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章 匡社稷、庇黎民;创名作,后世传...病大虫、通臂猿的归宿
侯健见说面色蓦的一变,也连忙追问道:“师父这是奉旨要调往其他州府不成?蒙陛下洪恩,教师父能于殿前司当职,除偶有枢密院传钧旨奉军令出征时,往日都在大名府安住,这才时常能得厮见,而师父当初本来便是陛下身边相伴甚久的体己亲随,如今这却为何又要调往别处?”
薛永淡然一笑,示意侯健稍安勿躁,只待两人入座之后,才又叹然说道:“当初共聚大义的一众兄弟,如今共创得大业,分派往诸路州府各司其责,哪里又似你我恁般同在京师任职的弟兄命好,终日都能有相聚时?何况...非是陛下要调拨俺往他处赴任,是俺主动向陛下奏请派遣转任,方才能遂了心愿。毕竟当初我祖父本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只为因恶了同僚,永不得升用,而教家父与俺当初靠使枪棒卖药度日,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初于江湖从漂泊时能得陛下收录,多少年风风雨雨走下来,如今到做了开国功臣...而祖父抱憾而终,他老人家的遗愿,便是能教我等子孙辈振兴家业,虽说只凭俺的本事......”
正说着,薛永略抬起一直被吊着而有些酸麻的膀子舒展了几下,又苦笑道:“俺也自知论厮杀武勇、统兵御将,方今为我齐朝效命的猛将如云,有太多勇冠三军、用兵奢遮的兄弟已然教我望尘莫及,只在殿前司中任职,偶时虽得奉令出征,但率军征战本领胜我者太多,多半也仍是领受个闲差罢了。
大名府诸般府署军司,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与其长久虚度下去,也莫不如向陛下奏请转任调遣俺前去祖父曾戎卫驻守的关西地界,虽也未必能斩获得甚大功,但俺有所用之处更多,也仍是匡社稷、庇黎民,这才不负我薛家先人遗志。”
听得薛永恁般推诚相见的言语,侯健心中虽然甚感不舍,但也很清楚这个枪棒师父固然是为人实诚,而凡事既已拿定了主意也不会再犹豫不决。既知不久后便将离别,若要再重逢相聚也甚是不易,两人又是促膝谈心,感慨良多一番之后,侯健也是出言叹道:“石勇哥哥本就是大名府出身,当初师父待他遗孀遗女多有照拂。而陛下体恤这些年来为成就大业捐躯战死的众兄弟家眷,赐予宅院、厚赏抚恤,但家中有甚大小事宜,也亦有忠烈院官署按条例过问打理...饶是如此,俺也会与大名府其他兄弟多加照顾石勇哥哥家小,师父也无须挂虑了。”
薛永见说颔首一笑,又道:“如此我确实是安心了,而兄弟恁般说,俺自信得过。而这几日陛下设庭宴饯别,兄弟自也务必要来。而你如今于广储监中任职,专顾自己痴爱专注的事宜,如此也端的美满,只须好好保重身子,日后也自有相见重逢时......”
又听得薛永掏心窝子的说罢,侯健似是略显伤感,而把脑袋微垂片刻之后,却又是一抬头,而露出一抹狡慧的笑意:“师父,离别的言语也不必说得早了,若依我见,到恁启程上路时,说不得却还要磨耗个许多时日......”
的确也正如侯健所说,薛永做为最早投从萧唐的老资历兄弟之一,非但于大名府的知交也多,当初也曾盘住甚久的大名府宗城县萧家集故地,也多有重迁回的乡亲熟人。既是要调任他处,与众知交天各一方,再要相聚还要等候闲暇机缘,如今设宴话别自然也丝毫怠慢不得。
何况又在大名府连日欢饮,与萧唐也促膝感慨长叹之后,薛永再至水泊梁山看觑过晁盖、白胜,又渡过水泊,至宛子城中卞祥、郑天寿等先前于萧家集时来往较为密切的兄弟塑像灵位前上香祭拜,喟叹倾诉心扉一番,这才又改道启程,赶往关西地界的原州赴任。
比起韩世忠、杨再兴、林冲、卢俊义等众多勇冠三军的帅才、将才而言,薛永固然是本事有限,但早期便曾一直追随着萧唐出生入死,可说是大功不多、苦劳却是极多。如今则也得萧唐转迁赐封为原州防御使,受韩世忠掌管的陕西经略府节制。
而于关西地界,又有杨志、姚平仲、翟兴、曲端等名将能者多劳,赴任军州相较位于后方的薛永也不必承担甚战事主攻的任务。可是比起在大名府任职期间,薛永兢兢业业,负责本地治安、教习督练、屯戍巡弋等诸般职事好不怠慢,的确更能派上用场。虽然于后几年在西陲边庭地界,韩世忠与宋廷戎边大将吴玠再次开启战端之际,薛永也曾作为策应军旅的将官协同出战,然而他贵在有自知之明,遵履军令,作为一路偏师将领虽然几乎不会主动出击,但是按部就班,行军平稳把细,也于几次战事当中因维持齐军后勤补给稳固,能按韩世忠帅令稳固把守住要隘军寨而积累得一些战功。
随着齐朝与宋廷之间战局形势的愈发明朗,薛永也终于能至河南洛阳故乡也置办得一处宅院。而后因功勋积累升迁,薛永又得擢升为兼管几处军州的都防御使,就算不靠他的福荫封赐,后世子孙,也多有于关西军中任职而为国出力的将官,薛永如此也算是遂了他祖父的遗愿......
等到年事已高,薛永致仕退隐,或是与关西地界教诲点拨自己已在军中任职的子孙辈,或能得以至河南洛阳地界山清水秀的宅院享得清福,又曾赶赴齐朝已做迁都的燕京,与当初的少主、聚义的哥哥,自己一直以来效忠的君主萧唐叙旧言欢,直到六十九岁时以终天年......
通臂猿侯健,则在皇城内务府广储监任职期间一再坚持,奏请萧唐不必再擢升他管领涉及皇城宫廷的其他差务,毕竟一辈子能够从事着自己最为热爱的工作,这才能让侯健终日感觉到快活与美满。
直到后来自己的次子长大成人,继承了通臂猿飞针走线的本领,而接管了他老子内务府广储监掌管宫廷内皮缎库衣布,为皇家宗室绣制朝服衮冕等职事之后,侯健这才得转任掌管国家百工技巧诸务的少府监下辖绫锦院、内染院、文绣院...等相关官署督监兼相应的手工业技艺的咨询传授职事,也培养了不少当世闻名的缝衣匠、成衣匠、缝人、缝工。
而齐朝商业的愈发蓬勃繁荣,侯健扩大齐朝官营绣局锦院规模,取天下各处绸、缎、绢、锦、绮、绫、纱、罗、绉等诸般丝织产品,非但研究加工,再以做市场供应,侯健也多曾亲自动手,用他细密绣法、巧妙针活制作得不少做山水、楼阁,人物、花鸟类别的织金锦图名作。
是以非但自通臂猿侯健伊始,侯家七代皆为齐朝皇室御用裁缝的事迹也记录在《齐会要》、《织典》等史载典籍当中,由他所制作的众多精美的齐代刺绣制品历经沧桑岁月,也多有于后世出土,而作为极具艺术价值的文物以供观瞻研究,能教后人能够一睹风采......
如此这般,纵然是时过境迁,到了后世,哪怕是做为对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以及历朝各代纺织针秀技艺的发展演变稍有关注的人们,也都很记得于齐朝盛世时节有个刺绣名家、裁缝大师,而他的别称与姓名,则正是唤作通臂猿侯健。
(https://www.02sw.net/2794_2794342/5059304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