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命途多舛的英国人
第644章 命途多舛的英国人
爪哇岛的扩展殖民战争,从雨季结束一直持续打到雨季来临,才终于阶段性停战。
期间,日惹苏丹知道自己打不过,几度遣使,低声下气请求停战和谈,并且愿意赔款割地。
椰城总督闫伯永不同意,因为他还没捞够,爪哇的明军驻兵和开垦汉人也没抢到足够土地与佃奴。
虽然椰城人口不足,吞并万丹已经是极限,但向东打掉万隆城还是可以的,没有足够的汉人那就先驻军占着,当做军事堡垒也不是不可以。
为了减少统治成本,老弱病残全部杀光,只留下一些壮劳力进行阉割,土著女人就留下来,配给汉人和驻军将士,进一步繁衍人口。
吃到了没有成本与快速扩张的甜头,现在闫伯永都有些后悔,若是当初他就这么干,整个爪哇岛他早就拿下了。
现在只能趁着有时间,吃多少算多少了,这可都是政绩,血淋淋的政绩!
日惹苏丹几年“血战”打下来的西部爪哇和中部爪哇部分,眼看就有着统一爪哇,重建新的马打蓝苏丹国,结果一朝回到解放前不说,还被彻底堵死在了一处。
现在他的西面是椰城总督府的前哨军镇万隆城,万隆领主提前跑了,所以没死。东面则完全被三宝垄都督府暴力扩张,完全切断了他与梭罗苏丹的连接。
日惹苏丹被堵住了,两边都是中国人,而且全都打不过。
梭罗苏丹运气一如既往的好,虽然损失了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但没被三宝垄的中国人当做首要目标,损失不是很大。
而且,三宝垄的中国人挡住了日惹苏丹,那他就能集中力量往东打了。
东面的泗水苏丹还在与马都拉打拉锯战,梭罗苏丹觉得自己怎么说,也不至于连泗水苏丹都打不过吧?
等到南洋消息送至南京,满朝文武虽然早已习惯皇帝在海外开疆拓土,但还是被椰城总督闫伯永搞出来的杀戮惊到了。
许多大臣觉得闫伯永未经上奏,私自在南洋大肆屠杀海外藩民,这有违圣人之道。
但也有一些大臣认为,既是开疆拓土,哪还讲什么仁义道德?
只是闫伯永扩张有些太快了,椰城总督府的殖民速度可能会有些跟不上,而且那些土地的土著虽然都被屠戮一空,但殖民开垦也还是需要成本的。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却难得没有在朝堂打起口水战。
朱皇帝对大臣们的洗脑还是很成功的,凡是能站在朝堂的文武官员,基本已经认同了皇帝的开疆理念。
什么天朝上国,早就成了过去式。
也不能说过去式吧!
既然你认可我大明中国是天朝上国,那作为属国番邦,献土纳降那就是你的荣幸。
要是不愿意,那便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紫禁城。
朱怡炅正在召集内阁大臣开小会。
朱承训说:“闫伯永此番在椰城、旧港、三宝垄掀起战争,虽杀戮无数,但也为我大明椰城总督府,拓土数倍有余。尤其椰城、三宝垄所在之爪哇岛,这里遍布火山口,岛上土壤肥沃,几乎到处都是上等好地,稍微开垦便能活命无数。”
王远跟着拱手道:“南洋之战,虽是我大明先动的手,但爪哇的日惹苏丹不敬天朝,擅自吞灭天朝册封之勃良安苏丹。椰城总督府出兵攻打,这是名正言顺,而且真正战争的主力,皆是三宝垄、椰城、旧港之汉民。”
邬思道笑道:“既是民间纠纷之事,岂可上升于国朝大政?这些南洋藩属,也未免太过不懂事了些。”
三言两语间,闫伯永在南洋搅起来的腥风血雨,就变成了民事纠纷。
而巴邻旁苏丹派遣使节来天朝质问,反而成了属国不懂事,一点民间百姓的纠纷,就跑来烦扰天朝皇帝。
陈济却提出不同看法:“椰城总督在爪哇、苏门答腊为朝廷开疆拓地,虽名正言顺,但到底扩张太快。短短一年不到,椰城、三宝垄、旧港三地领土,便开垦扩张一倍有余。旧港都督府汉民人口较多,后续可着手从旧港迁移部分汉民,至爪哇开垦那些人手不足的新地。爪哇土地肥沃,旧港汉民不会拒绝,但也要就此立下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开疆拓土,也要有开疆拓土的法度约束。”林景裕接着话茬说道,“椰城总督府辖地,都在南洋一片,那里的群岛平原较多,土地也大多肥沃,适合开垦。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海外汉民繁衍几百年,有着足够的人口基础,所以可以允许椰城总督适当采取一些激进手段。但吕宋的汉民很少,就算经过这些年不断移民,也仍旧不足五万人,不可令其效仿椰城总督,而应循序渐进,并且适当教化一些土民番人。”
说白了,就是陈济、林景裕也赞同椰城总督的杀戮扩张,但这样扩张太过简单粗暴。
椰城总督区的汉人足够多,也只能勉强跟得上殖民的速度,甚至打下来的万隆城,也只能先当做军堡,再从旧港想办法移民一些过来。
所以,对于椰城总督,可以允许他适当的激进一些,但不能每一任都这么干,得留出汉民喘息和开垦的时间。
而吕宋总督则恰恰相反,因为吕宋岛的汉人太少,到现在都只能沿着吕宋海岸线开垦,甚至都没开垦完,这里的平原也没爪哇那么多,没有爪哇那么遍地沃土。
吕宋总督要是效仿椰城总督,反而会大幅增加吕宋总督区的殖民成本,于国无益。
朱怡炅听了内阁五人的建言,又反复对照椰城总督与吕宋总督的奏报,包括这两大海外总督区的实际情况,人口、粮价、物产等等诸多细节汇报。
在经过认真思量,心中总算有了计较。
大概就是椰城总督区这样的海外领地,本身土地足够肥沃,而且有大片的平原,当地繁衍的本土汉民也足够多,那就可以适当激进一些,能平推扩张就平推扩张,直接一路屠杀过去。
不用计较什么殖民成本,土著男人通通阉割了做佃奴,土著女人则分配下去用于繁衍人口。
这样也能吸引内陆汉民,不断往海外移民过去。
阉割奴隶这种操作,也并非椰城总督闫伯永的独创,早在上千年前的大唐,有名的昆仑奴便是阉割过的,只不过都是阿拉伯商人帮着阉割。
不阉割奴隶,哪里卖的上价钱?
而对于吕宋总督区情况则不同,这里大片都是山区丛林地形,气候复杂,汉人基数也太少,用军队一路屠杀,成本太高,就算打下来大片土地,也没足够汉民去开垦,只能是空耗国力。
所以,就得一边缓慢打过去,一边教化宣抚土著番民,劝他们归化做明人,一如台弯岛上的那些归化番人。
与之同理的还有地处西伯利亚的岭北府,这里冰天雪地,殖民扩张几乎不可能。只能沿河控制几座军镇城市,并且与当地的萨哈人部落联手交好,将他们变成大明中国的一个民族,这才是正确的殖民做法。
<div class="contentadv"> 不出意外,西伯利亚在未来,也将始终都是中国的羁縻领土,而无法真正变成行省。
还有汉城布政司、广南、青海、辽东、漠南草原诸地,这些土地有着一定的汉人基础,甚至汉城布政司与广南,干脆就是推崇汉文汉学,主要以招抚教化与缓慢移民为主,尽可能让汉人成为主体民族即可。
至于八百军州府、藏地雪域这些地盘,基本都地形恶劣,只能先从一些核心土地入手,慢慢建城控制,而且还要牢牢掌握宗教舆论力量。
经过与内阁开小会商议,又自己琢磨好几天,朱怡炅随即下旨给内阁,要求尽快立下一个规矩章程。
这个规矩章程就作为今后各大海外总督区,以及一些新扩张领土的施政参考,务必要做到因地制宜,一切以开拓为主,守土为基。
具体如何,则视实际情况而定,但绝对不能蛮横着来。
内阁接到旨意,迅速草拟出了一部《海外治民要领》,并呈递给了皇帝过目。
朱怡炅看过以后,稍作修改便批复发回,并且下旨:今后海外总督上任,必须先考核通过《海外治民要领》,否则不得履任总督职衔。
……
印度孟买。
德雷克这位原孟加拉殖民总督,现在已经换了工作。
他现在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大明中国,保持长期沟通的专职外交官。
法国人已经在印度一败涂地,英国、葡萄牙、丹麦-挪威、荷兰、大明中国五国联军对法国人发动海战,就算法国本土舰队来了,也不定能不能扛得住。
法国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现在的英国人志得意满,正在积极筹划对南印度土邦的统一战争。
德雷克对此并无多少喜悦,反而颇为忧虑,就在几天前,远东明古连的公司支部发回消息,中国的椰城总督对远东的几个苏丹国发动了战争。
其中还包括英国的保护国万丹苏丹,以及作为中英缓冲区的巴邻旁苏丹。
德雷克回到住所,像往常一样翻开日记本书写起来:
“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他们的椰城总督是一个狂热的战争主义者,他发动了对爪哇、苏门答腊的全面战争。万丹苏丹、巴邻旁苏丹、占碑苏丹……这些苏门答腊的绿教土著,他们抵挡不住强大的中国军队,迟早会灭亡的。明古连的公司支部,已经很难再支撑下去了……”
“公司与王国将孟加拉殖民地交给中国人,这或许并非是什么好主意。与法国人的战争中,中国人的海军战舰,它们的战斗力几乎超出了欧洲最优秀的战舰。就连一向狂妄的荷兰人,也对中国人的战舰感到恐惧,我们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少这样厉害的战舰和火炮。但要是再让中国海军持续扩张下去,怕是整个欧洲放下仇恨,联起手来,也无法对抗中国人的军队……”
“恐怕再过几天,公司高层就会做出放弃明古连殖民地的决定,正如他们之前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孟加拉一样。放弃了明古连,公司就能集中力量,收拾南印度的那些土邦王。可是,就此放弃远东殖民,将整个远东拱手让给中国人,中国人真的会满足吗……”
“等到中国人完全吞并远东,到了那个时候,距离远东更近的印度又该怎么办呢?我对公司与王国的未来,感到由衷的担忧……”
实际上,德雷克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大明不说完全吞并殖民远东,只是吞并南洋的爪哇、苏门答腊全岛,就得花费个好几十年,估摸着朱怡炅驾崩前能不能看到都两说。
毕竟,殖民扩张不是请客吃饭,椰城总督的暴力扩张也不能一直这么玩,总得留出汉民繁衍的时间。
而且,英国人也不用先担心中国的獠牙,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不到四十年,他们在殷洲的十三州殖民地就该闹独立了。
这并非什么世界线收束,而是英国人自己太搞了,他们现在与大明联手,要瓜分整个印度,好在欧洲战场击败原来霸主法国人。
这些可都需要白银,白银从哪里来?
自然是“好大儿”,米国十三州给了。
光是去年开始,英国人就已经着手给十三州加税了,而且是全方位的加税。
虽然整体幅度不是很大,不至于让十三州的英国人立刻造反,但让他们不满还是可以的。
而且,为了后面持续对南印度土邦发动战争,这么多军费财政,还有各级总督官员的吃拿卡要,加上联合王国本土的赋税。
现在的税额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殷洲还要对抗法国人的殖民地,后面必定还得继续加税,上不封顶的那种。
毕竟,历史上的英国人就这么干的。
在大明中国的干涉帮助下,这个时空的米国十三州怕是得提前好多年,发动独立战争。
到时候,中国在殷洲的殖民地,或许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英国与大明联手,驱逐了印度的法国人,最高兴的莫过于闽粤海商了。
因为他们获得了在印度的贸易关税优惠与大量特权,今后收购印度棉花也能更容易了,再加上吉大港被大明收取,闽粤海商就可以从这里补给贸易。
而且孟加拉失去了英国人,原本刚刚起步的工业基础,现在正在迅速崩盘,等到他们完全崩盘,无法自给的时候。
大明中国的商品就可以经由吉大港,迅速销往孟加拉各地,进而从经济命脉上,控制孟加拉地区。
那位孟加拉愤青萨尔法,怕是等不到父亲去世,然后对中国人发动战争的机会了。
因为一旦中国商品销往孟加拉,让孟加拉的贵族商人产生依赖,萨尔法对中国人开战,那就是与所有贵族商人为敌。
到时不仅会有无数人跑出来拖后腿,甚至于他可能军粮都凑不出来。
(https://www.02sw.net/3307_3307473/1145666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