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薛家父亲49
光阴啊走得真快, 倏忽间,就是几年过去了。薛淞一家在京城里平静又安然地生活着。
薛虬到了启蒙的年纪时,薛淞和方氏在家中已经教他认了不少字, 读了些书。薛淞不是像一般的教书先生一样,强迫薛虬要死记硬背,也不管小孩子理不理解。他挑选了些浅显的内容,给他细细讲解其中的意思。为此还亲自做炭笔素描画,编撰了本荟集寓言和故事的图书作为教材。见薛虬十分喜欢, 薛淞心念一动,专门找了家印刷作坊印制了一批, 放在书铺里去寄卖。
那时的读书人,自己掏钱印制书籍的大有人在, 只要内容不是大逆不道,或是伤风败俗, 诋毁圣人的,也没有人管。只是, 一般人都是印制自己的诗文集子, 拿出去送人,显摆自己的才学来扬名。
薛淞可没兴趣出什么文集, 科举之后, 他就不想再碰经义文章了。诗文, 他倒是经常会咏读那些出色的唐诗宋词和古文,但自己偶尔兴致上来写下的作品,他觉得平平无奇, 就不用献丑了。他也没有文人们孤芳自赏的毛病,在户部里整日与数字、账目打交道,没有闲情逸致那不是正常的么, 是不是?
薛淞就没想过要靠这书册卖钱,只是好奇反响会如何。他不缺银子,东南商号的生意渐渐上了正轨,不得不说,那海外贸易是真的很赚钱,南洋的香料、上好木材、各种宝石,在当地是不值多少钱的,拿到华夏来,那就是名贵之物;同样,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布帛等精致物品在南洋也是抢手的香饽饽。这样一来一去的,好几倍的利润也是能到手的。而且,经过谢平的努力,结交到了更多的南洋客商,打通了这条商路后,也无需耗费太多精力。
海贸生意这么赚钱,但也不是人人能做的。薛家能在这一行站稳了脚跟,除了运气不错外,还有就是依仗了薛家的皇商身份和薛淞的官职、人脉。
因着这些,当地官府不会想着为难他们,地头蛇们也不敢很使绊子,勒索用强。可以说,薛家商号从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了。换了个普通的商人来做这营生,绝无那么容易成功,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苦难,上下打点多少,只能赚个辛苦钱罢了!
王家在东南一带确实也有些势力,但绝无王子胜吹嘘得那般显赫厉害。而且,薛淞嘱咐谢平,宁愿花点本钱去和当地的官员维持亲近的关系,给些亲苦费,年节时的年礼节礼,连那底层的小吏也不要落下,但别去找王家的关系,欠下他们的人情。不然日后王家遇到麻烦时,定会借着这个来要挟贴上来,现在沾的一点光,怕不要十倍百倍地还回去!
薛家在各省都有店铺,种类不少,各种人手也充足。从东南海贸中赚到了钱后,薛淞在京城里也开起了铺子。
他在紧邻着官宦人家集中地区的好地段买下了店铺,前面拿来做门面,一溜三大间,又宽敞又明亮,布置得极体面雅致,分别经营珠宝、绸缎和香料、女子的化妆用品等。前面的店铺里陈设着各种货物,摆放得整齐有致,还专门摆了座椅、小几,点缀着各种鲜花绿植,看着就很高级,有身份,客人可以坐下慢慢地喝茶挑选。后面更设置了几处院子,是专门接待尊贵女客的,vip客人专享,风格各异。
红楼梦中大观园修建得非常出色,把天然和奢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薛淞依稀记得书中大观园中有几处很出名的景致。他兴致一起,照着书中的介绍布置了简化又简化的,低配版的‘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这几处薛淞觉得最有特色,各有韵致,非常动人,像‘怡红院’那般的就敬谢不敏了,太富贵浮华了。
薛淞厚着脸皮剽窃了这些雅致的名字,那些铺子就交给了方氏管理。那王家当初送来的丫鬟,后来改名为菊华,被方氏慧眼任命为女管事,销了她的奴籍,许给她不错的薪水,再加上提成分红,卖出去的货物越多,那收入也就越多。菊华被方氏看重,心中本就感激,重赏之下,对这买卖更是上心。
薛淞和方氏没有看走眼,菊华确实时尚审美品味不错,人又能擅长察言观色,很会说话,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情商高,和许多女客们打起交道来,是如鱼得水,应对得体。随着这生意越来越好,菊华姑娘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她又勤俭得很,几年下来,也积攒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银钱。
菊华本出身良家,从小也学过些字,念过些书,父母不幸亡故后,在灾年被祖母做主,卖为奴婢。在王家时她在这贵族家庭中也长了不少见识,因长相清秀,被当做一件玩意儿送到了薛家。
因此,菊华很珍惜这份差事,热情敬业,日日早出晚归的,全心投入。她得到自由后,对生活更加满足。因着儿时的遭遇,再加上在王家和平日里接待客人的见闻,她也就不想嫁人了。年纪大了,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而且自己有份好差事,积累了银钱,不比在婆家受磋磨的好?
不说平民妇人,就是那些高门的贵妇们,面上光鲜,背地里一肚子苦水的比比皆是。就像王家那嫁到荣国府的姑奶奶吧,听说至今连顿饭都吃不安生,要站着伺候婆婆用餐,也不知道家中那么多丫鬟是做什么用的?还有,夫人们还要和家中的妾室姨娘、庶子庶女生气烦恼,这样的日子,过得即使富贵,又有什么趣儿?像家中奶奶这样舒心福气好的,可是太难得了!
菊华再三思量,就去求了方氏,在薛家的帮助下,她在官府立个女户,就当自己是没有亲人的了。后来,菊华拿自己勤俭节约攒下的银钱不断地买田地,最后有了一份几十亩田,一间小铺面和一处宅子的产业,又过了几年,还收养了个男孩,教养他长大,日子过得甚是顺心。
菊华的改变让薛淞很是感慨,心中也挺有些成就感的,刚来薛家时,菊华低眉顺眼,恭顺地以奴婢自居,现在每日忙碌着,眼中却闪烁着熠熠的光彩,同一个人,前后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可见哪怕在这对女子那么苛刻的古代社会,只要有决断,有机遇,也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自助者天助,对这样的女子,薛淞是很愿意帮扶一把的。如果只想依靠旁人来拯救,薛淞不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天下苦命人多着呢,他救得过来么!
店铺里卖的都是精品,用南洋来的上好宝石、翡翠,高薪请了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制成各种款式的首饰。薛淞有时回忆起后世许多别致的式样,选择那些比较容易被这世界接受的,拿炭笔画出样子来,交给师傅们制作的。新颖的款式也吸引了不少客人。
三家铺子互相都是通着的,女客们来看首饰的,忍不住就又添置了好些精致的衣料,又被那些胭脂、香粉、口脂什么的吸引了目光去。铺子里上下用的人都是女子,夫人小姐们不用避嫌。后面的院子景色甚好,对贵客是招待殷勤,预备的茶水点心也很讲究。那些女子给她们细细展示介绍各种物品,还贴心地给她们提些参考意见,谈笑间,生意就做成。
慢慢的,薛家的铺子就成了周围官宦之家女眷们最爱去的地方,她们虽然不是京城里身份最高的贵妇,但也是地位不低的,消费能力也很不错。这个年代的人们生活单调,女子们更是整日宅在家中,除了到寺庙里烧香拜佛,走走亲戚之外,也没有什么消遣的。
再接着,相熟的女眷就约好了定期在薛家铺子里相会,喝茶吃点心,舒畅地叙话,不知不觉中,半天的时间就愉快地过去了。当然,夫人们东西可不会少买,不然来白吃白喝的,还被人当做贵宾热情招待着,那多丢面子啊!
薛淞是参考了后世的很多经验来经营生意的,他精力有限,只能做价值比较高的生意,而那些富有的官宦女眷们,她们的银钱是最好赚的。薛家提供的不但是品质精良的好物品,也有让她们愉悦舒展的情绪价值,因此薛家铺子里的货物哪怕价钱昂贵些,也是名声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了。
想想后世的奢侈品,那利润是多高啊,欧洲的首富就是有名奢侈品品牌的老板。这些铺子和东南的商号为薛淞带来看源源不断的利润,薛家的生活十分丰足。因此,花些小钱发展自己的兴趣,哪怕全赔本了也无妨。
起先,那书册是无人问津的。慢慢的,有人在书铺老板的推荐下,看到了这书,觉得很有趣,价钱也不贵,就买了回去给孩子看。谁知孩子们乍一翻看,便爱不释手,许多寓言典故也因此记得很清楚。
这样口耳相传的,薛淞的书册就有了些声名。薛淞在京城士人心中,自然算不上什么学问深厚的大儒名家,但也是有风骨(挺身而出抗击乱兵,无私救助妇孺的事迹,邻居孙博士在国子监里早就替他扬名了),有本事,也很有情趣,心胸广阔开明的士人,他在文臣圈子里开始有了姓名。
薛虬长到了六七岁,到了要入学的年纪。薛淞先给他选了一家名声很好,先生学问、人品不错,也算开明的学堂给他启蒙。每日早晨,薛虬就起床,按照薛虬的要求,洗漱之后,先锻炼半个时辰,吃过早餐,就在书童的跟随下,骑着小毛驴精神抖擞地去上学。薛淞可不想薛虬长成个文弱书生,他见过贾家的贾珠,看着那精气神就不是很充沛的样子。想起那孩子的结局,薛淞唯有一声叹息。
朝堂上忽然震动起来。边疆外族渐生不顺之心,军中提出了要加强军备的要求,向户部要钱要粮,只是,户部也叫苦不迭,国库空虚,拿不出来啊!
薛淞在户部也呆了好几年了,对这情况也是深知的,不仅如此,他还知道国库空虚的原因是什么。
这几年年景不太好,北方、西北有些地方遭了灾,朝廷要放粮减税,国库收入就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多年来,朝臣们不断从国库借银子。借出的银子不但没什么利息,还不见人归还。你也借,他也借的,国库里焉能不空虚?
(https://www.02sw.net/3187_3187034/34584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