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特降甘霖以贺之;完全误入歧途,此
第384章 特降甘霖以贺之;完全误入歧途,此乃入魔之道
自开天辟地以来,如今的三界算是各族最和谐的一段时间了。
除却北洲时不时的荡魔除妖行动,与如今西洲三藏西行带来的局部纷争之外,四洲与四海的大环境还是比较平稳的,这也为二郎真君补全天规律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
凤仙郡。
因大圣直接唤来了玉帝与二郎真君显圣,更让郡侯父子两个不敢怠慢。
也是凤仙郡民风淳朴,再加上乃天竺之境,久受佛法。这满城的大小黎庶之家,无一家一人不皈依善果,礼佛敬天。
到此。
法海的心才稍安些,毕竟天竺地界,若依旧如外国那般盗匪横行、妖魔肆虐.便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一旦上了灵山会惹出什么事端来。
师徒一行在凤仙郡稍留了几日,探仔悉了天竺一国的风土,这才启程继续往西。
轰隆隆!
半空一声震雷响。
师徒几个抬眼去看,却见云层之中乃是雷部邓辛张陶四将并闪电娘子,在半空做法。
唿鲁鲁的雷声,淅沥沥的闪电。
引得一郡百姓开门张望。
“九天雷府恭贺三藏法师行至天竺,天尊令吾等以雷霆以助威!”
轰隆隆!
又是一向震天响,电掣紫金蛇,霹雳连山纵。
这边儿才响了几声雷,却见雷府之下,风部、云部、雨部几位属神也纷纷显灵,一时间天空异象连连,引得凤仙郡百姓止不住的磕头祭拜。
后有西海大太子显出龙身,兴云吐雾——
四海龙王齐齐汇聚,拱手恭贺:“法师西行至此,特降甘霖以贺之。”
法海见状,心说:何必弄出这般大的动静来?
但这毕竟是玉帝亲近试好,再加上这甘霖落下,造福的也是凤仙一郡黎民,法海便也就坦然受之了。
有了这一场好雨水,来年定当有个大丰收,所谓黍稷多条畅,稼穑得丰登。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也莫过于此了。
“走吧。”
师徒几人行在雨中,既然是甘霖,雨势并不算太大,师徒几个也没有以法力隔绝雨水,就这般缓步西行。
郡侯与郡中的郡望,看着师徒五个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开口道:“除了真君庙、与龙王庙之外.吾等再建一寺吧。”
“也可。”众人连连点头。
有人问道:“不知寺取何名,供奉哪位佛祖?”
众人又是一阵吵闹。
郡侯的儿子开口说道:“不如供奉三藏法师如何?”
“不妥。”郡侯直接一口否决,道:“供奉之事非同小可,乃天地契约,三藏法师只是路过我郡,虽天降异象恭送法师启程,但与我郡并无相干若贸然立下金身祭祀,实乃唐突之举。”
“郡侯老成之言。”郡望们纷纷赞同。
周边儿的年轻人们纷纷都说涨见识了。
如今三界中的祭祀活动,不论是规矩还是过程,都已经算是精简了很多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古以来,人族不论是祭祀鬼神,还是供奉仙佛.都有各自的规矩。
若是那些在三界成名已久的神灵也就算了,似三藏法师这种自认行脚凡僧的和尚,想要以立庙祭祀显然限制很大。
尤其是在人族之中。
而如宝象国那般能为三藏师徒建寺供奉的,也都是勾连了本国运的国运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李天王见了哪吒擅自立庙,接受百姓香火供奉之后,怒砸了他的行宫金身的原因之一。
至于那些妖精们为三藏法师立下的寺庙,则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毕竟不涉及人族气运,而三藏师徒又一向有斩妖除魔与渡化小妖的名声,他们只是单纯的拜一拜倒也无妨。
这些小妖们哪里会供奉祭祀之道?
不过求个心安而已,故而法海也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这也算是让它们向善一种方式,倒也不必过于计较即便有些因果,法海愿意担着。
凤仙郡的事情,自然有本郡的人操持至于建一座佛寺出来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花费不了什么功夫,即便是定不下来主位供奉,就把如来佛祖亦或是观音菩萨的金身摆上去准没错。
而寺庙的名字已经先定下了,就唤作甘霖普济寺。
凤仙郡已经是天竺国最外围的州郡了,再往西行,已经少见山川,一路坦途。
“倒也不愧是天竺大国。”八戒看向师父,问了一句:“师父,这天竺国比大唐如何?”
“若论疆域,大约相似。”法海只说了这一句,其余便没有多做评价。
大圣则一旁笑道:“师父是说,这天竺国除了疆域之外,其余皆比不上大唐?”
法海看他一眼,笑道:“中原神州之地,也无需为师多言,只等取经返回长安之后,你们自有感受。”
但不得不说,天竺的佛学基础,远非大唐可比。
只是这一路走来,也进去过几家佛寺,也同那些住持长老们辩经论佛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隐隐让法海有些失望。
甚至有些佛寺,竟不修佛法,只是诵念佛名的。
他就曾经见到一寺中的僧人,人手一个木鱼敲着,口中念念有词,却翻来覆去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说若念佛,法海自宋时来,自然知道中原八宗之一的净土宗,由善此法。
虽然有些误入歧途的,亦或是对佛法并不精通的外行人,也是这般只念佛名。
但其精华所在,还是要将《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此三经与《往生论》学成通悟之后,才能真正体悟其中佛法。
否则连经文都不通,只是念“阿弥陀佛”,即便是每日念上一万遍,又有什么用呢?
但有些心怀不轨之辈,正是借助这等法门,蛊惑了许多百姓。
毕竟比别宗之修行诸多限制,而净土宗只需要诵念佛号,便能往生极乐.众生会如何选择呢?
其结果不言而喻。
法海一向认为佛法本无错,错的是利用了佛法而达成自己私欲的人。
这一路上几多经辩,几乎无一敌手,有些个佛寺欺负他们是外来的和尚,辩论不过还想要动手结果被法海用九环锡杖敲了他们满头大包,这才真正服气。
甚至八戒还说了一句:“师父,果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
又或者他们尚在天竺外围,还没有遇到真正的高僧但法海终究还是期待的,毕竟这些佛寺中的僧人,即便有些法力,但终究还是凡俗。
这一日,师徒一行又从一间佛寺被群僧恭送离开。
等稍稍走远了之后,八戒感慨了一句:“师父.您这一出手,就把这寺中上下僧人的修为全都废了.就不怕佛祖怪罪么?”
“阿弥陀佛。”法海先念了一声佛号,然后才道:“若他们是寻常的江湖宗门,为师便也视而不见。可他们身为佛宗,不习佛法,只修神通.完全误入歧途,此乃入魔之道。”
这间佛寺完全是走了歪路的,比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自己还要歪。
当年的自己并非是佛法修行上的不足,是思想出了问题跟这一伙儿完全不修佛经的蛮僧完全是两个概念。
作为同门,法海还是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渡他们上岸,重回正道。
“你这呆子.师父刚才不是说了么,只是封印了他们的修为,并不是废了他们的修行。”大圣在一旁说道,“只要他们的佛法进境能追上来,神通修为自然就能恢复。”
小白龙好奇问了一句:“师父,他们的佛法修为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能破开封印呢?”
这一点那些僧人没敢问,法海自然也就没说。
大圣则顺着小白龙的话笑道:“既然是师父以佛法下的封印,自然是要跟师父一样的境界。”
“吓!”八戒怪叫一声,道:“那就是解不开了呗?跟被废了有什么两样?”
“不至于。”法海难得解释了一句,“只需要他们的佛法境界,能到达到驾驭他们的神通修为的时候,封印自然而然就解开了。”
八戒若有所思,因为他记得师父曾经说过一句话:若是一个人的佛法修行足够深厚,那么他们反而对神通并无所求。
若是这般等他们能够依靠佛法解开封印的时候,是不是就对自己以往修行的神通不在意了呢?
这不还是废了?
有什么两样?
看似如此,但八戒曾经问过师父,“师父,那您是怎样做到佛法与法力都这般深厚的呢?”
“重在于心。”师父当时是这样为自己解惑的:“一心求神通而修行佛法,则最终两者皆不成;真正能够体会佛法的,则对神通就不会放在心上”
不放在心上,并不是不懂,不会,不去修行。
师父的心在何处?
自然是斩业护生,那么佛法与法力并行,自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八戒心里又想了,那么菩萨的心呢?佛祖的心呢?灵山那么多法力高强的佛与菩萨的心又在何处呢?
他一时也想不通,便放在一旁.自己一个“厨子”,总是去想这些事儿做什么?
还是想想今天晚上吃什么吧那些伤脑筋的事儿,就留给师父去头疼。
其实对于这些和尚来说,真正的考验也正是在此处,若是他们为了解开封印而去修行佛法,则是背道而驰,还是走在歪路上。
那么除非是超出法海佛法之人出手,否则这封印一辈子都解不开。
法海为了让他们迷途知返,也算是用心良苦,即便是上了灵山,佛祖也没法怪罪,还得嘉奖一番。
或许是出身佛门的缘故,法海对于寻常感到百姓,甚至是小妖,都有着一份慈悲心肠。
但或许跟他曾经作为一寺方丈有关,也或许是现在身上担着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对同为出家人的和尚,法海的眼睛里就又变得容不下沙子了。
这一路走走停停,因为天竺佛寺较多,再加上三藏法师的名声已经在天竺渐渐传扬了出去,每每辩经论佛,总是会引起民众围观。
故而,脚步也慢了许多。
毕竟是天竺,也并非所有的佛寺都是浪得虚名,这一路上法海便已经与多位真正佛法深厚的高僧相会,双方皆有所得。
不论是在小乘,还是大乘佛法的感悟上,都有全新的领悟。
不只是佛门中人,甚至还有一位“顺世论”外道大家,深夜与法海论道,亦是受益匪浅。
这一走,便走到了次年深秋。
但见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
师徒五人行彀多时,又见城垣影影,小白龙笑道:“师父,前方又是一座大城,想必城中另有高僧在.”
以往在天竺之外的时候,小白龙是负责探路的。
如今在天竺走过了诸多城池,一路上也无甚妖魔,小白龙便专门为师父向各大佛寺投送拜帖.因为是要上门切磋佛法,并非是借住,故而要礼数周全。
先讲礼,再讲理。
众人一路往前,忽见树丛里走出一个老者,手持竹杖,身着轻衣,足踏一对棕鞋,腰束一条扁带,正好挡在了路中间。
他也不是故意拦路,见了八戒的相貌还被吓了一跳,大叫一声:“妖怪!”
险些摔倒,还是小白龙急忙上前搀扶,这才站稳了。
小白龙分辩了一句,“老丈莫怕,我等不是妖怪。”
老丈颤颤巍巍,杵着手杖,在小白龙与三藏法师身上瞧了一阵儿,这才小心翼翼问道:“长老哪方来的?”
法海双手合十,“贫僧自东土大唐”
“唐三藏!”老丈当即抚掌道:“我知道了,你是唐三藏对不对?就是个奉了唐王之命,来我天竺辩经论佛的大唐高僧!”
法海顿了顿,才道:“老丈错怪了,唐王是差我来取经的。”
“取经?”老丈摆摆手,“我都听说了,东边儿那群佛寺中的僧人,可没一个是伱的对手,即便是败在你手里,也都是心悦诚服的你这般高深的佛法,何需不远天涯路途,自大唐来我天竺取经?”
“阿弥陀佛。”法海念了一声佛号,正色道:“老丈不知,如今这一身佛法,正是这一路西行十万余的真切感悟。”
老丈闻言肃然起敬,便向三藏法师行礼。
法海还了一礼之后,问道:“今至宝方,遥望城垣,不知是甚去处,特问老施主指教。”
(https://www.02sw.net/3337_3337520/116804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