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春秋大领主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740章:秦国?名存实亡啦。

第740章:秦国?名存实亡啦。


  任何时代的任何职业,但凡是家族的产业需要一位继承人,教育下一代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没有实际接手权力之前,继承人任何的表现都可能是一种表象或表演,等权力拿到手之后就会立刻变成另外一副面孔。

  有一点倒是通用,不能对继承人有求必应,甚至不能让其生活得过于舒适和优越,要不然超过九成以上的继承人都要被惯废,剩下的一成则是有着超强的自律性格。

  历史上的孟子有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一篇文章不止对一国君王是宝藏,对于为人父母也是教育宝典。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会很讨厌那种思想,认为自己就是牛逼,生下来就是为了享受。受苦?受尼玛哔啊!

  吕阳当然学过这篇文章,也是吕武很难得能记得住全篇的著作之一。

  他小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学而已,根本就不懂里面的道理,年纪很小就被放任出去打拼会感到不满,受了苦也会埋怨父母,等待慢慢触碰到权力才感到文章回味之后的甘美。

  为什么很多人渴望有“后悔药”这种玩意?只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到了社会的毒打,成长起来之后觉得能比以前做得更好,自然而然也就认为“再来一次”的自己,不会是曾经那个自己啦。

  吕阳自小有犯过错吗?有的。

  人怎么可能不会犯错,要看错误带来的代价能不能承担而已。

  作为阴氏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吕阳非常幸运,不管犯下什么样的错误都有一位父亲能够在事后收拾残局。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父亲,很多身为人父的成年人都会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而这就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性,使人能够以史为鉴。

  当然了,人类记录历史的作用是什么?一般是重复去犯前人已经犯下的过错。

  明明知道干了什么会得到悲惨下场,为什么还要去做呢?不是他们头铁,而是他们认为前人太傻、太蠢了,自己去干才不会得到相同的下场。

  执行灭国命令的吕阳选择杀掉秦国公族的每一人,上从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不论性别,不看为人,一律就是杀杀杀。

  如果不是吕武下了死命令不准伤害秦君,认为自己有铁血意志的吕阳连秦君都想干掉。

  吕阳在春季来到秦国,杀戮从春天开始,一直到雪花纷飞的冬季依旧没有停止。

  现在这么个年头,灭掉一个家族不会只是死上几个人,有些多子多孙的家族光是血脉相连的族人就有数百,乃至于是上千人,还要算上忠于这个家族的另外群体,灭亡一个家族要杀的人真心太多太多了。

  “自古何处英雄不杀人?”吕阳在翻阅名单,一点心里不适都没有。

  说起来也奇怪,英雄的的确确需要粘上一些跟血有关的事情。

  很多英雄没有亲手杀掉一人,他们能够成为英雄是率领军队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代表着他们没有亲自杀人,下达一个指令却能让数千、上万、数十万人顷刻之间变成尸体。

  所以,社会没有发展到所有人类大同之前,又或者没有外星人来侵略,不可能存在全人类的英雄,有人认为是英雄,必然有人视之为仇寇。

  我之英雄,彼之仇寇,很是合情合理的呀!

  名单很长很长,以一个家族作为一个篇章,再一个名字接着一个名字被画上了红线。

  “秦君有何举动?”吕阳问道。

  阴挈答道:“未能知晓外间之事,尚无异常。”

  秦君本来有名有姓,后来被阴氏刻意全面屏蔽了。

  也就是说,人们知道现在有个秦君,从来不提姓名,慢慢变成了一个禁忌。

  阴氏为什么要这么干?消灭一个国家,光是进行肉体上的征服,后面必然要遭到永无休止并且灭之不绝的反抗;在灭亡那个国家的同时,抹除掉这个国家所有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给予新的认知与知识,才是兼并上手段最为高超的融合方式。

  很多诸侯国一直不认可秦国同为诸夏一员,里面当然有秦人自己的锅。

  只有一个诸侯国不认可秦国,可能是这个诸侯国带着偏见。

  一旦是所有诸侯国都不认可秦国,不可能是一种偏见了。

  这种现象不区分秦国强大或弱小时期,也就不是主观上的偏见,是一种文化和思想上的双重不兼容。

  楚国那边遭到了歧视,他们选择放弃治疗,喊出了“吾乃蛮夷”的话。

  秦国遭到歧视的选择则是跟白翟、赤狄、戎狄结盟。

  漫长的历史中,自然有诸夏的诸侯跟异族结盟的例子,只是干起来没有秦国这么轰轰烈烈又理直气壮。

  华夷之辩在诸夏是什么时候有的?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大概分为血缘衡量标准,地缘衡量标准和衣饰、礼仪等文化为衡量标准。

  第一个喊出“尊王攘夷”的管仲将区别说得非常清楚,近一步加强华夷之辩的界限。后来孔丘捡起了管仲的理论,进行了一些强化。

  孔丘出生了吗?他现在就只是一个胚胎,还能不能成为诸夏的圣人,则是有点不好说了。

  已经成为阴氏家臣的桑田纥,他说不定在孔丘学文的时候,伸手一抽后脑壳:学文可以,搞尼玛学问著作啊!给爹去勤练杀人技,好在疆场建功立业!!!

  经过管仲的再次重申,华夷之辩在春秋得到加强,不怪秦国跟异族结盟之后被开除诸夏籍了。

  要不是秦国历代君王放弃继续西进,改为向东扩张,搞不好秦人后面还真的成“异族”啦!

  花了将近十年来“改造”秦国的阴氏,讲实话吕阳就是过来摘桃子而已。

  能将摘桃子搞得那么血淋淋,很能说明吕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其实,吕阳知道父亲不希望自己那么嗜杀,怀疑父亲因为自己的嗜杀而心生忌惮。

  没有被教导成唯唯诺诺性格的吕阳会重视父亲的看法,有明确的指示不会过线,认定应该快刀斩乱麻则是一点犹豫都不会产生。

  摆在案几上的文本很多很厚,每一个文本的一页能写下五百个名字,猜猜在吕阳的命令下有多少人身首异处?

  下令杀死那么多人的吕阳睡眠质量很好,从来没有从噩梦中惊醒。

  别人认为他嗜杀,他却认定自己是在永除后患,真心不会产生任何的心理负担,并且由衷地认为自己没错。

  “父上来信,言及明岁率军南下。”吕阳说的那些跟自己没关系,信的大部分内容则是没有讲出来。

  在信中,吕武用词尖锐地骂吕阳是个蠢货,明明可以将事情交给手下去办,偏偏事事亲自干涉。

  一个有着嗜杀名声的人,某种程度上能够恫吓宵小,后患却是无穷无尽!

  吕阳不知道那些道理吗?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将事情交给别人去办,事后再将操办者干掉来获取美名的做法,不屑为之罢了。

  在他看来,阴氏内部要懂得感恩,外人只需要害怕自己就行。

  阴挈说道:“诸事已然妥当,仅需迁秦君往岐山别宫,秦则灭矣。”

  没有过来秦国的吕武并没有下令迁徙秦君,同时没有讲清楚什么时候将秦君迁徙,看似在放权,实际上是对吕阳的一道考验。

  阴氏已经从各方各面控制住秦国,什么时候灭掉秦国会显得很关键。

  过早灭掉秦国会让诸侯震动,甚至会让晋国的各个家族开始针对阴氏。

  什么实际最合适?当然是瓜分晋国之后,阴氏获得了想要的好处,正式建国要不要公布灭掉秦国属于还待时机。

  一个强大到过份的阴氏会令所有人都感到忌惮。这个也是吕武一直将范氏推向前台的原因之一。

  换作是诸侯有针对阴氏的迹象,阴氏再展现出控制住晋国三分之一和秦国全境,必将使得诸侯重新考虑要不要出兵跟阴氏交战。

  “明岁一战,若能歼灭诸侯联军,我家事成也!”吕阳很想去参加那一战,理智上却很清楚不可能。

  阴氏的长辈就吕武一人,控制秦国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除了吕阳这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之外,谁都不合适来控制秦国。

  换作是吕武的其他子嗣,真以为谁都认命的呀?祸起萧墙会成为一种必然!

  “秦国,名存实亡也。”吕阳站了起来,走了几圈停驻脚步,慢斯条理地说道:“明岁集结秦境大军来‘雍’受阅。”

  干嘛?这是要干嘛!

  讲道理,吕阳只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哪怕是代行吕武给予的权力,还是没资格尽起秦境大军的。

  包括阴挈在内,所有阴氏的人都在跟熟人面面相觑。

  阴氏在秦国这边有约五万军队,再集结秦人士兵,合起来应该能达到十二三万?

  这么一股力量,吕阳想用来做什么?!

  


  (https://www.02sw.net/2904_2904458/6719859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