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小说 > 第525章 《农政全书》 种稻翻棉

第525章 《农政全书》 种稻翻棉


第525章  《农政全书》  种稻翻棉

        朱怡炅仅看农院呈递上来的奏章报告,便不由感叹,这徐光启简直就是天才!

        其对农事、农政上的理解,哪怕到了几百年后,也依旧没有过时,甚至比后世的先进科学还要更为简单实用。

        黄旭说:“陛下,臣与农院诸同僚经过几年试验,已成功验证徐公所著《农政全书》中,种稻翻棉之法是对的。棉稻轮耕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田间病虫之害,而且腐烂根植也能进一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棉稻产量。”

        农院做的试验,与后世基本没什么不同,都是选出部分试验田,并用数学的方法给每块试验田进行单独编号。

        然后,再将这些试验田平均分成四组,并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耕植试验:

        第一组,按《农政全书》标准的种棉翻稻,前两年都种棉花,第三年改种稻谷。

        第二组,三年全部正常种棉花,不做任何多余试验。

        第三组,同样三年全种棉花,但第三年种棉方法按照《农政全书》中,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组,三年全部正常种稻,也不做任何多余试验。

        最终得出结论,第二组不进行补救的,第三年种棉花的害虫率直接激增了十倍到二十倍不等。

        第三组进行补救的,则与前两年差异不大,依旧可以正常栽种棉花。

        第一组采用种棉翻稻的,则比第四组纯粹种稻的,不仅病虫害更低,而且稻谷产量也略有提高,甚至土壤肥力也没有明显下降,施肥量也更少。

        “黄卿辛苦了,农院诸君做的不错。”朱怡炅说道。

        黄旭说话有些直,直接拱手道:“陛下,种棉翻稻之法既已验证可行,应当从速向民间广而布之。如今江南地区,由于新型棉纺机器(不是蒸汽机)的推广,原本百姓的棉花种植已经完全被扰乱。不少百姓为了能够赚取更多银钱,不顾第三年病虫害会激增的风险,依旧种植棉花,也没有人告知这些百姓如何补救。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吏,同样将稻田改为棉田,并且招商兴建棉纺作坊。”

        这就涉及到工业革命的第一波阵痛了,蒸汽纺纱机都还没推广下去,只是人力纺纱机大行其道,就已经开始对农业生产造成剧烈冲击。

        百姓大量种植棉花,这并不能怪罪百姓,也不能怪那些商贾。因为百姓想赚更多的钱,而商贾也的确花了更多银子来采购棉花,甚至在地方兴建棉纺作坊。有了这些棉纺作坊,百姓民妇就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而那些改稻种棉的州县官吏,既是为了政绩考评,同样也是在让百姓赚取更多银钱。

        这些地方官吏不少都是年轻人,烂的还没那么彻底,就算烂了,他们也不介意让百姓能稍微多赚一些。

        而且,这也经过了皇帝、内阁首肯,还普遍都是收复了两湖地方这个天下粮仓后,才开始出现这类情况。

        朱怡炅完全没考虑过,居然会有这样的后遗症,他没有生气动怒,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还有什么,也都一并说出来。”

        黄旭说道:“还有棉田重税,也应该降一些。”

        棉田重税的问题,倒是真没想到,不仅皇帝没想到,内阁部堂们也同样没想过。

        由于民间棉纺纱机大肆推广,虽然没有蒸汽机那么变态,但也比之手工纺纱要快了数倍,甚至十数倍,所以对棉花需求量也就更高。

        朝廷自然要从中抽取重税,也是遏制商贾过度膨胀,扰乱市场。

        却不想,市场确实没被扰乱,反而民间的棉花种植先一步被扰乱了。

        <div  class="contentadv">        简单来说,就是一块田被定性为棉田,因为棉花更贵,所以赋税也就比稻谷更重,尤其棉纺纱机推广以后,棉田的赋税进一步提高。但是棉田不可能真的只种棉花,可是种别的话,尤其稻谷,还要承担棉花的重税。

        这哪个农民愿意?

        所谓谷贱伤农,不外如是。

        为了弥补损失,百姓就得硬着头皮,年年种棉花。

        朱怡炅说道:“你说的,朕都明白了。你这个农院院长今后也不用再做了,直接当农部尚书吧!农院直接并入农部,原来驻地不用搬迁。至于农部官吏,就从户部之中抽调,包括户部田账册,朕也会下旨,让他们逐步移交农部。今后江南地区的棉稻轮耕,就全交由农部负责,朕会让户部与地方官吏全力配合。”

        皇帝金口一开,户部权力再度遭到削弱,一个新的部院诞生,而黄旭则从原本的农院院长,直接越级升到了从一品尚书大员,几乎可以算是一步登天。

        “谢陛下。”

        饶是黄旭再如何不善言辞,这时也忍不住大喜过望。

        朱怡炅想了想,又补充道:“黄卿也要注意,江南地区今后的棉稻轮耕,必须严格细化到乡镇。务必提前统筹规划,不可出现第三年,所有地方都在种植稻谷,从而谷贱伤农。而且,也要做好突发情况预案,对于地方私下里不遵守朝廷法度,第三年坚持要种棉花的,应该提前做好防治。”

        “臣遵旨。”

        黄旭连忙拱手应道。

        这就要找精通历算数学的,进行统筹计算,将每个乡镇都能错开,合理安排江南地区的棉稻种植面积。

        而且,还有棉田的重税,这也要让内阁、户部进行统筹商议,看能降到什么程度合适。尽量在保障市场经济和朝廷税收的同时,不去干涉地方的种棉翻稻。

        这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起码要三年以上才能见到成效。不过只要能推广普及成功,那江南地区的农民自己就能体会到好处。

        除了棉稻轮耕,还能尝试其它作物轮耕。而且,还有大明新朝目前的主要粮食,诸如玉米、土豆、红薯等等,都可以试验培育,看能否更加高产高效。

        朱怡炅将手中奏章报告还了回去:“你再将这份报告修改润色一番,务必要让底层百姓也能看的懂。待润色过后,呈上来给朕过目。若是没有问题,就可以令宣传部,将之宣发天下,好让江南百姓都能明白棉稻轮耕的好处。这样农部后期主持推广棉稻轮耕,阻力也会小很多。”

        黄旭没有意见,这本来就是农院试验研究这么些年的目的,只可惜这不能算是农院的成果,他们只是拾人牙慧。

        待到黄旭躬身退下,朱怡炅又拿起桌案上的《农政全书》,这部《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幺孙徐尔路献给朝廷的。

        据说是徐光启亲笔书写的原本,里面记录了不少没被删改的,而且这还只是一部分。

        朱怡炅也没有白拿徐氏的《农政全书》,十分大方的赏了一个伯位,减等世袭的。

        徐光启也能当得起这个爵位,而且这也是朱怡炅刻意向天下人展示,皇帝不仅喜欢离经叛道,而且还喜好农事杂学。


  (https://www.02sw.net/3307_3307490/1150920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