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天潢贵胄
吴檗的手笔其实就是围魏救赵,利用赵家宗室子弟在赵佶哪里预先设下了一张王牌。
宗室子弟是什么?皇帝的七大姑,八大姨可不可以攀上高枝?如《红楼梦》中的阿猫阿狗都能不能沾亲带故,天潢贵胄一把?事实上历朝历代可有严格的规定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汉朝皇族为彭城“刘氏”,始于汉太祖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士。汉朝推行封国制,刘姓诸侯分封于全国各地。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七国之乱后,汉武帝承袭了其父的削藩政策,颁布“推恩令”,容许诸侯把王国的土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使诸侯王的力量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根据汉代法令:只有天子之子才配称宗室,得以裂土封王,王之子,嫡子一人继承王位,其余庶子皆封侯;侯之嫡子一人继世为侯,其余诸子皆无封号。如此几代之后,所有(皇帝后裔)就会变得与寻常百姓无异,倘若自己不能取得权势,则不免要躬耕度日。这才有了卖草鞋为生的刘玄德刘备。
晋朝皇族为河内“司马氏”,始于三国时期的曹魏世族。世祖司马炎由魏元帝禅让,代曹魏,立司马晋。曹魏时代,曹爽当政时,有者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他姓之手。之后,司马氏果然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皇族中很有影响。因此,西晋建国初期,泰始元年(西元266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晋武帝制定的王国置军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
隋朝皇族为关陇集团成员之一的弘农“杨”氏,始于隋文帝杨坚,华阴人(华阴汉时属弘农郡,弘农因之成为天下杨氏的郡望),是西魏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司空杨忠之子,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唐朝皇族亦为关陇集团的成员陇西李氏,人又称“驰李”。因起府于太原,又称太原“李”氏。始于唐高祖李渊。李氏皇族与隋朝杨氏皇族有密切关系,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
唐朝宗室与汉代宗室在许多重要方面存在差异。第一,尽管唐代起初也像汉代那样将皇子们分封到各地,但是,到了8世纪初期,诸王及其子孙都被迁到了首都,安置在十个王宅和一百个孙院里。但这些宅院的使用时间并不长,安史之乱后,王宅没能继续维持。但这为后来历朝历代在京城安置宗室的做法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榜样。第二,670年,唐代设置宗正寺,这是第一个专为监管宗室事务而建立的机构,后来历朝都有这样的监察机构,清朝的为宗人府,专门管八旗子弟等汉人之外的官司。第三,汉代的宗室,如果不能继承王、侯之爵位,实质上便与常人没什么差别;与汉代相比,唐代根据丧礼的五服,为宗室成员创制了宗正寺掌管下精细的五等制。这里额外说一下那些被唐朝赐给李姓的功臣,这些受赐者也是被包括在皇家的族谱之内的。
宋朝皇族为涿郡“赵氏”,起于宋太祖赵匡胤。太祖赵匡胤将父亲赵弘殷所生的五位亲兄弟全部封王,赵弘殷长子光济封曹王、次子匡胤即宋太祖、三子光义封晋王(即宋太宗)、四子光美封魏王、五子光赞封岐王。曹、岐二王早逝无后,赵匡胤亲写御书将在世三兄弟鼎分三派各立玉牒十四字、以别源流、以示子孙、虽至疏远、亦知昭穆、不失次序、并嘱‘吾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这三派子孙根据宋太祖所定各十四字辈、循环不息地命名,至今仍保留此传统。
赵普所作的《御制玉牒派序》与太祖《大训》在同一天。里面的一首42字的诗包含了这十四字:若夫元德允克,令德宜崇,师古希孟,时学光宗,良友彦士,登汝必公,不惟世子,与善之从,伯仲叔季,承嗣由同。
元朝皇族为蒙古乞颜(起延)部,元代译为孛儿只斤氏,清代又译为博尔济吉特氏,源于成吉思汗铁木真,奇渥温姓。在清朝时期,由于满蒙联婚,后宫中有许多后妃皆出自此家族,如清太祖之寿康太妃;清太宗之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太宗侧妃;清世祖之世祖废后、孝惠章皇后、淑惠妃、恭靖妃、端顺妃;清宣宗之孝静成皇后。
明朝皇族为“朱”氏皇族,本贯源自沛郡朱氏。后洪武帝明太祖朱元璋之父迁凤阳,故又称凤阳朱氏。由洪武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和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一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明朝规制,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
清朝皇族区分为宗室、觉罗。由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起算,太祖及其兄弟以下子孙称“宗室”,腰系黄带子。塔克世之叔伯兄弟支系则称为“觉罗”,腰系红带子。革退宗室者系红带,革退觉罗者系紫带。
有宋一代,怎样使用或者不用皇族,特别是皇子,是所有当政者与生俱来的麻烦。厚待亲族,培养有经验而能干的皇帝,使帝位的传承和平的进行,避免对抗和兄弟相争,前朝玄武门之变让赵家人警醒,而这几大需求又互争雄长,想要彼此调和,即使不是绝无可能,也是相当困难的。
太祖建国之后并没有仿效汉代以及后来明朝的做法,将宗王派到他们自己的封地上去,而且,他还使用最亲近的家人掌握重权职位。后来的太宗担任开封府尹多年,在皇帝频繁的亲征期间,负责首都事务。973年,他被封为晋王,获得高于宰相的礼仪待遇。他的弟弟匡美以同样的原因先后担任兴元府(利州路治所)和京兆府(唐朝的首都,永兴军路治所)的府尹。同一年,太祖诸子中唯一成年的德昭继匡美之后任兴元府。
太宗烛影斧声继位之后,很快提升了廷美(按“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匡义登基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和德昭(太祖之子,后来诸多小说中提到的八贤王是他的兄弟德芳,别弄混了)。廷美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太宗以前的职位),先封齐王,又封秦王。德昭接替廷美任京兆府尹,封武功郡王。太宗还赋予两人在朝会死列班在宰相之上的荣誉。只不过,接下来两人的结局却很悲惨。
979年,在宋与契丹争夺幽州(河北)的战斗中,太宗要撤回首都,又怕敌人阻击,只带了小股随从秘密离开大营。当夜,人们发现皇帝不见了,谣言开始在不满的军队中流布,要立德昭为帝,太宗后来听说后大为不满。军队回到首都后,因为远征军以惨白告终,太宗迟迟不肯论功行赏。德昭提出疑问,太宗大怒,嘲弄他说:“要是我这个位置让你来干,论功行赏就不会那么久了。”恓惶的德昭当夜回到自己家后,割喉自尽。太宗正史上的记载是,他跑到尸体边,大哭道:“痴儿,你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他当时到底是真的悲伤还是假惺惺,这就不清楚了。
廷美的遭遇更为复杂。982年夏历三月,太宗接到密报说他弟弟和一小批军官密谋造反。他自诩不愿太过无情,于是只将廷美调离开封,改任京兆尹。至于廷美的合谋者则遭到降职处分,一一被流放。不久,赵普复任宰相,他报告说廷美密谋杀害太宗,这一次是和兵部尚书卢多逊等人。74名大臣廷议,主张处死所有的谋反者。但是太宗只是流放了卢多逊,幽禁了廷美,处斩了6名谋反者。廷美的儿子、女儿、女婿都受到了降级的处分。廷美抱怨自己的命运,结果被流放到湖北,很快就病倒,死在当地。太宗对他的死感到悲伤,给了廷美死后的哀荣,但是言语之间任然相信他有罪且不知悔改。
这些阴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太宗构成了威胁,已经难以得知。现在的学者们普遍认为,是赵普翻云覆雨的手腕决定了廷美的命运,因为,众所周知赵普反对兄终弟及,为什么到了太宗这里却自相矛盾,也不得不说赵普这人秉性好不到哪里去。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德昭,廷美被排斥出政治权利的中心,是血腥政治的必然节奏。
清代学者王夫之,曾经在《宋论》这本书里面对赵普这人做过精彩的叙述。
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薑斋,晚年居住在衡阳石船山,故又称“船山先生”。王夫之在明代灭亡之后隐居治学,著书多达一百余种。清晚期的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夫之,他于同治初年(1862)在金陵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众多著作得以汇聚流传。其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老子衍》《庄子通》《思问录》《读通鉴论》《宋论》《黄书》《噩梦》《楚辞通释》《诗广传》等,《船山遗书》所收共七十种三百余卷。
一个王朝的兴衰,总是由善恶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善者之善,恶者之恶,不从长远的历史进程上看,只看一时一事,是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作用的。善者是正确的措施和制度,恶者是错误的措施与制度,而这都是由特定的人来完成的。所以史论所评只能以人为中心,以事为枢纽,而根本的着眼点就在于这些人与事对这个王朝命运所起的作用。
在宋代能做出正确决策、措施从而定下良好制度法规者,在王夫之看来,宋太祖是最值得称赞的。他说太祖为后世子孙定下三条戒律,每一个新继位的皇帝,都要进殿,在刻着三条戒律的石碑前下跪拜读,这三条戒律是:保全后周皇帝柴氏的子孙、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王夫之说,有这三条,“不谓之盛德也不能”。这三条戒律的精神就是:“以忠厚养前代之子孙,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以节制养百姓之生理。”而要做到这三条,不用求别人,只需求自身就够了。只要自己心里相信并遵守这三条,就能使“治德蕴于己,不期盛而积于无形,故曰不谓之盛德也不能”。有了这三条,王夫之认为宋就“轶汉、唐而几于商、周”。汉代的文、景之治,再传而止,唐代的贞观之治,及子而乱,宋太祖从建隆年间改变了五代的乱世,让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直到神宗熙宁时才逐渐趋向衰弱,所以说超过了汉、唐而接近商、周。他认为这不仅要靠子孙的贤明和士大夫的襄助,更要靠家法的檠括以及政教和熏陶,所以自汉光武以外,要讲帝王的美德,没有人能超过宋太祖。
太祖用三条戒律确定的基本制度,后几代帝王还能遵守,但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就开始出现不少议论,到神宗熙宁时期就因为要进行变法,从而逐步舍弃了太祖求己不求人的治国精神,使太祖治国的德意逐渐泯灭。王夫之认为宋王朝的得失之枢、治乱之纽、斯民的生死之机、风俗的淳浇之原,就在这里,后来的帝王不明白这样一个至为简洁的道理,从而使宋朝的国运逐步走向衰落。
王夫之总结太祖的治国之道就是三点:简、慈、俭。内心没有分歧干扰,所以行动上就会简。用简明的政治来行慈,慈就不是用小恩小惠沽取人民的感恩。用简明的政治来行俭,俭就不会引起官吏的贪吝。孔子说的“善人为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汉文帝、汉景帝没做到,宋太祖却差不多做到了。
(https://www.02sw.net/2681_2681178/4273593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