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小霸王小说最新章节 > 第1632章 哀莫大于心死(求推荐!)

第1632章 哀莫大于心死(求推荐!)


  杨彪拱着手,站在山坡上,看着坡下热闹的工地,眉头微皱。

  杨修站在一旁,一年多的豫章太守让他看起来成熟了一些,也结实了不少。与杨彪站在一起,他已经比杨彪高出半头,唇上一抹胡须修整得一丝不乱,看起来非常精神。袁夫人远远地看着,越看越欢喜,笑意抑制不住,从眼角、嘴角流露出来,不时地看袁权一眼,满意之极。

  袁权面带微笑,轻声说道:“姑母,我看你就别回长安了,书院快修好了,明年开春就能招生。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呢。德祖也张罗不过来,如果有姑父照应,他也能专心政务。”

  “你以为我不想啊。”袁夫人不满的瞪了一眼远处的杨彪。“可他不同意,我总不能让他独自回长安。”

  “姑父放不下?”

  “他怎么可能放得下啊。”袁夫人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中断了话题。

  这一路走来,他们看到了太多的变化。大战过后,豫州迅速开始恢复,秋收受了一些影响,但总的收成还算不错,百姓们眉开眼笑,但杨彪却高兴不起来。每到一城,他不是看到被悬挂在城头示众的首级,就是遇到被罚作官奴婢的世家子弟。杨彪开始还想营救,但他很快就发现力不从心,救不胜救。再加上豫州与兖州、冀州的形势差异,让他心情非常低落,他甚至不想再看,加快速度,径直来到豫章。

  和杨修见了面,看到年方弱冠的儿子担任一郡太守,还做得有声有色,他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今天杨修领他查看筹建的书院工程,本到为他能高兴一点,但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恐怕要落空了。袁夫人与他做了二十多年夫妻,太清楚他的脾气了,一看他这神情,就知道他又在想什么。

  对袁权的邀请,她很心动,却知道绝无可能,至少现在不可能。

  袁权笑道:“姑母也不用急,来日方长,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这样吧,是不是留下以后再说,你们先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来年春天,等天气暖和了再回去也行,反正消息有驿马传送,方便得很,不用你们来回跑。那边的岭上有一处温泉,德祖在那里修了一个小院子,你们可以在那里过冬,每天泡泡温泉,看看山景,不比回长安受冻好?”

  袁夫人也笑了。“这倒是个好主意。长安又干又冷,我真是不习惯。”她挽着袁权的手,挑挑眉,打趣道:“你留下陪我吗?你要是留下,我就留下,你要是回去陪你的孙将军,那我一个人也没意思。”

  “行,我陪你。”

  “那孙将军怎么办?”袁夫人斜睨着袁权,眉眼俏皮。

  “他有人陪,不缺我一个。”袁权笑道:“如果姑父、姑母不咄咄逼人,他也许也会来住几天。这几年,他一直没能好好休息一下,今年终于有机会了。”

  袁夫人瞥了袁权一眼,轻拍了袁权一下,欲言又止。

  杨彪吁了一口气,直起腰,回头看看杨修。杨修立刻上前半步。“父亲有何指教?”

  “你这书院……”杨彪抬起手,指指远处的书院工地。“建成之后,准备教些什么?”

  杨修笑笑。“父亲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嗯?”

  “父亲不必惊讶。这是我私人筹建的书院,不是郡学,教什么内容不需要别人认可,我自己决定就行了。父亲如果愿意来主持,你可以讲我杨家的《欧阳尚书》,也可以讲别的你感兴趣的学问。甚至……”杨修顿了顿,眉梢轻挑。“你如果看不惯新政,也大可以著书立说,鸣鼓而攻之。孙将军已经公布了印书坊的工艺,我打算在这里也建一个印书坊,届时你的文章写好,印行天下,也是一家之言。至于费用,我这个豫章太守的俸禄应该还是供得起的。”

  杨彪吃了一惊。“你说什么?孙伯符公布了印书坊的工艺?”

  杨修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卷文书,递给杨彪。杨修接过,展开一看,果然是印书坊的工艺流程,有文有图,一目了然。可杨彪却更糊涂了。“印书坊获利甚丰,为什么要公布?”

  “父亲精于政务,应该能明白的。”

  杨彪眉心微蹙,略作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弊。他点点头。“这的确是一举多得的德政,真能把书价降下来,能读书的人就更多了,对教化百姓大为有利。”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文卷。“可是,他真能允许反对新政的文章印行天下?”

  “我想是没什么问题的。当然了,印行天下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又是一回事。”

  “你支持吗?”

  杨修笑笑。“父亲作文,我岂敢置喙,但我只能管住我自己的嘴,管不住别人的嘴。父亲,这可不是二三知己坐而论道,这文章一旦印行,就要面对天下人的审视,将来还有可能传诸后世。如今印书方便,可不比以前,到时候就算你想收回来都难,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杨彪没好气的瞪了杨修一眼。“听起来,你以我的文章没什么信心啊。”

  “岂敢,我也希望父亲一篇文章天下知,仅靠著书立说就能自给,不用再受案牍之累。”

  “著书立说又岂是为稻梁谋?”杨彪叹了一口气。“如果不能代天地立言,纵使著书千万言,又有何益?如果只为自身计,何处不能居,非要来这匡庐?”

  杨修拱手请罪。“父亲教训得是,是我失言了,请父亲责罚。”

  “罢了。”杨彪甩甩袖子,一声长叹。他沉默了一会儿,“孙将军什么时候能到?”

  “计算时日,已经从江陵出发了,快则两三日,慢则四五日,就到柴桑了,我要去柴桑迎接,父亲你就在这儿住几天吧。我已经让人收拾出了一个小院,各种用度齐全,你们不用操心,安心住着就是。我准备了一些书,你闲来无聊,也可以读书自娱,我最近收集了一些豫章旧事,都是乡夫野老口耳相传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些和丹朱有关的,你也可以看看。”

  杨彪欲言又止。杨修知道他想说什么,笑着解释了一句:“礼失求诸野。大乱之后,典籍散失,朝廷也要从民间征书,这些故事虽然不登大雅之堂,真伪掺杂,却有些相通之处,未尝没有真相藏于其中。父亲,今文经、古文经,现在都是丧家之犬了,再争下去,恐怕都不免步百家后尘,湮灭无闻,将来后来说起,未必有这些故事详实。”

  杨彪一声长叹,默默地点了点头。杨修说得没错,孙策不重儒学,不管是古文经还是今文经,他都没兴趣。古文经、今文经争了几百年没分出胜负,现在却要并肩走向消亡了。

  杨修走回袁夫人、袁权面前,躬身施礼,嘴角露出狡黠的笑容。袁夫人压低声音问道:“你们都说了些什么?你父亲情绪可不太好。”

  “哀莫大于心死,他现在的心情好不起来。阿母,我要去柴桑一趟,你这些天多费些心思,多开导开导他,尽可能劝他留在书院,著书立说,把我杨家的学问传承下去。立德、立功、立言,有件事做,他会想得开些。匡庐景色不错,早晚出来走走,散散心,对他排解忧思有好处。”

  袁夫人连连点头,欣喜不已。眼前的杨修不仅看起来沉稳,说话做事也老练多了,和四年前离家时叛若两人,不动声色间就为杨彪准备好了退路。有了延续家传尚书的这个使命,杨彪做出过激行为的可能性大减,假以时日,未必不能从这种沮丧中缓过来。她感激地看了袁权一眼。这一路上,她和袁权说了很多,知道杨修能有今日和孙策分不开。刚听说孙策杖责杨修时,她可是气得肝胆俱裂,后来听说孙策任命杨修为豫章太守,她才消了一点气。现在看到杨修这么懂事,她心里对孙策的那点怨气已经消了大半。

  虽说宠溺,她毕竟出身袁氏,知道杨修是什么脾气,如果不是孙策下狠手好好修理他一顿,他是不会这么懂事的。她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下不了手,做不到孙策那么狠。当然,这件事不能就这么过去,毕竟儿子是自己的心头肉,自己都舍不得打,却被孙策打了,不说道说道,这口气如何能咽得下去。

  杨修又委托袁权留下陪伴。袁权素来做事周全,又是孙策的宠妾,她出面张罗一些事情,不管是太守府还是南昌令,都要给几分面子,就算是郡尉贺齐也不能不照应着。

  袁权一口答应。

  ——

  杨修赶到柴桑,几乎和孙策同时到达。他登上楼船,拜见孙策。

  休息了几天,孙策精神状况非常好,看到杨修,他眉开眼笑。杨修没给他丢脸,有弘农杨家的名望加持,有他本人出类拔萃的办事能力,他以弱冠之姿将豫章太守做得有声有色,不仅南昌令许虔对他赞不绝口,就连一向自负的贺齐都对杨修出色的后勤工作表示了认可。

  用杨修为豫章太守,再一次证明了孙策的用人眼光,对安定豫章人心有莫大的益处。不用心急,只要有能力,总会有得到重用的时候,不用在乎什么出身,什么年龄。四世三公也罢,出身寒门也罢,年长也罢,年轻也罢,孙将军都敢用。有了这样的心理,豫章的各级官吏心态都安稳了很多,没有出仕的读书人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令尊在哪?”

  杨修也不隐瞒,把情况说了一遍。杨修从冀州、兖州而来,对比几州的发展趋势,深知朝廷劣势明显,谈判的筹码有限,现在心情很不好,近乎绝望。

  “不会……想不开吧?”孙策说道。他是真有些担心,杨彪或许有点迂腐,但他个人品德很好,可谓是德高望重,如果逼死了杨彪,即使和他没什么关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污点。杨彪一死,杨修至少要守孝三年,回了弘农还会不会回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那要看将军准备怎么谈。”

  孙策看看杨修,哈哈一笑。“德祖,你说我该怎么谈?”

  杨修早有准备。“将军,恕我直言,也许大汉之火注定要灭,但如果可能,最好不要灭在你的手上,还是让他自生自灭的比较好。将军占据五州,豫州、豫州是天下膏腴之地,青徐虽然损失较大,但经营数年也是富庶之地,更别说江南屯田,百姓襁负而至。虽说是五州,人口已逾天下之半,徐徐图之,水到渠成,将军可不取而取,不胜而胜。”

  孙策笑而不语。

  杨修接着说道:“与其逆取,不如顺守。外示天下以忠,内收百姓之服,忠可得其赏,服可得其力,将军然后可以深耕五州,以我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岂不比四面出击,师老兵疲为佳?”

  孙策揽着杨修的肩膀,轻轻拍了拍。杨修所说听起有些保守,却是万全之计,和张纮、虞翻等人的说法异曲同功,只不过他毕竟是杨氏子弟,来谈判的又是他的父亲杨修,他不能把话说得太明白。能做到这一步,说明杨修已经认清形势,做出了决定,不需要他再费什么口舌了。

  “德祖以为,我能得什么样的赏?”

  杨修沉默了片刻。“朝廷退居关中,虽说手握幽益凉三州,户口不足将军之半,财赋不及将军三分之一,还能给将军什么?唯名耳。名正言顺的统治五州,这应该是将军可以争取的目标。如果再高,对将军来说是锦上添花,对朝廷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羞辱,逼着朝廷铤而走险,反而不美。将军,现在还不是鲸吞之时,只宜蚕食。”

  孙策不置可否。杨修偏保守,他可以参考他的意见,却不必盲从,别说是杨修,就算是他父亲杨彪也未必清楚朝廷究竟想要什么。这件事还是让张纮去谈吧,他们应该会掌握好尺度,尽可能地争取最大的利益。孙策随即请来张纮,请他随杨修去豫章见杨彪,商讨条件,他本人暂时不见杨彪,直接去吴县。等最后谈得差不多了,他再与杨彪见面不迟。

  杨修有些意外,却也觉得这样比较好。张纮人到中年,做事比较成稳,他先和杨彪见面,就算有什么分歧,也不会闹得面红耳赤。


  (https://www.02sw.net/2875_2875970/4425020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