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赵钰:暂且压下,莫在晋使面前
第164章 赵钰:暂且压下,莫在晋使面前丢了我朝脸面!
杜云山走出皇城,回望身后那巍峨连绵的建筑群,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来。
他隔着袖筒,摸了摸藏在其中的那叠纸张,眸子里的惊色再度浮现。
在皇宫中,在天子面前,他很好的掩饰住了自己的惊讶,但等到出了皇城,再回想起自己在这纸张上粗略看到的内容,依旧震撼不已。
上面的那些内容,就是寻常墨家弟子也想不到,偏偏这位少年天子不仅想到了,而且还顺便做了更进一步的猜想,甚至这个猜想还有不低的实现可能性!
想到这里,作为楚墨这一代最杰出的弟子,杜云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回自己的住处去验证一番了。
“杜师兄,你见到那楚国天子了吗?”
“大师兄,那小皇帝没为难你吗?”
回到住处,几名墨家弟子见他回来,连忙围了上来,开始询问起皇宫的经过来。
这一次随阚棱护送使团来神京城,除了杜云山这个楚墨钜子的亲传弟子外,随同前来的还有十几名颇具天赋的墨家弟子,一方面给杜云山打下手,一方面等到时机合适,在城中讲学收徒,把墨家学说传播开来。
“你大师兄我就算是墨家弟子,但没有功名在身,和寻常百姓并无区别,对方乃一国之主,怎么可能会自降身份,找我的麻烦?”
杜云山笑着解释了一句,随即板起脸,问道:
“看你们这么闲,莫非今日的功课已经做完了?要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若是谈论起墨家典籍来,你们连普通人都比不过,那还有何脸面自称墨家弟子?”
一名墨家弟子闻言,笑道:“大师兄说笑了,我们虽然没有大师兄对我墨家典籍掌握的透彻,但好歹跟随田师数年,也算是略有所得,怎么可能连普通人都比不过?”
旁边几人大点其头,赞同之意表露无遗。
“你们莫要学了个皮毛就自傲,须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杜云山说着,从袖口中取出一沓纸张来,递给他们,“先看看,能看懂不?”
几人疑惑的接过,在杜云山目光的逼视下仔细看了起来。
很快,一阵阵惊呼声在这个不大的小院中响起。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句话,我曾在墨家典籍中读过,却从来没想到竟然能这般应用!”
“对方将其称为‘小孔成像’也算是颇为合适。”
“还有,小时候我也曾把冰块磨成镜子状,以此取火。但将这种现象与‘小孔成像’相结合,却实在是匪夷所思!”
“两块凸透镜叠在一起,真的就能看清远方的景象吗?”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这些墨家弟子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不停。
突然,有人抬头向杜云山问道:“杜师兄,莫非你进宫后,遇到了我墨家前辈,才得到这等精妙的设计?”
杜云山摇头失笑,指了指他们手中的纸张。
“你们看看,这最后一页上标注的是谁的名字?”
众人急忙找出最后一张图纸,向最下方看去。
只见在纸张的右下角印着一枚鲜红的印章,上书“炎凤之宝”四个大字。
炎凤,是楚国天子登基后的年号;而宝,是皇家对于玺印的称呼。
能用一国年号作为玺印内容的人,除了那位少年天子外,再无旁人。
“这是楚国天子的手书?”
意识到这一点,这些随杜云山来到神京的墨家弟子惊讶的朝杜云山望去。
“正是如此,”杜云山颔首道,“这‘千里镜’的设计图,正是陛下亲手所绘,也是陛下交给我楚墨的第一个任务。”
“可是大师兄,此物做出来极为简单啊。”
一名墨家弟子忍不住道:
“只需找两块打磨程度符合要求的水晶,再找两节竹筒套在一起,就能很快完成。这般简单的活计,陛下为什么要交给我们楚墨去做?”
“一件做工精细的千里镜,找几个好手艺的匠人,不在意时间长短,自然能够做出来。但陛下要的,是能够量产,性能稳定,最好能够标明距离的千里镜。你们说,这件事,除了我墨家,还有谁能做到?”
杜云山的语气中,带着满满的自豪。
若论制造器械上的造诣,其余诸多学派加起来也不够墨家一只手打的。
墨家器械之精巧,世人皆知。
“大家也看到,陛下对我墨家颇有关注。”杜云山望着眼前的墨家弟子,略带激动的说道:“而此物,正是陛下给我墨家的考验,只要能够完成,那么我墨家就能得到陛下的信任,墨家之学说也能在楚国开枝散叶。诸位师弟,此乃我墨家百年难逢之机遇,万不可错过!大家群策群力,早日将其完成,上报陛下!”
他心中还有一层考虑。
自己离宫前,陛下曾言,数日后,这楚国朝堂上将会有变动发生,之后,自己这个工部右侍郎方走马上任。
陛下虽说不急,但自己却万万不能不急,反而应该早日完成陛下嘱托的任务。
他必须尽快拿出成果来,让陛下看到才行!
此刻的杜云山心中清楚无比。
他必须要快点做出成绩来,最好是越快越好。
虽然那位少年天子并没有给他定什么期限,也没有要求他必须如何如何,甚至还说让自己不要急,慢慢来。
可杜云山也知道,这些身居高位之人的耐心是极其有限的。
更何况,陛下身为一国之主,日理万机,如“千里镜”这种小事,只会关注一时,时间长了,就放到脑后了。
因此,为了让陛下能够记住此事,记住自己,记住墨家,他必须尽快拿出成绩。
最好是在自己走马上任之前!
就在杜云山信心满满的准备早日完成赵钰交给他的任务时,被他一直在心中念叨的赵钰,此时的心情却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差。
“兵部一名右侍郎,三名员外郎,七名主事,京营三名参将,户部两名员外郎,四名主事……单单这正五品以上官员,牵涉进此案的,就有足足二十人!”赵钰甩了甩手中的名单,怒极反笑,“这么说,朕还要谢谢那位淳于校尉了。若不是他,朕怎么查出这么多的硕鼠来!”
紫寰殿中,看着暴怒的赵钰,狄仁杰、贺拔允等辑事府、刑部主管官员齐齐躬身施礼,口中道:“还请陛下息怒。”
“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赵钰一掌拍在御案上,满面怒色骂道:
“真是给朕涨脸啊,这一次,一大半兵部竟然都牵涉了进来!你们说说,让朕如何息怒?朕处置完黄景明,可是看在诸位臣工的面子上,放了那些余党一把,只盼着他们能够改过自新,好好为朝廷办事,结果呢?这还不到半年呢,就给朕来了这么一手,把朕的好意尽数当成了驴肝肺!早知如此,朕那时候就应该全砍了这群硕鼠!息怒?好!来,怀英,你来告诉朕,朕应该如何息怒?”
<div class="contentadv"> 被点名的狄仁杰吓得缩了缩脖子,一句话也不敢说。
这也不怪他啊,黄景明被陛下您铲除的时候,我狄怀英还没入朝为官呢,这要问也不该问我啊……
其余众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插话。
没看见陛下正在气头上呢,这时候开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骂了一通,赵钰这才觉得心里的气顺了些,坐下来,抿了口茶润润嗓子。
“张卿,你大理寺与辑事府、刑部、都察院一并办理此案,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这你要看看,这次之后,还有哪个敢乱伸爪子!”
听到赵钰这杀气腾腾的话语,大理寺卿张朝那颗心不由得一缩,连忙答应下来,随后又小心翼翼的问道:
“臣领旨,只是陛下,这样一来,兵部可就没有主事之人了。”
赵钰一愣之后,郁闷的抬手敲了敲桌子。
可不是嘛。
自从,原来的兵部尚书张六奇被革职查办后,他便没有重新任命兵部的主事之人,兵部事务一直由左侍郎陆忆安暂时负责,右侍郎陈延在旁协理。
如今陆忆安还在镇国将军关昊苍处,尚未返京,而随着案情明朗,右侍郎陈延更成了淳于庆一案中涉案的官职最高之人被抓进诏狱,这兵部可不成了空壳子了?
“下诏,让陆侍郎先行返京,至于陆侍郎回来前这几日,兵部事务,先让贾诩暂时担起来吧。”
赵钰思索良久,最终下了这个决定。
枢密院的职责范围和兵部本就有所重叠,在王朴被赵钰强令休养后,贾诩暂领枢密院事务做的也还不错。
这一头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一事不烦二主,让贾文和顺道把兵部事务也担起来好了。
反正,凭这只笑面虎的智慧和手段,应该能将这两个部门的事务全部妥善处理。
这贾狐狸真是受陛下重用啊!
听到赵钰的安排,作为贾诩好友的李儒在心中感叹道。
刑部尚书韩方海考虑的更多。
他在心中给自己鼓了鼓气,方道:
“臣斗胆问陛下,一下处置这么多官员,是否会影响到朝政运行?”
“韩卿放心便是。”赵钰冷哼道,“这世上,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想当官的人有的是!这群混蛋不想好好干,有的人想好好干!韩卿放心便是,朕不日会下诏,再在各府征辟察举人才,以为补充。”
“陛下这般说,那臣也就安心了。”
韩方海一边说,一边退回队列中。
赵钰目光扫视众人,略有些不耐道:
“众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再不说,此案就这样定下来了。”
迎着赵钰的目光,李儒向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还有一问。”
“讲!”
赵钰看了李儒一眼,语气中听不出喜怒来。
李儒道:“陛下,如今晋国使臣尚在神京城中,若是大动干戈,是否会让对方知晓此事,从而看轻我朝?若真如此,那不久后双方谈判时,对方定会借机施压。以臣愚见,不如先将涉案之人尽数关押,等到与晋国谈判完成,晋使离开后,再行处置。”
赵钰朝殿外问道:“高力士,那晋使何时上朝觐见?”
从殿外传来高力士的声音。
“陛下,晋使冯大通后日朝会时进殿觐见。”
赵钰沉吟半晌,方点头道:“也罢,就依文优所言。暂且压下此案,以免在晋使面前丢了我大楚威风。不过,诏狱那里你们都给我看好了,若是有人被死在其中,或者被歹人劫狱,那朕,惟你们是问!”
众人连忙拱手,齐齐说道:“臣等,谨遵陛下之命!”
…………
炎凤元年六月二十日,晴。
辰时。
晋国使节冯大通,已经和副使一道,在皇城太极殿外的一处小殿中等候了。
在殿内殿外,甚至距离他们不过三米远的位置,都站立着态度恭敬,但戒备满满的宫中禁军。
这让冯大通和他的小伙伴心中嗤笑不已。
这楚国君臣也就是面对缅国、齐国这样的弱国小国方能趾高气昂,对上我大晋这般中原强国,还不是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没看到就连他们入厕时,这楚国都恨不得派一名禁军盯着他们吗?
说起来,这楚国对他们的防备也的确是严。
自从下了船,那姓阚的楚将便带着他们一路南下,而且沿途只在驿站住宿。
自己提出向进城看一看大楚的风土人情,都被那个老油子给笑呵呵的直接无视了。
一想到这个,冯大通就觉得心里有些发堵。
他甚至觉得,派那厮来护送他们,就是楚国刻意的!
在冯大通胡思乱想间,时间缓缓流逝。
两人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冯大通方才得到内侍通告:天子已经处理完今日朝政,请晋使入殿相见。
于是,两人从偏殿中出来,在一名小黄门的引领下,在数十名禁卫的“护送”下来到了太极殿前。
对于太极殿,晋国大臣也算颇为熟悉。
自从楚国太祖定都神京之后,历代楚帝都是在这座大殿中举行朝会,而几乎所有晋国使臣,也都是在这里觐见楚国皇帝。
合纵连横,议和开战,这两百余年间,尽皆有之。
站在太极殿殿门前,冯大通望了有些紧张的副使一眼,老神在在的整了整衣服。
今日,就让本使给这楚国小皇帝见识一下北国的风雪吧!
(https://www.02sw.net/3217_3217091/1157834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