真正见识到了中国的原始模样,田连阡陌,几乎看不到闲置的土地,中国人早就不再使用休耕方式,土地一年四季都在耕种,基本上跟英国开始施行的轮耕相似,都是用不同作物交替耕种;村庄星罗棋布,有的村庄甚至有防御设施,用土墙构成。村庄的中心地带一定是一座城池,一般都是县城。跟欧洲的城堡加庄园模式不同,中国的古典防御工事似乎更加平民化,不单单是用来保护贵族和贵族的领地。乡村的土堡是用来保护村民的,城市的城墙是用来保护市民的,相比之下这里没有权贵阶层。

  总体印象上,他们并不觉得中国有传说中那么富裕,中国西北地区的百姓,甚至还不如西欧地区的民众富裕,商业也没有欧洲那么繁荣,但越是向东部走,感觉差距就越小。到了南京周边地区,他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到,这里的居民生活比欧洲更舒适。

  火车的速度很快,让外交使团遗憾他们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社会,通过文字得来的消息,总感觉隔着一层纱。

  不过南京的情况,他们可以尽情了解了,其中很多人都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心,因此从本国领事和一些游览学者、或者商人口中总是充满了最这座城市不吝赞美的言辞,其中尤以法国人为甚,许多法国科学家曾经或者现在依然在中国工作,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赞誉,已经达到了一种肉麻的高度。

  法国学者说,这是一座集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于一身的伟大城市,这座城市代表着人类的未来,所有人都很好奇,真的是如此吗?


  (https://www.02sw.net/2610_2610059/4085270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