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秦吏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145章 钱文异形

第145章 钱文异形


  “游徼,以布易物,还是太过麻烦了。”

  来到秦营做文书的第三天,陈平带着”炊事班“的伍长去购置蔬菜肉类,刚回来后,便向黑夫说了自己的看法,只要各自说话慢一点,二人已能进行简略的交流。

  “布帛只可适合用于大宗贸易,否则,将致使买卖双方皆不方便,且营中布帛也不算多,还是要以钱易物,方为长远之法。”

  黑夫点了点头,他们手里的布帛,多是在外黄缴获的,像这些战利品,并不需要归公,杨熊便给每个屯长都分了点。黑夫不欲私吞,给缺少夏裳的兵卒做了衣服后,如今已所剩不多。

  反倒是陈留、外黄两战之后赏赐的半两钱,还剩下好几千。

  于是他便对陈平道:“我已有一想法,只是要一个本乡人为我查漏补缺。”

  说着黑夫让陈平、仲鸣、利咸等人入内,又将一枚秦国半两钱,以及一枚魏国“釿(jīn)布钱”,一枚魏国“圜(huán)钱”放到案几上。

  “陈平,你来说说,这些钱币,都是何种形制。”

  作为本地人,陈平当然知道,他应诺后,开始侃侃而谈。

  原来,这魏国钱币系统,是由魏文侯时的李悝制定,魏惠王时的大商人白圭加以补全而形成的,在种类、形制上比秦国要更复杂一些。

  最常见的就是釿布钱,这是一种平肩空首布钱,有“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币制,魏国的一釿,约为后世的30克。大概一百釿,可以换算成更大的称量单位“寽”。比如案上这枚釿布钱,是大梁铸造的,正面就用魏字写着“梁正一百当寽”,意思是这是价值一釿的钱,一百枚相当于一寽铜。

  魏国钱币最明显的标志,便是正面的字是正写,背面还有一个“梁”字,则是倒书,这大概是为了防伪。

  但在黑夫看来,这防伪措施用意虽然不错,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与严禁私铸货币的秦国不同,魏国的货币私铸泛滥,所以市面上的钱良劣不全,有的空首布明明是二釿,实际上却单薄如纸,真实重量连半釿都达不到……

  陈平无奈地说道:“有的劣钱也不是地方私铸,魏国虽富,但魏王公子奢靡,每年还要花大笔钱帛为秦王贺寿,内库几度耗尽,故而,大梁也常铸劣钱牟利。”

  这些内情,都是陈平告诉他们的,除了黑夫外,利咸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秦国,私铸劣币,可是要判刑做城旦的,官府更不可能带头铸劣币,因为那会大大打击信用。

  由此可见,魏国的经济,早就在崩溃边缘了。

  陈平还说,除了空首布外,魏国尚有一种钱币,就是案上的另一枚钱币:圜钱。酷似半两,但空间却是圆的穿孔,颇似圆圜。

  “圜钱专门用于与秦国贸易,标明的重量,大致为半两,或者一两,其实不然……”

  陈平一说,大家才明白,原来不仅是釿布多是劣币,圜钱也一样,早年铸造的圜钱还好,近年来市面上的圜钱,所铸穿口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重量越来越轻。

  “也就是说,原本一枚半两圜钱可兑一枚秦半两,实际上,两枚圜钱才有一枚半两钱重。”

  陈平这么一解释,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办了,黑夫早就打算拿出一个秦钱和魏钱的兑换比例来,让秦钱也可以在乡市上买东西,减少本地驻军和商贩的麻烦。

  只是当地商贩在秦人拿出半两钱时,坚持要按照钱币上面单位来交换,一半两换一圜钱,或者四枚半两换一枚重一釿的平肩釿布。

  这样一来,商贩倒是赚了,秦卒不是亏了么?

  “不如以一半两换两圜钱,一半两换半釿布何如?”利咸言道,这个兑换比例,将对秦军大为有益,可以让他们驻防期间省出来不少钱。

  陈平却连忙劝阻道:“切不可如此。”

  “魏钱重量不一,若是不论轻重,一概按此法兑换,则于本地商贩将大受损失,恐怕到时候,市井将怨声载道,于游徼声名,于本乡安稳不利啊。”

  他虽然在帮秦军做事,但好歹是本乡人,遇上有损害本乡人利益的事,陈平当然会据理力争。

  “那你说该如何?”利咸有些不满陈平的“吃里扒外”。

  “小人倒是有个主意。”陈平略一思索,对黑夫拱手道:“可使秦军与本乡都不必受损,驻防期间可以公平买卖,且能遗益于后来者……”

  ……

  次日一早,在熙熙攘攘的户牖乡市门口,一块木板被钉在了市门上,识字的人挤过去一看,却见上面是一手写的很漂亮的魏字。大体意思就是,经乡中三吏商议,今后秦国半两钱将在市面上,与魏国钱币并行流通,且将作为标准官方货币,商贩不得拒收!

  市面上常见的物品,如蔬菜肉食、粮食、布匹等,都按照半两钱给出了一个标准物价,上下浮动不得超过十分之一!

  乡市商贩们倒是没有太多怨言,虽然这么做他们没办法赚取更多的钱,但也没对他们产生损害。

  这是黑夫昨天拜访张宅,按照陈平的主意,与张氏兄弟商量定下的。

  张博本来还不太乐意答应,却被黑夫一席话吓到了。

  “此事陈留、外黄早已实行,户牖乡也是迟早的,看在二君与本吏共事良久的份上,我便偷偷告知二位。再过几年,非但秦钱将大行于魏地,恐怕连本地魏钱,都会被统统禁止!”

  “我奉劝二君,待大梁城破,魏地安定后,尽快将家中的魏钱,统统换成秦钱,不然,悔之晚矣!”

  ……

  在献策帮黑夫解决买卖问题后,陈平也开始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秦军书写一些需要译成魏字的公告文书——昨日在乡市那篇公告,便是他亲笔所书。

  但首先,陈平得先把秦字也熟练掌握了,好在他为人聪慧,学的很快。

  说起来,自从平王东迁后,天下开始进入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延续几百年的战乱不仅带来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就连文化也开始“各自为政”。

  前几天给秦人在当地生活造成大麻烦的钱币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除此之外,文字异形也是滞后列国往来交流的一大阻碍。

  各国文化相对独立发展,文字也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必然使地区间文字异形现象突出,因而形成异体字。

  公族落,士人起,书写的简捷和文字应用的广泛,也导致字形书写的简化和草率,从而形成省变字。

  学问代代相传,但都是以笔和简牍传抄,便难免写错字形,以讹传讹,就形成讹变字。

  这便是七国文字出现差异的原因了。

  陈平没有张苍那么好的家庭条件,直到十岁才开始学魏字,成年后,去邻县游学期间,又接触过几个来自韩、赵的士人,见过赵字和韩字。

  这三国的文字,其实相差不大,因为赵魏韩直到两百年前才分家,先前都同属于晋国。

  但除了三晋文字外,尚有秦、齐、燕、楚四个文字体系,这四个国家远离中原,位于边角,在地域上都比较独立,文化也大相径庭。虽然源头都是周朝的金文大篆,但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已经露出了渐行渐远的端倪。

  齐字和燕字,中原人尚能辩识,但楚国帛书上龙飞凤舞的鸟虫体,他们就只能瞪大眼睛,无能为力了。

  不过在陈平眼里,秦字却是很特殊,或许是因为秦国继承了宗周故地,吸收了大量周人文化。或许是秦人保守古板,数百年来,竟墨守周室正统文字的字形,仅在书写风格上渐趋规整匀称,向小篆过渡。

  所以看懂秦字,倒不是很难。

  黑夫有时候也会来视察一下他的工作,询问陈平进展如何,当听陈平说,他只花了两三天,就把与魏字不同的秦字学得七七八八,不由面露惊异。

  “为何竟神速若此?”

  陈平拱手道:“游徼也不必奇怪,这秦字与魏字,其实差距并不大,一百个字中,大概有一半笔画基本相同,只是书写字形有区别。又有四分之一的笔画不同,但形制相似,仔细分辨便能知之。看上去完全不同者,仅有四分之一是大相径庭的异体字,需要重学。”

  “原来如此。”

  黑夫颔首,却听陈平又感慨道:“诸侯力政不统于往,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经过这几日,我方知晓,钱币、言语、文字、度量,竟能给两国人士往来交游贸易,平白构筑如此大的沟壑阻碍。”

  “放心罢,以邻为壑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黑夫却大笑起来,对陈平预言道:“就像是这天下七国的疆土、百姓,都将统一于秦一样。不论是钱币、度量衡、文字,以上种种,往后皆将合而为一。”

  这些东西的统一,可不是秦朝中枢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不止是黑夫所在的户牖乡,在阳武县,在陈留,在外黄,在秦军的占领区,都或多或少在进行类似的工作。

  因为人都是希望怎么方便怎么来,当政治上的壁垒不复存在后,除了语音积重难返外,其他那些刻意制造的,彼此相异的东西,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黑夫猜想,如今在咸阳城内,秦王在筹备一统六合的同时,大概也在与李斯等人准备车同轨书同文了吧……

  他继续对听得有些发愣的陈平说道:“列国不再分疆,各地士人交流往来再无阻碍!”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不是先贤的空想和期盼,而是指日可待的未来!”

  


  (https://www.02sw.net/3056_3056444/4104631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