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大蜀王又来了(三十)
何辰把他一路上看到的北魏兴盛富庶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对于当时的契丹人来说,何辰所描绘的繁华景象真如云顶天宫,华丽却遥不可及,更像海市蜃楼,如梦似幻。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契丹八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族人们对中原的繁华产生了空前的仰慕之情,并开始与北魏进行互市交易,同时与北魏王朝保持紧密的联系,年年贡赋不断。
契丹人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中原文化,并巧妙地将其本土化,为我所用,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
就在契丹默默壮大的同时,西部的柔然也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很明显它比契丹的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这给了契丹莫大的生存压力。再加上周围其他民族的虎视眈眈,比如地豆于、室韦、豆莫娄、库莫奚、高丽等,契丹人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周围民族和国家的口中之食。但就算这样,他们还是时常遭到周围民族和国家的侵袭,生活十分艰难。
契丹人很聪明,他们比较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与对方实力的差距,知道目前自己只能选择一条路——忍。但一忍、再忍、再再忍,契丹终于忍不下去了,首领莫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谓)贺勿于上书北魏皇帝,情真意切地讲述了自己在大草原的生存之艰难、未来之渺茫,最后请求内附。
北魏皇帝很开心契丹这么信任自己,把未来生存大计都托付于己,大笔一挥,恩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莫弗贺勿于带着万余口契丹人,三千车马,赶着牲畜,迁徙到了白狼水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阜新地界。在这里,契丹族不断学习中原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实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开始了向外扩张。
没过几年,北魏灭亡了,中原的新老大北齐政府忙着处理内乱,没工夫搭理北方的民族。这是个发展的绝佳机会,契丹马上抓住时机,加快脚步向外扩张,不断壮大起来。
一开始,契丹先试着攻打西边的柔然,意外地获得了胜利,还杀死了柔然的首领铁伐。契丹人一下子高兴坏了,洋洋得意起来,觉得自己真的天下无敌了,于是挥兵南下,袭击北齐的边境要塞,企图一举拿下北齐,称霸中国北方。
此时,北齐皇帝高洋正为自己的能力和威望能否与之前的北魏相提并论而耿耿于怀,契丹这一举动,摆明了是瞧不起他。恼羞成怒之下,高洋觉得是时候杀鸡儆猴,树立国威了,于是马上下令对契丹进行报复性的还击。
高洋亲自率领军队,气势如虹地向契丹逼近。望着这天兵天将一般的北齐军,契丹人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后悔。
结果,高洋率领的北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数座城池,一直打到青山(也就是今天的阜新西大青山),契丹输得一塌糊涂,十多万人被俘虏,十万头牲畜被一抢而空。
这给了契丹致命的打击,契丹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最后不得不臣服于北齐。
然而,祸不单行,此前过快的发展让契丹成了草原新秀,同时也成了新近崛起的突厥族的眼中钉。突厥族发家于草原西部,它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了曾经独霸一方的柔然,又开始攻打发展迅速的契丹。此时的契丹经济还没来得及恢复,又没了柔然这个巨大的屏障,毫无抵抗力,简直不堪一击。
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契丹人再一次纠结了,他们一直以为发展会让自己壮大,却不知道发展反而给自己招致了各种眼红和嫉妒,甚至是灾难。于是,一部分契丹人提出向东迁徙,远离突厥和中原。
但这一提议很快就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反对,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原繁华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实在不愿意再回到原始状态。他们坚决地选择了留下来。但突厥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坚决而心慈手软,而是毫不客气地收纳了他们的领土和人民,最终,这些人被突厥纳入统治范围之内。
从此以后,曾经紧紧团抱在一起的契丹八部分化成三大部分,一部分人成了北齐的俘虏,一部分人东迁,一部分受到突厥的统治。
与中原进一步接触以后,契丹人开始以朝贡、回赐、互市贸易的方式与中原进行物质交流。此外,“寇盗”“寇抄”也是他们与中原进行物质交流的手段。所谓“寇盗”“寇抄”,就是侵扰劫掠。
先后经历北齐、突厥等的外来侵略和攻击以后,四分五裂的契丹元气大伤,分散的部族只能在当地统治者的淫威下苟延残喘,默默地维持着最后一点气息,八部重聚的梦想显得遥远而不真实。
就在契丹人为八部无法团聚而忧伤不已时,南方政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隋文帝杨坚最终结束了中原地区分裂的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更重要的是,隋文帝是个明君,他自身勤劳节俭,不断改革、完善制度,提倡休养生息,以至于隋朝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完全一派盛世景象。
这一切,当年因被北齐俘虏而迁居到营州、平州等地的契丹人都看在了眼里。他们看着隋王朝一天天强大起来,意识到南方政权的强大与稳定不是突厥族能够同日而语的,甚至都不能和当年的北魏相提并论。再加上对中原文化、经济的痴迷,最终,他们决定重新归附南方政权。
部落首领莫弗派遣使者来到隋朝,表达了自己对于隋朝犹如滔滔江水般无尽的仰慕之情,表示愿意重新“弃暗投明”,臣服于隋朝。看到有人主动来归附,隋文帝龙颜大悦,举朝迎接,马上同意了契丹人的内附请求,准许他们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继续在白狼山东北部生活,还封了莫弗为大将军。
隋朝对于契丹内附表现出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契丹人,很快,东迁的契丹部众也赶着牲畜和马车,拖家带口地迁徙而来,归附隋朝。隋文帝自然喜上加喜,以同样的热情接待了他们,也同样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居住地,跟刚刚回老家居住的兄弟们汇合。
看到族人们都受到了隋朝的热情接待,并回到了老家生活,被突厥统治的契丹部众激动了,他们无法继续忍受突厥人的控制,回家的迫切欲望蠢蠢欲动,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回家,与兄弟团聚,成了他们的唯一信念。于是,他们默默无言地收拾东西,脱离了突厥的控制,回到了白狼山东北。
有了前两次的例子,这些契丹人以为他们就算不会受到隋朝的热情接待,也会被恩准回到老家生活。然而,千算万算,他们都没有算到,此时的隋王朝并不欢迎他们的内附。
隋文帝很清楚自己所处的形势,他知道大隋江山的北部防线并不牢靠,而北部的突厥一族正在迅速崛起,隋王朝随时都可能受到突厥的威胁。对此,隋文帝觉得中原多年战乱,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最好不要与突厥发生正面冲突。
突厥统治下的契丹人的回归,无疑是给这原本就不稳固的和平局面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将其彻底打破,继而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最坏的结果,也是隋文帝最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下令赐给这些契丹人足够的粮食供给,让他们回到突厥的统治区内,希望将这个“定时炸弹”扼杀在摇篮里。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还亲自给突厥可汗写了一封信,为契丹人求情,请求突厥可汗不要因为他们的叛离而惩治他们。
但是,好不容易重聚的契丹人早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次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当隋王朝的诏令抵达时,从突厥统治下回到老家的契丹人坚决地摇头,表示拒绝再次离开自己的族人。隋王朝无奈,最后只好妥协。
于是,分离近半个世纪的契丹八部,终于重新团聚在一起了!虽然此时的契丹八部早已经不是古八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共同进退的决心。
为了防止再次被拆散,他们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决定成立部落联盟,并由显贵氏族大贺氏担任联盟长,从这时开始,契丹族进入了大贺氏联盟时期。
然而,契丹族的好日子还没有过几天,隋文帝就驾鹤西去了,接任皇位的隋炀帝杨广残酷暴虐,导致天下大乱,群雄竟起,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了战火连天的局面。而此时突厥启民可汗去世,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承汗位,这位新可汗年轻有为,在他的带领下,突厥实力大增。契丹人眼看南方政权无法继续依附,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重新臣服于突厥。
很快,突厥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甚至连刚刚建立的唐王朝都稍逊一筹。但随着中原的统一,唐王朝的实力不断增大,臣服于突厥的契丹又动摇了。
但是反观自身,契丹人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实力太弱了,左边是老虎,右边是狮子,哪一个他都不是对手,让他明确地表明立场,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契丹只好小心翼翼地分别款表称臣,表达自己的温良恭顺。但很明显,契丹人不甘于这样窝窝囊囊地憋屈着,所以,他们时而侵入唐境攻城略地,时而反抗突厥的控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双面胶”身份的不满。
唐王朝的统治者很清楚契丹人的心思,他们容忍着契丹的不坚定,并积极地拉拢和扶植契丹,明里暗里表示欢迎契丹归附中原王朝。
一开始,契丹人表面点头哈腰,暗地里冷眼旁观。突厥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可不想再重蹈覆辙,万一一个不小心玩火自焚,再次被迫分离,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唐王朝逐渐强盛起来,甚至超过了草原霸主突厥,契丹人心动了。于是,契丹族的君长大贺咄罗试探性地派出使者,牵着名马,带着貂皮等特产,来到长安朝献。唐高祖李渊热情接待了契丹使者,契丹使者感受着天朝上国的风度和气派,默默地在心里打了个好评。从此以后,契丹与唐王朝的来往逐渐频繁起来。
等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他更加慷慨,先赐给契丹新君长大贺摩会象征可汗权力的战鼓和旌旗——“鼓纛”,又赐契丹君长“国姓”。这让契丹人异常开心,但仍然没能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虽然他们十分想要归附唐王朝,可是总结经验,他们不想再“客居他乡”,被动挨打,所以为了保住最后的地盘,他们宁愿永不表态。
这可急坏了唐太宗了,边疆不稳定,天朝国威就得不到保证,可契丹人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不归附,怎么办呢?
最后,唐太宗咬咬牙、狠狠心,决定给契丹更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对松漠地区的军事统治权。于是,唐太宗在北部边疆设了个松漠都督府,让契丹君长出任都督,统治包括今天的西拉木伦河南、老哈河上游、朝阳以北、辽河以西的地区。
虽然这片地区在名义上是唐王朝的疆域范围,但实际上,都督才是这里真正的老大,所以,契丹族权衡利弊之后,欣喜地接受了唐王朝开出的条件,正式归附了唐王朝。从此以后,重聚在一起的契丹人就在这里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并不断养精蓄锐,韬光养晦。
(在隋炀帝初年,契丹族与隋朝发生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当时,契丹族想趁着隋王朝内部乌烟瘴气之时拣点便宜,派兵劫掠营州,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惹怒了隋炀帝。隋炀帝下令让韦云起护送突厥兵讨伐契丹。
韦云起和突厥兵到达契丹领地以后,说他们只是路过此地,要去柳城和高丽做交易。契丹族人信以为真,对入境的突厥大军毫无防备。结果,当突厥军到达离契丹兵营五十里的地方时,突然加速前进,杀了契丹族一个措手不及,契丹族四万多人被俘虏,其中大部分男子被杀害,女人和牲畜则被突厥和隋朝瓜分。
这次战争给契丹族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们失去了近一半的人口,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遭受到了空前的严重破坏。)
(https://www.02sw.net/2681_2681187/4014178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