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491章 大型pua现场

第491章 大型pua现场


朝廷好不容易才将理学赶出朝堂,现在朱雄英却要任用他们。

    这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不解。

    朱雄英解释道:“理学兴盛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

    “大明数百万读书人,都学过理学思想。”

    “朝廷不能只是简单的打压,然后就置之不理了。”

    “将这么多读书人边缘化,是非常不负责任,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景恪曾经说过,大批读书人找不到出路,就会在民间结社……”

    “最后垄断基层权力,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

    “那些理学门徒无法步入朝堂施展才华,必然会心怀怨愤。”

    “早晚有一天会酿出大祸。”

    老朱冷哼一声道:“敢结党,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就知道杀杀杀,把嘴闭上听雄英好好说。”

    老朱悻悻的道:“不让说就不说,谁稀罕,哼哼。”

    这样的场景几乎三天两天就上演,众人也早就习惯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惯性的力量不可忽视,理学兴盛百余年,华夏的文化制度都已经形成了惯性。”

    “打压它简单,要捧起一个新学问很难。”

    “从理学到大同思想,不亚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转变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从夏商到周,在文化、制度上是一个大转折。

    周公召公用了百年时间,才完成了周礼的建设和普及。

    汉朝前面几十年采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汉武帝雄心壮志,想要变无为为有为,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于是他就找到了儒家。

    当时的儒家传承数百年,门生遍布天下,儒家提倡的礼仪也深入人心。

    即便如此,汉武帝加儒家,也用了十几年时间才完成这个转折。

    现在大明面临的情况也类似。

    皇家变革的决心倒是十足,对国家的掌控力还要超过汉武帝。

    但大同思想却远不如那时候的儒家。

    即便陈景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凭借自己一個人,就超越儒家无数先贤的成就。

    不论是思想的完整性还是影响力,都无法和当时的儒家相提并论。

    这就意味着,朝廷想要扶持大同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同思想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对其进行完善,需要时间传播……

    十年二十年能完成,就已经不错了。

    在此期间,朝廷就需要其他学说,来为大同思想打辅助。

    老朱不高兴的道:“那也没必要用理学吧?好不容易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就不怕他们反噬?”

    朱雄英耐心的道:“所以,才要将他们往四夷和藩属国引导,让他们去外部发挥作用。”

    “就如唐朝时期,佛教的影响力才是最大的,其次是儒家。”

    “可是在李唐皇室的支持下,道教是第一显学。”

    “我们也可以效仿唐朝,在中央以大同思想为核心,在地方以儒家各学派为枝叶。”

    “还有佛道两家,虽然已经远离政治,但在教化人心方面依然有着巨大的作用。”

    如此一来,大同思想可以通过朝廷的扶持,逐渐扩大影响力。

    毕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读书人为了当官,为了当大官,必然会选择学习大同思想。

    同时也给了大同思想完善自己的时间。

    还有一句话朱雄英没有说。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大同思想还不能成为显学,那干脆也别扶持了,任其自生自灭吧。

    这番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老朱也认为很稳妥可行。

    但这种事情,必须要考虑陈景恪的意见。

    尽管大家都知道,朱雄英肯定早就和陈景恪商量过,可在形式上老朱还是询问道:

    “景恪你觉得如何?”

    陈景恪笑道:“此事就是我给陛下提的建议。”

    老朱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问道:“你给咱说说,是怎么想的?”

    陈景恪说道:“方才陛下说的那些,我就不重复了,只做个补充。”

    “我们提出大同思想,并不是要和华夏文化做切割。”

    “而是一次顺承。”

    “大同思想是在华夏既往思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拓展出来的新思想。”

    “可是我能力学识都有限,无法完美的将华夏文化融为一炉。”

    马娘娘鼓励道:“华夏文明传承数千年,非一时之力就能研究清楚的,你缺的就是时间而已。”

    “若再给你二十年时间,我相信大同思想定然能完美无瑕。”

    陈景恪心道,您老人家是真看得起我,弄成这样已经是我能力极限了。

    强行深入,恐怕会弄巧成拙。

    不过他也没有解释,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道:

    “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我此举也正是要借助诸学派的力量,让他们主动来帮我完善大同思想。”

    华夏文化太厚重了,靠自己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对它的重新诠释和整合。

    必须要借助众人之力才行。

    所以,陈景恪从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引各家学派入局。

    他的大同思想其实就是个框架,各学派都可以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将自家的学问套进去。

    曹端要用人权二象性,重新构建理学的底层逻辑,就是一种体现。

    等于是,他们出力帮陈景恪完善大同思想。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听话。

    很简单,利益。

    朝廷采用大同思想治国,不听话的就打压。

    其他学派想发出声音,就必须主动来学习。

    有些人会选择直接更换门庭,也有些人会选择改造自家学派的思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景恪也不会当甩手掌柜,他是最终的裁决者。

    各派重新诠释过后的学说,都要经过他的审核,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推行下去。

    总之一句话,陈景恪试图用一个框,将整个华夏文化给框进去。

    他要的也不是大同思想下的教条主义。

    而是大同框架下的百花齐放。

    既然要引人入彀,那就不能将别人的路堵死。

    要引导着他们前行。

    这其中理学又是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正如前面朱雄英所说,大明六百万读书人,基本都学过理学思想。

    理学门徒少说也有三四百万之多。

    把这些人拒之门外,那简直太愚蠢了。

    引导着他们去基层,去偏远的地方,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陈景恪继续说道:“理学独显百多年,不但在大明深入人心,即便是在四夷也拥有广泛影响力。”

    “朝廷打压理学,也会让各部无所适从。”

    “而且就这么放弃理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也非智者所为。”

    “所以我觉得,朝廷在打压理学的同时,也应该放开一道口子。”

    “让他们去四夷、去藩属国,从事各种工作。”

    “如此既能疏导理学门徒心中的怨气,缓解他们和朝廷的矛盾,又有助于教化四方。”

    “正所谓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就是这个道理。”

    朱标不禁颔首道:“此乃老成持重之言也。”

    马娘娘夸赞道:“景恪心胸宽阔啊。”

    陈景恪谦虚了几句,又接着说道:“解缙数次给我写信抱怨,说他在南洋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蜀王、湘王,也经常上疏,问朝廷讨要人才。”

    蜀王镇辽东,湘王镇交趾,都需要大量基层官吏去治理地方,需要大量读书人去教化百姓。

    解缙那边就不用说了,帮助南洋十五国建立学政体系,需要的读书人就更多了。

    可是在这个年代,愿意去边疆,愿意出海的人还是太少了。

    “秦王和燕国世子每次派遣使者过来,第一件事情也是要人。”        “即将建成的晋国,需要的读书人更多。”

    “安西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

    “在这种混乱的地方,思想体系完整厚重的理学,反而更能保持自我。”

    “还能反过来去同化别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什么就容易亲近什么。

    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穆扎法尔国……都是伊教化的蒙古人。

    他们虽然还认同蒙古这个概念,可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都与当初的蒙古帝国没什么关系了。

    明人去了安西,学习安西本地文化,过上几十上百年那他就是安西人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朝廷必须要想办法强化华夏文化的教育。

    佛和道是肯定要去的,这是之前就说好的。

    之所以现在没动静,是因为强敌环伺,不想过分刺激本地宗教。

    一旦等秦晋两国站稳脚跟,佛道两教就会跟进。

    但华夏是世俗化的国家,不可能靠宗教思想来治理国家。

    就需要有世俗学派过去。

    让大同思想过去?

    别开玩笑了。

    就现在的大同思想过去,会被冲烂的。

    别说是安西,就算是炎洲、殷洲等地,目前都不适合推广大同思想。

    必须要用原滋原味的华夏传统文化,才能抵挡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

    数来数去,能承担得起这个任务的,只有理学。

    前面已经说过,理学是发展两千多年的儒学,与佛教碰撞之后的产物。

    在应对宗教冲击方面,它天然具有优势。

    毕竟它确确实实压倒了佛教和道教。

    把它丢到安西和那里的思想进行碰撞,想必是非常精彩的。

    先用理学思想去教化蛮夷,使其华夏化。

    然后再用大同思想整合过来,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就目前来看,大同思想对华夏以外的地方来说,太超前了。

    人家要么还处在原始社会,要么还处在封建奴隶时代。

    那些封建主和奴隶主,能接受的了这个思想才见鬼。

    领先半步是超前,领先一步会扯着淡的。

    所以,这个任务理学是最合适的。

    听完他的分析,老朱虽然还是很不乐意,却也不再反对。

    “你们两个也大了,这事儿自己看着办吧。”

    朱标却很支持:“如果真能让百万理学门人走出去,对大明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商榷,尤其是不可强迫他们去。”

    朱雄英说道:“我已经有了计划。”

    他的计划很简单。

    就在理学大儒们又一次上书,试图游说朱雄英的时候,他终于开口:

    “大明分封诸侯国,正值用人之际,真有能力何处不能施展才华?”

    “当年长春子以七十余岁高龄,西行万里求见成吉思汗,为道教求得了发展的契机。”

    “你们与其用语言来游说我,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的用处。”

    这还是皇家第一次正面回应理学的请求,理学大儒们非常兴奋,连忙再次上书。

    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朝廷打压理学,诸侯国也不敢用我们啊。

    这话正中朱雄英下怀,立即下旨:

    “云南、交趾、西域、辽东、北方草原,乃至南洋、秦、燕等地,都不得阻挠理学门人出仕。”

    他还特意给诸多藩属国国主写信,要求他们一视同仁的对待理学门人,不可歧视。

    这下理学门徒再无话可说。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家其实都知道了朝廷的打算,就是要让理学走出去。

    替大明教化四方。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大明对待佛、道两教的手段。

    先是打压,然后引导两教向四方传教。

    简直一模一样。

    那么理学派系对此是什么看法呢?

    他们心情很复杂。

    搁以前他们肯定不愿意,什么玩意儿就让我们去蛮荒之地搞教化?

    我们要的是主政天下,是引导华夏前进方向。

    但现在,他们已经没这个心气儿了。

    尤其是看看佛道两教现在的情况。

    庙观遍布大明势力影响范围内。

    各少数族群的部落,几乎都有传教的和尚、道士身影。

    很多部落甚至已经集体皈依了两教。

    对于大明的后续政策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两教也因此获得了数不清的好处。

    可以说,两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时代。

    理学要是按照朝廷的计划,去边疆、去藩属国,不说能再次兴盛,至少不会被打压的没有生存空间。

    很多理学门人,选择了出去试一试。

    也有些理学门人,心中憋着一口气,朝廷不是看不上我们吗?

    那我就证明给你看。

    于是,也出发去了边疆或者藩属国。

    还有些人,想出去但找不到门路,又害怕被骗,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朝廷再次给出消息。

    但凡想出去的,可以找衙门报备,朝廷会给他们一个妥当的安排。

    还可以去各藩属国的使节馆求职,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直接去那里任职。

    对于各藩属国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纷纷派人前来大明,开出了优厚条件,吸引人才加盟。

    解缙更是广发信函给自己的好友,邀请他们来南洋开创全新局面。

    这一下,更多人选择了走出去。

    不过总的来说,选择走出去的依然只是少数。

    华夏人的乡土思想是非常重的,轻易不会离开家乡。

    就算离开了,终有一天也会回来的。

    这就是所谓的叶落归根。

    但凡有一点办法,没人愿意背井离乡。

    不过到了这会儿,他们也不好意思再抱怨朝廷了。

    不是没给伱们机会,而是你们自己不愿意。

    就算他们抱怨,也很难再获得其他学派的同情。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陈景恪又对理学来了一场大型的PUA。

    他找了许多人,在报纸上贬低理学。

    然后话锋一转,你们这么差劲儿,皇上仁慈不嫌弃你们,愿意给你们机会。

    你们还不赶紧抓住,还不知道感恩,简直忘恩负义。

    活该被打压。

    大明周报,作为官方媒体,还是唯一的报纸。

    其影响力自不用提。

    不管真相是啥,反正现在大家都开始用异样目光看理学门人了。

    这让一众理学门人别提多憋屈了。

    再也没人提朝廷打压的事儿了,也再没人上书要求皇帝重用理学。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了年尾。

    就在大家以为,明昭二年平稳落地的时候,朱雄英的一道圣旨再次掀起了波澜。

    (本章完)


  (https://www.02sw.net/3338_3338269/111106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