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采收银耳
家里的柴火不是很,想到后面修院子做饭还需要很多。下午大丫和沈素云准备再去山上捡些柴火。
文央照样在家里看着石头,顺便把晒好的蘑菇和菜干,都收起来装好。
菜干只有5十来斤,最近没怎么上山,蘑菇晒干了只有四五斤的样子,倒是有陆续有长大的黑木耳,采下来晒干积了差不多有一斤左右。
“石头来!跟二姐一起数数吧!〞最近她只要空下来,就时不时的教石头数数。
刚发现在石头已经能正确数到一百。就开始教石头,用手指头算十以内的加减。
等半下午沈素云和大丫回来。两人又找到差不多二十来根,长着黑木耳的树枝。
这样柴房里加上自己培养出来,已经有四个井字形半人高树枝,把柴房里挤得满满的。幸好马上就要修院子。不然都放不下。
她下午浇水的时候发现,那最大的银耳,已经长到大人两个拳头那么大,耳片已经完全展开,呈半透明状,感觉已经完全成熟。小一点的两个也长大不少。
文央到院子里,找到一根编竹框剩下,一米多长竹子。用菜刀沿着边上,片出薄薄的一片表皮,切成一把简易竹刀。
因为以前看过一个农业节目,说采收银耳最好是用竹刀或者瓷刀。尽量不铁和金属类,不然会让菌丝感染,以后长不出银耳。
也不知是不是真,但是还是保险一点用竹刀吧。用竹刀沿着根部轻轻的一切,整朵银耳就完整切下来,然后用清水把上把根部沙尘洗净。
单独放在一个簸箕里面,趁着下午还有太阳晒了起来。想到树枝上面还有两朵正在生长。
又有点可惜,之前没学过蘑菇种植技术,要是能会培养菌丝的话,把银耳种出来,那就真发财了。
想到这里又觉得自己太贪心,现在不是已经越来越好吗?比刚来时不知道好了多少。虽然不会造水泥、玻璃,物理化也学的不太好。但是相信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娘亲,我们家一共还有多少钱呀?〞晚上大家一起吃完饭的时候。
“还有四十两多一点。二丫,你问这个做什么呀?是有什么地方要用钱吗?”
“那应该够了,我下午想了一下。要不我们修两间正房,两个房间都打上炕。
然后在新围起来东面和南面,沿围墙边全部搭成一间一间,像柴房一样简易的棚子,用来种木耳。你觉得怎么样?”修的不是砖瓦房,就是一般的土坯房,加上茅草应该是够。
“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够不够,明天,你阿爷请的修房子师傅过来,算一下应该才知道。”
“炕就是把床打成像灶一样,下面可以烧火,冬天的时候直接睡在上面可暖和。〞文央没想到她娘亲的关注点在这,边比划边解释了一下。
不过一想,好像在这边虽然冬天会下雪,也会很冷,但是时间不算很长,不会像北方的冬天好几个月都有积雪。
所以村里人都没有谁家都打炕,这里还是偏南方一点。
“那下面烧火,人在上面睡不把人给烤熟了呀?”大丫听完一脸惊恐。
“不会的,阿姐。那个炕也是有厚厚的泥抹在上面,况且烧炕不是叫你一直大火烧呀。你烧热了可以小火或者息掉,控制温度的呀。”文央细细的解释了一遍。
想到自己之前去北方旅游,睡在温暖的炕上,一点都感觉不到外面的严寒。现在这边冬天虽然没有北方冷,但是现在可没有羽绒服,空调保暖防寒。
真到了冬天也会冻得瑟瑟发抖,对从小都怕冷的文央来说,冬天保暖是个大事。
对了,一定要在寒冬来前,给大家做两身厚厚新新的棉袄。之前不知道几年没换过棉花的衣服和被子。真的一点都不保暖。
“阿爷,过来了,有吃过早饭没?”第二天一大早,文央刚吃好大丫做的早饭。
“二丫,我吃过了。我早点过来,等村长和陈里长过来量地。”
“好的阿爷,娘我去村里沽一斤酒,买点茶叶回来。阿姐在烧开水,一会儿客人来了好泡茶。”文央边说边出门而去,也知道了他们这一里的里长姓陈。
“嗯,老二家做事越来越有章法。”老爷子点点头嘀咕,便背着手在院子里转悠。
等文央买好酒喝茶叶回到家,村长和阿爷已经坐在院子里寒暄。边上一个40岁左右穿着长衫,面色略微严肃的中年人,估计你就是陈里长。
还有李建升,那个调皮小子也站在村长的背后,看到文央拎着酒和茶叶,朝他挤眉弄眼笑着。
文央赶紧把茶叶送到厨房,让大丫泡茶,话说真是心疼,一百文就买了一两茶叶,看着就一小撮,一斤酒也足足用了500文。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古代烟酒茶要专营,比较差的都对好贵,不是常人能消费得起的。
对茶和烟酒不感兴趣的文央,在现代也只能凭包装来判断价。不过感觉这点钱应该买的都是便宜的那种,论理村里的杂货店,要卖档次高的也没人消费得起。
(https://www.02sw.net/3446_3446600/111111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