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文章 > 第952章 驾崩

第952章 驾崩


岭南道有七个都督府,广州都督府自然是排第一。

    党弘仁交接后,对武怀玉还是很客气的,毕竟武怀玉是他的顶头上司。

    岭南观察使掌着人事、监察权,经略使掌着军事兵马,武怀玉还是奉旨来推行两税主持财税经济的,

    整个岭南道七府四十九州,外加七十二羁縻州,武怀玉说了算。

    最厉害的还在于武怀玉手里头不仅掌握着十来万兵马,而且岭南道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是直接上缴他的使府,由他分配的。

    “党都督派人送贴,要来拜访相公。”

    武怀玉摆手,

    “他新来乍到,先把手上事务交接好,把都督府的这摊子管好,有空了就到下面去巡视一圈,我这没啥好三请四拜的,”

    武怀玉对党弘仁的贪是知道的,却也并不是就那么讨厌,毕竟时代如此,就是放到后世,贪官也是禁不掉的。

    只要不是太过份,武怀玉也不想太计较,他还是希望党弘仁能够做好这都督,毕竟这人也是有能力的。

    一个有能力的贪官,相比起那种迂腐无能的清官,如果只能二选一,其实他倒是更倾向于前者,

    岭南这几年蒸蒸向上,但问题也依然还是很多的,首先还是人口太少,尤其是汉人少,狸獠蛮较多,而且岭南的汉人,很多都是很早以前南下的,有些都是在岭南一二百年甚至更久,他们跟狸獠蛮通婚联姻,甚至也有点蛮化,成为豪酋俚帅。

    现如今朝廷搞两税也好,搞并省州县也罢,

    表面的欣欣向荣之下,其实也是掩盖着许多矛盾,只不过如今发展势头好,朝廷南下的力量又极强,所以这些都被暂时压住了,

    可各种各样的矛盾还在,稍有不甚,就会起冲突。

    那些一拨拨南下的中原贵族豪强们,在岭南到处跑马圈地,跟原来本地人的冲突已经很紧张了,

    这势头还会越来越严重。

    不过武怀玉倒也不担心,

    这种冲突是必然的,现有格局的打破,自然也是既得利益者的损失,这种利益的争夺,没有谁会轻易拱手相让,总得争总得打,

    甚至得反复交锋的。

    就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说到底还是得看谁拳头硬。

    要是朝廷实力够强,那么西边那羁縻七十二州,也是可以一个个改土归流的,甚至是安南南面,也可以继续开拓,先羁縻后归流嘛。

    当然,这事不急,一步步来。

    三月。

    长安又传来噩耗,老族长武士棱病逝,八十多岁的老族长走的很安祥,据说他是在自家府中后院的桃园里赏桃花时,笑着离开的,没有半点痛苦。

    皇帝册赠武士棱为定州都督,辍朝三日。

    而到了四月,

    高州都督,武怀玉的亲家公冯智戴病逝高州城。

    这位亲家公还正年富力壮之时,他的死因其实是寄生虫感染,他喜欢生吞蛇胆生饮蛇血,说是能壮筋活络还能治腰腿酸痛,有时还生吞小青蛙,更喜食鱼生。

    食生,这在岭南很常见。

    而生鱼片、蛇胆、蛇血、甚至没煮熟的青蛙等,有不少是带有寄生虫的,冯智戴很不幸的感染了裂头蚴,

    一种很可怕的寄生虫,青蛙、蛇身上最多,可寄生在皮下,甚至内脏和头脑。

    冯智戴引发了脑病,开始是头痛,后来抽搐、偏瘫、呕吐、昏迷,然后高热,没几天人就没了。

    武怀玉赶到也不过是见了最后一面,回天乏术。

    在岭南,因饮食习惯,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感染各种寄生虫,裂头蚴是其中比较厉害的一种了,死亡率很高。

    冯智戴也是运气不好,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武怀玉就轻易不吃淡水鱼的生鱼片,就怕中招。

    冯智戴却是生猛不忌,青蛙、蛇都食生,

    据说好些岭南的部落,因为崇拜蛙神,所以他们就迷信蛙有许多神奇的作用,比如受了伤,直接剥张青蛙皮敷伤口,甚至拿青蛙皮敷眼睛,再比如认为生吞小青蛙能治腰疼,能强筋壮骨。

    却不知,青蛙也是裂头蚴寄生虫很多的。

    冯智戴当年也是跟着他爹入朝随侍隋天子,还曾带着本部战士,从江都一路杀回了高州的猛人,

    贞观初又在长安侍卫天子几年,

    回到岭南接替父亲做了高州都督,表现的还是很不错的,平定云开山獠蛮叛乱,从陈家手里拿下了罗窦垌,

    甚至一度让冯冼两家控制的地盘达到了十二州。

    可他没死在战场上,却因吃生蛙生蛇而死。

    死的时候,狼狈无比,哪有半点猛将样子。

    武怀玉也只能看的唏嘘不已。

    一道奏章送往长安,

    向皇帝禀明情况。

    奏疏中,武怀玉向朝廷建议,趁机罢撤高州都督府。

    先前召冯盎入朝,朝廷把冯家地盘分设八州,以其子侄分任刺史,众建以分其势,又把海南岛上四州,皆授冼家子弟担任刺史。

    但在去年的并省州县时,武怀玉又把冯家的八州调整了,春州并入恩州,窦州、潘州并入高州,辩州并入罗州,

    如此一来,冯家的八州,就变成了高、恩、罗、雷四州,现在都督冯智戴一死,武怀玉也没建议让冯盎回岭南再做这都督,也不建议再选冯盎一子接任都督,而是直接趁机取消,

    就如同当初宁长真造反失败后,朝廷取消了钦州都督府一样。

    高州都督府这几州,直接划给广州都督府,

    当然冯家也要安抚一下,冯智戣接任高州刺史,潘州刺史冯智玳则调去剑南做戎州都督,

    仍给冯家留了个都督,但不在高凉的都督,对朝廷来说就没啥影响了。

    在高州帮着冯智戴丧事办完,

    长安的旨意也来了。

    皇帝采纳了武怀玉的建议,罢高州都督府,冯智戣接高州刺史,冯智玳升戎州都督,

    春、潘、窦、辩被并去的四州刺史县令等官,也都调江南东西两道任职。

    追封冯智戴左武卫大将军、广州都督,荫封其嫡长子冯君豪为高凉县公,朝散大夫,接入宫中抚养。

    据说,

    皇帝在金殿上,本已授耿国公冯盎为高州都督,还说要把珠崖四州也划到高府,使唤高府仍有八州。

    但冯盎在殿上辞了,

    皇帝下诏三次拜他高州都督,冯盎请辞三次,

    于是朝廷才罢撤高州都督府,仍留冯盎在朝为左骁卫大将军。

    五月,

    朝廷下诏,正式将散号将军改易为武散官,从此文武散官并立,武官的散品不再是文散官,而是有了自己的武散官。

    大唐是以武立国的,

    但在贞观之初,李世民还是在魏征王珪等人建议下,推行偃武修文政策,武人的地位在不断下降。

    到了此时,朝中文武关系已经不平衡。

    此次武散官的推出,

    也是皇帝在重新调整文武平衡,以文散官的品阶体系为模板,重新修订武官的散阶体系,将原有散号将军和八校尉纳入武散官的职衔体系,建立起从正二品至从九品的武散阶体系,与文官散品序阶平衡。

    文官授文散阶,武官授武散阶。

    散阶为本品,授官先定阶。

    在这个时间点上,皇帝推出了武散阶体系,选择也是挺微妙的,

    武怀玉已经跟皇帝密信中沟通过,知晓今年皇帝就要正式发动对吐谷浑的战争,本来去年就要打,结果没打成,今年肯定是不能再等。

    而大唐经过数年体养生息,现在君臣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吐谷浑只是第一个要被锤的,接下来薛延陀、西突厥、高句丽,要锤的还很多。

    会有一系列的战事,大唐会进入一段高速扩张的时期,

    也正是朝廷用武人之际,理所当然的要先调整、提高武人的地位。

    这次设立武散官后,

    担任武职的官员,都改授武散阶,

    但军中最能打的那几个,却并没有授武散阶,比如李靖,公认的大唐军神,也是即将开打的征吐谷浑之战的主帅,

    但他仍是文散阶开府仪同三司,原因他先前官至宰相,现在虽不为相,却也还是太子太保。

    门神秦琼这次也没授武散阶,他也还是开府仪同三司,他也是官至宰相,又任太子太师。

    担任武官的改授武散阶,

    十二卫的大将军将军们,各折冲府的都尉校尉,还有就是都督都护也是武职,刺史属文官。

    程咬金、柴绍这些人都是都督兼刺史,又挂有十二卫大将军衔的,这次也都授予了武散阶。

    柴绍、尉迟恭、程咬金、樊兴、张士贵等都被授镇军大将军阶,这是从二品武散阶,

    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被授冠军大将军,正三品。

    并州都督李绩,因父丧丁忧去职,仍还是金紫光禄大夫的正三品文散阶。

    而在岭南任岭南道观察使唤、六府经略使、安南都护的武怀玉,这次也没改武散阶,仍是开府仪同三司,

    可以看的出来,

    虽然朝廷设立了一套与文散阶相同体系的武散阶,可文散阶明显还是要比武散阶地位高一些。

    再有一个就是,

    这次朝廷设立了武散阶体系后,最高的武散阶是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然后是正二辅国大将军、从二镇军大将军,正三冠军大将军,从三云麾将军,

    带大将军的就四个,正三还有个怀化大将军是专授给胡人首领的。

    而这次所授最高的也仅是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

    连个辅国大将军都没有,更别提骠骑大将军了。

    本来能授骠骑大将军的也就李靖、秦琼、武怀玉了,但他们都做过宰相,又有师保衔,自然也就还是文散阶。

    任大都督、大都护的老资历名将,才有可能拜辅国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了,好像历史上程咬金到了高宗朝,后来是捞了一个骠骑大将军的。

    闰四月,

    左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褒国公段志玄授西海道行军总管,

    左监门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段樊二将并为先锋,率先出击吐谷浑,正式打响了攻吐谷浑大战。

    开府仪同三司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辖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樊兴、兰州都督李君羡、岷州都督李道彦、静州刺史侯君集、利州刺史高甑生等诸部行军总管,和归唐的社尔、契苾何力等突厥、铁勒军进击吐谷浑。

    李道宗在库山大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

    李靖兵分两路追歼。

    五月,吐谷浑战事正酣之际,

    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太上皇李渊病死在大安宫垂拱殿。

    君臣上奏,请皇帝准遗诰视军国大事。

    李世民不许,严格按照礼制为父守孝,不视政事,诏令居丧期间令十七岁的太子承乾监国,于东宫平决庶政。

    国丧,

    举国哀悼。

    “征吐谷浑之战不能停,传旨李靖李道宗诸将,决战到底,务必功成,决不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李世民红着眼睛对太子、房玄龄等人交待。

    (本章完)


  (https://www.02sw.net/3288_3288057/111102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