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先为不可胜
刘关张“桃园结义”之事,虽未确实被记于史料之中,但是其三人恩义深重,故此结义之事也被后世之人广泛采纳,刘备和张飞的故乡涿县,就充分利用了这个事迹,在张飞故乡桃园三结义原址这个景点,景点所在,古称“桃庄”,后称“张飞店”,到了清朝的时候,当时涿州知州认为地名直接称呼桓侯之名,似有不敬之意,于是改称为“忠义店”。
张飞故里有“桃庄”,刘备故里楼桑村(现为涿州市楼桑庙村)则有“三义宫”,是后人为了纪念刘关张结义而建立的。
刘关张“桃园结义”,可谓万古流芳,而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也是为后人称颂不已的。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就发出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感叹,也成为了“如鱼得水”这个成语的出处。
而后来刘备逝世之前,将整个蜀汉托付给诸葛亮,并当众对诸葛亮言明“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虽然诸葛亮最后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表明自己心志,并无取代刘禅之意,但是君臣白帝城这番对答,却是足以光耀千古。
就连与诸葛亮有隙的陈寿(陈寿父亲当年受街亭之败牵连受罚,故此后世有人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或有偏颇。)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对先主刘备的一生总评,也说道“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盛赞此君臣之情。
蜀汉之仁义,对比曹魏之冷酷,只要是有感情的人,如果两方势力不是相差过分悬殊的话,基本上都会有所偏向的了。
人心如此,在加上有夏侯楙这杆大旗立在大汉一方,只要大汉接下来的北伐能够占据上风,到时候司隶之内,向大汉投效的人肯定不少,届时不敢说天下景从,但是纷至沓来肯定是有的。
诸葛老大此番盘算,让我深深从实际中明白到《孙子兵法》里面“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呼!”的意义所在。
正是通过种种谋划,诸葛老大认为此次北伐已有七八分胜算,故此才会发动北伐的,这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的真意了。
后世不少人认为,诸葛老大的历次北伐,除了首次和最后一次之外,其余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义战”,只是为了贯彻蜀汉秉持的大义而战,其实并没有取胜之法的。
但是这么想的话,就无疑忽视了诸葛老大这个“武庙十哲”的含金量,要知道,诸葛老大的每一次北伐,或许当真没有确定的取胜之法,但是其肯定是通盘考虑过的。
最起码诸葛老大肯定对比过双方的作战实力,坚信自己是利于不败之地,只要曹魏一方敢与其战场厮杀,就肯定能消灭曹魏的有生力量,进而造成曹魏一方局部区域内的军力缺失,无法维持有效的统治,使得蜀汉能够蚕食掉曹魏的疆域,逐渐壮大自身,取得与曹魏均势的疆域。
这从诸葛老大历次北伐,曹魏一方明明占有军力和后勤优势,依然避免与诸葛老大所领部队正面交锋的情况,就可以反过来推导处诸葛老大发动的北伐,都是建立在自己能够消灭曹魏军队,曹魏军队无法消灭诸葛老大所部的事实上的。
这就是《孙子兵法》里面说到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个境界了。
(https://www.02sw.net/3022_3022656/7170194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