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菩珠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84章

第84章


京都到齐州道路通达,  但因路途遥远,走一趟亦需个把月。一路东去,  经过诸多州县。每到城镇,无不是人烟阜盛、街市繁华。便是途径的村落,亦田连仟百,男耕女织,入目所见,处处是太平盛安的一番景象。

        她这一趟回乡祭祖,既是私事,  亦可算公差,  因行程不紧,每日白天行路,  夜间歇息,入住沿途的驿舍。每到一处,驿丞无不招待殷勤,  侍奉周到不必说,吃食亦是绝好,精致得超出了她的想象。诸如江淮果物、河济饴糖、百花石蜜,  皆为贡品。有一日路过魏州的一间驿舍,晚间送上的菜肴,竟还有一道银鱼。

        如今正是银鱼肥美多籽的食季,但此鱼只产江南,似在京都,  这季节里,筵席之上,  若有鲜活银鱼,便就成了竟奢夸富的一种方式。概因此鱼在江南本就出产不多,  又离水便死,十分娇贵,若送入京都,需每日更换鲜水,专门走快船,日夜急赶,即便这样,待从江南入京都,往往也死大半。为吃一口鲜美,所废之人力物力,可谓奢靡。正是如此,从前姜氏发话,命将此物从时鲜贡品里剔除了出去。此处并非江南,驿舍条件再好,也不可能备有这种时鲜。菩珠又想到每晚沿途落脚经过的地方,几乎每间驿舍,供奉皆超出常态。

        一开始她只是意外,以为驿丞因她奉旨路过,极力供应而已,也未多想。待到这晚预备沐浴,要用浴膏,婢女惶恐回话,说带出的不慎泡水,已是毁了。

        她用的铺盖以及香药浴膏等贴身私物都是自带,原本无需驿舍供应。自带的既没了,菩珠便叫她取驿舍常备的皂角代替。没想到送来的竟是内造之物,更巧的是,还是她平日最常用的那种香花的气味。

        她终于觉着异样了,叫同行出来的骆保去问驿丞。

        骆保回来,学了驿丞的话。

        关于吃食,说此处是运河口,水运发达,每日都有运送各色货物的船只由此去往京都,银鱼价钱虽贵,但也不算罕有。

        至于香膏,外面虽也少见,但舍常有贵人往来,且前些日收到了消息,皇帝来春便要东巡,这是必经之道,到时会有更多贵人下榻此间,为侍奉周到,这些内造之物,不敢不备。

        菩珠虽还觉诡异,但也不好追问为何香膏会是自己常用的那种香味,毕竟属于私密,也就作罢。

        这一路便如此,吃吃喝喝,行行走走,终于,在差不多年底的时候,回到了她的故乡。

        祖父年轻起就入朝为官,菩珠也出生于京都,只在岁前的那一年,父亲身死塞外,母亲不久病去,她随人扶棺回了一趟老家,为父亲立衣冠冢,令父母合葬。

        除此之外,她对故地再无别的印象,加上族人早年因受祖父连累发边,厌她不浅,后来她回京都,便再无半点主动往来。

        此次归乡,却是大不一样。菩氏族人早就获悉她奉旨回乡祭祖一事,当日她抵达时,随了县官一道远远出来相迎,将她接至故居,殷勤以待,处处奉承。

        小时候她或还怨怪族人对自己的迁怒,如今早就想开。族亲而已,平白遭受牵连,失去了原本的一切,还被迫发边苦作,说祸从天降也不为过,怨恨是人之常情。

        都过去了。他们既一心求好,她又何必耽于旧事,耿耿于怀?遂以常礼待之。

        归乡后的头些天,每日有乡县士绅或者富户人家的女眷前来拜访,她一边应酬,一边忙于修墓之事。到了为祖父墓地竖立皇帝所赐的功德碑的那一日,几乎全县的官员与士绅全都赶来,拜祭菩公,敬读碑,感念当今皇帝的浩荡天恩,还有人当场吟诗作赋,场面热闹,如同集市。

        菩珠面带笑容在旁观望,以主家身份答谢众人,然而当她望向祖父墓前那块刻有生死日期的墓碑之时,心却是无限感慨。

        祖父倘若地下有知,对他今日获得的这身后之“荣”,他是喜,是悲?

        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她的心充满冷笑。这一切在她看来,如同一场闹剧。

        在她归乡差不多半个月后,快年底,各种事情才慢慢地消停了下来。

        虽无多少乡土之情,但父母皆落葬于此,在她心,此处便也如她真正的家,京都的那座王府,远远不能相比。

        李玄度回来还早,且即便他将要回,她也不急着走。

        这个年她便在故居过,一个人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岁除日,她照风俗,一早去往父母墓地,发现已经有人祭扫过了。

        她以为是族人,未多想,摆上了自己带来的果品和清酒,跪在父母的合葬墓前,默默祝祷了一番,随后转向那还埋着父亲遗骨之地的方向洒了清酒,遥遥叩拜。回来后,照时下风俗,她和婢女一起在门窗上插辟邪的桃枝,贴上春书,又拿剪刀剪出许多代表迎春之意的青罗春幡,悬于前后屋檐和庭院的树木上。想起小时候的情景,一时童心大发,还剪了小春幡,自己插鬓,叫婢女们也插,这个说你插歪了,那个说我还要插一支,一时嘻嘻哈哈,笑声不绝。

        正所谓“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美人头上,袅袅春幡,以此喜迎又一新春。

        这日日暮,她举着一支照明的火烛,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旧木梯,爬上一间阁楼,检点父亲的生前遗物。

        当年父亲死后,祖父一度意欲辞官归乡,在她扶棺回来之时,曾将父亲生前的一些遗物用木箱装了,先行一并送回到了这边的老宅。

        箱记得多是父亲的秃笔残墨、黄卷旧籍,还有一些他平日的随笔记录。说不定现在还在。

        今夜无事,她忽想起了这件往事,便登上阁楼,想找出来整理一番。

        菩家的这处旧宅,本就是座老宅,地方虽不算小,但多年空置,原本早就破败不堪,这趟得知她要归乡,族人将其余地方打扫修葺了一番,但这间用作储放旧物的小阁楼,并未动过。

        上头应当多年没有人进入了,菩珠一上去,扑鼻便是一股浓厚的尘霉气味。

        她用衣袖掩鼻,以烛火照明,躲过迎面倒垂着的一面蛛丝网,打量四周,很快就在角落的一堆废弃杂物下看到了箱子。

        她拖了出来,擦去上面积着的厚厚一层灰尘,打开箱盖。

        和她记忆里的东西差不多,确实都是父亲的遗物,但已没剩多少,许多书卷都不见了。这么多年,形同无主,想必早被别人取走,剩一些在旁人眼不值钱的手稿了。

        菩珠暗自庆幸,立刻整理父亲手稿,按照时间排序,发现是从宣宁二十七年他初次出关到三十七年罹难,这十年间他的西行日志,详细记载了他每回经过一国的各种发现,记录当地风土、人情,禁忌,怪谈。他遇到了什么,他又做了什么。虽然只剩部分,其余皆失落,但这个发现对于菩珠来说,依然如获至宝。

        仿佛跨越了生死和时空的距离,她感到自己似又变成了当年那个被父亲抱坐在他膝上,听他向自己娓娓讲述西行故事的小女孩。

        她不顾地上灰尘,直接坐在箱边,捧着父亲的手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一口气读到深夜,手脚冻僵也没感觉,更是丝毫不知疲倦,最后又拿了那册记录他生前最后一次出使银月城的日志。

        这份日志,她记得当年是和父亲的其余遗物一道,被那次在袭击侥幸逃生回来的随从带回来的。那时候她还小,没有看,母亲更是睹物落泪,将所有遗物和父亲生前的东西一并存放,最后辗转流落到了这里,在时隔多年之后,被她翻开。

        菩珠几乎是用虔诚的心,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父亲生前最后一段时间里用笔录下的每一件事。读着读着,她的目光忽然一定。

        宣宁三十年,秋,父亲再次手持使节,带领人马出使西域。

        这一年,那时还是长公主的金熹已远嫁西狄年。在她的周旋和努力之下,美丽而勇敢的她,不但深得其夫西狄王子的喜爱,也获得了西狄民众的认可。他们用哺乳了他们的绕着帐牧之城流淌的河流的名字,称呼她为银月王妃。便是这一年,西狄王子顺利继位称王,发誓在位一天,便与李朝结好一日。

        这一趟,父亲的主要目的是去银月城,参加西狄新王的继位仪式。

        菩珠在父亲的手书里,看到“肃远”,她知道,这是姜毅的字。

        临行之前,好友南司大将军姜肃远送他出西城二十余里,直到城外那座提醒送别之人止步的别亭之前,方停下了马。

        父亲说,那日恰是好友诞日。三十有二,年之后,依然未娶。他心颇多感慨,临走之前,忍不住道:“君有别话,吾为鱼雁。”

        他望了一眼西极,笑而摇头,曰无话,君路上珍重,随即转马,疾驰而去。

        菩珠心跳有些加快,将这一段反复看了两遍,若有所悟,急忙又翻后面的日志。

        肃远这个名字,在父亲的笔下再次出现,是在三个月后。

        宣宁三十七年,他抵达银月城,面见金熹。

        金熹的丈夫西狄王虽顺利接位,但迫于族内的压力,在继位的同时,也另娶了一个西狄的贵族女子做妃。父亲参加继位典礼,代表李朝皇帝向西狄王宣恩,离开之日,金熹长公主送他至银月河边,交给他一支九皋笛,让他带给姜毅,再无别话。

        日志就此戛然而止。因在归途之,父亲遭遇了乌离人的突袭,再未归来。

        菩珠望着这最后一页发黄的纸卷,看着上面熟悉的手迹,脑海里浮现出了年初她刚到京都,在城门外遇到姜毅的一幕。

        她明白了,为何当年姜毅身处高位,却不论婚事,终身未娶。

        她也终于明白了,为何他会如此喜爱怀卫。

        那一夜,他和那孩子初次见面,在驿舍的庭,他缓缓地蹲在那孩子面前,凝视着他,伸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发,用温柔的语调说,不,我很喜欢你,怀卫。

        菩珠险些跳了起来,急忙放下父亲的日志,跪地,趴在木箱边上,急切地翻找着东西。

        所幸,东西还在,让她找到了!

        九皋笛,顾名思义,便是用鹤骨制的笛。虽有调引松风吹暮雪之美,但只是一支骨笛而已,在一般人的眼,不值一,这才时隔多年依然能在这里得以保存,未被旁人取走。

        菩珠拿起那支大长公主当年托父亲转给姜毅的笛,借着阁楼里最后一点剩下的烛火之光,在手上小心地翻了几下,看见笛子一头的末端似用刀刻了一列小字。

        她凑到烛光之前,仔细辨认:“宣宁二十年春,毅赠琅妹。”

        大长公主闺名琅,宣宁二十年,她好像才十五岁。

        蜡炬燃尽了最后一点余芯,烛光跳跃了一下,熄灭,眼前陷入了昏暗。

        菩珠再次明白了。

        这支鹤笛应是姜毅早年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只是不知当时是如何一个故事。

        那一年她让父亲帮她把它带回给姜毅,自然是劝他另娶,莫再为她耽误下去的意思。

        只不过没有想到,它几经辗转,最后竟静静地躺在了这个蒙尘之地,直到今夜,被自己无意翻了出来,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菩珠手握着鹤笛,坐在黑夜之。

        一个是自己前世今生都未曾见过面的女子。

        一个是不过匆匆遇到便再无干系的男子。

        别人的生离死别,和她又有何关?

        但是眼睛却是控制不住,渐渐发热,心底甚至有些暗羡金熹,为那痴守相望,终身不负。纵最后死别,想必她临去之前,于这少时恋情,心亦是无怨无悔。

        她便如此,在这间充斥着霉尘和蛛丝的黑漆漆的小阁楼,静静地独自守岁了一夜,直到天明,晨曦从天窗射入阁楼,驱散阴影,她缓缓睁开眼眸,将父亲的手稿和鹤笛放在一起,小心地收了起来。

        几天之后,她离开齐州,踏上了回往京都的归途。

        守岁夜后,她心思不宁,几乎每天都要去父母的墓前转一下,仿佛在那里,她才能寻到内心的安宁。

        已是进入孝昌年。

        前世,那场蔓延数州,波及数百郡县,最后甚至传到京都,改了无数人命运的大疫,如果没有变的话,很快就要降临了。

        她记得清清楚楚,在大疫过后,太医院上报朝廷,同州死人最多,那一带经过后来的查证,应当便是疫情最初发现的地方。

        同州便位于齐州之北,相隔数百里。

        后来据说,这大疫亦有不详之先兆。上年涝,蚊蝇猖獗,当地在某日竟出现了蚊蝇蔽日、齐齐过境的怪状,随后不久,人便就出现了病症。只是当时未被重视,更无任何得力的救治措施,以致到了最后,病患咳血死去,最严重的地方,尸相互枕籍,十室九空。

        几日之后,这一天,菩珠将出齐州,计划继续往西而去。

        一早,随行的叶霄已是备好马车,等待王妃上路。

        已是过了说好的点,还不见王妃出来。叶霄叫人去催,被告知王妃一人站在楼上屋内,迟迟不出。他不放心,亲自去请,上楼,看见王妃已披好一件出门上路的披风,却不知为何,独自立在窗前,望着楼下行人往来的街道,似在出神。

        他等了片刻,开口唤她:“王妃,好上路了。”

        菩珠向着窗外在望。

        这一辈子,好多事情都已经改变,这几乎是她掌握的最后的先知了。

        如果能照前世那样发展,姜氏死于这场疫病,从年前皇帝召见自己的情况看,皇帝发难的概率极大,那么接下来就是阙国西迁。就算李玄度不听自己的劝趁机想法反杀孝昌,但只要能保住了人,他应当也能像前世那样,最后卷土重来,登上大位。

        相反,若是没有这场疫病,姜氏依然健在,那么这个朝廷,还将继续这般维持下去,钝刀割肉,不知道哪天会出什么变故。而且,阙国更是个大变数。

        看阙王的状况,即便没有发生变故,他应当也没多久的时日了。老阙王若是走了,来自李朝的威胁还在,李玄度也没答应娶李檀芳,她不知道一心求战的李嗣道会不会做出什么异常的举动。

        倘若阙国内部分化,被李嗣道掌权,万一真和东狄联合,这对李玄度的处境而言,将非常不利。

        所以一切最好还是按照前世那般发展。

        但是……

        她望着眼前街道之上那些来来去去的人流,这些丝毫不知灾祸即将到来,大早正为生计奔忙行走的路人,不禁想起了当日她随姜氏从安国寺归来,途遇到李庄翟庄的民众在老军的带领下献食的一幕。

        那两个庄子,包括附近别的村庄,在前世的疫病过后,据户部上报,三人去一,家家死人。

        那些老军,为朝廷打了半生的仗,等着他们的结局,不该如此悲惨。

        她又想起除岁那日,她在自己发上插的用来祈祝春日的春幡,想起了金熹大长公主许多年前托父亲还给姜毅的那支鹤笛,想起了父亲的死。

        最后菩珠的眼前,似又浮现出李玄度去年初次归京祖孙相见的那一幕,浮现出前世他跪在姜氏灵前那如流血泪的双目。

        “阿爹,你早些回家――”

        一道稚嫩的女童声音响起。

        街道对面的一户人家打开了门,一个年轻的货郎挑着担子从里面出来,身后追出来一个五岁的玉雪女娃,抱住了货郎的腿,仰头依依不舍。

        货郎摸了摸女娃的头,妇人从后追出,笑着抱起女儿,母女目送货郎离家。

        菩珠闭了闭目,睁开眼睛,转头吩咐,让人马在此停留几日,再让他带人,立刻往北去同州高县,寻访一个名叫吴之林的游方郎。

        前世便是这个郎,对扑灭后来这场蔓延至京都的疫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灭后,朝廷欲留,他不受官,继续云游四方。

        菩珠记得这段时日,这个郎应当就在高州一带。

        如今距离前世后来大肆扩散的疫情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此刻若能及早将这个郎找到,定能起到大用。

        叶霄听了她的吩咐,有些不解,但也没多问,答应下来,立刻带人动身出发。


  (https://www.02sw.net/2918_2918436/194026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