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第1277章 刑加于众
第1277章 刑加于众
高浟虽然听从了赫连子悦和李文师等人的建议,离开邺南转战太行,但这计划实际执行起来也是艰难有加。
蜿蜒崎岖的太行山径固然能够阻截唐军强大的攻势,但齐军在山中转移起来同样也很困难,并且补给也不以获取。日趋艰难的处境更会持续的给士气造成打击,让队伍变得人心涣散。最终是否能够达成李文师所预想的那种局面、成功北去与赵郡李氏等地方势力联合起来,结果仍未可知。
但事已至此,再怎么彷徨犹豫也只会人为的给本就不利的局面增加更多的凶险,所以高浟一行也就只能摒弃心中的杂念,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
好在唐军或是因为自觉势大的缘故、以至于行动比较迟缓,让齐军大部分人物资源都转移到了林虑山中,并且继续向太行山深处进行转移。
林虑山属于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山势也算不上有多险峻,而齐军最终目的还是依托太行山势的阻挠而继续向北进行转移,故而也并没有在林虑山周边修筑太多的防戍攻势。
此间因为地近邺都,拥有着山水秀丽的景致,故而多有邺中权贵于此圈地造园、占山修寺,因此境中单单各类园墅和寺庙便有大大小小上百座之多。
之前邺都城破,便不乏畿内之人逃难至此,这些人来到此间后便各自结寨自守,由于有着邺南长城的存在,加上其他的原因,唐军并没有向此进行扫荡,因此情况便也维持下来。
此番高浟率部入境,这些人的反应也都各不相同,有的人自是热情的喜迎王师,有的人则就是冷眼旁观,甚至还有人对此干脆就是不闻不问。
毕竟局势发展至此,大家对于北齐社稷前途也难有什么乐观的看法,而且高浟这个自封的皇帝本身就是不伦不类的存在,如今又是仓皇至此,更加让人难生敬意。尤其躲在林虑山的这些人也谈不上是什么北齐的忠臣孤孽,否则早就死战邺都了,而不会躲在这山野间不敢露头。
高浟来到林虑之后,便以皇帝的名义传令号召境内士民投身王事,不要坐以待毙,但真正热情响应的人却是不多。大部分人畏惧其手中所掌握的人马,仅仅只是捐输了一些物料或者派遣奴仆应事,总体上还是希望这群瘟神赶紧过境离开,不要将唐军大部队都吸引至此。
对于这些林虑士民如此态度,高浟自是心怀不满,他本意存亡继绝、兴复社稷,却不想这些遗民对他诸多敷衍、不肯举家追从效力,当即便要勒令麾下军众攻破这些园邑寺观、洗劫一通。
不过当他生出这样的想法之后,旋即便被尚书令赫连子悦等人力谏不可:“今齐氏运衰,俗人畏难躲避,亦人之常情,若因此而大加诛戮,则不免群情惊惧、人心散尽。况今敌军须臾即至,大军仍需更往太行山中转移,如若于此滞留弄兵而贻误时机,为贼所蹑、则悔之晚矣!”
对于所谓的群情人心,高浟倒是不怎么在意,眼下这二者对他来说也并不是多么要紧的东西。至于后一点,的确是让他深感投鼠忌器。眼下虽然侥幸转移到了林虑山中,但途中士众也不乏逃散,而且敌军正追踪而来,在情况还没有转危为安之前,的确是不宜多生事端、消耗士马体力。
所以他也只能将心中不满的情绪按捺下来,抓紧时间将麾下人物资源继续进行转移。而就在其人马抓紧转移的同时,林虑山外的唐军部伍也正在快速的围聚而来。
尽管山外的唐军执行的策略是围而不打,以恐吓驱逐为主,但在高浟一众人看来却并非如此,他们只觉得唐军咄咄逼人、追撵甚急,自己一行只要稍有松懈,说不得就会被围困在此、身陷绝地。
在唐军进行了几场规模不大的战斗之后,齐军一行便离开了林虑山,往太行山深处而去,后边的唐军自然顺利的进据林虑。
随着唐军到来,此境那些人家们有的倒也摆出一副喜迎王师的姿态,有的则仍门户紧闭,一副自遁于事外的态度。可是很快一纸书令的下达,顿时让他们变得慌张起来。
唐军主力入驻之前高浟停驻的大营之后,当即便派遣令卒传告四方,着令乡人速速进奏贼众过境之时情形,若有乡徒助贼事迹、查实必究,举报有赏,匿罪必罚!
此令一出,自是群情哗然,有的人或还心存侥幸,认为法不责众,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干净,难道唐军还打算将此乡士民屠戮一空?
可是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们答案,唐军固然不会大肆屠杀,但真收拾起他们来也绝不手软。
随着降卒俘虏加上乡人举报所提供的一条条线索,一个个目标被快速锁定,然后迅速的被击破缉拿,境中大大小小上百座园墅,数日内便被扫荡大半,涉嫌助贼的人员更是达到了七千余众。
唐军虽然是凭着强大的武力扫荡乡里,但凡所行动也都有的放矢,并非一味的欺压无辜良善。他们所秉持的,便是朝廷日前所颁布一系列针对河北士民的刑赏令式,当中便有多条对于从贼滋乱事宜轻重不等的惩处规章,故而唐军行事也都有法可依。
当听到这些遭受拘押的乡士质疑王师刑令严苛、虐害大众的时候,韩雄更是大声回答道:“某等王师将士此来正为除贼弘道,齐氏群贼偷符窃运、举世皆知,虽拥众百万,王师亦可破而胜之!
其后朝廷宣令四方,以明是非,尔乡徒愚昧、拒从王法,仍然相携从贼,百万贼旅犹可破之,何谓王法不能教化万众!肥乡沃土,天地丰馈,尔群徒泯灭德行、不奉王令,自有义士居此!”
归根到底,这些河北人士仍然有些小觑了如今大唐朝廷对于在河北革旧布新的决心,认为即便大唐统治这一片土地,仍然也需要仰仗他们这些当地的乡豪势力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但事实上他们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已经非常小了,正如韩雄所言,之前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的北齐勋贵和武装力量都已经被打败了,难道还指望胜利者们俯身询问他们嗜咸嗜淡?
这些关东豪强世族固然历史悠久、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北魏中央政权日趋衰败、各方叛乱四起的情况下,也曾一度放任这些地方势力发展。并且依靠他们平定叛乱。
但是后续一系列的事情发展也表明这些家伙也都是样子货。崔卢李郑之类的世族名门,被当年南下的尔朱荣大杀一通,政治上遭受了严酷的打击,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封高羊毕等豪强大姓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有气魄和能力扛起大旗,竟然被带着一群六镇破落户游荡到河北的高欢拔了头筹,到了东魏北齐更是得唾面自干的弯腰去喝镇兵们的洗脚水,简直就是败坏先人。
到如今大唐终于攻灭了北齐、大势渐定,这些人再跳出来想要分享地方上的话语权,自然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如果说大唐朝廷唐皇出于天下之主的自觉,在一些政令的颁行上还有些含蓄,那么韩雄等大唐将士们的认知和喜恶要更加的直接和浓烈,勿为法不责众,既然有人仍要作死,他们也不畏杀之。河北丰饶沃土,自有忠义勇力者居之!
当然唐军主要的任务也不是惩治地方上的罪恶,他们在将这些乡里罪人搜捕出来之后,便分遣人马押送邺城,邺城方面自然会根据这些人涉事的罪恶轻重而加以判决。
后续唐军继续沿着高浟一众行军的路线继续向前追击,至于这些送往邺城的罪人,则就由刚刚抵达邺城不久的尚书右仆射长孙俭负责进行审讯判决。
之前朝廷虽然公布了针对河北人士的刑赏令式,但是由于眼下河北方面州郡人事政治尚未步入正轨,诸事全都入禀关中朝廷的效率也实在太慢,因此便以尚书右仆射长孙俭亲赴邺城主持这些令式的执行。
而今长孙俭便通过对这七千多名犯罪乡士的审判,向邺城和河北的士民详细的普及了一番刑赏令式的内容,以及彰显了朝廷有法必依的决心!
这一番依法审判的行动,再配合着唐军高歌猛进的军事行动,自然给河北时流带来了极大的震慑。尤其是接下来针对赵郡李氏等一干河北名族的审判,就更加的让河北士民震惊不已。
(https://www.02sw.net/3339_3339122/1143290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