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瀚海唐儿归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501章 世间孝子何其多

第501章 世间孝子何其多


第501章  世间孝子何其多

        张昭都快要誓师出关了,但东京的耶律德光,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之所以说不是确切消息,那是因为受刘知远这边,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张昭什么时候出兵,只是大概分析在七八月份。

        关中乃形胜之地,那可不是说着玩的,只要把函谷关、武关、潼关和风陵渡一封闭,真就是与世隔绝般的感受。

        加上张昭还控制了鄜州,就更容易封锁消息。

        耶律德光皱着眉头,虽然等到了刘知远派人来朝见,但光哥的心里,仍然很不舒服。

        因为刘知远派来的王峻,从头到尾就没说过一句投靠的话,甚至还在暗示耶律德光入了中原之后,没有及时封赏河东兵将。

        刘知远在想什么?耶律德光越想越有些愤怒。

        没追究你两次杀伤我大辽军队的罪过,就不错了,你竟然还敢要赏赐,还要犒赏,怎么的?打的草谷要分你一半呗?

        想到这些,本来准备赐给刘知远的手杖,耶律德光不赐了,这在辽国来说,可是象征尚方宝剑的。

        本来光哥还准备要是刘知远识趣的话,他又不介意认一个老儿子的,现在,哼!

        不过,冷落王峻的这些时日,耶律德光放纵契丹人在中原打草谷的恶果,开始显现。

        先是澶州盗帅梁晖等四处袭杀契丹军马,此人手下有几百精骑,皆是杜重威屈膝之后,从军中逃走的晋军骁骑。

        他们熟悉地理,又不惧契丹骑兵,加上各地百姓掩护,顿时让契丹人极为头疼,甚至还开始威胁白马津的浮桥。

        紧接着,失去了节度使约束,又被契丹人打草谷的亳州、陈州,开始有后晋牙兵举义。

        他们占据了亳州一带,甚至聚集数千之众围攻宋州,州城之中如果不是有千余契丹士兵的话,恐怕宋州人也跟着反了。

        没过几日,已经确定投靠南唐的徐州武宁军节度使虎刺勒,开始派游骑骚扰单州、曹州一带,并拨出钱粮,支援亳州一带的义军。

        这还是影响比较大的,至于乡间团结健儿和各地低级军校组织的义军,更是多不胜数。

        契丹人从原本十余骑也能四处劫掠,开始变得没有五十骑以上,压根就不敢下乡了。

        耶律德光既舍不得打草谷带来的收获,又想要平息民间的反抗之火,竟然假惺惺的召见冯道,问冯道曰:“天下百姓,如何可救?”

        这番毫无廉耻,连冯道都有想吐的感觉了,这纵横几十年的不倒翁,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此时百姓,就是佛祖在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伱能救得。”

        耶律德光听完默然不语,于是再也不问冯道国家大事,冯道也乐得赶紧跑回去,继续当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不倒翁。

        不过,此后事情越演越烈,到了四月末,连张砺、赵延寿这样的辽国汉臣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出来谏言,耶律德光于是有心约束一下部队。

        赵延寿趁机进言,让耶律德光放了被形同软禁的各镇节度,让他们返回驻地安抚士卒,剿灭盗贼。

        耶律德光也觉得有道理,开始准备放回各镇节度使,不过在此之前,他先准备将契丹的兵将,安排到沿黄河一线,做好防御张昭东进的准备。

        赵匡赞就站在赵延寿身后,对于他这个遗传了父亲帅气相貌,又年少有为的燕王之子,耶律德光还是很喜欢的。

        此刻,赵匡赞突然觉察到了这时一个绝好的机会,他把手一拱,从一众番汉大臣中站了出来,对耶律德光说道。

        “若要阻击凉军东进,最适宜的地方就是自大河往东的河中护国军节度使,陕州保义军节度使与洛阳附近的河阳三镇节度使三地。

        而又以河中护国军节度使辖地,控扼大河,有山川之险,为兵家必争之地。

        臣虽年少,但归于上国之前,曾在临近的华州做过节度使,麾下更有河中籍兵将,因而熟悉河中地利,愿为陛下坚守,以待天兵。”

        赵延寿眉头一皱,直觉不太对劲,因为赵匡赞私下对契丹是个什么态度,他可是清楚的很,怎么可能主动要求去为契丹效命?

        “乳臭未干,何敢在陛下面前言军国大事,还不退下!”

        赵延寿板着脸,狠狠训斥着赵匡赞,还挥了挥手,让他赶紧退下。

        耶律德光却哈哈一笑,“初生牛犊不怕虎,既有报效之心,当赏!你说说,若是到了河中,该如何防御凉军啊!”

        赵匡赞无视了父亲赵延寿责怪的眼神,看着耶律德光胸口位置回答道。

        “河中城临大河,楼堞完整,蒲津渡浮桥沟通南北,还有蒲津关水城以为护卫。

        臣到了之后,拣选勇士,以铁索横江,沿河立堡寨固守不出,只凭山河之险就能堵住凉军。

        等陛下大军到后,凉军已成疲敝之师,破之何难?”

        耶律德光闻言更加赞赏了,一边做过赵匡赞祖父掌书记的辽国汉人大臣张砺,也点头赞同,向耶律德光进言道。

        “金吾将军镇守过河中、华州一带,熟悉地理人情,若能以彰国军二千人辅佐,定能扼守蒲津关,将凉国大军堵在西面。”

        彰国军就是韩德让家族为耶律德光训练的汉军,不同于赵家卢龙军这样的牙兵,彰国军兵卒是在辽国一手训练出来的,家小都在辽国,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奚人,忠诚度是没问题的。

        耶律德光闻言点了点头,立刻就觉得让赵匡赞去镇守河中,确实是个好主意。

        “着彰国军步军指挥使张琏率两千人与赵金吾同行,扼守河中府。”

        赵延寿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妙,但赵匡赞毕竟是他的儿子,他也不可能去跟耶律德光说自己儿子不可靠。

        只能选择继续说赵匡赞年纪尚小,能力不足,难以独当一面,这样日后有什么变故,他赵延寿也好洗脱嫌疑。

        耶律德光做梦也想不到,赵匡赞竟然跟他父亲赵延寿不是一条心。

        而且赵匡赞已经二十二岁了,怎么看也跟年纪尚小扯不到一起去。

        他只当是赵延寿不想赵匡赞去冒险,因而不为所动,还是让赵匡赞去河中。

        是夜,赵匡赞得了耶律德光的允许,如鸟脱樊笼,立刻自己出钱,请彰国军指挥张琏等军校饮宴欢聚,还给彰国军上下放了一匹帛布的赏。

        在这些刺激下,第二日全军以极快的速度离开东京,飞速向河中而去。

        。。。。

        河中府就是后世山西省运城市的永济县蒲州镇,这座城市在后世寂寂无闻,甚至就连运城市,那也没多少存在感。

        但是在古代,特别是桥梁技术还不成熟的唐代,河中府在黄河沿岸地位非常高。

        在黄河沿岸来说,唐时只比洛阳低,有段时间还形同唐朝的中都,到了现在,地位也只比洛阳和开封低一点。

        赵匡赞自己带了五百人,少部分是不愿再继续给契丹人卖命卢龙军牙兵,大部分本来就是他带到契丹去的旧人。

        彰国军指挥使张琏是个瘦高的汉子,只有几岁时就被契丹人掳到了草原上,彰国军的士兵,大多都是这种经历。

        因为契丹的南侵,并不是在石敬瑭时期开始的,而是早在后唐庄宗时期就开始了频繁骚扰。

        二三十年下来,张琏这种幼时就被掳走的汉人,很难说他们是汉人还是契丹人了,其中甚至还出现了耿崇美、崔延勋以及于田韩家这样的家族。

        河中府蒲州城,坐落于黄河的东岸,西北处就是目前最大的黄河浮桥蒲津桥,向西望去,鹳雀楼与蒲州城遥遥相望。

        此城临河靠山,青石铺地,夯土坚城,城均高六米有余,宽一米多,城上可通骡马,周长十余里。

        城外沿河建有水城军寨,与主城可以互相支援,城外五里皆无高大树木,视野极为宽阔。

        张琏与赵匡赞赶到蒲州城下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样的雄城如果要硬攻,没有三五个月都别想攻陷外城。

        河中节度使原本是侯益,此君也是代北老人,出身李克用的军校。

        昔年庄宗众叛亲离,困守洛阳,侯益听闻后,连夜脱离李嗣源的队伍,只身历经艰难险阻,毅然回到李存勖身边,是为兴教门十三忠之一。

        只可惜,年轻时忠义节勇的侯益到老之后,却变得蝇营狗苟,只图富贵,再无年轻时那股幽并豪侠的气势了。

        他勾结过孟蜀想要谋取富贵,耶律德光入东京后,侯益更是带着长子亲自到东京朝见。

        还对耶律德光说自己没参与过对抗辽国的战斗,言辞甚为恭顺,耶律德光因此还专门下召,免了侯益的朝贺钱。

        或许,当李存勖身死兴教门之后,那个忠勇节义,孤身千里归来的侯益,就已经死了吧!

        侯益去了东京开封府朝见,蒲州城则暂时由他的儿子护国军兵马留后侯仁宝控制。

        见赵匡赞率两千五百人到来,侯仁宝赶紧将他们迎入城中。

        赵匡赞带着张琏跟侯仁宝四处巡视了一遍之后,悄悄将张琏拉到了一边。

        “蒲州城分水旱两城,凉国西来,若要直下东京的话,只能仰仗大河水运之利。

        侯留后晋人也,未必可信,为安全计,不如你我二人各据一寨。”

        张琏点了点头,只是有些为难,按说他是耶律德光派来辅助赵匡赞的,应当让赵匡赞守蒲州城,他去守水城的。

        可是张琏及其手下都是北人,还年少时就被掳到了大漠草原上,是完完全全的旱鸭子,要他去守水城的话,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赵匡赞看出了张琏的为难,不以为意的说道:“指挥使何必为难,都是为陛下效力,当不分主客。

        就请指挥使拨五百兵于我,你且看住侯仁宝镇守蒲州城,我自去水城如何?”

        张琏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有些感激的一拱手。

        “赵金吾仁义,某家确实不习水战,就在此谢过了。”

        赵匡赞趁机说道:“不过这几天,还是要劳烦张指挥守一下水城。

        某麾下兵将,有百余就是河中本地人,数年未有归乡,近日人心浮动,某不得不亲去安抚一下,还得安排人把他们的家眷都接过来。”

        张琏点点头,脸上浮现出明白的微笑,赵匡赞的这个要求,看起来合情合理。

        都到了河中府,还不让牙兵与家人见上一面的话,搞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赵金吾尽管去,某家虽水性不佳,但是守个五天十天,还是没问题的。”

        。。。。

        作为北平王赵德均的孙子,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外甥,从小在洛阳皇宫中长大,素来交游广阔的权三代。

        赵匡赞虽然与侯仁宝两相差了八岁,但两人交情其实一直不错。

        所以对于侯仁宝的为人,赵匡赞摸的还是挺清楚的。

        侯仁宝此人,能力只能说中规中矩,是一个合格的武将世家子孙,不出彩,也不差,性格上有些冲动,但还是能明辨是非。

        从东京一路来,由于张琏等人就在身边,赵匡赞不方便派出信使联络岳父张昭。

        到了蒲州城终于支开张琏后,赵匡赞便一边派人报信,一边径直前来拜访侯仁宝。

        河中蒲州的重要性,实际上比赵匡赞给耶律德光描述的还要重要。

        自先秦起,关中势力要出兵中原,蒲州就是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特别是现在,沿河一带被水旱蝗三灾和人祸打击,居民几乎都逃散,很难获得补给。

        那么依靠黄河水运运粮草辎重,就成了几乎唯一的选择。

        张昭若是占据了河中,就可以以此为后勤基地,顺河而下暴打辽军。

        若是没有河中,张昭就只能被堵在蒲州以西,强行啃这个极为险要的黄河要塞。

        所以赵匡赞一开始的打算,就不是直接去关中投靠,而是拿下河中献给张昭。

        侯仁宝对赵匡赞的感觉很复杂,因为赵家和契丹人纠葛太深了。

        作为代北武勋的一员,自耶律阿保机背信弃义,违背与李克用的约定起,代北武勋对契丹人的感觉就不是太好。

        赵匡赞看见了侯仁宝那便秘的表情,嘿嘿一笑也不说话,直接往侯家内宅走去。

        “武家姊姊呢?身体可还好?昔年她不是说要将妹子嫁给某吗?武家幼娘何在啊?”

        侯仁宝闻言,却突然脸色一暗,“你武家姊姊,年初已经去了,跟幼娘一起,老家突发山洪,冲了别业,尸骨无存。”

        赵匡赞面露震惊之色,半晌都未说话,他看了看侯仁宝,眼中似有泪花在闪烁。

        “未知姊姊神位可在?容小弟上一炷香吧,昔年在东京,某贪嘴,可没少吃姊姊侍弄的饭食,幼娘那时候就温柔尔雅,有大妇之风,不想竟然遭了这样的厄运。”

        哀伤的气氛中,两人的关系突然就拉进了,就仿佛回到了当年一起瞎胡闹的日子。

        侯家后宅,赵匡赞郑重而哀伤的给侯仁宝妻武氏上了一炷香,随后脸上浮现出了犹豫的神色,紧接着又长叹一声,看着侯仁宝说道。

        “好叫兄长得知,弟此次来,其实是别有谋划的,本想瞒着兄长,但姊姊神魂面前,实在不忍说任何妄言亵渎。”

        侯仁宝盯了赵匡赞半晌,然后才干涩的说道:“若是来劝愚兄投靠契丹辽国的话,就不必再说了。

        家父都已经去了东京府,契丹主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难道真要侯家一家老小都到东京被软禁,才会放心吗?”

        赵匡赞见侯仁宝不像是作伪,心里就是一喜,随即装出有些愤怒的样子。

        “兄长以为某赵美是何人?我虽姓赵,但身上还有后朝明庙陛下血脉,天潢贵胄岂会屈膝胡虏?”

        侯仁宝有些摸不准赵匡赞的路数,他迟疑着说道:“大郎勿怪,若说你不是来劝某去东京的,哪还有何事?

        总不是来要兄长就这三千士卒,起兵反抗的吧?”

        赵匡赞似笑非笑的看了侯仁宝一眼,“姊姊神魂面前,兄长何必问我?难道你真不知道关中已经有变?”

        侯仁宝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他猛的走出门去,将门口的侍卫赶到了院外,随后才回来看着赵匡赞说道。

        “既然是大郎问起,实不相瞒,张王殿下确实派人来找过某,但某父亲尚在东京,平素也不知张王有何志向,是以未曾言语。”

        赵匡赞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侯仁宝说道:“某昔年在马嵬坡下,与张王有过一面之缘,亦深知张王为人。

        其义子信长公,乃是某十五姨夫,更兼张王有一女,虽非血脉,但以长女视之,承蒙看重,许以婚姻。所以张王实乃某之泰山。

        天道轮回,王气流转,我河东武人的王气,已被石氏卖国求荣损伤殆尽了。

        河东日穷,合该河西王者出。

        某泰山雄才大略,更兼仁义之主,麾下雄狮十万,西凉铁骑骁勇无比。

        辽主尧骨,三下中原,先败戚城,再败阳城,于河北仓皇之际,得一橐驼方得活命。

        若非杜重威、李守贞辈无耻屈膝,安能入中原?

        此后又纵胡骑四处打草谷,惹得四方豪杰并起。

        其又软禁朝见诸镇节帅,岂能与张王相比?

        兄长若能以河中天险投靠凉国,既能救天下苍生为子孙积阴德,又能高官厚禄福泽后人,岂不美哉?”

        侯仁宝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赵匡赞竟然成了河西张王的女婿。

        这以前他对凉国来的锦衣使者不感冒是因为什么?不就是凉国没有他侯仁宝的位置嘛。

        若是献城了也得不到重用,那他何必冒险?

        况且父亲和长兄还在东京,他要是献了城,父兄还能有命在?

        但是现在赵匡赞成了张王的女婿,有这层关系再献了河中,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个从龙定鼎之功,还跑得掉?

        “惜乎父亲、兄长还在东京,若是某献了城,害了至亲性命,岂不成了不孝逆子!”

        侯仁宝思考了半晌,还是有些犹豫。

        “兄长岂不闻忠孝难以两全?献河中与张王,驱逐北虏,乃是大忠。又能救下被契丹蹂躏之民,乃是大仁。

        若世间英豪都被孝字所困,那谁为国家尽忠呢?

        想来侯伯父也能理解,况且契丹主未必就会杀他们。”

        说完,赵匡赞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他有些复杂的对侯仁宝低声说道:“某之大人,也在东京呢。”

        侯仁宝一愣,突然想起来了,对啊!赵匡赞的父亲赵延寿,不也是在东京?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突然发现对方的眼睛里,都闪烁出了‘孝顺’的光芒。

        这.!

        既然大家都是孝子,那就没事了!

        中暑了,上午去打了吊针,刚回来才码完字。少了五六百字,大家就当是二合一吧。

        话说重庆的天气是真离谱,今天气温降到了四十度,我竟然觉得很凉快,结果不开空调,直接中暑了。


  (https://www.02sw.net/3204_3204604/1169762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