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外面开始上冻,大半人家也为了即将到来的新年,慢慢地准备起来。

  入乡随俗,李想国也跟别人一样,按着原主记忆里的东西,也都准备了一些。

  当然,实际上也就是以吃吃喝喝的东西为主。

  比如水果。

  这个年代,别说没有全球采购,就算品种改良和大面积种植也要往后很多年的积累。

  外加着基建和物流的发展,后世才能做到随时随地能买到任何水果。

  当下东北这种数九寒天时候的水果没那么多。

  李想国能买到的也就是些秋梨、柿子这些皮实耐放的品种。

  上次出去时候,他只买了十斤梨,还买了几斤柿子。

  拿回来以后,都放在仓房里面冻起来了。

  毕竟,不管是冻梨还是冻柿子都是极好的。

  冰天雪地里,坐在温暖的火炕上,再拿几个用冷水解冻。

  咬破皮,吸一口果汁,那味道别提多美了。

  西屋的墙上还有几大串用线串起来的菇娘和山菇娘。

  菇娘是自家菜园里的,山菇娘是下霜后从后山采来的。

  不经霜,那山菇娘可是比药还苦。

  不过只要霜打了,就别有一番滋味。

  红的黄的就像一个个串起来的小灯笼,就算不吃挂在那里也很漂亮。

  家里还有些山上采的榛子、山核桃这些干果。

  外加着还有半袋子葵花子,这个是在菜园里种的。

  也马马虎虎地够用了。

  村里人也没钱抽烟卷,都是抽的旱烟。

  不过这辈子李想国可没学过,也不想再抽烟。

  原主奶奶也像大半的老年人一样,气管不怎么好。

  所以烟也早都戒了。

  她也只是每年在菜园靠墙边种上那么十几二十棵,割了晒干再扎成烟把。

  每次拿几片烘干揉碎,装在烟笸箩里留着待客。

  仓房里还有六七把烟叶,需要的时候,也能随取随用。

  白酒,他买了几瓶本地产的烧刀子。

  他也等着村里人杀年猪以后,请一下自己农业组的长辈们,以及一些村里和自家亲近的人家。

  毕竟,自己这也算是承了他们的人情。

  人情越走动越厚。

  至少自己暂时还在村里,万一以后进城留不下还得回来。

  那不还得靠着人家照顾嘛。

  糖果也买了二斤的硬糖,这个也是年节时候给来家的孩子们分的。

  茶叶,他自己上辈子也喝。

  不过那时候自己喝的大半是红茶,不过这边的大半普通人不怎么喜欢。

  所以他也入乡随俗,买了半斤的茉莉花茶备着。

  不过还是没忍住,又买了一斤的祁红,留着自己小酌。

  剩下就是一些油盐酱醋酱花椒大料这些调料,也都备足了。

  毕竟,这应该是开春前最后一次出来。

  再想过来,那都是明年的事了。

  新衣服,今年就不准备了。

  去年原主的奶奶给他缝了两套新衣服。

  这年头给小孩子做衣服,自然会往大了做,今年穿着倒是刚刚好。

  什么时候去四九城,再想着买两套就行了。

  鞭炮什么的,他也没买。

  实在心理年龄摆在那里,不是记挂这些东西的年纪了啊。

  而且,上辈子后期,各地都纷纷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他也习惯了更加安静的春节,也就只是看着别的有孩子的人家买了一些。

  过年自然不止这点儿东西,不过剩下的,基本上都能在村里弄到。

  又或者是需要自己动手张罗的。

  比如村里有的豆腐,李想国也已经在开豆腐坊的吴二叔家里订了一盘。

  那天磨黏米面的时候,他也扛了半袋豆子过去。

  给他称了以后,剩下的再拎回家去。

  不过因为天气冷起来了,跟他一样抱着这个心思的人自然也不会少。

  所以李想国的前面,已经排着十几家人了。

  吴二叔家里每天能做的豆腐有限,每天先得留下来一盘豆腐,让那些急着要吃的人来换。

  外加着还要做些干豆腐,每天磨出来的豆浆最多也只能再做一盘豆腐。

  没有意外的情况下,他也就按着顺序留给那些预定的人家。

  估摸着至少还得半个月才能轮到李想国。

  他也是准备把这豆腐做成冻豆腐。

  如果平时想吃了,就去吴二叔那里捡一块新鲜的就够了。

  刚做好的卤水豆腐,带着豆腐特有的清香。

  哪怕不做菜,只是用点大酱或酱油拌一下,就是极好的美味。

  这个村里人一般也不用每次都拿豆子去换。

  大半是一年到头记好账,等到秋后或者是过年前算好斤数,再一次性地用豆子结算付给他。

  不过吴二叔说了,想要轮到他,估计还要半个月左右。

  反正轮到李想国了,他会帮着送来。

  再就是做豆包。

  这也是他磨粘面子和做豆沙的原因。

  不过他也不准备弄那么多。

  估摸着有那么一锅两锅,也就差不多了。

  缸里的酸菜,前段时间开缸了,他也拿了一棵吃了两顿。

  味道李想国也很满意——能吃。

  毕竟不满意还能怎么样。

  总归是自己渍的酸菜,不好吃也得吃到明年五月节。

  他也不想再扒菜窖,重新腌渍。

  这么多的酸菜他都吃不光,等到五月节过了天热起来,酸菜用不几天就得臭了,也就不能吃了。

  再腌一缸,那估计都能够这辈子吃的。

  冬天的冻酸菜也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他也准备挑一天,洗菜切成细丝,再攥成碗大的菜团,放外面冻上。

  这样想吃的时候,就可以拿回来直接下锅,省时省力。

  同样的是,还得擦点萝卜丝,焯水以后也冻成菜团。

  这个,主要就是等着以后包饺子或者是过年时候拿来炸丸子用,倒是用不到太多。

  自家种的是大红萝卜,一个个都有小足球那么大,估计有个六七个也就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他也苦笑。

  东北果然是富足,这年头儿也不时兴卖菜。

  自家菜窖里面至少还有百八十个大萝卜。

  自己又不怎么爱吃这东西。

  估摸着到了开春,除了留下两个栽园子里留种,剩下的都得糠心不能吃了。

  那估计最后只能拿来喂牛。

  同样的,还有菜窖里更多的大白菜,以及土豆窖里更更多的土豆……

  家家也都是如此。

  想想,哪怕以后进入计划经济,至少在吃这方面,东北还是比中原地区强了不知道多少。

  想吃鱼吃肉就更简单了。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菜锅里”这真不是一句笑话。


  (https://www.02sw.net/3453_3453020/111111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