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比崇祯大一岁全文小说 > 第287章 二百八十七章:调兴和军

第287章 二百八十七章:调兴和军


第287章  二百八十七章:调兴和军

        山西、陕西刀兵四起,辽东大凌河城的争夺战正是紧要关头,山东又发生了兵变。

        朝廷当然要调兵平叛!

        二月初通州总兵杨御蕃、天津总兵王洪率领六千多人马跟叛军在掖县八十里外接战。

        两个总兵官之所以敢直接扑上去,因为他们被调遣时收到的消息跟此时截然不同。

        那时的情报表明,一千余辽兵作乱破了几个县城,裹挟了几千囚犯、混混、流民打家劫舍。

        两个总兵官带领几个参将、游击、都司,率领六千多兵马,当然没把叛军放在眼里。

        谁知道迎战的叛军是自封大都督的李九成亲自率领,有骑兵五千名、步卒一万多。

        结果很搞笑,因为叛军骑兵多,来自通州、天津的明军打不过还逃不了,一半兵马投降了。

        两个总兵官和一众将领仅仅是三百多骑逃进了莱州城。

        噩耗传到京师,崇祯皇帝怒不可遏却又无计可施,简在帝心的大太监王坤只得硬着头皮谏言,可调兴和军平叛。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更何况是王坤这种大太监。

        他被黄毅欺负了半年心里恨死了,但愿今生今世再也见不着那个魔头。

        谁知道种种现象表明,皇帝要他继续监军,而且是监军登莱平叛。

        登莱叛军岂是等闲?

        情报表明,落入叛军手中的红夷大炮就不低于四十门,弗朗机炮超过四百门。

        他作为监军,监督新官上任的山东巡抚徐从治和登莱巡抚谢琏平叛有用吗?

        两位巡抚吃了败仗顶多是罢官免职,他这个监军恐怕会被皇帝杖毙!

        权衡利弊足三天,王坤不装了,他决定摊牌了,想要平定登莱叛乱,唯有调兴和军。

        至于再次跟兴和军一起行动后会不会再被黄毅使唤得团团转,他不管不顾了。

        但是他坚信,黄毅那个魔头不应该针对他。

        因为扪心自问,他回京师的这一个多月压根儿没想过报复,没有做出任何不利于兴和军、不利于黄毅的事儿。

        跟着兴和军不就是苦点、累点捞不到好处么?

        只要能够打胜仗得功劳,这不算啥,总比兵败被论死罪好吧!

        于是乎,王太监举贤不避仇,当着王承恩、曹化淳的面请调兴和军入关平叛。

        他还把亲眼所见的兴和军军容军纪坦言,并且信誓旦旦,只要有黄毅带领三千兴和军参与平叛,他王坤就敢担保必然成功。

        崇祯皇帝知道兴和军,也知道黄毅,还知道黄毅是耿如杞的女婿,他还清楚的记得为了救父亲投笔从戎的耿章华。

        不到三年,这两位小将已经成长起来了,都是从二品的副将了。

        崇祯皇帝从来不介意文官武将年轻,因为他自己就很年轻。

        想当年他仅仅十七岁,就能斗倒阉党逼死九千岁,算不算年轻有为?

        崇祯皇帝一直都是自以为是,直到亡国前一刻才幡然醒悟,才知道瓦解阉党逼死魏忠贤的自己有多蠢。

        现在的崇祯依旧是自我感觉良好,他看重耿章华和黄毅。

        既然黄毅的兴和军能打,既然王坤认为调兴和军去登莱平叛必然成功,那就调呗!

        而王坤却在腹诽,调兴和军没那么简单,粮草、马料、开拔银不给足数,那个魔头绝无可能服从命令。

        二月底,黄毅接到了兵部、宣大总督的调令,要求兴和军半个月内开拔。

        黄毅以春耕刚刚开始,兴和军必须抢农时为理由,要求延期到四月初开拔。

        并且报上了兴和军将要出动一千八百骑兵,一千二百步兵、炮兵,携带三十六门红夷大炮。

        因为骑兵数量多且人人双马,所以需要很多马夫。

        再因为兴和军仿制的红夷大炮重量超过三千斤,所以需要征用大量民夫。

        故而调动三千兴和军正兵,需要调集征夫五千,需要开拔银十万两,需要马料、粮食两万石……

        又因为叛军火炮众多,兴和军必须拥有更加猛烈的炮火才能够战而胜之,所以要求兵部拨给火药五万斤,五千斤红夷大炮二十门。

        黄毅仅仅是漫天要价,没指望朝廷真的给红夷大炮。

        他们宁可红夷大炮被李九成、孔有德的叛军俘获,也不可能爽爽快快给哪一路人马。

        明朝末年的效率有多低下众所周知。

        黄毅接到兵部和宣大的调令后开始回复,而且故意不用六百里加急。

        公文传送一个来回,实质性问题并没有进展,半个月就没了。

        来来回回扯皮几次,肯定是走过了春天,走过了秋季……

        反正黄毅不着急,他的计划是辽海结冰无法航行时彻底打垮叛军,把叛军抢劫到手价值数百万两银子的金银财宝翡翠玛瑙据为己有。

        猜想这一战过后,两三年内,兴和军再也用不着为钱发愁。

        要做到把所有的缴获全部侵吞,就必须做到独立行动。

        也就意味着凭借兴和军一己之力彻底剿灭叛军。

        拖半年,让朝廷的兵马再去填几次坑很有必要!

        免得跟其他的明军共同作战,被分走大量缴获。

        王坤不傻,不见着兴和军,决不会去登莱,他亲自跑兵部、户部、工部,为兴和军落实开拔的粮饷、火药、火炮。

        跑这些部堂不仅仅得有权势,还得有银子。

        王坤没钱!

        他当初是花光了积蓄才谋得监军宣大的美差。

        本以为做个两三年,能捞几十万两银子,抛去给司礼监、当权掌印太监的分润,自己能落下十万八万。

        谁知道现实很骨感,他一个监军太监居然是两袖清风回了京师。

        没钱没法办事啊!

        咋办?

        干脆耍横!

        于是乎,王坤更加出名了,因为他每天吵架,跟兵部尚书、侍郎吵,跟户部、工部的坐堂官吵……

        没有开拔粮饷,没有大炮火药,兴和军不肯开拔。

        理由简单,皇帝不差饿兵。

        叛军的火炮太多,没有足够的火炮、火药对抗简直是去送死!

        然王坤吵架仅仅是瞎耽误时间罢了,并没有能够要来粮饷和火药、火炮。

        皇帝一再催促,被逼无奈的王坤只得把这些天在户部、兵部、工部的遭遇哭诉,哭得痛心疾首。


  (https://www.02sw.net/3273_3273696/1161307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