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节赐
相比这两大项成果,其他就只能算是微小性的工作了。比如,高宗下旨批准了东宫詹事府,关于在沿海各处市舶使专门委派人等,查禁中土的铜钱外流事项;并收罗各种海外奇珍典籍的专属权利。
当然了,这件事情的重点其实是,籍此针对性收集来自海外的各色物种;尤其是当代已广为存在的一些外域作物,改良和丰富中土的农业产出。历史上最好的例子,就是占城稻改良而来的百日熟。
又比如后世才流行的许多蔬菜瓜果,都可以籍此提前问世……当然了,江畋的时空传递中,也有类似的物产可以提供;但最大的问题是作为食物和加工原料没有问题,但是作为种子则是毫无活性。
这就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能在这个时代,设法授之以渔了。但好在东宫派人掌握了市舶使之后,其实还有两个相当重要的潜在进项。一个就是海埠口岸的铜钱兑换,任何前来中土藩商都绕不过去。
而且,东宫在这种对外利益交涉的事情上,具有天然的潜在优势和排他性的竞争力;在大多数的世人眼中,这几乎拥有天家背景/官方信用体系为之背书,就更别说那些远渡重洋而来的海外藩商了;
再加上,以东宫名下的产业,在商贸最为发达的东南沿海之地,暗中布局的飞钱兑换业务;几乎是优势互补性的强强联合,足以形成隐形的垄断和专营局面。其中自然是有利有弊,却应当下急需。
一个就是面向海外的金银铜等贵金属,还有铅锡丹砂等大宗物料的采买项目;事实上,作为内侍省和少府寺,手续要的采办数目是相对固定的,而海外可以提供的进口来源,却是相当广阔无限的。
而且以大唐天下之大、户口之广,上至王公贵胄、高门显第,下至豪族大户、官私民间,对贵金属及其相关物料的需求,几乎也是无穷尽的。因此只要处理得当,这也是一项潜力巨大的收益来源。
除此之外,在那位天后的建议下,还以东宫诸事所费颇多之故;提议将京畿道以南商州的红崖冶洛源(钱)监,每年所产生的相应进益,也补偿性的划拨给东宫补贴支使;并且获得了高宗的首肯。
虽然,这事未免有所过于抬高和隐隐的捧杀之嫌;但还是在外朝的朝议中得以迅速通过;然后,又被头脑还算清醒的太子李弘,上表辞谢不受再三。尽管如此,很多事情还是有足够钱财才能推进。
光靠权势和威望固然可以让人顺从,但只有提供相应的收益和进项,才是长久的维系和运营之道。既要给人以前程的指望和晋升空间,也要提供相应物质和利益保障;才能在共同立场上走的更远。
毕竟,身为众目所瞩的监国储君,想要爱惜羽毛和维持口碑名声,就得尽量官制和约束东宫下属的行举;不至于打着东宫的旗号,沾染上外间的便宜,乃至是变成强取豪夺,那就提供相应的待遇。
因此,就像江畋与他讨论、思辨过的道理。钱财这东西不是万能的;尤其对上位者的权势影响有限;但反过来想要笼络人心,想要兴办产业和改善民生;想要未雨绸缪的布局;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底层的小人物,他们未必能够理解什么大义名分,什么是家国情怀与崇高理想;但却能够体会到眼前一厘一毫的微薄薪俸,一粥一饭的饮食差别,对他们家人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
所以,在中元节前日的东宫大扫除,以及装点工作结束后;太子妃裴氏也顺势宣布,为宫中服事的数以千计属官女史、宫人奴婢,按照各自位阶和职事,赐下了新的节例之物,以为普天同庆之喜。
当然了,能够落到最底层宫人手中的,也许就只有三五尺的粗绢素布;或是几斤栗米和粗磨的杂面。但对于她们却恰如其分。绢布米面可以当做代钱,来置换所需之物,也可以用以改善生活日常。
而女史们就充裕一些,可以分到一些细绢和粗绫;有手工好的就可以裁缝成,全身上下的行头,还有剩余就拿去交换;然后,还会搭配一些吃食,比如蒸饼、胡饼、馎饦等粗点心和饧(麦芽糖)。
而中层的女官们,则有幸在节前分到一些时令的水果。中元佳节正正秋收之后挂果累累的时节;因此,作为日常南方土贡的瓜果种类,也是最为丰盛之期。其中最为量大管饱的,就是各种柑橘了。
因为不但在南方各地普遍种植,就连京畿、都畿两道境内的皇家宫苑中,也有大量的栽种;虽然在品种和口味上略逊于南方的出产,但胜在一年四季的大半数时候,都能源源不断的就近供应一二。
此外就是应季的梨子,也是分布最广的果木之一;从中原到河西走廊、成都平原都有种植。有紫梨、棠梨、张梨、山梨、赤梨等不同产地和名目;供应东宫的则是其中体型硕大,甜脆多汁的紫梨。
<div class="contentadv"> 还有就是当下民间风靡一时的柿子,既有风干的柿饼、柿团和柿膏;也有催软吸肉的火晶柿,削皮切块的白柿;还有关中产的黄杏、脆李和晚熟青梅。没错就是青梅,因为中唐以前气候相对暖湿。
在内外宫苑中引种大部分的南方水果,都有可以成活并结果;甚至一直到天宝年间,关中都可以养大象;而作为杨贵妃所嗜好的荔枝,也是不真正的岭南货色,而是来自剑南道的汉中、梓潼一代。
而这些各色水果,被按照大小色泽搭配枝叶,拼成一个相当精致的大小果篮;就是送给各位不同品秩女官们的福利了。而居住在命妇院内的少数内命妇们,还会额外得到数盆专门栽培出来的花卉。
一般是时下最时兴的“爪黄”“蟹瓣”“霞斑”等菊花品种;也有少量在特制保温花室里,延迟晚开的芙蓉和芍药。以为中元佳节的礼敬供奉和饮宴时的赏玩、品鉴之需,有的还会籍此自制香药。
郑娘子和婉儿同样拿到一个大果篮、一个小果篮;但装饰枝叶下别有蹊跷。除了在这个季节很少见,千里外的河西(瓜州)甜瓜之外,居然还有一大银碗的樱桃;这显然是来自裴妃的特别优待了。
要知道从秦汉开始,樱桃就是宫廷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被称为百果之首;汉朝的《礼记·月令》就有“羞以含桃,先荐寝庙”的记载。源自古代祭礼的“樱桃荐新”,也是历代祭祀宗庙礼仪之一。
东汉以后,皇帝开始用樱桃赏赐大臣亲贵。《太平御览》引《拾遗录》记载:“明帝月夜宴赐群臣于照园,大官进樱桃,以赤瑛为盘,赐群臣。月下视之,盘与桃同色,群臣皆笑,云是空盘。”
到了唐代,樱桃则成为了科举制度中的流程之一;在进士戴花游街之后的樱桃宴与杏园宴,都是进士游宴联络感情的重要名目,也代表了某种前程和显贵的期许。沿袭至今依旧是宫中的恩赐之一。
如《旧唐书·文宗纪》载“大和之初,内园进樱桃,所司启曰:‘别赐三宫太后’。”《旧唐书后妃传》载,文宗大和中,“有司尝献新苽、樱桃,命献陵寝宗庙之后,中使分送三宫十宅。”
《新唐书·李适传》记载皇帝“夏宴葡萄园,赐朱樱。”《唐语林》载“玄宗紫宸殿樱桃熟,命百官口摘之。”李绰《秦中岁时记》言“四月一日,内园进樱桃,寝园荐讫,颁赐百官各有差。”
可知唐代宫廷内园中种植樱桃,每年成熟时先荐于寝庙,尝新后由皇帝分赐群臣以示恩宠。并留下了王维的《敕赐百官樱桃》、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张籍《朝日敕赐百官樱桃》等作。
当然了,相比对此感慨良深、不免缅怀起过往的郑娘子;从小长于掖庭而未闻此物的女孩儿,则是要显得没心没肺的多;几乎当场就欢呼雀跃的大快朵颐起来,然后,冷不防就被酸爽的小脸皱起。
“真是个猴急的傻孩儿,这珍果可不能这般糟蹋的;”郑娘子这才莞尔笑道:“这宫中赐下的樱桃,除了宰臣王公家的例行恩赏外,也就在新晋进士的游宴上供给。不过,却不是这般的牛嚼法。”
随即,她就用纤手掂起一颗玛瑙般通透晶莹,黄中泛红的樱桃;又掀开底下盖着的小碟,顿时就露出黄黑色的蔗浆(原糖)、雪白浓稠的酪子(淡奶油)和黄澄澄的饧子(麦芽糖稀);各沾一点。
然后,就在女孩儿眼巴巴的注母和期许表情之下,送到了在旁看乐子的江畋嘴边道:“先生超凡脱俗之身,却甘为小女师表,屡屡周护。妾身别无余物,只能假以荐新聊表一缕心意;还望慢用。”
女孩儿这也反应过来,收敛起略显委屈和可怜巴巴的表情;眼珠一转抓了一小把樱桃,在几个银碟子里如法炮制的囫囵沾了一遍,也殷切异常送往江畋嘴边:“先生,让奴奴加倍的孝敬您吧”。
然后,女孩儿就踩在了郑娘子的裙边上,轻车熟路的用力一勾一拖;“哎呀呀呀”的惊呼着向前扑绊而倒。却把大部分沾满甜饧、酪子和蔗浆的樱桃,甩在了首当其冲的郑娘子身上、脸上……
下一刻,她就亡羊补牢式的,急忙从郑娘子半臂领口处,摘下一颗黏糊糊的樱桃,眼疾手快塞进江畋的嘴里:“狸奴先生,这就是我的心意!”。却冷不防身后的郑娘子,怒目圆睁道:“婉儿!”
(https://www.02sw.net/3315_3315407/11559042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