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新厂


第652章  新厂

        胡适对罗素来中国兴趣不大,但钱玄同可兴奋坏了。

        主要罗素提出了一个让钱玄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关于中国汉字的问题。

        在罗素看来,汉字有三个缺点:

        首先,就是难写难学。笔画太多,写起来繁琐、学起来困难。

        其次,汉字数量太多,不像英文那么简单,只有26个字母,可以随意组合;

        最后,就是中文太抽象,容易产生误解。

        钱玄同本来就是个废除汉字运动的激进派,主张彻底废掉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甚至喊出口号:“打倒古文!打倒汉字!打倒国粹!”

        他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这些观点受到了诸如鲁迅、刘半农等文化界名流的支持。

        不过要是仔细想想罗素说的三点,除了第一个算是缺点,后面两个显然是他还不够了解中国汉字所产生的误解。

        第一点,繁体字确实麻烦了点,这个承认。

        梁鼎芬对西学同样有点研究,毕竟做过张之洞的幕僚,不过他却固执地认为西方那一套不能救中国,中国只能自救,也只有大清才能救自己。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经常说:“今年烧了许多(诗稿),有烧不尽的,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出也。”

        傅增湘笑了笑:“我已经不做教育总长了,现在是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馆长。”

        傅增湘说:“差不多2万大洋,日本人只出5000。”

        傅增湘爱书如命,不然当初也不会找李谕帮着买皕宋楼的宋书。

        “那可悠闲多了。”

        李谕当即说:“这钱我掏了,捐给图书馆。”

        傅增湘大喜:“就知道李大学士会慷慨解囊!”

        至于第三点,中文的抽象,也不能说是缺点,只能说中文表现力太强,写在纸上和加上情绪读出来就是两码事。一句“卧槽”,cao念作四声可以表达震惊;念作二声就是表示疑惑。具体点,根据语境还能细分。这也算是外国人学汉语难的原因之一。

        他和刘鸿生的动作非常快,工厂的厂房整体已经建设完毕,大部分从美国运过来的产线也安装好。就是还有一些材料供应需要解决,比如用得很多的玻璃,这东西要是走海运价格就高了。

        “又是小鬼子!”李谕肯定不能让他们占便宜,“需要多少钱?”

        除了拉丁化失败,注音符号和简化字都传承了下去,钱玄同这人还是挺厉害的,(湾湾仍在使用注音符号,不知道独特的腔调是不是这么来的……纯属猜测哈)。

        ——

        “好名字,”李谕说:“就是秦皇岛离着日本人是不是有点太近。”

        但对于他说的第二点,真是说反了。汉字的组合能力比英文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汉语的字典基本已经不用增长,而英文字典几乎年年加厚,出了个新词不解释解释别人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钱玄同则坚定了改良汉字的决心。

        是的,他现在已经有点转变了,知道汉字不可能废除,不如先进行改良。

        早前的几年,国内就有人想生产玻璃,只不过因为技术、资金、战乱的问题,都没有做大。

        方法嘛,首先就是弄注音符号,顺便搞搞拉丁化;下一步就是搞简化字。

        周学熙看李谕穿着的帅气皮夹克,说:“我们刚从英法两国进口过来200架闲置的飞机以及相关配套产品,其中就有这种好看的皮衣,我看了很喜欢,可惜这个年纪穿不了。”

        ——

        周学熙说:“那里地价便宜,而且交通便利,有铁路还有港口。”

        “确实更舒服,”傅增湘说,“我现在四处搜集流落各地的古籍,填充至图书馆中。最近几位大儒便以友情价卖给了图书馆不少书,其中还有一位当朝帝师。”

        周学熙点头道:“我联合了比利时一家公司,他们提供技术与设备,准备在秦皇岛建厂,名字想好了,叫耀华。”

        对了,钱玄同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钱三强,和李谕的儿子年纪相仿,说不定以后还能是同学。

        再过上十来年,还会兴起一波废除汉字的浪潮。不过是苏联掀起的,慈父同志要搞什么世界语。但说是世界语,其实还是他们的俄语。外蒙弃用回鹘字母,改用俄语字母,就是那时候的事。

        周学熙叹道:“这就不太好办了。”

        李谕记得周学熙有投资玻璃厂的想法,随即坐上小飞机来到天津,见到了他。

        “简单,纺织厂就可以做,您可以让他们专门做稳重点的款式,”李谕笑道,然后问,“周先生准备投资玻璃工厂?”

        “好吧,”李谕说,“不过最好不要让外资占据太大股权,失去控制。”

        “傅总长。”李谕打招呼说。

        几天后,李谕收到宋子文从上海汽车工厂发来的电报。

        次日,李谕在北大讲完讲座,遇见了傅增湘。

        反正李谕一点都不担心,更不会说出什么汉字不亡、国家必亡的话。可惜他们肯定没法体会到汉字在信息化时代的优越性了。

        李谕说:“他还真是忠于大清。”

        所以没有必要掺和这事。

        傅增湘说:“就是梁鼎芬,只不过他临终前把自己的著述和诗集大都烧了。”

        李谕笑道:“以后傅馆长但凡发现流落在外的古籍,就尽管告诉我,我在大同大学里的图书馆面积很大的。”

        典型的就是“电脑”这种新词汇,以前的英语肯定没有,但汉语早就有这两个字。

        李谕说:“没关系,先让工厂建起来,后续咱们再想办法多拿回股权以及管理权。”

        傅增湘说:“图书馆的财力终归有限,曾经做过北洋政府高级顾问的英国人莫理循离开中国,留下了两万多本用欧洲各国文字出版的论述中国的书籍,可惜我们无力购买。听说有个日本人开出很低的价格,马上就要购入。”

        “当朝帝师?宣统小皇帝的帝师?”李谕问。

        “我们还在筹措初期的资金。”周学熙说。

        历史上耀华玻璃要几年后才会正式运营,李谕肯定等不了那么久:“我去找比利时人谈判,也入股一下,咱们越快越好。”

        比利时人对李谕礼敬三分,他出面谈一点都不困难,比利时人也想早点挣钱。

        民国时期,耀华玻璃的运营非常不错,盈利很好,到了30年代,产品甚至远销国外。

        <div  class="contentadv">        不过工厂一直被外资掌控,九一八后,比利时的几个股东又暗地里商议,擅自把股份卖给了小鬼子,此后便被日本人控制。

        既然掺和进去,李谕以后就不能让小鬼子捞着好处。

        周学熙是北方工业巨子,家族势力盘根错节,他内心深处肯定也不愿久居人下。不过现在还是先讲迁就着点,不能急于求成。

        北边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李谕随即去了上海的大同大学讲课。

        在他的带领下,国内的科学氛围现在颇为活跃,即便研究环境还不是特别好。

        李谕在办公室看最近的几本从国外邮过来的科学杂志时,有人敲响了他的办公室大门。

        “请进。”

        “院士先生,我来应聘。”

        李谕抬起头:“原来是竺可桢同学,不对,现在应该叫你博士了。”

        竺可桢谦虚道:“与您的院士头衔相比,不值一提。”

        “是气象学博士?”李谕说。

        竺可桢点头说:“去年刚刚获得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

        “太好了!来我这里应聘教授?”李谕问

        “是的。”

        “求之不得,”李谕笑道,“正好我还想着在校园里弄一些观测气球,由你来具体操作最好不过。”

        这东西不便宜,也就李谕舍得花钱。

        竺可桢很看重大同大学的科学氛围:“我时常研究混沌理论,以后有了问题还能向院士先生请教。”

        “互相探讨,”李谕说,“气象学我没什么研究,最多在数学方面帮帮忙。”

        竺可桢说:“气象学的计算极为繁复,我还在加强数学中。”

        计算就是李谕的拿手戏了:“这部分我比较在行,有空的时候我尽可能帮一下。”

        李谕能留着竺可桢在大同大学教七八年书,说不定还能搞出点不错的科研成果。

        ——

        另外,李谕准备利用自己刚在美国那边申请下来的荧光灯专利,在国内开个照明工厂。

        于是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招聘相关技术人员。

        很快他就招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李谕纯粹是姜太公钓鱼,就算不放鱼钩,该来的人也自然会来……

        当天下午,李谕打量着眼前的一个年轻人:“你就是胡西园?”

        “是的,”胡西园说,“我刚从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毕业,有心做中国人自己的灯泡,正好看到院士先生贴出的告示,立马前来投奔。”

        “非常好,”李谕说,“我们也需要你。”

        胡西园号称“中国电光源之父”,制造了中国第一个电灯泡。

        他从包中拿出自己的一些成绩单还有研究图纸:“我看了大部分英文版的爱迪生专利文件,以及威斯汀豪斯先生带来的西屋电气的一些材料,完全掌握了相关原理和工艺。”

        李谕把威斯汀豪斯挖过来果然有好处,这家伙气不过西屋电气抛弃他,带出来不少技术资料。

        而李谕手里的荧光灯专利更牛。当然了,普通的灯泡也要生产,毕竟简单。

        李谕看了看他的资料,更加满意:“我准备背靠大同大学,开一家企业,专门做照明设施。工厂、设备、资金我可以提供,你作为高级技术主管,将来要是运营顺利,就出任厂长,如何?”

        胡西园大惊:“院士先生太看重在下了。”

        李谕当然没法说自己有穿越者的眼光,于是开玩笑道:“有人私下里说我是在世伯乐,这个称号我勉强收下。我观阁下就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值得培养。”

        胡西园不得不郑重道:“学生一定竭尽所学。”

        李谕又说起照明市场的情况:“这么多年下来,国内已经基本被洋货垄断,咱们要避实就虚,不能和他们上来硬碰硬。”

        “听院士先生的,”胡西园说,“我暗中调查过,上海所有的电料行经营的都是洋人灯具。”

        李谕说:“那咱们就玩个浑水摸鱼,给工厂起个洋名字。”

        “就像德国‘亚司令’‘西门子’、荷兰‘飞利浦’吗?”胡西园说。

        “对的,比如从德国‘亚司令’及荷兰‘飞利浦’中各取一个‘亚’字和‘浦’字。”李谕说。

        “亚浦?听起来还不是很像洋名字,要不再加个‘耳’字,有执中国灯泡制造工业之牛耳之意,连起来即亚浦耳。”胡西园说。

        “可以,就叫亚浦耳!”李谕说,“至于初期的经营,我们不在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卖,你多跑跑腿,开拓一下铁路沿线的其他中小城市,等生意做大了,再进军大城市。”

        胡西园说:“自当如此。”

        李谕说:“此外,我会联合上海实业协会以及上海总商会,成立一个中华国货维持会,专门做公益活动,推广国货产品。”

        “现在国人热情高涨,日本人咄咄逼人,是咱们的一个机会。”胡西园很赞同。

        “咱们虽然不在大城市做买卖,但可以做推销,各大学校全部免费送灯泡和荧光灯,慢慢地他们就能认识到我们产品同样质量优异。”李谕说。

        胡西园笑道:“都说院士先生是个儒商,不太擅长经济方面和做买卖,今天一看,根本不是嘛!”

        李谕也笑道:“都是逼出来的,动动脑子,办法总比困难多。”

        胡西园说:“按照这一套流程下来,想不成功都难。”

        “必须的!这几天你写个商业策划书,我则派人买地、建工厂,”李谕说,“与此同时,咱们在大学的实验室进行产品开发,包括白炽灯以及刚申请下来专利的荧光灯,高低两档产品一起做,两条腿走路。”

        胡西园干劲很足:“从今天开始,我就住在校园里!”

        亚浦耳灯泡厂在整个民国都是响当当的民族企业,一点都不输洋货。现在有了李谕的专利加持,肯定能够更快地一飞冲天。


  (https://www.02sw.net/3304_3304624/1144413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