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小说免费阅读 > 第335章 酸枣大舞台

第335章 酸枣大舞台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扭头朝着声音来源处看去。

    只见站在刘璋身后站着的张松有些醉醺醺地开口说着,下巴也是不自觉地微微扬起,一副视在场一众诸侯如无物似的姿态。

    这让李基忍不住微微扶额,明白这张松大体是醉了。

    此乃诸侯会盟,李基又完全没有自立门户的心思,如今还是以着刘备麾下郡丞身份参与其中的,如何适合独列一席?

    当即,李基朝着各方诸侯拱了拱手后,朝着张松的方向开口提醒道。

    “子乔,汝醉矣。”

    “哼,吾未醉,乃是此言不得不发!”

    顿了顿,张松开口就是一发地图炮,道。

    “此乃天下英豪齐聚讨董之盟,所为乃图大汉安定之事,一些欺世盗名之流尙且能入席其中,子坤先生有不世之才,却只能站立,此是何道理?”

    此言一出,无疑是让一些诸侯眼神多了些羞怒与躲闪。

    当真是人人都是一片公心为大汉,不惜倾尽钱粮而来讨董乎?

    大多无非是为邀名而来罢了。

    而眼看着帐中气氛渐渐不对,刘璋的眉头忍不住略微一皱,看向着身后的张松,对于张松这般冒然开口的行为眼神中多了几分不悦之色。

    若不是张松一族在蜀郡地位不低,张松亦颇有才名。

    而刘璋一直都听从着曾经李基的建议暗中不断拉拢蜀中世家,积蓄声望的刘璋有意借助张松的丑陋相貌以示礼贤下士,否则如何会特意将张松带在左右以示恩宠。

    可张松这贸然举动,无疑会让刘璋成为众矢之的,或会以为张松此举乃是刘璋的示意。

    就在刘璋准备出言呵斥张松之时,张松先一步凑到刘璋的耳边,低声急言。

    “还请主公见谅,此前主公多次言及有意拉拢子坤先生乎?属下方才意识到此乃大好机会,故以来不及禀报便先行开口。”

    此言一出,刘璋心中当即转怒为喜,觉得颇是在理。

    且刘璋一时心中对于张松的形象大为改观,没想到这个时常被自己心中唾弃的丑陋之徒,胸襟倒是颇大,不嫉妒于自己对李基的看重,反而将此事记在心中之余,还懂得主动开口寻迹拉拢。

    刘璋就是喜欢这种积极又主动……

    ‘不错不错……’

    刘璋在内心暗自赞赏,表面则是对于张松的告罪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李基的方向微微示意。

    相对于拥有天生被蛊惑圣体的刘璋外,在场不少诸侯亦是意识到这是个除了与李基结个善缘的机会之外,还是个离间刘备与李基之间关系的机会。

    而就在张松以为说服了刘璋后还需要舌战郡雄,在李基面前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力绝不仅是过目不忘,还有一副好口舌,继而得到李基的认可赏识,改换门庭互为同僚之时。

    张松预料之中的那些羞愤的小诸侯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袁绍便是率先表态道。

    “这位先生所言未尝没有几分道理,子坤先生于国有大败乌桓之功,又曾奉命远渡瀛洲,而今又为了一腔忠义而来此相聚讨董,于情于理,于德于行,皆可独列一座。”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侯脸色为之一愣的不在少数。

    而原本就被张松暗讽了一句心中愠怒,与袁绍相对而坐的袁术闻言,向来就秉承着袁绍支持的便反对的心理,则是毫不犹豫地反讽道。

    “呵!李基何人也?寒门出身,今尚且不过是一小小郡丞,如何有资格与列位同席?此事若是传出,岂非是让董贼嘲笑群雄无人,以至于让一郡丞单列一席。”

    张松闻言,正想开口反驳,却不料曹操的举动比他还要快上一筹,起身开口道。

    “公路,此言差矣。子坤先生早于两年前便被先帝赐昭亭侯,又封为辽东郡守,今虽还仅是郡丞,不过是心系中原董贼作乱,故以不忍见朝纲动乱而独善其身,方才至此罢了。”

    而公孙瓒或不懂其中弯弯绕绕,但也是毫不犹豫地表态道。“不错,某亦支持子坤先生可独列一席。”

    其余大小诸侯见状,眼看着袁绍、刘璋、曹操、公孙瓒等影响力颇大的诸侯纷纷表态,自然亦是不会不识趣地再出言反对。

    即便袁术依然心中不忿,自觉与区区一文士同列实乃耻辱,却也是难阻大势。

    眼看事情发展至此,本作为其中主角的李基反倒是没有什么开口的机会,只能也顺从众意接受了下来。

    不过在军士搬来一张新的桌案之时,李基却是决意将此桌案置于刘备右后侧而坐,不与刘备同列。

    或许,李基深知这种小小的离间挑拨,并不会对刘备产生任何的效果。

    只是李基从不会越了臣下本份,有些事只会有零次与无数次的区别。

    而李基的这一举动,让在座的不少诸侯对于李基的好感亦可谓是随之大增,不仅仅是李基刻意将所列之席往后半分,更重要的是李基所表现的忠义,罕有不为之欣赏之人。

    无论是暴虐残忍如董卓,亦或者是多疑奸诈似曹操,即便他们自身视忠义如厕纸,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欣赏忠义之徒。

    又或者说,曹操、董卓之流最担心的是背叛,故以最看重的百便会是忠义,能力才是次之。

    因此,在李基自觉且坚持做出此举后,便是连原本脸色颇为难看的袁术,看向李基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欣赏。

    而随着这一小小的插曲结束,作为刘虞代表而来的公孙瓒,则是起身当众宣读了一遍《讨国贼檄文》。

    即便此篇檄文在场之人,人人均已看过,但此刻几乎每个人均是流露出激愤之色,声讨国贼董卓之声可谓是不绝于耳,仿佛恨不得当场与董卓决斗。

    甚至有几个眼看着声讨董卓骂不过左右同僚的小诸侯,语气一转,当即便是痛哭流涕了起来,哀悼灵帝,为被强行废位的刘辩而哭得昏天暗地,一副即将要哭昏过去了似的。

    这一幕幕,看得李基的嘴角一抽一抽的。

    李基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当初骂灵帝刘宏昏庸的也是这一批人,如今摇身一变,倒是个个都变成忠臣孝子,那场面恐怕就是父母奔丧都没有这么夸张。

    李基可以肯定这三十六镇诸侯以及近百的心腹幕僚之中,真心实意为汉室而哭的绝不超过五指之数。

    可眼下这惨烈的画面,骂得声嘶力竭的一大片,哭得双目红肿的随处可见,甚至有几个似乎都直接哭得晕厥了过去。

    只能说:酸枣大舞台,有戏你就来。

    而李基属实没有掌握这种说哭就哭的能力,只能以袖掩脸,又以手指沾了点酒水往两颊抹一抹,以免自己无动于衷显得过于突兀。

    随即,李基借着眼角的余光,发现自家主公哭得两袖都湿了一大片。

    这让李基都有些惊了,还以为刘备是不是直接往衣袖倒酒了,但又见刘备的酒杯依然是满满的,似乎完全是凭借实力挤出来的眼泪。

    而这一场作秀,足足持续了一两刻钟。

    直至曹操起身提议该推举一人为盟主,率领群雄合力西讨董贼,早日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之时。

    适才一个个哭得或骂得东倒西歪的诸侯们,几乎是瞬间就神色严肃了起来。

    ‘正戏来了!’

    李基心中暗道了一声,放下了举得有点累的袖子,目光打量着左右的大小诸侯反应。

    尤其是一众关东诸侯,目光几乎是分别地落在了袁绍与袁术的身上。

    显然,在一众诸侯齐聚酸枣期间,袁绍与袁术早就各自尝试拉拢其他诸侯,以图可以夺得盟主之位。

    当即,便有河内郡郡守王匡起身提议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也。”

    袁绍即便刻意维持着威仪,此刻亦是忍不住嘴角浮笑,对于王匡的表现甚是满意。

    只是,还不等袁绍开口推辞,陈留郡郡守张邈相继起身道。

    “袁公路亦为名门袁氏之后,且曾亲率心腹斩杀十常侍,可见乃是一心为国除贼的高洁之士,可为盟主也。”

    “不敢当,不敢当。”

    袁术口言推辞,但目光不时撇向着袁绍的方向,满是得色。

    对此,袁绍脸色不变,心中却是胜券在握。

    若论拉拢人心,自恃身份地位的袁术,如何会是袁绍的对手?

    更何况袁绍比袁术更早抵达酸枣,亦是让袁绍占了不少笼络其余诸侯的先机。

    当即,接连又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等等大小诸侯相继发声。

    只是,一众发声的大小诸侯之中支持袁绍者,明显要比袁术多上不少。

    这让感到不妙的袁术脸色几乎是肉眼可见地阴沉了下去,心中对于袁绍这个不顾身份行笼络之事的妾生子可谓是怒骂不止。

    而以着当下趋势发展,作为真正袁氏嫡系的袁术反倒是感觉自己相争盟主之位毫无胜算。

    就在袁术准备破罐子破摔直接发飙,亲自上阵争取一波之时。

    在原本帐中泾渭分明地支持着二袁为盟主的声音中,骤然多出了一句突兀的声音。

    “某以为,汉室宗亲刘玄德亦可为盟主也。”(本章完)


  (https://www.02sw.net/3381_3381314/111108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