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争魏小说免费阅读 > 第八百八十四章 文事

第八百八十四章 文事


  半年时间,秦律就编修完毕。

  在汉律和魏律的基础上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化繁为简,减少了族诛、连坐等罪,增加流放之刑,废除腰斩、凌迟等酷刑,皆以斩首待之。

  “律文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言,律令合二千九百二十六条,十二万六千三百言,六十卷,故事三十卷,此律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杜预拱手道。

  律文以正罪名,律令以存事制。

  这是历史首次明确区分律(刑法制度)、令(规章制度)最早的定义。

  较之汉魏旧律的界限更加分明、体系更加完备,首次提出加减刑、累犯加重和数罪并罚等条例,基本沿用至后世。

  “元凯辛苦了!”听完杜预的讲解,杨峥由衷的赞叹道。

  汉律有七百余万字,杜预、张斐将之简化至十几万字,却不削弱律法的功能。

  整体上对治民较为宽松,减轻了民间的束缚。

  不过对待归、奴隶却较为严苛,说是严刑峻法也不为过。

  眼下的大环境处于汉人的衰弱期,诸胡内迁,如果律法对他们不严苛就是纵容了。

  凡是杨峥能想到的,新法上都有。

  “新法略有瑕疵和疏漏,需要试行时加以改进。”杜预没有半点居功自傲。

  法律跟人一样,需要接地气,否则水土不服,难以推行。

  “可交由刑部推行,升张斐为刑部尚书,主理此事。”

  杜预功劳大,张斐的功劳也不小。

  一人精通儒家左传,一人精通法家刑名之学,张斐出任刑部尚书是最好的选择。

  凭借这部法典,就可以奠定两人华夏律法泰山鼻祖的地位。

  当然,新法不止是杜预、张斐二人,编纂只有半年,但前期至少准备了四五年,大量掾属、书吏夜以继日的整理收录,然后杜预、张斐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杨峥也没亏待他们,全部招入文学馆中,赐以“学士”品衔。

  一共七品,每一品都有对应的俸禄和待遇。

  也算是给了文化人体面。

  “新法虽然完成,还需作注解,以便全国通用。”

  “此事你们定夺之后,交由三省审核,然后推行。”杨峥知道自己是门外汉,这种繁杂的文字工作还是推给专业人士。

  大秦政务的流程大多也是如此。

  文学馆的学士另一个身份是皇帝的顾问和智囊团。

  杨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询问。

  大秦文化百花齐放,学士也来自各个学派,儒家、法家、墨家、医士、僧人、道士等,甚至还有西域的学者。

  “新法交由张斐即可,朕还有另一项重任托付元凯!”

  “陛下请说。”杜预好奇道。

  “朕准备编一部大典,收录天下所有名书,天文地理、阴阳医术、释藏道经、经史子集、兵法战阵、丹青音律、工艺农学,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律法是对天下人的行为加以约束,而大典,则是对华夏文明的系统修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重塑士人精神,就从这里开始。

  “此书若成,大秦将千秋万代也!”杜预是士人,自然知道这部大典的意义。

  “千秋万代朕不敢想,能追上大汉,朕就心满意足了。”杨峥笑了两声,真若如此,大明也就不会灭亡了,古今中外就没有不灭的王朝。

  “陛下宵衣旰食,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古之明君不过如此,超越两汉指日可待!”

  “有元凯辅佐朕,何患时不济乎?”杨峥被吹的有些飘飘然了。

  大秦武德充沛,正需要文德加以弥补。

  编纂《泰兴大典》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不过花费却并不多,不需要动用几十万的民力,也不需要耗费数以亿计的钱粮。

  只需要学士们酷首穷经。

  文学馆一千人的规模太小,杨峥下令再次扩招。

  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只要有一样过人之处,便可以入选。

  天下各州各郡开始搜罗人才。

  这时代,诸子百家还凭着一线生机在苟延残喘。

  各种人才应有尽有。

  竹林七贤中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在嵇康的劝导下走出竹林,加入文学馆。

  皇甫谧作《针灸甲乙经》,一个人就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裴秀绘制天下地图,在杨峥的纠正和提示下,大致画出了整个东方的全貌。

  刘徽献《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

  张焕根据西汉《汜胜之书》、东汉的《四民月令》,编修《农桑时要》。

  最牛的还是嵇康,受到杨峥《泰兴大典》的启发,作《嵇康集》,建筑、丹青、音律、书法、养生、诗词各种著述洋洋散散数十万言。

  民间收罗上来的书汗牛充栋。

  很多都是竹简。

  不过也正因为是竹简,才保存至今。

  杨峥略微翻看了一些,发现很多经典跟后世看到的多有出入,意思也大相径庭。

  不难想象是经过一些人别有用心的修改。

  往往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编纂《泰兴大典》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讯号。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民间求学之风顿时大起,不在局限于儒学,算学、墨家、医术都有人涉猎。

  让杨峥意外的是,精通这些“旁门左道”的居然全是士族豪强子弟……

  不过想想也正常,寒门庶族的子弟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思去研究学问?

  能认识几个字就不容易了。

  所以他们读书大多带着天然的功利心,士族豪强子弟吃饱没事干,反而心思能沉浸在这些旁学上。

  其实看看皇甫谧、嵇康、裴秀这些人的家世就知道,很少是寒门庶族子弟。

  不过这正合杨峥心意,士族豪强子弟多做做学问,别一门心思的当官,多为华夏做做贡献,青史留名绝不只是当官。

  把位置腾出来,给寒门庶族打开上升通道。

  受凌烟阁的启发,杨峥又设立凌云阁。

  把嵇康、皇甫谧、刘徽、裴秀、张焕、左思等人的画像挂在里面,在全天下大力宣扬他们的功绩。

  历史的滚滚浪潮之下,他们的成就其实比帝王将相更大。

  一个民族总要有人仰望苍穹。

  所以无论怎么拔高他们都不为过。


  (https://www.02sw.net/3120_3120978/7545936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