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拯救大明王朝免费阅读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师威武

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师威武


  第二日午时,经过一夜的搜查,戎旗营已经彻底肃清了城内隐藏的西军,确认了安置士兵的地方无误之后,张煌言便让徐志彪和庄立冬亲自领兵护送军营里的伤员进城安置,他则亲自监督士兵在惠州府城北门,用近八千颗西军士兵的人头搭建“京观”,以威慑广东省内的四方势力。

  这个时候,三百里加急的快马已经将捷报传遍了整个潮惠二府,原本还在观望的惠州府各城一夜之间纷纷反正,便是碣石卫,和平等地,也在午时之前收到了消息。各地乡绅和堡寨更是派出了使者,快马加鞭,主动赶来惠州府城向张煌言这个南征大将军表忠心。

  不仅如此,原本便已经在珠江口击败了广东水师,并炮轰广州城示威了数日的郑家水师后军也由郑鸿逵亲自统领,三百多艘大小战舰转而驶进东江,白文选被一路追击,早已经是惊弓之鸟,根本不敢丝毫逗留,直接领着残兵退回了广州城,博罗,增城,南海三县均是不战而下。

  冯双礼暂时被派去接管这些城镇,他还被张煌言临时加封了一个都督的虚职,暂时主管西线的防务。有了强大的水师支援,就算是白文选收拢残兵,想要反攻,张煌言也不再担心两人带去的兵马不能维持。

  战场之上一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整个局面都会豁然开朗,张煌言原本的担忧现在已经基本上迎刃而解。只要收服各地乡绅的心,将随军而来的各级官吏安排下去,他便是在潮惠二府站稳了脚跟。

  至于今后惠州府的防御,他有强大的水师在手,只要沿着东江-增江,罗浮山-九连山和南海卫-增城一带依山傍水,点面结合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便能以数千兵马,数百舟船,阻挡上万西军精锐的进攻。

  经过惠州城一战,张煌言料定孙可望不会放心让白文选独守广州城,肇庆一定会被放弃,而他撤军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同样知道了东线巨变的李定国狠狠咬掉一块肉。

  不过,广州城孙可望一定会死守,他已经无路可退了,唯一能期望的,就是借着坚城不断消耗明军,然后寻找机会反击。

  白文选这一次损失了近半兵马,全军的士气也因此一落千丈,硬仗绝对是打不了了。仅靠孙可望一人,没有足够的胆气,恐怕不敢收缩全部兵马,独守广州这座孤城。张煌言并不知道孙可望怎么想的,只能是继续观察对方的行动,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到了第三日下午申时二刻,城内城外的大小事宜都已经安排妥当,各个地方的乡绅也都赶来,惠州城中的部分百姓在粮食的诱惑下,也对这支秋毫无犯的军队显示出了充分的信任,明军全军也随即开始拔营入城。

  不过,说是全军,其实这会城外也只剩下了武卫营和武威营,以及骁骑营的半数兵马,其他的人马已经分派各处去执行任务了。

  在任宣的组织下,城内的百姓全部跑来城门看热闹。前一夜的全城大搜捕虽然让不少人心有余悸,但明军各部在监营监纪的三令五申之下,展现出来的严明军纪已经初步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而且,任宣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也算是心思缜密,自然知道张煌言喜欢看到什么样的场景,他接管府城的当晚,便将城中的胥吏控制了起来,并以此线索,掌握了动员和控制城内百姓的关键,然后以安抚民心的名义,让人打开惠州城的县库,给百姓发粮,这些百姓自然没有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意思。

  明军从惠州府城北门进城,由骁骑营的三百骑兵开路,其后跟着中军亲卫队,武卫营,然后是武威营,最后还是由骁骑营压轴,那几十门火炮则是由骡车拉运,跟在最后进城。

  此时城内的主干道上已经聚集了数千百姓,城楼之上还站着各地主动反正来降的西军军官,地方堡寨家主,以及那些归隐山林,不愿做孙可望臣民的大明旧官员,读书人,他们之前听到明军开赴惠州的消息之后,便一直在观望。

  两广的地方力量十分强大,各地都存在着反西势力,规模虽然都不大,但却很难清除,西军实际的控制区域大多只限于主要城镇和沿江沿海的平原地区。而许多不想投贼,但是又没有反抗能力的乡绅选择了隐匿山林。

  当然,除了明廷的官员和部分乡绅之外,其他的那些堡寨家主其实还只是惠州府各地方势力的少数,这些人不服从西军,其实也不会轻易服从明廷,他们始终追求的自治。但是对于愿意来投靠,表忠心的,按照朱慈烺的指示,张煌言也必然要扶持,同时也得展示出强大的实力,让他们安心。

  “诸位请看,这便是陛下的强军,每一个都是以一挡十的好汉。”周世显专门负责接待这些人,他刚刚在城外的时候,便已经带着他们去看了一遍堆积如山的“京观”,把其中的不少乡绅长老们吓得面容失色。介绍的时候还不小心夸大了一些,把八千颗人头说成了两万颗,引发一阵惊呼。

  “孙贼数万大军倾巢出动,阴谋诡计尽出,但皆被张将军一眼识破,那样子就如同跳梁小丑一样可笑。他们哪里知道,在真正的强军面前,这些都不过是徒劳罢了。我大军的雷霆攻势一出,一战便将之倾覆了。”

  “张将军果真是当世绝顶的英豪,惠州一战,可谓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等能看到这等强军之姿,真乃三生有幸啊!”长乐的一个乡绅此时正站在人群里,一脸谄媚。

  他得到了明军大胜的消息之后,立即把主持施粥的人换成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又立即赶来了惠州府城,还带来了五百多两银子犒军。周世显每每吹牛,他都要搭话,两人一唱一和,表现得颇为默契。

  其他人也不知道这个乡绅是什么背景,但都听说了张煌言曾经接见过他,所有一看到他和驸马爷的关系如此和谐,也没人敢抢话,甚至还有不少反正的西军军官想着要偷偷塞些好处,以便能得些紧要的消息。

  要知道,“京观”的一旁,就是已经被吊死的陆丰尸身,刚刚周世显还特别说明了陆丰首鼠两端等数条必死之罪,给这些曾经为西军效力的人增加了极大的心理负担。等到之后就算西军反攻,他们便不会再敢轻易投降了。

  而等到刘员外说完,其他人也纷纷你一言我一语拍起了张煌言和明军的马屁,周世显每每微笑以对,不时点头赞同。

  明军进入惠州府城北门后,很快便出现在了惠州城的主干道上,前锋三百骑兵举着各色旗帜飞驰掠过之后,张煌言的中军,徐志彪,任宣等军中主将也都骑着马走出了城门洞。

  街道两边的百姓看着这支气势威武的军队,表情都十分惊奇,一时之间都被镇住了,现场一片寂静。而城楼上的那些地方堡寨家主,反正的西军军官,看着城下那支在鼓号声中踏步前行,队列严整,装备精良的队伍,更是不少都张大了嘴巴。

  他们大多都是西军队地方卫戍军军官和团练武装首领,麾下的兵马如果没有天险城寨把守,根本谈不上战斗力,可能就比明末的卫所军强一些。对于明军这种能够击败白文选的强大军队,自然不敢再有任何歹念。

  张季举着一面黑色的飞虎旗,踩着鼓点走在了武卫镇的最前方,他的前面是气势如虹的亲兵卫队,身后则是铁甲峥嵘的武卫强军,此时满脸都是兴奋和自豪。他身材高大威猛,大军入城这样光辉荣耀的场合,自然是由他来举旗。

  下午的阳光照耀下,叮当作响的甲叶和密密麻麻,高高举起的兵刃上闪耀着亮闪闪的光点,鼓声,军号声,马蹄声,踏步声混杂在一起,街道两边的惠州城百姓看着眼前的军队,不知是在谁的带头下,忽然间就爆发出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英雄,好汉!王师威武,王师威武!”

  惠州的百姓其实并不服从孙可望的统治,他们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大明的百姓,只是被裹挟着,成为了孙可望的税源地。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街道上的百姓群情激愤,无数双手在挥舞着。张煌言骑在马上,看着两侧的百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正如张煌言所料,收到了白文选在惠州大败,损兵折将近半,已经狼狈退回广州城的急报之后,孙可望立即下令烧毁了肇庆城内储存的粮草军需,然后领着主力兵分两路,突围而出。

  且说,白文选的表现固然让孙可望暴怒,但作为十几岁跟着张献忠纵横沙场,如今已然数十年的“一堵墙”,孙可望在如此危局之下依旧表现得游刃有余,他审时度势之后,当机立断选择了舍车保帅的策略,以诱敌的一千余精锐为代价,成功突围,全军撤往提前布置好的三水县。

  原本,他还想纵火烧城,留给李定国一片废墟的,但因为撤离得太过慌忙,手下的断后兵马只点燃了几处民宅,城中本地出身的西兵又有人反正救火,火势并没有全城蔓延,最后只烧死烧伤了几百个平民。

  而李定国拿下肇庆之后,也并没有就此停下来休整,而是令麾下大将吴三省,高文贵继续领兵追击孙可望,想要乘胜一鼓作气拿下三水,直逼广州城。

  但问题是,孙可望虽然深感局势危急,可分寸还没有乱,并没有和白文选放弃增城一样,轻易放弃三水县。他自然清楚三水最终守不住,可李定国大军的锐气必然要挫一挫,己方的士气必须重振,否则后面只会更加被动。

  退入三水县的第二日,孙可望便大张旗鼓地领着主力绕了一圈,但并没有退回广州城,而是又悄悄折返回三水县,在渡口设下了伏兵。

  吴三省,高文贵等人十分警觉,提前派出了大量哨骑探路,当地收编的兵马又在地方经营多年,虽然最终没有中伏,但也被孙可望的伏兵借助地利所阻,加之准备不足,双方对峙一段时间之后,这近万李军精锐只能又退回了肇庆。

  这个时候,李定国倒也不着急乘胜追击了,他和孙可望几乎同时知道张煌言在惠州的大胜,虽然对其中阵斩西兵一万的战报并不完全相信,但也不敢再轻视张煌言的实力,对于明军已然占据潮惠二府的事实,他也只能接受。原本,他还想把两广占为己有的。

  而且,他麾下的大军在围城期间被孙可望连连袭扰,已经疲惫不堪,肇庆城内的粮草军需又被烧得丝毫不剩,如果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粮草,便是追到了广州城下,数万大军,以及几乎同等数目的民夫,最终也只能粮尽自退。

  李定国围攻肇庆之前,便深受粮草问题的困扰,张煌言虽然在来信中承诺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但他并不放心。火炮可以向明军购买,但粮草是大军的根本命脉,必须握在自己的手里,否则就是把性命交给了别人,不到万不得已,李定国都不会如此。

  而肇庆,罗定州,高州,雷州,廉州等地常年作为广东的粮草输出地,已经收复肇庆,驱逐西军主力的李定国自然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地方,广州一时半会拿不下,也围不住,但他却可以像张煌言一样,先保证大军的后方无碍,获得稳定的粮草基地。

  这些地方只有少数西军卫戍兵驻守,战斗力不强,而且大部分都是西军旧部,李定国自己就可以招揽。其实也并不用招揽,这些人发现孙可望撤出肇庆之后,几乎都主动反正,献城投降了,李定国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粤西南的四府之地。

  当然,除了粮草的考虑之外,麾下两员大将被孙可望阻击在三水之后,李定国也担心大军持续作战,疲惫不堪所造成的战力下降问题。

  他当初并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就贸然东征,完完全全低估了孙可望的实力,以为会和以前一样顺利,如今正在为这样的轻视付出代价,麾下老兵损失颇大。

  更重要的是,张煌言击败了白文选,而他却没能击败孙可望,这深深刺激了李定国,甚至让他陷入了反思,并开始从两军的各方面对比中寻找原因。

  另一边,明军的水师在稳定了增城,南海卫一带的局势之后,又重新返回了珠江口,准备应李定国的东征军前锋,孙可望在李军主力撤退之后,便领着主力退回了广州,三水县内的留守西军在明军的水陆大军威胁下只能弃城而逃。

  不过,张煌言和李定国此时都只是派出了前锋,逐步收复广州城附近的州县,主力大军仍在肇庆和惠州休整,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正和李定国短时间内无力东进,将重心放在了稳固粤西南五府一样,张煌言此时的重心也在巩固潮惠二府的治理,他们都打算等到大军完成休整之后,再以主力合围广州城。反正,孙可望已经无处可逃了,而粤北的艾能奇似乎又在观望。

  而且,相比于李定国大军兴复的粤西南五府,张煌言大军兴复的潮惠二府的治理还要更简单一些。

  一来是李定国在两广缺少影响力,唯一能倚仗的就是大明的名号,因此也只能依靠部分归附的豪强土著,桂西,粤西都有大量土司盗匪的半自治区域。而张煌言代表的是朱慈烺,是大明的正统,大明在潮惠二府这个自己的地盘,影响力自然十分大,为了大战,还能给他们提供政治利益以换取其他利益的暂时让渡。

  二来嘛,李定国并没有一套庞大且成熟的官僚班子,也因为要和孙可望对抗,获取文官支持,一直不对广西地方乡绅大户开刀,很难充分发掘这些地方的战争潜力。而张煌言的背后,依旧是整个大明,这也是张煌言想不明白,胜算如此小的事情,孙可望为什么要造反?

  和之前在潮州府一样,张煌言在惠州府重新安排任用一批反正投降的官员,同时在涉及钱粮人事的各个关键位置安排了南京方面带来的人,他如今有军队在手,又打了胜仗,完成统治的平稳过渡并不困难。

  至于地方那些接近自治,不服从朝廷统治的堡寨,则是分成了三批,主动投靠的拉拢,出头的全部打掉,还要拉上投靠的那些堡寨一起打,最后三七分成,中间那一派则是先给予一定的商业政治利益稳住,往后再借着灭西战争慢慢分批处理。

  不过,若是想要在三五个月之内就控制惠州潮州二府的钱粮,直接就地解决大军粮饷,那就是痴心妄想了,地方的水有多深,也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

  孙可望四兄弟在两广主政了近两年,孙可望在广东还没完成基本控制,大明固然在各方面更加成熟,也是正统,但是几百年来,广西,云贵川的土司,广东的堡寨,依旧没有完成统治,还是得依靠的当地人。


  (https://www.02sw.net/3124_3124780/1104548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