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 > 第十章 大齐使者

第十章 大齐使者


  1642年9月11日,大明,天津卫。

  大齐王国出使大明的使团是在八月十一日抵达天津塘沽码头。三艘西洋制式的炮舰骤然出现在塘沽码头,不仅让众多的渔民惊慌不已,还让岸上附近的卫所官兵如临大敌。

  待一艘小船行驶到岸边,一名陆战队军官登陆后,与赶至此处的一队卫所官兵进行交涉,声言,南方汉洲大陆所在的大齐王国派出使者,前来觐见大明皇帝。

  明军一名副百户军官闻言,外邦使团朝觐,而且又是携带两艘巨舰而来,不敢自专,立即派人回报千户所上官,予以定夺。

  大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大齐王国登陆的塘沽码头属于大明天津右卫管辖,下面还有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因而,待此间的前卫千户所得报后,千户军官仍旧不敢自专,继续上报卫指挥使。

  一番层层上报后,大齐王国使团硬是在船上等待了三天时间,天津右卫所排出了一名指挥佥事(正四品)前来迎接使团登岸。

  大齐王国使者代表黄子加(原渤泥王子)向这位指挥佥事出示大齐王国使者印签和国书,并告知对方,此番前来,是要将前往北京,以求觐见大明皇帝。

  这位天津右卫的指挥佥事对异域番邦的使者朝觐,颇为无感,而且又是一个从未听到过名号的王国,谁知道是不是流落海外的明人,冒充番邦使者,前来大明骗取朝廷的赐封和贡品。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已经许久没有藩属国前来北京朝觐了。再者,朝觐的藩属国使者,可从未在天津登陆过。

  这个所谓的大齐王国使者,长相倒是有一丝南洋番邦土人模样,举止行为,也颇为得体,但藩属国朝觐,他们卫所军官如何能接待和引进北京。

  这个指挥佥事婉言转告这几个大齐王国的使者,让他们前往他处,寻正规途径,经地方府县上报鸿胪寺,然后再由朝廷派出接应大使一路护送至北京,完成正式的朝觐程序。而此处属于天津卫所,乃军事重镇,不与番邦王国有交接事宜。

  不过,当黄子加开口说道,大齐王国前来大明朝觐,携带了大量的礼品,若是辗转他处,迁延耗时不说,恐怕还不便转运礼品。

  这位指挥佥事心中暗笑,番邦国家带来的礼品贵重的无非是珠宝玉石,可若是借机占我大明便宜的,更是有带着海物、香料也是有的。些许礼品,往来转运,有何费事。

  粮食五万石!

  望远镜二十副!

  铁甲三百副!

  火炮十五门,而且是威力巨大的火炮,以及四百支先进的燧发火铳!

  黄子加轻轻地说出了所携带的几样礼品后,那位指挥佥事呆了一下,随即说了一声“贵使稍待”,便立刻打马返回卫指挥所,禀报指挥使。

  未到一个时辰,天津右卫指挥使甘文立带着一众卫所军官骑马赶到码头,与大齐使者黄子加稍事寒暄后,婉转地问及,为何大齐给大明带来礼品会是如此重要的军事物资,并有意无意地暗示,对方是否确有如此数量的物资。

  黄子加言道,大齐王国上下均为华夏一脉,感念大明母国圣恩,闻悉大明辽东陷入建奴野蛮入侵,北方又遭遇流民暴乱,因而,为支持大明皇帝和朝廷,大齐特意运来部分精良军械和粮食物资,以期缓解大明目前困境一二。同时,还邀请甘文立乘坐小船,登上大齐王国炮舰,以检视带来进贡大明的礼品。

  天津右卫指挥使甘文立和指挥同知田成举半信半疑地乘坐小船,驶到停驻于海上的一艘炮舰边,然后顺着软梯爬上大船,见船上的官兵虽然有西洋人,但绝大部分都是汉人模样。大齐水师军官带着两个大明军官检查了船舱堆放的火炮、火枪、铁甲,以及大量的稻米。

  大齐水师军官言道,敬献大明的火炮,根据口径不同,射程和威力也是不同,但其中数门火炮,与船上的舰炮威力相仿。为此,水师军官还专门给两名大明军官演示了舰炮轰击的效果。

  数十门火炮齐射的壮观场面,着实震撼到了两名大明军官,“声震于耳,弹着于数里之外,惊海涛高数十丈”,威力确实惊人。

  天津右卫指挥使甘文立下船后,立即邀请黄子加等大齐王国使者暂住卫所,同时立即派出快马,急奔京师,向京城都指挥使司和兵部、鸿胪寺禀报。

  然而,大齐王国使者却一直等了近月余,京师都未曾传来任何消息。在岸边等待的三艘武装商船不耐之下,只能将所携物资通过卫所征用的众多小船,卸于码头,随后东行往南长山岛而去。

  天津右卫指挥使甘文立也是等待得焦急,大明目前的局面不是很好,面临诸多困境。

  二月十八日,松山城城陷,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

  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建奴遂占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建奴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

  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八镇总兵、十三万人马,大部陷于锦州及左近。经此一役,关外明军精锐尽丧,辽东局势溃烂,已无可挽回。

  值此危难之际,有番邦小国贡献军国重器于朝廷,虽无扭转乾坤之力,但多少是对朝廷一个有益的补充不是。但不知为何,朝中大员迟迟未予回复呢?

  北京五军都督府下的都指挥使司、兵部、鸿胪寺等各部官员,其实在天津右卫派出信使的第三天就已获悉,有异域番邦小国前来大明朝觐,并贡献军器若干,稻米五万石,以资大明抵御建奴和流贼。

  但此时的北京城,波云诡谲,朝廷重臣们正在为兵部尚书陈新甲与辽东建奴私图和议之事,争吵议论不休。

  其实,松锦大败之后,与辽东建奴和议,并非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私自操作。早先,陈新甲因为南北交困,派遣使者与建奴议和,私下里告诉过原兵部尚书傅宗龙。宗龙离京时,又将此事告知大学士谢升。

  谢升后来看到疆事大坏,就把宗龙的话讲给了崇祯。崇祯帝召陈新甲过来质问,陈新甲叩头谢罪。谢升进言道:“倘肯议和,和亦可恃。”崇祯帝默然不语。不久指示陈新甲秘密进行这件事,朝廷众臣均不知。

  后来有言官拜见谢升,谢升说:“上意主和,诸君幸勿多言。”言官一听大为吃惊,纷纷上书弹劾谢升,谢升于是被罢官而去。崇祯帝在把议和一事交给陈新甲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众臣虽隐隐知晓,但都未有确切证据。

  然而,某一日,兵部职方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崇祯帝大怒,严旨斥责新甲,要他自梳分辨。陈新甲不引罪自责,反自诩其功。崇祯更加愤怒。给事中马嘉植又弹劾新甲。

  七月二十九日,陈新甲下狱,新甲从狱中上书乞宥,崇祯不许。新甲只得贿赂高层,给事中廖国遴、杨枝起等多方营救,刑部侍郎徐石麒据不答应,大学士周延儒、陈演亦大力援救,并且说:“国法,敌兵不薄城,不杀大司马。”

  崇祯说:“他且勿论,戮辱我亲籓七,不甚于薄城耶?”。

  刑部侍郎徐石麒曰:“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斩。”

  崇祯为此迟疑不决,但心中隐然有杀陈新甲之意。三法司会审后,以闯贼蹂躏河南,开封屡被围,他郡县失亡相踵,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出关讨贼,先后陷殁,以及私款辱国等事由,定陈新甲弃市。

  九月十二,大明鸿胪寺少卿成怀礼与主薄薛恒春终至天津右卫指挥使司,接见大齐王国使者黄子加,询问其国来历和所在。

  黄子加言及,大齐王国前身乃数十上百年间流落散居于南洋汉人商帮及民间屯垦势力,因不堪土人和西洋势力欺压,奋起反抗,先后败荷人、葡人、西人,迫退压制各方土人,遂于一年前于汉洲大陆建基立国。但大齐王国慕大明芳华,感念天朝圣恩,特此前来朝觐。

  鸿胪寺少卿成怀礼满意地点点头,虽然辽东局势糜烂,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流贼肆虐,但海外仍有异域番邦小国仰慕大明威仪,前来朝觐。当今陛下,正值辽东建奴事而伤神费心,又有兵部尚书私图和议,恐怕这个时候,陛下还真的需要一个好消息递送面前。

  随即,成怀礼将鸿胪寺卿左友义的手诏示与齐国使者,要求其携带礼品随鸿胪寺官员进京,同时责令天津右卫指挥使司官员,派出相应卫所兵丁,随同护卫。


  (https://www.02sw.net/3151_3151615/6889673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