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隋第三世全文阅读 > 第361章: 那你干嘛来着?

第361章: 那你干嘛来着?


    对于长安百姓来说,自从隋朝收复关中以后,长安就变得热闹了起来,均分田地等等利民政策不足道哉,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百姓现在热议的文教事业。

  大隋王朝在长安开设了二十家‘大隋图书馆’,广售廉价书籍,达官贵族、贩夫走卒,皆可在‘大隋图书馆’购买书籍,不买也没有关系,可以任意把书架上的书籍拿到阅览区阅读、抄录,哪怕你在里面读到关门时间都可以。当然了,如果你损坏、弄脏了书籍,必须照价买走

  读书,在这个年代是高尚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前程的事情,现在在长安城里的百姓,大都会买一本《蒙学》。即使是自己看不懂,也可以让儿子看、孙子看。

  长安已经开设了很多义学,教的就是这本《蒙学》,算不上是什么高深学问,但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孩子可以先在义学中认字,认字以后,这些原本看不懂的书籍,自然也就慢慢看得懂了。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纯朴的百姓们的共识,他们不奢望一下子就中状元,觉得做好眼前之事就够了,至于别的,以后再看吧!好的是大家的生活有了盼头,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杨侗对于长安百姓来说,他不止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更是一步步带着大家走向富裕的好亲王,他均分田地、平抑物价、重农工、重商业……还有以工代赈政策,让长安百姓通过出卖劳力而获得额外收入,有了钱,大家可以改善生活

  由此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百姓都看得见,更让百姓感激零泣的是朝廷给百姓白送耕牛。

  虽然朝廷还没办法做到一家送一头牛,但是听说秦王殿下在北方、将军们在西方都取得了大胜,大家缴获到数不胜数的耕牛,到时候会分给还没有得到耕牛的百姓家中。

  耕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制约生产力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就是耕牛的数量严重不足,没有牲畜牵引耕犁,单单人力耕作,不难想象会是何等缓慢。而有了牛,进度、效果、产量都成倍成倍的增加。

  这样真心为百姓着想的王朝,你让大隋百姓怎么能不爱戴?

  在乱世之中,还有不少人在生死里挣扎,对比之下,长安百姓都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这一切,都是大隋王朝给他们的,所以人们拥护大隋很正常。

  可是这样一个为百姓为实事、为百姓谋福祉,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朝廷却有很多人要推翻,而他们要推翻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隋开图书馆、办义学,那些世家大族认为不该向百姓出售书籍,认为百姓应该继续愚蠢下去才好;二是不应该分田地给百姓,更不应该取消丁税。

  世家的这些理由很让人愤怒,可是以前的李唐皇帝李渊也这么认为,大家敢怒不敢言。好在大隋赶走了李渊这个暴君,使得自己成为大隋的百姓,享受到了冀州、幽州、并州、雍北一样的待遇。

  可是百姓们还是不懂世家大族为什么说隋朝不好,并且要推翻掉。

  可是现在,百姓们开始懂了。

  因为有说书人从各个角度将事情拆开来说,让百姓捋出了头绪。

  世家大族为支持大隋开图书馆、办义学,是他们担心百姓家的孩子读好书,考出状元以后,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世家大族不支持大隋均分田地,是他们失去了盘剥百姓的工具。

  世家大族不支持大隋依法治吏、依法治国,是他们家里都是坏人,生怕朝廷会处死他们家里的坏蛋。

  ……

  世家大族要推翻大隋的理由,通过说书人的嘴巴,从长安渐渐蔓延向整个关中,看着一个个世家被打垮、被处罚、被处决,百姓们的心里只有‘该死’、‘该杀’两个词语。

  理解世家大族该死理由的百姓,这才发现大隋王朝的好,也才发现大隋王朝一旦被推翻后,他们还要回到以前那种猪狗不如的日子,所以关中百姓对大隋的支持,达到了一个恐怖高度。

  ……

  支持的另一面,就是反对。

  百姓的生活因为大隋而美好,是得利者,理所当然的支持大隋;而世家大族,是利益的失去者,要推翻大隋王朝也是理所当然。

  在靠近东市的亲仁坊,一个稍微偏僻的院落里,聚集了一百四十个来自各个世家的大人物。当然,这些所谓的大人物在如今的长安城,也只是一些行商的掌柜而已。

  虽说杨侗入主关中之后,大隋王朝对关陇世家进行毁灭性的打压。但世家在这个时代的能量十分庞大,哪怕他们的主家要么死,要么离开了关中,可是他们积攒数百年的底蕴却绝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抹杀。

  加上杨侗的权力中心远在魏郡邺城,长安这边只有李靖和裴仁基二人,很多事情自然难以面面俱到,也给这些世家可趁之机。他们暗中招揽到了许多以往的家丁护院,虽然没有实利在那里,但就凭关陇世家的名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他们效命,至于不愿意效命的人,都被暗中弄死了,留下来的都是这些都是关陇世家的铁杆心腹。

  其实天下世家并不介意族中子弟出仕于大隋,因为大隋统一北方之后,已是稳妥的天下第一诸侯。只可惜杨侗的做法,碰触到世家大族最根本的利益,并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这是他们最难以接受的事情。

  高坐主位的是一名年约三旬的青年文士,他名叫裴律师,是裴寂的长子,娶李唐皇帝李渊儿女临海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

  当初杨侗打入并州的时候,闻喜裴氏自然难以幸免,不过杨侗对裴氏并没有做得太过分,剥夺了裴氏的一切财富后,将裴氏一族清洁溜溜的送给了还有洛阳立足的杨倓。裴氏枝繁叶茂,分有裴矩、裴蕴、裴寂、裴世清等支系,其中一些人继续在杨倓身边,杨倓失势以后,跟着裴世清投了李密。至于另外一批人,则到长安投奔了裴寂。到了关中失守,裴寂这一支又跟着李渊去了南方,而裴律师颇有几分本事,受李渊之命潜伏在长安,秘密联络关陇世家、关东世家、南方世家遗留在长安的人士,为日后收复关中积蓄力量。

  裴律师表情肃穆,他看着一个个被他邀来来的世家代表,沉声道:“我们的情报人员打探到了一个消息:说是杨侗将于近日抵达长安。”

  “不知都尉意欲何为?”一名老者皱眉问道。他叫王治,是宇文泰时期‘关陇十二大将军’中的王雄的后裔,乃是王家留在长安的代表人物。

  “我李唐势力在邺城几乎被连根拔起,而且邺城是杨侗的老巢,我们很难下手。他现在来长安,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裴律师笑道。

  “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是我有两个问题…”王治皱眉道:“一、镇守长安城的军队源自冀州、幽州流民草寇,是杨侗以骁果军为根基,始建于涿郡的精锐之师,晋王的几十万大军,就是被这支军队打得没半点脾气的,城中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战力不低十万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百战百胜,还对杨侗忠心耿耿,坐镇长安以后就没有改变过,没有一人是关中子弟;二、杨侗的凯旋之师,连东西突厥几十万大军都灭了;你说我们怎么打?”

  人家的兵能打不说,数量还多得离谱,没有十万大军根本玩不动。你小子现在没兵就想刺王杀驾,不是找死是什么?作死也不是这么死的吧?

  “隋军主力带着战利品东进,从并州回冀州去了,杨侗身边的兵力不多了,而且按照他的行事标准,顶多只带他的五千玄甲军来长安。”裴律师看了大家一眼,笑着说道:“至于长安城中的两万精锐,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会设法将之调离长安。”

  “还有以一挡百的五千玄甲军!”王治点了点头,问道:“这又怎么说?”

  裴律师道:“玄甲军肯定调不走的。”

  众人点头赞同。

  玄甲军是杨侗的亲卫,杨侗走到哪跟到哪,如果裴律师说是连玄甲军都能调离杨侗,大家二话不说就闪人,不跟裴律师作死,太不靠谱了。如今他实实在在的说,大家反而放心了。

  “就算杨侗只有玄甲军,那我们又有多少人?”

  “大家放心,晚辈已经早有准备了,大家且看此人是谁?”裴律师拍了拍手。

  只见一名武将从后堂中走出,对着众人躬身一礼道:“末将常何,参见诸公。”

  “常何?”不少人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

  “常何?莫非是龙门关守将?”王治却是想起了什么,看向此人道。

  “正是末将!”常何躬身一礼,惭愧道:“关中之战时,末将坐镇龙门关,兵败失守。在隋军整编降卒之际,奉命令潜入隋军。”

  “原来如此。”王治微笑着点点头,看来李渊为了夺回关中,留下了不少的后手呢。

  裴律师微笑道:“常何将军如今是一名校尉,是北宫玄重门一员守将。杨侗当日以楚王诈开玄重门、玄武门,如今我们也可以仿效之。”

  众人的眼睛为之一亮,玄重门是大兴宫北大门,异常坚固,这一道门户过后,经过宫城北苑,即可抵达玄武门、宫苑、禁宫。杨侗当初火烧宫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不知常将军摩下有多少人可以调动?”王治问道。

  常何拱手道:“五百人!”

  五百?

  王治脸上肌肉狠狠地抽搐了几下,五百人能干什么?而且这五百人还不是大隋的精锐,若是遇到玄甲军,一朵浪花都兴不起。

  “五百人就想搞事?开什么玩笑啊。”一人无语的看着裴律师,你傻还是我们傻?

  裴律师脸色也有些发烫。他倒是想多拉拢些人,奈何隋朝对关中大战后的唐军俘虏看得太严了,那些俘虏都被拉去雍北修路了,服刑两年才能归于官籍,太远联系不上、也不敢去联系,管得太严了。

  降卒,也被带去汉川等关中之外的地区屯田去了,一样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找他们?那完全是给他们送人头。

  至于各大世家的家奴、佃户皆被打散安置于陇右、雍北、河湟地区,先不说那些人愿不愿跟他们造隋朝的反,关键是人都找不着,联络都联络不了。

  “诸公莫急!”裴律师轻咳了一声,也感觉没有说服力,觉得是掀底的时候,沉声道:“晚辈并非此次任务的主将。”

  那你干嘛来着?

  ……

  (主角要当皇帝了,恳请书友们奉上自己心仪的‘帝号’、‘年号’和将军们威武大气的……比如龙将、虎将、卫国公、英国公什么的请大家给出自己自己的建议、留个言。谢谢!!)


  (https://www.02sw.net/3254_3254199/5024136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