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章节目录 > 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历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

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历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


【《大礼疏》一出,群臣激愤。】

    【礼部尚书毛澄,给事中朱鸣阳、史于光和御史王溱、卢琼等人纷纷上疏弹劾张璁,要求皇帝对其施以惩戒。】

    【朱厚熜不予理睬,事态发展也随之进入僵持状态。】

    ……

    大隋。

    “君臣之间,新君与老臣之间,还没有进入一个磨合的过程,就开始了一次漫长的角力。”

    杨坚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大明了。

    “大明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皇帝能处理的了。”

    “没有三代之上的弥合,君臣割裂只会越来越大。”

    “朝廷上君臣不合,地方上又怎么能有所治理?”

    独孤伽罗看着年少且面容坚毅的皇帝,一时母爱泛滥。

    “少年天子对年老重臣,孤家寡人对众臣群僚,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抗衡。”

    “他不需要欠杨廷和和张太后的情,更不需要活在孝宗、武宗的阴影之下。”

    “他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的父母要相认。”

    独孤伽罗带着几分心疼道:

    “他只是想全了自己的孝道,他又什么错!”

    杨坚听得频频侧目。

    你关注点是不是不太对啊?

    ……

    【朱厚熜虽做出妥协和让步,但由于他态度鲜明地支持张璁,部分朝中大臣的立场也发生了动摇,逐步分化为两派。】

    【一派支持为兴献王加尊号,是为议礼派。】

    【另一派则反对为兴献王加封号,是为护礼派。】

    【在这场君臣博弈中,有很多识时务的大臣也跟着张璁倒向嘉靖皇帝朱厚熜,议礼派队伍不断扩大,两派之间的争斗也由此进入到白热化状态。】

    【就在双方陷入僵局之时,皇帝的生母、兴献王妃蒋氏从安陆州抵达通州,准备进宫。】

    ……

    大汉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看着天幕,突然对身边二子说道:

    “按照宗法制的过继原则,大宗是不可以绝后的。”

    “如果遇到大宗无嗣的情况,就要由小宗过继给大宗,来延续帝系,奉祀宗庙。”

    “拿这一时期的皇权谱系来说,宪宗、孝宗、武宗是大宗,是帝系之所在。”

    “而朱厚熜则是旁支,属于小宗。”

    “以旁支入继大统,自然要继大宗之后。”

    “若是你俩身处此时此刻,会怎么做?”

    李建成沉默了。

    阿耶,你要不是我亲父,我非得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我手中的马槊也未尝不利!

    李世民咧了咧嘴角,直接道:

    “于宗法来说是合理,但文武群臣联名上奏要求他遵循祖制,将帝系归入大宗。”

    “客观上讲,这是一个违背常理、割裂亲情的做法。”

    “而观大明的情况来看,一旦低头,他也会成了一个肉粽子,任由他们摆布。”

    “既然已经步入进退两难之地,那就一以贯之好了。”

    “用大礼仪来告诉天下臣民,他这个皇帝并不是通过非正式渠道得来的。”

    “是皇帝与百官,请来的!”

    “毕竟,景泰之事犹未久矣吗。”

    “并且此举还可以淡化小宗入大宗的影响。”

    李渊瞥了一眼李世民。

    淡化小宗入大宗的影响?你居然还考虑这种事?

    李世民捻着胡须总结道:

    “这小子刚刚继位,不懂皇权运作,但他懂人心。”

    “文官虽然势大,但不可能真的铁板一块。”

    “总会有人想进步的。”

    “而这张璁就是那副马骨!”

    “朱厚熜表明了态度,那想进步的人当然会偏向皇帝。”

    “毕竟,你杨廷和再厉害也只是个臣子啊。”

    “而皇帝此时势孤力单,正是需要援手的时候,如此雪中送炭的大好时机,只能不叫人眼馋呢?”

    “这与汉和帝求萧、曹近亲是差不多的道理。”

    “你铁板一块,你厉害。”

    “但你总不能拦着人进步吧?”

    “只要皇帝的态度鲜明,那这铁板就一定会自己裂开。”

    “到时候,一切就都好说了。”

    李渊看不得这小子翘尾巴的样子,暗戳戳道:

    “还一切都好说,内外勾结给你来一棒子就老实了。”

    李世民顿了一下。

    就大明这种完全没有国家精神的执政团体……

    老头子这话不是没有可能啊!

    ……

    【八月,兴献王妃蒋氏抵达通州。】

    【礼部先是建议由东安门入宫,后改为长安左门入宫,均被朱厚熜驳回。】

    【随即下令王妃由中门入宫,谒见太庙,以太后驾仪入宫。】

    【朝议哗然,认为没有妇女拜谒太庙的先例,而且反对王妃使用太后仪仗。】

    【同时,王妃得知大礼议一事,极为愤怒!

    “安得以我子为人之子?尔曹已极宠荣,献王尊称胡犹未定?”

    她坚决拒绝在蒙受这种羞辱的状况下进入京师,从而滞留通州。】

    【朱厚熜痛哭不止,启奏太后张氏,愿意让位以便侍奉母妃回乡。】

    ……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看这有其母也必有其子吗!}

    {支持,该争的就去争,打什么太极拳,强势才不会被欺负!}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大礼议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是在帝制的明朝,这就不是小事。}

    {事情并不复杂,无非就是皇帝要给亲生父亲加个封号,大臣们不同意,结果双方闹翻,但是就通过这件小事,小皇帝才立了威,沙瑞金刚到汉东的时候看的那个常务会也不过这样。}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突然开口嘱咐道:

    “以退为进,可以在对方无法接受的结果中试探,这样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是谨记,这种用法是在拿住对方命脉时才能用的。”

    “这也是明摆的事实,一旦朱厚熜真的走了,杨廷和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他一定会退后一步。”

    刘启了然。

    “他退一步,皇帝就可以进一步。”

    ……

    【十月,张璁再上《大礼》《或问》,仔细辨析统嗣区别并详细说明尊崇墓庙的礼制。】

    【十二月,改任南京刑部主事。】

    【张璁上疏后,已经致仕的杨一清盛赞不已,并予以支持。】

    【杨廷和势不得已,以张太后的名义,同意尊兴献王为兴献帝,生母为兴献后,祖母邵氏为皇太后,兴献后以后礼,自中门入宫,只拜奉先、奉慈二殿。】

    【随后,兵部主事霍韬等人纷纷提出应当尊崇明世宗生父母。】

    【杨廷和、吏部尚书乔宇、工部尚书林俊等人坚决反对朱厚熜加尊生父母为兴献“皇”帝、兴献“皇”太后,并将张璁外放。】

    【他们认为这是“是忘所后而重本生,任私恩而弃大义”。】

    【随即,杨廷和率领群臣,请求罢官辞归,以此要挟朱厚熜。】

    【在杨廷和等中央文官的步步紧逼之下,朱厚熜只好在嘉靖元年(1522)正月下诏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不称“皇”】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摸着胡须,叹了口气。

    “看上去为父母挣到了名分,实际上还是吃了年轻的暗亏。”

    “因为明孝宗被尊为皇考,意味着皇帝变相承认了过继的身份。”

    “而就此当时朝廷上的舆情,再坚持一下很有可能就会大获全胜。”    

    王皇后看着重新认识了一遍的皇帝,复杂道:

    “你叫我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李治也是没办法了。

    媚娘别说上位,试探一说要放出宫廷,朝中反对的声浪就如崩塌的河水一般涌没而来。

    而王皇后……他也没得选了。

    ……

    大明·仁宗时期

    “大明帝位的继位规则早就决定了朱厚熜即位的合法性。”

    朱高炽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对朱瞻基道:

    “归根结底就八个字: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那朱厚照的遗诏也明确引用了这一原则。”

    “所以,朱厚熜本身的血缘已经确立了其第一继承的顺序。”

    “他以朱祐杬世子身份继位,天经地义,无须过继。”

    “随着统嗣之争时间越来越久,就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支持者也会越来越多。”

    “他这一步退的属实没有必要。”

    “但也能理解。”

    朱高炽缓了缓气,继续道:

    “一群大臣以辞退逼宫,这事应了,皇帝在士林中的名声也就臭了。”

    “退可以,但不能是这个时间点上。”

    “毕竟时间越久,杨廷和就越弱势。”

    “他的强势无非是首辅地位的崇高,但首辅权势和去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本人的支持。”

    “时间越久,皇帝和他的分歧就会越明显,就会有更多的大臣开始公开支持皇帝。”

    “但那时,大局已定。”

    ……

    【九月,十一月,朱厚熜的祖母,寿安皇太后邵氏去世。】

    【十二月,上谥号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

    【杨廷和定礼制为哭临一日,服丧十三日,只通知两京,不诏告天下。】

    【按礼,皇帝的祖母去世,朝廷应该披麻戴孝三个月,可杨廷和让礼部下达命令,披麻戴孝十三天。朱厚熜的肺都快要气炸了,他私下指使被杨廷和驱赶到南京的张璁联合各种力量反击。】

    【1523年,嘉靖二年正月,张璁、南京司法部主事桂萼、席书、方献夫、黄绾联合上书请求朱厚熜坚持立场。】

    【朱厚熜以迅雷之势召集朝中官员要他们议论这份上书,同时发布命令,调张璁、桂萼进京任职,其他三人也被重用。】

    【二月,礼部尚书毛澄致仕。】

    ……

    大明。

    老朱板着脸一言不发。

    脸上不显,但心里的诧异是真的属实不小。

    他发现这个小王八蛋的手腕比他想象的还要强!

    就目前的大明历代皇帝里,他还没发现手腕比他灵活的。

    才十五岁,他就已经在向着完全掌控朝堂势力的目标前进了。

    虽然还很年轻,但却本能地将权力理解为。如何运用个人资源,凌驾于那些比他年长且阅历丰富的男人之上并为所欲为。

    老朱的嘴角有点难压,但他还是努力的给压下去了!

    马皇后眼睛轻瞥,轻声道:

    “想笑就笑吧。”

    “这有什么好忍的。”

    老朱依然板着脸,一言不发。

    奶奶的……

    前面叫的太欢,现在不能太展露情绪!

    咱也是要面子的!

    ……

    【十一月,围绕安陆兴献帝陵寝祭祀礼仪,双方再起争执。】

    【杨廷和等人认为太庙用八佾,兴献帝祭礼应该减少,“正统本生,义宜有间”,但这一提议被朱厚熜拒绝。】

    【因此,虽然兴献帝尚未被称为皇帝,但在祭祀规格上,已经与历代诸帝一致。】

    【随后,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与张璁趁机进言大礼,并进献席书、方献夫所作的《议草》】

    【上书皇帝,表示现有称谓并不适宜,应该重新议礼。】

    【其中,桂萼全面批判了杨廷和的主张,从孝道出发,指出孝宗有子,不应过继他人之子,故而朱厚熜不应继孝宗之嗣。】

    【武宗遗诏传位于皇帝,不应隔开武宗而直接追溯孝宗,故而皇帝应继武宗之统。】

    【因此,皇帝应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在宫中为兴献帝立庙祭祀。】

    【朱厚熜接到这封奏疏之后,命群臣再次廷议。】

    ……

    大汉·宣帝时期

    “这是反应过来了?”

    刘病已饶有趣味的看着天幕。

    前面的“本生”一词就是一个圈套。

    这个词就是暗示了并非“本生”的继父的存在。

    既然在父亲的尊号上输了一筹,那能否在皇宫内为父亲建庙则上升为争论的首要问题。

    只因表象为家庭小宗与皇室大宗的礼仪之争。

    实质上,是皇帝上位后君权与内阁之权的第二次试探与颉颃。

    “可惜了。”

    许平君看着皇帝,好奇问道:

    “可惜什么?”

    刘病已摇头道:

    “一群最顶尖的人,在这种私事还是公事的问题上牵扯着精力。”

    “明明天下万民才是最重要的。”

    ……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正月。】

    【杨廷和向朱厚熜提出辞职,同时命令他的党羽们上书朱厚熜挽留他。】

    【杨廷和当初赢了一局,所以这把他故伎重施,再提辞职。】

    【但朱厚熜早有准备,反应极为凌厉。】

    【杨廷和的辞职信才上,朱厚熜看都不看立即批准!】

    【当那些大臣们挽留杨廷和的信件送来时,批准杨廷和辞职的诏书已公布于众。】

    【杨廷和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辞职”了。】

    【而杨廷和的离去,也使大礼议之争重新掀起波澜。】

    【但这时候的朱厚熜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边围绕着一大批拥趸。】

    【虽然这些人都是一些中下级官员,在官场的地位无法与杨廷和等人相抗衡,但他们手中握着一张最大的牌。】

    【那就是朱厚熜。】

    ……

    大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眼睛一亮!

    他有点起别的心思了。

    这个朱厚熜又何尝不是一个“好圣孙”呢?

    但他又有点舍不得朱厚照……

    但朱佑樘又实在是扶不起来。

    “难办啊……”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无事后面那几句话。

    自顾自的微笑呢喃着:

    “历代先帝啊……”

    “皇帝是这么做的!”

    (本章完)


  (https://www.02sw.net/3381_3381270/111105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