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逆清1845小说 > 第313章 困守京师

第313章 困守京师


  道光之所以屡屡召开大朝会,并不是为了去商量什么事情,只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大清皇帝还在京城,天塌不下来!

  不得不说,这么做的确有相当大的用处,因为在此之前京城人心就已经出现一片涣散的情况,许多人明面上虽然没有表示,可是私下里却已经抢先将自己的家人送出了京城,还有许多老百姓想着出城逃难,甚至影响到了京城的绿营军。

  在这种情况下,道光皇帝这么做也是为了安定人心,方便打好接下来这一场关键之战——大清固然输掉了跟太平军的决战,可只要能够守住京城,等到山西、陕西方面的勤王大军抵达,未尝没有新的希望。

  等到大朝会结束后,道光皇帝这才步履蹒跚地走进了东暖阁,将军机处一众大臣都召集了过来。

  “皇上,杨逆的大旗已经出现在了霸州,若是再不撤走,一旦让太平军截断了东边的道路,到时候恐怕就危险了。”

  到了关键的时候,首席军机大臣祁隽藻跪在地上,苦口婆心地进行劝导:“皇上当留有用之身,以图将来!”

  “将来?哼哼,朕的身子骨情况朕心里清楚,要是就这么从京城逃出去苟延残喘,大清朝才叫没了希望.......”

  道光皇帝脸色蜡黄,分明是命不久矣的模样,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朕得用性命告诉天下人,大清绝不会亡,朕就算死了,也是死在战场上,绝不苟活!”

  听到皇帝热血上头的这么一番话,一众军机处大臣顿时面面相觑,他们也听明白了意思,皇上这是玩命了,可是这么一来,大家伙恐怕也得跟着玩命了.......真羡慕文庆、耆英这几个家伙,还能好端端地去盛京......

  道光皇帝喘了一口粗气,冷声道:“你们也不要惊惶,京城可是天下第一坚城,再说守军也有十几万人,粮草足备,军械充足,就算是教匪来攻,守个半年时间也是绰绰有余!”

  “半年过后,先不说山东、山西、陕西、蒙古等地的援军,还有俄罗斯援军也会抵达,届时教匪师老兵疲,若是不及时退却,我大清雄兵里应外合之下,未尝不能反败为胜!”

  “皇上英明,臣钦佩万分,愿为皇上马前卒,替皇上诛杀逆贼!”

  马屁精陈孚恩立刻跪倒下去,嘴里的阿谀之词倒是接连不断。

  一旁大臣们虽然没有陈孚恩这么厚的脸皮,但是也知道这个时候道光皇帝就喜欢听这些话,于是也一个个跪下来口中诵圣。

  然而,在场众人中却不止一个人在思考一个问题,京城真能守得住吗?

  打仗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学题,也不是比较数字的问题,单纯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大清能依靠的只有城内的两万余八旗新军,其余的绿营兵还有几分士气真不好说,真要打起来,是不是气势恢宏太平军的对手,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

  ......

  天津,临时划拨的英国领事馆内,几名洋鬼子正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正是大英帝国驻华大使文咸、大英帝国驻华商务代表大卫·渣甸以及大英帝国女王代表英国女王特使璞查鼎,他们面前铺着一张舆图,上面画着当下京城所面临的局势情形。

  实际上,太平军进攻京城这一战始终都极为受到英国人的关注,因为这一仗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奠定当下华夏日后的局势,也关系到英国在华夏的利益。

  在汤阴之战以前,英国人对于清廷的支持还算不留余力,为了缓解清廷的军事压力,甚至主动要求清廷和复汉军进行议和,好集中精力来对付太平军,可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表面上威风凛凛的二十万八旗新军,在面对太平军的进攻时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到了现在这个情势下,除了俄罗斯人为了远东的利益,愿意出兵援助清廷以外,英国人对清廷的支援则降低了许多,但是这么一来,他们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在接下来太平军和复汉军当中,去支持谁呢?

  在这个问题上,大英帝国驻华商务代表大卫·渣甸始终认为,如果清廷无法成为大英帝国在华夏的合作者,那么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复汉军将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对于当下中英贸易关系就相当大的好处。

  原因很简单,自从复汉军崛起以来,赵源始终坚持积极对外进行贸易,同英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每年都在扩大,而且与过去中英贸易情况不同,复汉军向大英帝国采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逆差,使得许多在华英国商人尝到了甜头,其中渣甸洋行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大卫渣甸甚至已经打算关闭鸦片业务,进一步扩大同复汉军的贸易关系。

  当然,大卫·渣甸也不是空口白话,他作为大英帝国驻华商务代表,手里自然有大量的商业数据,能够为这个结论提供数据支撑,而且在大卫的预测下,倘若复汉军统一华夏之后,中英贸易规模总额应该能超过一亿英镑,并且大英帝国工业品在华的一年销售规模将会超越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体量。

  对于这个沉甸甸的数字,文咸和璞查鼎只能沉默以对,因为他们并不赞同大卫的想法,其中文咸对于复汉军的崛起始终抱着相当高的警惕心理,他始终认为如果复汉军将来统一华夏,将会带领华夏迅速成为东方强国,届时将会直接对大英帝国在亚洲的秩序形成严重挑战,这一点是不得不去防备的。

  反过来,他认为需要在华夏保持均衡态势,即满清、太平军以及复汉军三方形成均势,因此他不赞同扶持复汉军,反而需要进一步提高太平军的势力,与此同时也不能彻底忽视满清,最好能够让满清据满洲、蒙古以自守,同时需要警惕满清沦为俄罗斯人的傀儡。

  璞查鼎与他们两个人的想法都有一定的区别,他不认为满清有继续扶持的价值,只因为单纯从种族数量来看,满清已经凑不出二十万人出来作战,将来很有可能面临灭亡的危机,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帮助太平军具备跟复汉军相同的体量,确保南北分制,同样是均衡策略,不过他认为不需要满清实现三角分立。

  璞查鼎最后做出了一句总结,“大卫,我部分同意你的观点,让复汉军统治中国的南方,足够成为大英帝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地,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一点,华夏实在太大了,无论让任何一方去统一它,都会违背大英帝国的利益。”

  “没错,实际上复汉军的强大已经逐渐超过了我的预期。”

  文咸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感叹道:“先生们,或许你们还不知道赵源在广州、武昌做的事情,他在努力使这个古老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并且在积极武装他的人民——根据我们的预估,一旦让赵源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且建立了初步的军事动员机制,他将会在短短时间内拥有至少五十万陆军,不是大清朝绿营那样的陆军,而是至少是欧洲二流水平的陆军!”

  五十万二流欧式陆军,放在西方大国眼里,同样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在相隔万里之遥的东方,意味着大英帝国至少需要出动二十万至三十万陆军,才有可能击败复汉军。

  可问题是,大英帝国能出动这么多军队,在遥远的万里之外打上这一场近乎必输的战争吗?

  如果真有人这么去想,那么他只会被所有人当成是战争疯子。

  “总督先生,您所说的的确有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复汉军统治下的华夏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文明国家。”

  大卫也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他缓缓道:“你们应该知道,在赵源的努力下,汉王府的币制改革和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甚至已经颁布了第一本宪法,还在积极准备制定《民法典》,另外他们的教育改革也在逐步进行,我们一味去压制这样的势力,真的能压制得住吗?或者说,这样的代价到底是不是大英帝国所能承受的?”

  “你们应该知道,在当前华夏的土地和人口规模下,赵源很有可能不会成为穆罕默德·阿里,而是会成为另外一个彼得大帝!”

  所谓的穆罕默德·阿里,指得是埃及的政治强人,他早年间是商人出身,后来应征入伍,成了奥期曼军队的下级军官,并且迅速在抗法战争中取得了名望,步步晋升,而后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下的埃及总督。

  但是阿里并没有满足,他为了实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强盛的大埃及帝国的目标,设鸿门宴清除马穆鲁克封建军阀,颂布法令没收封建地主土地,推行土地国有化,兴修水利,分配给个体农民,并且消除苛捐杂税,降低农民负担,并且还大肆发展教育,建立大学,改革军队,发展工业。

  可以说,赵源所做的一切,与穆罕默德·阿里实在太相似,简直就是另外一个翻版的穆罕默德·阿里,但问题是,穆罕默德·阿里的下场并不算好。


  (https://www.02sw.net/3203_3203624/1095537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