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吴军反应
李允道:“如今吴公被擒,江东基业已经到了存亡断续的时刻。而长公子孙登在邺城,次公子孙虑早已随着建邺的陷落而落入了刘贤之手。放眼江东,除了将军你以外,已再无人能率领众将,驱除外敌,保住孙氏三代基业了!”
孙皎闻言一愣,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李允道:“将军乃孙氏宗室,手握数千精兵,一向礼贤下士,深得军民之心,又有亲弟丹阳太守孙奂为援,当此江东基业危急存亡之时,自应当仁不让地挺身而出,暂摄军政大权,统领众将,击败刘贤,救出吴公,安定孙氏基业。此乃上策,请将军熟思之。”
骁将吴硕闻言,顿时拍掌叫好道:“将军做江东之主?此策极妙,我赞成。”
孙皎默然半晌,看了看端坐一旁的张奋,随后又看了看一脸希冀的李允,道:“你的中策呢?”
李允闻言,面色一变,略有些失望地道:“中策是立即率兵往北,撤到淮北,投奔曹操。则曹操必定高官厚禄册封将军,绝不会薄待。当然,将军可以先行上策,若是失败,再往北逃也不迟。”
孙皎道:“下策呢?”
李允失望地舔了舔嘴唇,道:“下策便是投降刘贤,是生是死皆操于刘贤之手。而即便得生,夺取了江东的刘贤也必定对身为孙氏宗族的将军十分忌惮。将军日后谋一份虚职或许不难,但再想手握雄兵,执掌大权,恐怕就不可能了。”
孙皎闻言,犹豫不决,转问张奋道:“张将军以为如何?”
张奋犹豫片刻,道:“如今主公落入了刘贤之手,我等身为臣子,岂敢苟且偷生?可命人打听刘贤如何对待主公。若是善待,则我等为了主公安危,便可投降刘贤。若是苛待,则我等便当整备兵马,或与刘贤决一死战,以尽为臣之节。或领兵北投曹操,以图日后能杀回江东,借曹操之力为主公报仇。”
孙皎道:“张将军的意思是,看刘贤如何对待吴公,然后再决定是施行中策,还是下策?”
张奋点了点头。
就听李允道:“张将军为何不认同我的上策?”
张奋看了看李允,道:“且不说江东众将未必尽皆认同孙皎将军,就算众将都愿改奉将军为主,将军凭借这残破的江东和士气低落的将士,又如何能进击刘贤,逆而胜之?当日江东完好,上下一心之时尚不能胜,如今只剩些残兵败将,恐怕更无取胜的可能了。故而所谓上策,实则才是万不可选的下下之策。”
孙皎闻言,细细思量了一下,顿时悚然一惊,道:“不错!如今刘贤已擒了吴公,江东之地四分之三已在刘贤手中,他就算不主动进攻我们,而只是与我们相持,我们现有的土地人口也不足以与之相持。”
当下孙皎打定主意,决定结寨自守,并遣人探听孙权的消息。
刘贤闻听孙皎既不进攻,也不投降,不由有些疑惑,当下命王平严守浔阳县城,命张任、谢旌乘船渡过大江,绕道去堵截孙皎后路。
刘贤准备再给孙皎一些时间,若再过几日,等包围圈形成之后孙皎还不投降的话,刘贤便要挥军进击,歼灭孙皎所部了。
正在此时,刘贤突然接到了庞统送来的书信,拆开一看,顿时沉默了下来。原来庞统在信中也说虽然贺齐、蒋钦等人得知刘贤活捉了孙权,但也并不立即投降,而是打听刘贤如何对待孙权。
有鉴于此,庞统建议刘贤好生安置孙权,不要苛待,以免招降江东众将不成,反激起众将的死战之心。
在如今已捉住孙权,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收降江东残余兵将才是上策,若是激起反抗,反倒徒添伤亡,靡费钱粮,殊为不值。
刘贤看了庞统的信,不由苦笑了一下。喵的,我倒是想对孙权好,可是他不领情啊!万户侯之爵位,上卿的地位都不能让孙权满意,那还能怎么办?难道还要封他个郡候或者国公么?那我拼死拼活打这一场战还有什么意义?
当下刘贤写了书信,将情况告知庞统。庞统接到书信之后,当即将军务交给魏延、李严,随后日夜兼程赶到了柴桑,又写了书信叫把守建邺的牛金将孙权以及其余众将的家眷接到柴桑来。
庞统到了柴桑,与刘贤商谈一阵,了解了情况之后,当下与刘贤一起先寻了吴范。
那吴范善能望气占卜,擅长推算天象节气,号称吴中八绝之一,此人确实有真本事,但日常却像神棍多过像科学家。而神棍一向都是心思活络,哪边强势往哪边倒的。
当下庞统见了吴范,与之恳谈了一番,承诺封其为汉昌王国的太史令,主掌观测天象,修订历法之事。吴范对此极为满意,当下便转投了刘贤。
于是刘贤命吴范前去说孙权投降。待其去后,庞统又带着刘贤去见顾徽。那顾徽乃是顾雍的弟弟,名声才能虽都不如顾雍,却也算是人才。
当下见了顾徽,对其说了一遍顾雍决意归隐,但顾济、顾裕却已经出仕于刘贤的消息。顾徽其实也早收到了顾雍的书信,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知道顾雍为了家族考虑,已经决定牺牲自己的仕途,转而让族中子弟转投刘贤了。
于是顾徽便也毫无压力地向刘贤表达了靠拢之意,并表示愿意先行前去说服孙权顺服。
刘贤大喜,当下遣其去了。
庞统与刘贤又一起去寻了张温,那张温乃是吴郡张氏的族人,其父张允乃是孙权的东曹掾,为人清正。此时张允刚刚病故,张温尚在孝中,虽受了孙权征召,却并未授予官职,只是作为宾客存在。当下张温见庞统、刘贤联袂前来,顿时笑道:“我知道你们的来意,如今汉昌王殿下夺取江东已成定局,孙氏衰败已不可避免。此智谋之士所共见也!为免江东百姓继续遭受刀兵之苦,尽快结束战事确实是当务之急。只是不知汉昌王夺得江东之后,欲要以何策治理?”
刘贤闻言一愣,随即道:“当然是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待钱粮足备,兵精粮足之后,便挥军北伐?”
张温道:“既要挥军北伐,便要征调钱粮兵员和民夫,又如何能做到轻徭薄赋?”
刘贤笑道:“你恐怕是没有去荆州各郡县看过!我在荆州奉行减税,田税和户税都大有减少,徭役也尽量都安排在本县、本郡,百姓负担大为减轻。这些年我不断向外征战,但境内百姓却从无冻饿之苦,便是明证。我若治理江东,除了赋税徭役都与荆州相同之外,还当因地制宜,以吴人治吴。”
张温闻言,饶有兴趣地道:“哦,不知大王所说的以吴人治吴,是什么意识?”
刘贤道:“自然是大量征召江东英才入士为官,以便采取适合吴地民情的施政方略来治理百姓,以使百姓能够尽快安居乐业。”
张温看了看刘贤,忽然道:“若是如此,荆州士人恐怕将会不乐意吧?”
刘贤闻言一愣,随即笑着叹了口气,道:“不怕先生笑话,我荆州士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便已经被曹操和刘备给瓜分一空了,我麾下如今贤才短缺,适合的人才便连荆州本地的官位都填不满,只能勉强任命些文吏担任,常有才薄任重之感。当然,我并不是说我麾下官吏做的不好!事实上他们都能尽忠职守,执行军政命令从不打折扣,并未让我失望过。循吏虽不出彩,却也算兢兢业业,让我省心不少。不过我一向求贤若渴,若能在江东多征召些英才,我自然也当良才使用,觉不使才德之士空老于林泉。”
张温点了点头,又道:“那么大王对江东有什么期望呢?”
刘贤道:“一是尽快稳定。百姓要各自归家,安心耕种,勿使农田荒废。二是清查隐户。若无天灾人祸的话,编户齐民的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三是积极备战。确保两年之后,江东至少能提供十万大军北伐的粮草辎重。”
张温皱眉道:“两年?如今江东遭遇兵祸和瘟疫,百姓受灾极为严重,两年时间要积累起十万大军北伐的粮草辎重,实是有些困难啊!至于稳定么,只要战事平息,百姓自然安定。而若有各地士族全力协助的话,清查隐户,维持编户齐民的数量也不难!唯有这粮草军资,实是有些仓促。”
刘贤笑道:“江东三百余万百姓,便是因战乱和瘟疫死伤了些,也至少还有二百八十余万人吧?我夺了庐江北部以及寿春、成德等地,也增加了十数万百姓,算起来总人口也还能维持。以三百万人口,供养十万大军,如何供养不起?”
张温道:“汉昌王说笑了!只要不违农时,年年丰收,养兵十万自然不成问题。这十万战兵若只在江淮之地作战的话,只需征召一两万民夫,用船只运送粮草辎重便可。但若这十万战兵要打过淮河,去北伐中原,那么所需的民夫数量至少也要十万甚至更多。养兵十万不难,本土作战也不难。难的是养兵十万的同时,还要再积累起十几二十万民夫的粮草,以用于千里远征。”
刘贤闻言,沉默片刻,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淮河以北支流也极多,若是沿河进兵,当能减少许多损耗。此外再设法开源节流,总能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同时,将问题圆满解决的。”
(https://www.02sw.net/2749_2749535/4493710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