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内政外交
第307章 内政外交
建安十五年年末,在刘备得到了益州与荆州之后,开始了一系列内部调整。
首先是进行军事整改。
平定了益州,刘备得到了大批益州士兵。
其中就有张鲁的降兵降将,以及大量因为刘璋选择交出益州,而归顺的刘璋兵马。
特别是历史上杨怀、高沛、邓贤、冷苞、张任、刘璝、扶禁、向存这些不愿意归顺刘备的部将,由于刘璋弃城逃跑,抛弃了他们,以至于心寒,纷纷投奔刘备。
如此张鲁军和刘璋军加起来,约有七八万,加上林林散散安置在各地后方的留守驻兵以及逃散将领如庞曦等人带的士兵,将近十万之众。
这些人要进行重新整顿,淘汰老弱,训练精锐士卒。
现在就由关羽庞统徐庶他们在做这些事情,从去年八月得到益州开始,到今年年末,花了一年多时间。
等到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的时候,算上刘备本部五万人马,淘汰了大概三分之二。
益州差不多总共十五万人左右,最后就只剩下约五万的精锐之士。
这些精锐之士可谓是优中之优,几乎九成以上都是年龄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同时还是百战老兵,经验丰富,属于一流级别的兵马。
而淘汰下来的士兵约有一小半人是年龄偏大或偏小,都是二十岁以下或者三十五岁以上的士兵。
这些人就赐予他们田地,让他们能够与家人一起团聚,成为纳税百姓。
另外一大半则是年龄合适,情况不行。要么是新兵,经验不足,要么是厌倦打仗,不想再参与战争,想解甲归田。
对于这部分人,负责主政的诸葛亮庞统徐庶他们也做了安排。
有些留下来放置在蜀郡、犍为郡、巴郡等地成为郡兵,有些去地方担任县府衙役,还有些则给他们田地回乡耕种。
如此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改制,原本大概十五万人马的人马,约有五万人左右成为益州主力战兵。
剩余五万余人回归乡野,还有三万余人分散在各郡成为二线郡兵或者县府衙役。
这样益州可调用的兵马,大概是五万主力加上三万郡兵,总计八万。
不过实际上会更多一些。
因为刘备得到了荆州和益州,府库极为富庶,对于士兵奖赏也很高,使得很多賨人和巴人精锐之士也踊跃参军。
诸葛亮到了巴蜀之后,四处实地考察,认为愿意归顺的蛮人可用,不愿意归顺的蛮人需要打服他们,所以打算建立一支蛮人部队,挑选精锐賨人和巴人一万,成为了主力战兵。
结果就是除了五万主力精锐战兵和三万郡兵以外,又有一万能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少数民族部队。
这样益州可以调用的所有兵马加起来,总数达到了九万。
当然。
目前的情况是这支少数民族部队还处于筹建当中,需要时间挑选和训练。
现在大量生活困难的賨人和巴人被迁移至平原,得到了土地与汉人一起耕种,融入进汉族。
刘备也兑现了承诺,让七姓夷王首领成为各地官员,如果实在没有治理才能,也会给予相应地位和财富。
而且根据政策,如果打仗立功,不仅能升官,还有大量的钱币、绢帛、土地等奖赏。
这样一来,在首领被拉拢,底层賨人得到了土地和实惠的情况下,賨人参军打仗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賨人报名入伍。
想参军飞跃阶级的底层賨人和汉人不计其数,各地征兵处都爆满。
形势一片大好。
只不过诸葛亮也知道刘备现在敢大肆撒币的原因在于得到了刘表和刘璋多年积攒的府库。
刘备不是个吝啬的人,他可以把府库所有的钱币用于奖赏。
但诸葛亮却知道如果真把府库所有东西赏赐出去,官府没有大量的库存做保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出现财政困难,民贫国虚的情况。
因而在这种虚假繁荣当中,诸葛亮多次写信给沈晨,交换彼此意见,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和内政改革。
比如大力发展蜀锦,在沈晨的建议下设置锦官,改进织布机,多种桑麻。
然后又瞄上了汉嘉金、朱提银,派人前往汉嘉县、朱提县,设置金官银官以及铜官,勘探未开发的矿产,开采已经开发的金银铜矿,以填补府库亏损。
同时将盐铁专卖,令糜竺、周林建立官营盐商、粮商,将产粮丰富的荆州粮食运至益州,将产盐丰富的益州井盐运至荆州,促进两地经贸。
一系列政策实施下去,虽然尚未立即见到成效,但两三年之后,势必会令益州荆州之地富庶,府库充盈,极大改善百姓贫困现象。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曹操治下的北方以及孙权治下的江东,经济几乎崩溃,民间停留在以物换物时期,商业接近停滞。
唯有荆州和益州由于没有受到北方战乱的严重影响,情况好很多,长江上依旧还有商贸往来,不至于以物换物。
现在南阳盆地持续产粮,加上沈晨引进占城稻,让荆州这两年的粮食收益非常多,几乎让荆州九成五以上百姓都能吃得饱饭,不像北方还有饿死现象。
所以通过荆州益州之间的粮盐互补,加上蜀锦、金银铜等贵重物品作为国家信誉担保,民间将保持商业繁荣,不用担心财政崩溃。
官府有钱,就能够雇佣百姓兴修水利,同时给官员发放俸禄,给士兵发放兵饷,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统治基础。
因此诸葛亮的改革即便现在没有出效果,可将来会对刘备集团极大的帮助。
这样益州目前的军事情况就是,五万精锐战兵,其中三万五千人由荡寇将军关羽执掌,军师中郎将徐庶辅佐,镇守汉中,另外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驻守在成都,一万驻守江州。
然后是三万各地郡兵,各有守将。最后便是一万还在筹建当中的賨人军队,以及张飞目前率领的数千骑兵,就是益州现在的军事情况。
荆州这边的形势也差不多。
刘表时期拥众二十多万,但那是他靠沈晨帮助得到南阳盆地和大量人口,通过屯田一夜暴富,一口吃成的大胖子。
平定荆州之后,经过两年减肥,二十余万也裁减至十万人左右。
其中沈晨率领其中五万人,下辖文聘和甘宁部,分别驻守南阳和襄阳,防备曹操。
刘磐约两万人,驻守长沙,又有三万江夏水军以及数千精锐步卒,由黄射率领,驻守在江夏郡以及庐江郡的寻阳县一带。
而且荆州的底蕴可比益州强得多,除了十万主力士兵以外,还有五万左右的郡兵和数千张绣骑兵。再加上归顺的五溪蛮人也挑选出了一万精锐之士组建军团,荆州可动用兵马有十七万。
这样整个刘备集团可以动用的兵马就达到了二十六万,主力战兵十五万,二线郡兵八万,以及两万左右的少数民族以及七八千骑兵。
看上去好像不多,因为袁绍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总兵力一定超过这个数字。
袁绍当时总兵力可能在二十五万以上,曹操更多,应该在三十万以上。不然若后方没有大股防卫力量,他们也不可能出动十多万大军发动两次大型战役。
但刘备与袁绍曹操不同。
此时的刘备集团是经过裁减精锐,进行军队改制之后的军队总人数。
如果单纯只考虑数量不考虑军队战斗力的话,以目前荆州和益州千万人口,拉四五十万大军出来,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这些军队是维持目前和平处境的军队,既保证益州荆州不会被侵略,让内部完成一系列强州的改革政策之后,荆益更加富庶,人口更多,粮草更足,才会考虑继续扩充军队,开始对外战争。
军事整改过程持续了一到两年时间,汉中由上将关羽驻守,战兵三万五,加上郡兵五千,以及张飞部三千骑兵,就是目前整个汉中的军事力量。
南阳这边则是五万沈晨率领的荆州军团,加上张绣数千骑兵,再算上黄射的江夏水军,便是刘备集团整体对外情况。
军事改革之后便是内政和外交。
益州内政刘备交给了诸葛亮和庞统在办,诸葛亮坐镇江州,不仅益州的事情负责处理,也会处理来自荆州的公文。
庞统则在成都,负责实际管理益州大小事务,并且还要到处跑,视察地方情况。
荆州内政则由法正张松以及贾诩来处理。
刘备按照诸葛亮和沈晨的建议,拉拢荆州八大世家,给予他们的晚辈官职,让他们制定法律,管理民生,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各大世家投桃报李,交出大量的田产和人口,并且将现有人口编纂入册,统一缴纳赋税。
看上去双赢,实则世家血亏。
因为刘备能够给予他们的,只是一部分权力。
而他们失去的,却是曾经利用权力得到的终极目标。
中国人对于土地的痴迷和眷念永远是西方人都不能理解的东西。
历朝历代,大多数商人赚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购买土地,回乡安心做大地主。
很多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为官,第一件事情同样是以权谋私,得到土地。
凿壁偷光的那位主角匡衡小时候偷光,长大偷地,拥有三十多万亩田产。
扳倒明朝大贪官严嵩的徐阶在后世很多明朝电视剧里是清官形象,实际徐阶比严嵩更贪,拥有四十多万亩土地。
世家豪族怎么来的?
祖上任何一位当了两千石大官,就开始搞田产,家族人丁兴旺,然后隐瞒人口,藏匿土地,侵吞国家财产,成为一方大富。
所以在这个时代当官就是为了搞土地,世家大族们想要拥有的是土地和权力并行,就像曹操被迫要跟颍川世家和兖州世家妥协一样,他们得到了官职,家族的土地和人口也不会被清查,就这么简单。
而在刘备治下,虽然得到了官职和权力,但家族的土地和人口却被清查出去,这对于世家大族来说,本身就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很容易引发内乱。
好在这个时代不仅有大量的贪官污吏,还有像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这样的大贤隐士。
他们对于名利不是很看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阶级的背叛者,在他们的帮助下,庞家、黄家率先交出了大量田地与人口,其余蒯家和蔡家因为蔡瑁和蒯越的关系,同样割肉出血。
之后马、向、杨、习四氏也跟着缴纳田产和人口,几乎一半土地和人口被收走,剩余的土地和人口也登记入册,开始缴纳赋税。
一系列举动,颇有点庞家黄家出多少,其余六大家族也必须跟着出多少的意思。
但豪绅的钱不需要如数奉还。
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解放出来,为益州和荆州的官府财政缓解了一大口,刘备集团的富庶,远超曹操和孙权集团的想象。
只是八大世家也仅仅只是荆州较大的八大世家,搞定他们的原因在于,有庞德公和黄承彦这样明事理的人支持,其余中小世家不愿意交出土地,看不清楚局势的大有人在。
不止荆州,益州也有。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庞统法正张松等人,就只能举起手中的屠刀。
建安十六年八月,南阳娄氏拒绝新政,秘密派人送信前往邺城,勾结曹操,想要充当曹氏内应,被法正察觉,下令夷灭三族,在沈晨的干预下只诛杀了主家。
因为世家大族族丁往往有数百上千,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有志之士,愿意接受官府的政令,只是宗族的控制权在主家手里。
就像黄门亭的邓沈二氏一样,二氏虽然互相通婚多年,犹如一家,然而实质控制权是在邓茂邓洪他们几兄弟的主家手中,若非沈晨异军突起,恐怕邓茂邓洪遇到这种想要夺取他们田地的官府政策,也会出现错误判断。
因此为避免伤及无辜,沈晨选择的办法是诛杀那些不服从政令的主家,扶持那些世家大族当中的阶级背叛者为主家。这样拉一派打一派,分化那些世家大族,就能降低大肆内乱的可能性。
只是这种事情毕竟是在世家大族身上割肉,不能指望每一族都有开明之士。古代宗族利益高于一切,往往全宗族的人一家老小齐上阵,对抗官府掀起叛乱的不知多少。
政令从建安十五年年末开始,一直到建安二十年,五年间阳奉阴违,消极态度,表面应承实际拖拖拉拉,甚至直接对抗官府的世家大族不计其数。
譬如建安十七年二月,临湘大族王氏与桓氏、泉陵大族李氏、昭阳大族赵氏,就密谋发动叛乱,想要割据荆南,投奔孙权。
好在孙权居然提前派人告知了刘备,刘备又立即通知法正,法正给刘磐下令,快刀斩乱麻,消灭隐患。
还有建安十七年九月,益州南部也有不少世家和南蛮起事,为诸葛亮派人平定。
这样的情况在五年间时有发生,几乎政策落实到哪里,哪里的叛乱就不止。短短五年间,消灭的世家大族就有二十余氏,诛杀上千人,牵连了数万人。
但这五年间得到的成绩也是斐然,刘备治下总人口一千多万,其中有数百万蛮人,比如五溪蛮、賨人、巴人、南蛮、羌人等等。
涵盖了后世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以及四川省大量土家、苗、侗、傣、瑶、白、壮、彝等少数民族先祖。
刨除掉这部分少数民族,真正汉族人口可能也就八九百万人。
其中至少一半以上被世家大族控制。
现在政策下达,约有三百万以上人口解放出来,同时解放的土地、新开垦的土地数千万亩,能够为荆州和益州的财政带来难以想象的增幅。
只不过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在建安十五年年末,到建安十六年年初的时候,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刘备坐镇江州,于年末轮流召集各地主将、主官,大封群臣。
除了沈晨、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张飞和关羽七大元勋每人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蜀锦千匹、珍宝无数以外,其余群臣和士兵也多有封赐,奖赏达到巨亿,几近掏空府库。
并且还设立了大量的将军,刘备集团的将军名号泛滥,基本就从这里开始。文武群臣将军名号者多达四十余人,除了原本汉朝就有的杂号将军以外,竟有多增设了二十余个。
赵云上书劝阻,希望不要赏赐那么多钱财,封赏那么多将军。但刘备还是坚持,最终由于得罪太多人,赵云被派往庐江郡,担任庐江太守,成为寻阳县守将。
外人以为是发配,却是不知道这是沈晨的建议。
而在这场封赏的大宴当中,诸葛亮沈晨他们保持了沉默,任由刘备肆意挥霍。
因为他们知道刘备也没有办法。
首先是赏赐问题。
刘备作为外来户,在荆州和益州没有根基,两地本土派与外来派必然会发生冲突。
就像历史上刘焉去益州,也引发了很多益州世家叛乱一样。
双方分歧在所难免。
所以为了拉拢他们,并且得到他们的田产人口支持,就必须在赏赐中不能吝啬,该给予的赏赐一分都不能少。
比如像张鲁原来的谋士杨松这样的人,显然是个背主小人,但他也确实帮刘备得到了汉中。
因此这样的小人刘备却不能杀他,反而要大大奖赏,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否则将来攻打曹操的时候,谁还会选择投降呢?
其次是官职的问题。
刘备现在才是个左将军,虽然在大汉官职序列里,前后左右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排在九卿之上,属于大汉帝国高级将领。
但他却不能给予超过这个职务的职位,就好像后世卡大佐上台的时候只是个“上校”,他总不能封赏个将军出来吧。
所以除了各地太守、县令以外,其余高级勋臣只能用杂号将军来安置。
比如糜竺劳苦功高,当年散尽家财帮助刘备,所以授予安汉将军职位,位在诸多杂号将军之上,算是给予他高超的地位。
诸葛亮现在是军师将军,兼巴南太守,署左将军府事,实质相当于丞相,总揽大权。
关羽为荡寇将军,执掌汉中军事。
张飞为征虏将军兼巴中太守,执掌巴郡军事。
沈晨为镇军将军兼南阳太守,执掌南阳军事。
赵云为翊军将军兼庐江太守,执掌刘备集团从孙权那得到的小半个庐江军事。
黄射为横波将军兼江夏太守,继承他父亲职务,执掌江夏水军。
刘磐为建威将军,兼长沙太守,执掌荆南军事。
目前这六个人,便是两大战区当中六个主要军事分布区域的主将。
由于按照沈晨的战略,益州只需要防守,不需要主动进攻,再加上地缘利于防守,所以只有汉中和巴郡两个小战区,荆州则有四个小战区来应对孙权和曹操。
而之所以关羽没有兼任汉中太守,是因为刘备之前承诺让杨松当汉中太守,为了千金买马骨的效果,捏着鼻子把汉中太守职务给他。
不过新的政令是交战区的将领地位要高于主政长官,所以关羽的级别在杨松之上,也不用担心杨松闹什么幺蛾子。
等过个一两年,再找借口把杨松免掉,或者明升暗降,送去江州即可。
大封群臣之后,荆州益州趋于稳定。
新的政策开始实施,虽然有世家大族不满发动内乱,可也在承受范围之内,因此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孙权那边也一直在催促刘备娶孙尚香,于是在建安十五年年末,刘备应下这门婚事,派人去江东商议婚事具体事宜。
到了建安十六年年初的时候,刘备比历史上晚了两年,终于与孙尚香完成了大婚,将孙氏接到了江陵居住。
之所以孙尚香居住江陵,是她说不想离江东太远,不愿意去益州。
实际上是受孙权指示,希望她能留在江陵,观察荆北荆南的军事情况,以为内应。
包括他出卖荆州叛乱的世家,也是为了博取刘备的信任,一旦南北战事有变,刘备放松对他的警惕,就是他偷袭背刺之时。
刘备自然也清楚这一点,而且他也知道诸葛亮推动这门婚事,本身就抱着将计就计的意思。
所以干脆就顺水推舟,在江陵给孙尚香建了行宫,也不限制她行动,还时常去小住,让外人以为他与孙氏感情深厚,以此让孙氏相信他信任孙家。
出乎意料的是,孙尚香来后并没有过于野蛮,反而知书达理,十分贤惠。
这也正常。
历史上她嫁给刘备属于下嫁。
当时刘备颠沛流离,也没有稳定地盘,远不如孙氏割据江东。
因此孙尚香刁蛮任性的本性暴露,引得众人反感。
如今刘备势大,孙氏势微,再刁蛮任性,就是对江东不利,何况孙权再三叮咛嘱咐,她也只能隐藏本性,装成贤良淑德。
于是夫妻二人在这种表面看上去琴瑟和鸣,实则尔虞我诈当中,开始了暗中较量。
(https://www.02sw.net/3153_3153479/1165248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