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
单玉是亲自把小姑娘送到隔壁, 亲眼看到她进去后才回去了。
穆建宁到家时,穆家也才吃完饭,吃的是面条, 还加了蛋。只是闻着隔壁的香味, 怎么吃都不对味儿了。
姜爱红收着碗筷笑道:“嗬?你爸一回来就说你去试菜去了, 咱们宁大师试得如何哦?这味道到底是好是坏啊?”
宁大师愉悦的小身板一僵,试菜呀?
仰起小脸看她妈,旁边还有同样好奇等着她说话的一大家子人。
果断立马正经着脸色, 说出五个字夸赞:“色香味俱全!”
哇——
穆建安三个怨念的小脸顿时变得极其羡慕了起来。
忍不住七嘴八舌问道:
“吃的什么啊?是肉吗?”
“是不是很辣啊?我今儿下午在屋里都被呛到了。”
“真的好吃吗?到底有好吃?比我妈炖的红烧肉还好吃?”
面对三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穆建宁矜持抿笑, 慢慢地道:“有肉有菜呢,肉有好几种, 菜也有许多,全部肉和菜加一起煮。”
“辣!你们看我嘴巴, 现在肯定还有点红, 不过没有小玉她妈妈的辣, 小玉她妈妈的碗中的汤都是红通通,嘶……”
“好吃, 很好吃, 我吃了一大碗。”说到这她笑得更腼腆了。
“至于二伯娘的红烧肉, 很好吃,不过我选单家的菜~”
啊,连妈/二伯娘的红烧肉都比不过吗?
这得多好吃啊!
三孩子泪奔, 为啥不叫他们去试菜呢, 他们也会!
见孙女把三个孙子诱惑得口水兮兮, 穆老太太没好气地瞪她:
“谁家小孩像你这样, 别人一叫就去了啊, 也不知道客气客气。”
穆老头儿翘着腿,弓着背敲着他的烟嘴,接着话:“也没见单家叫其他小孩了。”
三个正好在“其他小孩”之中的孩子胸口又被亲爷插了一刀。
还是穆显叔笑呵呵又问了闺女一句:“真试菜去了?”
穆建宁看她爸,有点疑惑他是从哪里看出不对劲的,便对他摇摇脑袋。
“小玉向我打听了李老师给我上的课程,用的又是什么课本。”
几个大人恍然大悟,姜爱红停下手上的动作若有所思:“那小姑娘也想提前学习知识吧?”
穆老太太更清楚,夸赞道:“也是个聪慧的小姑娘,送饼干的那天就可以看出来了,记忆力也不差,轻轻松松就把宁宁说的话又重复说出来了。”
“平时看着也是个冷静懂事的小姑娘,有爱学习的心思也是好的。”
“学校收不了这么小的,只能靠自己了。”
“孤儿寡母也不容易,宁宁你明天上课先问问李老师,要是李老师不介意的话,你就和她们家说了就是。”
穆建宁点点头。
她和单玉约好了,每天下午她回到家,单玉就可以过来取她当天的笔记和练习的本子。
可能也是想着两个小姑娘年龄差不多,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差不多,单家才想着来问穆建宁。
穆家也乐见其成,谁不喜欢长得好看又爱学习的小姑娘呢。
但另有人遭受了无妄之灾。
最后的火力被穆建安三个孩子给吸引过去了。
穆老太太眼下见了两个好学的小姑娘,对上面三个成天疯玩的裙子就有点看不过眼了。
所以在开学前的日子里,穆老太太便干起了监督的活儿。
三人的暑假作业是做完了的,但她从自家孙女和隔壁单家的小姑娘身上得到了灵感,知道有种东西叫做提前学习。
好在家里的孙子孙女多,想要找下一年级的课本很容易,于是穆老太太就不让他们再出去玩了。
孩子们在堂屋排排坐看书,她就坐在门口亮堂的地方,做着针线活。
最后穆建安他们为了分担火力,还把住在穆老四家的孩子们也全都骗过来,让穆老太太捉住不放。
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二天穆建宁趁一起喝早茶的时间,便把这件事和李老师提了。
也如穆建宁所想,并未对这事发表什么意见,只撇她一眼,轻轻点着头,然后转头就开始抽背起了昨天教小学生的字词来。
穆建宁应对自如。
等到下午和爸爸到家没一会儿,单玉就来了,后面跟着的还有端着一个搪瓷盆的单娴。
单娴笑着道:“我家多弄了些吃食,送来你们尝尝。”
单玉一进来就站在到了小姑娘旁,跟她解释:“这个叫冰粉,里面加了红糖,凉凉的夏天吃很舒服。”
她们没有冰,吃起来肯定没有那么凉爽,但穆家孩子多,吃冰的吃多了反而不好。
姜爱红和穆老太太在和单娴寒暄着。
几个孩子都一人一碗吃着甜甜的冰粉,扫平了心中的燥热。
尽管是单家带来的,单玉也没被落下,不太好意思地端着碗一起吃着,一边解释了为什么单娴今儿也过来了。
“下午,穆婶子送过来两本小学课本,我妈可高兴了。”
她也很高兴。
单玉上一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过,连小学都没有。后来因为生存压力,也没有时间去专业的学习,只能挤出时间,在疲劳工作后的晚上看看,可看得懂的内容能有多少,全是她在外面闯拼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从别人口里慢慢学来的。
她并不聪明,就算重回到了小时候,她的脑子里也没有凭空多出些知识出来。
所以她渴望能跟着穆家的小姑娘一步步学习。笨鸟先飞,她不想等到她真正能上学后才去努力学习,万一到时候她连学校的进度也赶不上怎么办呢?不会有谁会一直在原地踏步等她慢慢适应的。
让姜爱红送小学课本给单玉是穆建宁的主意,中午穆显叔接她回家吃饭的时候,她多转了个心眼,先让穆显叔带她去镇上的书店看了看,结果,一进去就失望了,书店说是书店,还不如说是小人书店文具店,正经书少。
她要找的李老师手头那种书自然没找到,这才不由回想起早上李老师的表情来,赤果果地在鄙视她的不自量力来!
穆显叔也遗憾地道,上次他来也没有买到字典,得抽个时间去县里或城里的书店瞧瞧。
穆建宁默了。
她也仔细跟单玉说了抱歉,毕竟她偷偷答应过她,却没做到。
单玉能计较什么,本来就是她占便宜了。
等小姑娘把她以前的课堂笔记和练习本递给她,她大致翻了翻后都有些惊了。
这都是一个三岁小孩每天学的东西?
语文数学就算了,竟还有英文?
然后她又从英语笔记本里抽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打开一看,正是一篇写好了的大字,还有淡淡的墨香,不是用铅笔钢笔,而是用毛笔写出来的。
字迹稚嫩,但每个字都规规矩矩地呆在自己的地方,整篇看起来归归整整、干净舒适。
在李老师那些人看来,这篇字或许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对还在学习用硬笔写字的单玉来说就很惊艳了。
穆建宁凑着小脑袋过来,一看到她手里熟悉的东西,顿时懊恼,有点委屈地道:
“我就说我练了大字的嘛,李老师还不信!”
骂了她小懒虫,又罚她重新写了一篇。
其实李老师在书法上对她的要求并不高,也许是看在她还小的缘故,每天只需要她练习写一篇大字。
大多数时间是在李老师哪里练习的(可以蹭老师的墨),少数时间她是自己回家练。
应该说每门课程李老师安排得都是恰恰好,不会让她很轻松,也不会让她很累,她平时干得最多的就是读和背了,写的内容相较于少些。
考取她的时候也是多用的一问一答的方式。
单玉发现她应该连一个三岁小姑娘都比不过。不管是从知识的储备量,还是心性上来看。
翻看了小姑娘每天的学习量和学习进度,她难得地又感受到了羞耻感。为自己重生回来,只解决了那狗男女的事,却没有计划好自己和母亲的未来如何,就已经有点安于现状的心态。
她要做的事还远远不够,难道她甘于一辈子都呆在这里吗?难道她不想再去城里见师傅师娘他们一面吗?
不管是以前的她,还是现在的她,都不够优秀,甚至比大部分人都要差得多。
她不能因为自己多活了一世就沾沾自喜,不能有优越感,不能自傲!
在知识的大森林里,她连萌芽都没有做到!
“谢谢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单玉神情真挚,连一个三岁孩子都能做到的事,她也会努力进步的。
穆建宁客气摆手,真心建议道:“我们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英语了,你要不要也学一学?”
“李老师说了,现在高考是要考英语的,上大学后许多文献都是英文的,所以早学晚学总是要学的。要是从小开始学,只有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有些困难,到你大的时候就觉得很简单了。要是等你大的时候再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觉得很难很难。”
就像她建光堂哥,现在天天喊着英语好难学。
就像她,一开始也觉得英语腔调怪怪的,可现在天天背也逐渐习惯了。
还没等单玉发表看法。
在她们身后嗦着冰粉听见的穆建家猛地一阵咳嗽,被呛着了。
穆建安和穆建辉过来给他使劲儿拍着背。
什么也没听见的穆老太太嚷嚷:“吃慢点,吃慢点,又没有谁和你抢,还有呢!”
缓过劲儿的穆建家红着眼眶看向自他开始咳嗽就躲得远远的两个小姑娘。
不甘地问堂妹:“宁宁,我们什么时候要学英语了?”
屋里的人都被他这句话吸引了过来。
穆建宁理所当然点头。
穆建安傻乎乎问:“英语是什么?”
穆建辉呆滞:“英语是建光哥学的东西。”
穆老太太也问:“英语什么?什么英语啊?”
正好听到孙女话的穆老头儿道:“宁宁说英语很重要,要大家都一起学英语呢。”
穆显叔笑着特别补充:“李老师说了,越早学越容易学会,上大学都要用到呢。”
姜爱红瞟他一眼,只觉得这人蔫坏,说的点儿全在老太太心坎上了。
果然,就见穆老太太一拍手激动道:“李老师说的?那肯定是这个道理。”
“上大学都能用得上的?那必须要学好!”
穆老太太看了看矮个子的孙女,思量了下,最终还是换了个人选。
对着满眼绝望的穆建家道:“建家啊,等会儿跑一趟你四叔家,跟你建光哥说好,让他每天早上七点钟就带着建英建华他们过来学英语,这个老师正好就由你建光哥当。还有提醒你四婶让她早上早点弄饭,别耽搁大家学习的时间了。”
三孩子崩溃:!!!
在不久后接收到这个消息的穆建光更崩溃。他他他,他能行吗?
所有科目中他最不自信的就是英语了!
这一边,穆老太太还在跟单娴解释李老师的来历,人家是真真正正大城市来的,许多学校都赶着上门请他回去任教呢。
所以李老师说的话,肯定是没错的。
单娴恍然大悟,也知道大城市的人肯定要比他们小乡镇的人见识得多。
转头悄悄给单玉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单玉:……
从后世来的单玉比谁都清楚以后的外国语言尤其是英语有多热门。
她虽然没上过大学,不了解其中具体情况。但从师傅的酒楼里,一年比一年多的外国友人进出就可以看出,国家在飞速发展和进步,变得更强大,随之而来的和国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走在大街上随随便便就能听到有人说着“漏”“三克油”“爱老虎油”。
所以,小姑娘的那个李老师是真的很有远见。
她又有什么理由不学呢?
·
不管孩子们有多不情愿,穆建宁的起床时间就成了穆老太太督促其他孩子起床的时间。
穆老头儿有时都在感叹,原来那什么都不稀罕管的老太太变喽,现在什么都要管一管了。
穆老太太就道,以前她管事要被人嫌烦,就打比丰田村的媳妇们,个个都不想上面的婆婆插手自家事。
现在她管事是替儿子儿媳省出时间来有空干其他的事儿呢,是讨喜。
就连每天接送穆建宁的活儿都从穆显叔落在了穆老太太头上,她管这儿叫遛弯儿,每天还非拉着穆老头儿一起。
和穆显叔空手走空手回不一样,早晨回来的时候,老太太看见路边有卖自家没种的又新鲜的菜,就会提一捆慢慢走回家。
穿过孙子孙女一片响亮的读书声走到后厨洗了提回来的菜,才老三媳妇给桌上添个新菜样。
吃完早饭后,老三和老三媳妇不见人影,一看又是出去研究他们的买卖了。
穆老头儿因为孩子们在家学习看不成电视,便溜达到老四那边闲聊去了。
老四和老四媳妇倒在家,不过也没闲着,而是在为新的学期备课。
穆建萍和穆建荷都在自己家,没有去穆建宁家,因为穆显季不让她们去打扰哥哥姐姐们学习。
屋里两个大人翻着书认真写着什么,院里两个小孩你来我往地踢毽子。
穆老头儿就坐在门口处看着,看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和儿子搭着话。
“你三哥为宁宁认了个老师天天去上课,你们知道吧?”
穆显季头都不抬,手上的钢笔快速动着:“知道,三哥之前和我提过,建华回来也说了宁宁妹妹上课去了。”
“可我觉得一个三岁小孩能懂啥,上课又能听懂多少,我还劝三哥来着,她现在正是玩的时候,学不进去的。”
本以为人已经劝住了,那边也没动静了,哪成想,跑过去看电视的孩子回来就提起了这个事,他们也才知道真就送去了。
穆老头儿冷哼,觉得他这个儿子认识还是太浅显了。
不再说老三家了,就指着院子里的大孙女道:“萍萍也六岁大了,今年该送去学校了吧?”
朱青青否认了,只道:“六岁还小,七八岁再去就行,到时人大些也更懂事,知道要认真学习,成绩就用不着担忧。”
“正好我和显季白天都要工作,她也能在家带一带荷荷。等她到了能上学的时候,荷荷也差不多四岁了不用人操心了。”
穆老头儿看一直沉浸在工作中的儿子儿媳有些被噎住了。
顿了顿才道:“荷荷我们还能帮你们带两年,孩子该送到学校还是该送到学校的。”
反正等大孩子们开学去学校了,家里又得清净了,白天也有空了。
朱青青终于抬头了,认真解释道:“爸,哪用得着又麻烦您们啊,家里我们能忙得过来,萍萍我们也会送去学校的,只是晚个一两年而已,这也很正常,学校里一年级的学生八九岁的大有人在,十岁十一岁大的都有。所以萍萍七八岁再去也不算晚,正正好。”
“再说了,萍萍有我和她爸两个老师在后面撑腰,就算晚了也能补得上的。”
“您和妈在三哥家安安生生好好享福就行了,等在那儿呆腻了,就到我们家住几天,到时候也不需要您和妈帮我们带孩子的。”
穆显季附和:“是啊,爸你没事干的话就出去溜达溜达,多交几个朋友也好。”
穆老头儿:“……”
明明儿子儿媳这么孝顺,但他为啥就是高兴不起来。
穆老头儿气闷地离开。
临近中午饭点,穆老太太才大开恩口地放孩子们离开了。
然后她开始慢慢处理中午要用到的菜,饭菜用不着她煮,她只是洗洗菜切切菜,然后等老三媳妇回来弄。
等准备得差不多了,姜爱红两个回来了,她也拉着老头儿带着两把伞和草帽去李老师家接孙女回来吃饭了。
吃完午饭,和孙女一起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后,才又把孙女送去李老师上课。
等她回来,就又是家里孩子们学习的时候了。
下午依旧是这样,直到晚上和洗完头洗完澡干干净净的孙子孙女、儿子儿媳还有老头子,一起坐在堂屋,看一个小时精彩的电视剧,然后各回各屋,睡觉!
规律而丰富的生活过得很快,孩子们终于开学了。
穆建光每个星期也只能回来一天,穆家的暑假班就正式解散了。
但也许是当老师当上了瘾,临走前还给孩子们布置了这一个星期的背诵任务,周日他回来会一个个检查,背得最好的那个他还给神秘奖励。
穆老太太知道后又精神了,立马恢复了暑假时的早起时间(学校上课时间前一个小时),督促起孩子们继续背诵。
背语文课文也好,背英语单词也好,总之大声背就是。
老太太还机灵得很,英文她听不懂但中文她能听得懂,偶尔还会专门记住孩子们背英文单词时对应的中文意思,也不记多了,就两三个,然后等去接宁宁的时候问一问,就能知道孩子们有没有乱读了。
老太太这一招直接把想着偷懒耍滑的孩子们正正打着了。
惩罚当然逃不了了,能对付孩子们的招数很多,罚零花钱罚看电视时间,哪招有用用哪招。
开学没多久,不仅孩子们,大人们也开始忙了。
姜爱红和穆显叔思考了一个暑假,一伙儿跑到省城里去了,跟着一起走的还有穆三爷的小儿子穆显青。
夫妻俩还专门留了一笔钱让穆老太太做这几天的生活费,也不想让二老操劳太多,提议他们都在外面吃现成的吃几天。可穆老太太哪会是那么奢侈的人,夫妻俩显然也预料到了,又叮嘱能买就买,不买就做简单的饭菜行了。
朱青青和穆显季天天日常工作,中午还得抽空回来做饭给几个孩子吃。
陈肖慧和穆显仲也在小贩摊开摊前两天,就搬着米和肉菜到穆老四那里去了,要借他们的锅。
至于为什么去穆老四那里而不是穆老三那里,是因为陈肖慧自觉他们帮老四家带了两年孩子,虽每个月也给了钱的,但总还有那么一点恩情在,她借锅也借得利索些。
白天她又能继续照看着萍萍荷荷,等饭点他们出去了,但老四夫妻俩也正好是这个点回家吃饭,也算是接连上了,孩子们也没有落空的时候了。
而对老三家,她两个儿子天天在老三夫妻俩手里呢,虽然也没白吃人家的,但总归有些理不直气不壮。
听闻老三夫妻俩去省城了,她还拍胸对穆老太太说着,他们的午饭都归她家负责了。
反正她家卖的是吃食,摆摊前分点出来都是顺手的事。
于是就这样决定好了。
就是在老二老三老四三家各忙各,忙得几乎见不到人影的时候,穆家二老倒看见了许多天不见的老大夫妻俩。
(https://www.02sw.net/3089_3089731/70146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