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完整版 > 第五百六十章:倚老卖老胡尚书

第五百六十章:倚老卖老胡尚书


  天子的话音落下,胡濙原本带着几分迷茫的眼神,顿时清明起来。

  这怎么,和自己想好的剧本不一样啊……

  胡老大人眨了眨眼睛,差点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年纪,以至于连话都听不清楚了。

  不然,天子怎么可能就这么答应呢?

  事实上,不仅是胡濙,就连朝上其他的大臣,也皆是感到十分意外。

  有襄王的那件事情在前,群臣都以为,天子必不会让太上皇再有接触外朝的机会。

  可现在,礼部的仪注,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通过了?

  “胡尚书?”

  殿中静悄悄的,最终还是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胡濙这才如梦方醒,顾不得想其中用意,躬身道。

  “臣领旨。”

  朱祁钰坐在御座上,将底下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对于他们心里的想法,自然也一清二楚。

  但是事实上,在满朝上下,其实没有人猜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襄王之事,他之所以让岷王出面阻拦,是因为襄王是宗室,他如果这么明目张胆的卷入朝局当中,会在朝廷上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大明的宗室是一个顽疾,但是,至少现在还没有显露出他巨大的危害,所以,治理宗室要一步步来,如今宗学都还没站稳脚跟,不宜再对宗室动手。

  不然的话,真把这帮宗室惹急了,大的麻烦未必有,但是各种各样的小麻烦,却能够让朝廷头疼不已。

  至于说朝臣们普遍揣测的,天子害怕太上皇结交外臣的猜测,朱祁钰只能说,他们把自己看的太简单了。

  有过前世的教训,朱祁钰对于南宫跟外朝的联络,其实没有什么约束的意思。

  因为,严防死守这条路,他已经试过了。

  前世的金刀案后,他察觉到南宫有不轨之心,不顾声名伐尽南宫周围树木,禁绝一应人等接近,铁锁灌铅,命锦衣卫严加看管。

  但是,有什么用呢?

  所谓百密一疏,再严密的布置,都不可能没有漏洞,即便是现在,朱祁钰也不敢说,锦衣卫这庞大的网络当中,每个人都对他忠心耿耿。

  即便如今忠心,又难保以后不会被腐蚀。

  偌大的锦衣卫当中,只要有那么几个人愿意居中传递消息,这种种措施,便全部白费。

  只是严防死守,毫无用处,所以,何必要做无用功呢?

  敌在明处,我才能在暗处。

  我若将一切都摆在台上,对面的人,自然会潜藏以待时机。

  所以,如果说这道奏疏里面,有哪些地方,让朱祁钰想要否掉它的话,不是什么群臣朝拜,而恰恰是让他率群臣去朝拜。

  没别的,他就是单纯的不想见到朱祁镇。

  太庙一祭,彻底断了他二人的最后一丝兄弟情分。

  如果可以的话,朱祁钰甚至想让群臣自己去南宫朝拜,但是,这显然不太可能。

  所以,去就去吧,反正,就冬至这一次而已。

  朝局之事,有些时候复杂的让人头晕目眩,但是,有些时候,其实也简单的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无论朝臣们心中如何作想,总归,礼部的仪注就此尘埃落定。

  然而,胡濙已领了旨意,李贤却还愣愣的站在殿中。

  天子准了他的奏疏,原本该是好事,但是,此刻李贤的脸色,却好似被憋了一口气一样。

  直到胡濙瞪了他一眼,李贤才如梦方醒,拱了拱手,退回了朝班。

  不过,他迈步回去之时,眉头却紧紧皱着,目光有意无意之间,望向了内阁的方向。

  恰在此时,内阁当中走出来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最近位于舆论中心的次辅大人,俞士悦。

  他同样面色肃然,移步来到殿中,整了整衣衫,准备开口。

  然而,就在众臣都以为,他要提起将项文曜调到兵部之事的时候,俞次辅却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陛下,臣弹劾礼部尸位素餐,拖延怠慢,整日只知萧规曹随,庸庸碌碌,对国之大典一拖再拖,实为渎职,请陛下责罚。”

  ???

  殿中一阵惊讶,低低的议论声响起。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俞次辅一上来,就将矛头对准了礼部。

  貌似,礼部没得罪过这位主吧?

  何况,这弹劾的理由,也奇怪的很。

  什么叫“对国之大典一拖再拖”,这话放在别的时候就算了,但是这个时候,未免有些不合时宜吧。

  要知道,礼部这刚刚递上了冬至庆典的仪注。

  虽然说的确不算早,但是也不会耽误冬至大节,说是一拖再拖,未免有些过分了吧?

  群臣疑惑不已,但是,一旁的李贤却顿时脸色大变。

  果不其然,下一刻,俞士悦就朗声开口道。

  “陛下早在一月之前,就已经下诏,命各衙门准备东宫出阁之仪,如今,翰林院,内阁皆已做好准备,东宫也打扫干净,宫人内侍皆已备齐,但是,礼部却迟迟不曾递上仪注。”

  “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出阁仪典亦是国之要务,若非礼部故意怠慢,此次冬至大节,奉天殿上,太子殿下当率群臣朝贺陛下。”

  “故此,臣弹劾礼部不谨,不端,不敬,不勤,请陛下严加处置!”

  俞士悦的话音落下,殿中的议论声不仅没有停息,反倒是更盛了几分。

  东宫出阁,的确是件大事。

  所以,应当说这位次辅大人的弹劾是有理有据的。

  从朝局层面上讲,东宫早一日出阁,储本早一日稳固,朝廷伦序分明,于国安定有益。

  何况这件事情,的确是礼部延迟了。

  出阁仪典虽繁,但是太子殿下毕竟年幼,许多不必要的礼节,其实是能省则省的。

  相对来说,翰林院和内阁要准备太子殿下的课业,授师等一系列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繁忙。

  但是,翰林院和内阁这边,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准备停当,可礼部却始终没有什么动静。

  被弹劾也不能说是无缘无故。

  可问题是,这不应该是那帮愣头青御史的活吗?

  这种正面冲锋陷阵的事儿,什么时候到了一上来就出动内阁大臣的地步?

  而且,还是那句话。

  俞次辅,礼部哪得罪您了,让您这么当面锣对面鼓的在殿上直接发难?

  朝班之中,刚刚站稳的胡老大人也是一脸惊讶。

  他又眨了眨眼睛,忽然感觉自己今天是不是应该告假,怎么这一朝会上,全都冲着礼部来了……

  不过,应对这种场面,对胡老大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他老人家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只要他想,能找八百个理由出来,证明礼部尽心尽力了。

  无奈的叹了口气,胡濙正欲移步出列,却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他刚迈出脚,便发现身后有人已经动了。

  李贤!

  胡濙原本懒散的神色,顿时变得犀利起来,只一瞬间,他心中转过无数的念头,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内阁队列中,某个风头正盛的阁老身上。

  看来,这数年下来,许久不曾发威,已经让有些人忘了,他这个大宗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收敛目光,胡濙静静的站在原地,并没有动作。

  但是,和他离得近的大臣,几乎同一时间望向了这位朝中资格最老的大臣,这一瞬间,他们感觉到,这位老大人,动怒了。

  可惜的是,这一切,李贤并没有感知到。

  他此刻心中万般无奈,但是也不得不站出来了。

  俞士悦的这一击,实在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如果说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这段日子的种种准备,只怕都要付诸东流了……

  疾步来到殿中,李贤开口道。

  “陛下容禀,太子乃是国之储君,礼部万万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出阁的仪注,礼部已经几经商讨,但是,迟迟无法确定下来,此中有诸多难处,实非礼部尸位素餐,请陛下明鉴。”

  俞士悦站在一旁,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几乎已经在朝班之中站不住的某阁老,冷笑一声问道。

  “哦,那烦请李侍郎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说一说难处究竟在什么地方,让礼部商讨了整整一个月,冬至大节的仪注都商讨出来了,出阁仪注却迟迟难定?”

  李贤的神色有些复杂。

  这句话终于在朝堂之上被问了出来,但是,发问的人,却和他们想象的不同。

  事已至此,局势到底会往何处发展,李贤已经不知道了。

  但是,他明白,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了。

  如果刚刚他不站出来,那么无论俞士悦的弹劾成功与否,太子出阁的仪典,礼部都不可能再耽搁下去。

  一旦大典举行,木已成舟,那么,再想更易,就难了!

  所以,虽然是被局势驱赶着站了出来,但是,李贤别无选择。

  目光遥遥的望着内阁中的朱鉴,见他同样神色复杂,但却微不可查的轻轻点了点头。

  于是,李贤深吸了一口气,道。

  “陛下,太子出阁仪典,乃是国之大典,其中多处仪程,都涉及到詹事府,左右春坊属官,但是此次东宫出阁乃是为蒙学,出阁而不备府,不置属官,因此,诸多仪典细节需要修订。”

  “涉及储君,每处细节都需查阅典籍,遵循古礼,慎之又慎,故此,礼部耽搁了许久,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诸多仪程难以全礼,请陛下明鉴。”

  殿中安静了片刻,紧接着,一阵议论声再起,比之前的时候,更要喧闹几分。

  群臣早已经预料到,这次的早朝上不平静。

  但是,却没想到,竟是这个不平静法。

  李贤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其实已经透出来了,出阁而不备府,从礼节上来讲,难以全礼。

  礼部已经花了不少时间理顺仪程,但是,可能还需要更久。

  那么,如果想要让太子殿下尽快出阁,最好的办法自然是……

  内阁的序列当中,朱鉴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出场的时候到了。

  尽管,在今天的早朝上提出此事有些冒险,也不在他们提前商量的范围内,甚至,他们想要的‘大势’,一个都没有借来。

  俞士悦这边,忽然改了性子,就连天子,也似乎看透了什么一样,连礼部新上的这份仪注,都没有丝毫的排斥。

  种种迹象都表示,现在的局面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但是,这却是最后的时机了!

  无论俞士悦出于何种原因提起了这个话题,可只要提了起来,那么,就容不得他们犹豫了。

  就在朱鉴打算出列开口之时,一道身影,却已经抢先站了出来,淡淡的道。

  “李侍郎,太子出阁之礼,真的这么难吗?”

  胡濙!

  这位礼部真正的掌事人,终于不在保持沉默,甫一开口,平淡的口气当中,便带着一股凛然的气势。

  李贤顿时绷紧了心神,平心而论,他调到礼部的时间不算长,所以,跟这位大宗伯相交的时间不多。

  平时倒是听过他老人家的传闻,也清楚他在士林朝堂上的威望。

  但是,始终没有直观的认知。

  然而,此刻,这位大宗伯收起了往日的温吞,就这么站在他的面前,口气不算凌厉,但莫名的,让人背后升起一阵凉气。

  努力的压了压心神,李贤拱手道:“大宗伯,之前数次部议,下官都曾将纪要送到……”

  “那是你无能!”

  胡濙眼皮子抬了抬,不咸不淡的就把李贤噎了回去。

  旋即,他老人家不再李贤的身上多费工夫,转过身拱手道。

  “陛下,次辅大人弹劾的对,老臣甘愿认罚,太子出阁之礼,礼部迁延许久,实乃失职,臣驭下不当,所托非人,有失陛下信重,请陛下责罚。”

  这个时候,众臣也显然意识到了什么,看了看低头的胡濙,又看了看殿中脸色难看的李贤,若有所思。

  不过,罚胡濙肯定是不能真罚的。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说大吧,涉及到太子殿下,的确重要无比,但是说小,其实也就那回事。

  毕竟,自从定下了太子出阁的大方向之后,宫中也没有催促过礼部,也没有真正定下一个明确的期限。

  礼部却是迁延了不假,但是若因此责罚,未免有些不教而诛的味道。

  何况,胡老大人的身份地位,天子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动辄惩罚。

  因此,天子不出意料的温和抬手压了压,道。

  “大宗伯不必如此,朕知近段时日礼部事忙,有太上皇回京的仪典,还要操持冬至大节和正旦大朝,再过两个多月,春闱也要到了,各种事务千头万绪,一时有些迁延,也无甚大碍,太子出阁之事虽重,但是也不急在这些许时日,大宗伯莫要自责。”

  本来就是走个形式,胡老大人也没打算玩什么三辞三让,拱了拱手,道。

  “谢陛下体恤。”

  说罢,他话锋一转,道。

  “不过,虽然陛下关怀臣等,但是犯错就是犯错,请陛下放心,今日下朝后,臣亲自主持阁议,日落之前,必将太子出阁仪注呈上。”

  老大人掷地有声的开口,轻轻侧过身子,在朝班当中扫了一眼,然后,不紧不慢的道。

  “此外,太子出阁仪注一事,一直由侍郎李贤负责,如今,李侍郎亲口承认,对仪典规制不甚熟稔,迁延许久,尚有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实是无能。”

  “故臣以为,礼部侍郎一职,李贤难以胜任,恳请陛下将李贤调任别处,另择一熟悉礼制,办事妥帖之人,任礼部侍郎。”


  (https://www.02sw.net/3284_3284724/6802456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