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节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节


明亮整洁的农家小院和堂屋,有点拘谨却不失热情的农家汉子的妇人,懵懂天真又乖巧的稚童,都让人不由对这一家子心生好感。

      七寻都有点后悔刚才准备的伴手礼,给的有点少。

      她这边觉得伴手礼有点小气了,坐下和武老爷子父子说话。

      那边,武老婆子打发了大儿媳把礼盒收去屋里,让小儿媳给贵客们奉茶,自己则去灶房里准备席面。

      没多会儿,大儿媳便跑去了灶房,对着武老婆子道:“娘,我刚才打开小贵人给的礼盒看了一下,也太贵重了,咱家就这么收下,是不是不太好?”

      武老婆子听了一愣,贵人们出手的东西自然不会太差,可若是太贵重了,实着是不能收。

      “里头都有些什么?”

      “一个盒子是六套笔墨纸砚,并六个打了络子的生肖银锞子,那银锞子一个都得有三两重。应该是给孩子们的,既是六套,显是男娃女娃一人一套。

      另一个盒子里,是八样点心糖果攒盒,瞧着比咱们州城最好的点心铺子里的点心糖果还要精致。量也不少,一样都得有个一斤的量。我瞧着,每一样,没个二两银子都买不来。

      笔墨纸砚什么的,儿媳不懂,可显见的也是好东西,比咱们家平时给娃儿们买来用的,要好的多。

      不算那六套笔墨纸砚,只说那六个生肖银锞子和那八样点心糖果,就得几十两银子呢。这,咱就这么收下了?”

      武老婆子一时也作了难。

      贵人们赏的东西,虽说人家客气的说是上门的伴手礼,但,就是赏赐。这给都给了,若推回去,岂不是落了贵人的面子?万一小贵人生气了可怎好?

      寻思了半响,武老婆子道:“退回去是不成的。可咱家也没什么别的好东西可回礼.这么着,咱家的冬枣,就没人尝了说不好的,回头叫老大多打些下来,等小贵人走时,给小贵人作回礼。再杀只鸡,你另拿十个鸡蛋来,加上你爹买回来的鱼和肉,咱把席面弄好些。”

      老大媳妇连连点头:“行,听娘的。嘿,娘,说实话,那笔墨纸砚,儿媳瞧着就是顶顶上等的好东西,咱家娃儿们正得用,便是我娘家侄儿们读书,也没用这等好东西,我还真不舍得退回去。

      娘你放心,虽说占了小贵人的便宜,但席面我一定用心整。回头我再烙一迭子鸡蛋饼,听说三位贵人是出门游历的,这出门在外,免不了缺吃少喝,如今天气渐凉,鸡蛋饼一时也坏不了,我给烙的喧软些,他们路上也能当干粮吃。您觉得呢?”

      武老婆子素来知道自家大儿媳是个周到人,闻言笑着点头:“行,你想的周到。就这么办吧。”

      这已经是自家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贵人瞧不瞧得上的,都是自家的一番心意。

      七寻还不知道自己送的礼叫人家婆媳为难了,正和老爷子爷俩聊的欢,这会儿正说着农事。不只武家爷俩惊讶,就是玉流川和佛子也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还精通农事。

…。。

      七寻表示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也出身农家呀,你们忘了我家小五是做什么的?我家不只在京郊有庄子,便是在老家,也有几百亩的田地,还有九座山头呢。要说农事,我可比一般人懂的多。”

      玉流川和佛子一听,是呢,宴灵玉她可是位灵植师,可不就懂怎么种地呢?不过,灵植师平时莳弄的都是灵植吧?竟然连凡间的农事也精通?

      七寻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的,还问武老爷子父子俩,这边有没有种上新品种的玉米土豆红薯棉花等农作物。

      武家爷俩很难相信这个穿的一看就贵气无比的小姑娘,竟然还是农家出手,不过便是农家出身,也不是他们能比的,毕竟,这位她是个修士啊。

      但说起农事,爷俩都很激动。

      “种了,怎么没种?若不是这些高产的口粮,咱们如今的日子也不会这么好。不说别的,就说棉花,咱们这里的产量虽不比南边,可一亩地也能收好些,解决一家子人的衣物棉被是没问题的。咱家现在还有自家的织机,平时老婆子和儿媳也能织布,除了自家人用的,还能有富余的买给官府。再加上不缺口粮,这一年忙下来,多少有些结余的钱财。咱们兖王又是个爱民的王爷,税收少,治下官员也清廉,若不然,咱也送不起三个娃儿去读书。

      小贵人,你这来的也就是季节不对,这会儿田地里只有冬麦,若是夏季来,红薯玉米啥的,都能见到。”

      七寻表示,小公爷的亲爹,难怪能成为皇位继承的热门人选啊,还是很得民心的。

      聊了农作物,又聊农具,武家爷俩又是一通夸,说是如今种地比从前要轻松的多。不只有水车铁犁,还有打谷机脱粒机等物。

      以前他们一家人,种三十亩地,平时那是整天耗在田地里,一年忙到头,没个歇的时候。一到农忙时,全家齐上阵,不眠不休的都忙不过来,能为难死人。

      现在虽然也累,却比以前要轻松不少,他家还开荒了几亩地,专种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呢。

      只看武家父子二人说起农事时,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就知道人家现下的日子,过的是真不错,对朝廷也是满心感激。

      七寻便觉得心里很欢喜。

      那会儿她和二哥、小五,整天捣饬那些田地和工坊,不就是为了让普通百姓的日子,能过的好些吗?

      十年过去,成果初现。

      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安居乐业,便是最好的日子了。

      唯愿大夏百姓,永远能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居有房,病有医,食饱腹,冷暖不惧。

      之前就听老爷子说他家的条件,在村里也就中上,七寻便起了兴致,想回头去村里转转,看看其他人家过的如何。其实她神识一扫,就能看清,不过,她更愿意走出去用眼看。

      亲眼看一看百姓们生活美满,这种喜悦,绝非用神识一扫,所能代替的。

    39314354。。

...


  (https://www.02sw.net/3114_3114206/1001511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