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社会大学(二)
加林对于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书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在高加林看来读书不仅是年轻人的人生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的价值不单纯是追求知识,它还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读书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灵魂,治疗人们的心理创伤。过去在生活的打压下,他曾一度彷徨消沉过,甚至都有过激的想法,是书这智慧的大师向他敞开心扉,给他醍醐灌顶,使他精神慰藉。就在他二次被遣返,精神极度消沉的那段时间里,他便读了一些伤痕文学,主要有张贤亮的《灵与肉》、古华的《爬满青藤的古屋》和《芙蓉镇》、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通过读书使高加林明白了人生的路应该怎样走?他终于得出了结论,他的人生就应该像王安忆小说里所揭示的那样,“人要善于从各种各样的生活里吸取乐趣。到哈尔滨就溜冰;到广州就游泳;去新疆吃抓羊肉;去上海吃西餐……命运把你安排在那里你就把那里的欢乐发掘出来,尽情享受。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乐趣吧。”深处黄土梁峁间的高加林,就应该拿起锄头,在大地上绘锦绣。
是书籍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给加林展现大山外面的世界,因而他对书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现在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语)。”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语)。”加林认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进行思想沟通,心灵融合的过程。
小时候高加林读书毫无目的而言,有啥书看啥书,连环画可是那时的启蒙读物,同学们之间能见到的他都借来读,县城电影院门口的小书摊是他上县必去的地方,一毛钱就可以看六本连环画。没有钱他就站在旁边看别人手上的连环画。从《一块银元》、《活捉黑风》到《旷工怒潮》、《沸腾的群山》;从《我要读书》、《草原英雄小姐妹》到《闪闪的红星》、《虹南作战史》,甚至于外国的《列宁在十月》、《山村女教师》、《看不见的战线》及《摘苹果的时候》等,他不知看了多少连环画。长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范围也渐渐扩大了,高中上学期间看了一些大部头的小说,像《红岩》、《青春之歌》、《暴风骤雨》、《艳阳天》、《金光大道》、《创业史》等。马店学校教学的那三年,读了不少外国文学名着,像《悲惨世界》、《红与黑》、《茶花女》、《巴黎圣母院》、《变形人》、《老人与海》、《台丝》、《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等。
有的书他不止读过一遍,在阅读时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和作者一起探讨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奋斗历程、情感世界以及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读书对他来说那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透析,是灵魂的纯洁。因而他常常陶醉于读书的乐趣之中,有时当身疲无力时,他还用革命导师斯大林一天读五百页书的精神来勉励自己。
每逢天下大雨,建筑工地上便停工放假,民工回家的回家,工棚里睡的睡,玩牌的玩牌,而高加林则穿着泥鞋(胶鞋)打着伞,奔向县城。加林去县城除买烟外,就是去县文化馆看书、借书,要么就去县街道废品收购站,在那一堆堆废纸中寻找自己心中所希望得到的一张报纸或一本旧书,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淘到自己所需要的书。
在基建队上班的这几年,加林淘了不少书,加林选书有个标准,只要品相好的都要,拿回来翻翻看看,有价值的便留下,没有价值的可以拿去换书;对于杂志类,凡是《文史哲》、《文史知识》、《社会科学》、《民间文学》、《红旗》、《百科知识》、《半月谈》、《读者文摘》、《博览群书》、《八小时以外》、《知识窗》、《大众电影》、《世界知识》画报、报纸合订本及连环画等,凡是品相能看过眼的他都要,报纸它主要找《人民日报》副刊、《光明日报》、《文汇报》、《文摘报》、《中国青年报》星期天等。高加林非常珍爱这些在旁人看来是废物的宝贝,他把淘来的书,先清除一番,右手捏着书脊使劲地在左手上拍打,直到里面的尘埃飞完为止。再用湿毛巾把书封面和封底擦拭干净,书的上下切口或书口有不干净的地方,便用刮胡子刀片刮去污垢,有破损的地方他都用浆糊粘好。加林平常有两个嗜好,吸烟和买书。劳动之余读书使他进入了另外一个天地,使他得到了极大的精神快感。见书就读是高加林多年养成的习惯,在阅读中他的思想,可以追随着作者穿越时空,驰骋古今中外。高加林就是这样从书中采撷智慧之精华,以重塑自己完美的人格。
劳动之余,加林就和工友们打得火热,和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通过交流从他们的身上挖掘黄土文化。就这样日积月累加林还真的收集了一些民间的东西,像风情小调、信天游、秧歌曲、夯歌、船工号子、酒曲、挽歌、儿歌、催眠曲等,内容比较繁杂。就小调而言,里面有控诉黑暗旧社会的《揽工调》(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满。受的牛马苦,吃的下贱饭。)《五月放羊》(十月里来日子短,五哥放羊受苦寒。吃不饱来穿不暖,揽工的人儿真可怜。”《迎春揽工》“六月里,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炖羊肉。全家老少都吃够,可怜我迎春没吃一点肉。)有反映家庭婚姻爱情方面的《迎新媳妇》(奴家十七八,小丈夫十二三。十七八那十二三,还不能来玩耍。我把你贼媒婆,你把良心卖!)《秃子尿床》(豌豆开花麦穗儿长,奴妈妈卖奴不商量。蓝儿放在平坡上,对着媒婆骂一场。)《打黄羊》(树叶落在树根底,知心朋友就是你。山湾里的石头河湾里的水,想回娘家撂不下你。)还有一些民间故事,像《锅漏》、《木橛》、《憨女婿》、《三秀才巧遇合龙山》、《金牛下山》等。由于该县是革命老区,因而还流传许多革命故事,像《毛主席在太相寺》、《毛主席在杨家圪台》、《朱总司令在在寺河》、《岔口会战》、《彭老总免税》等。加林便把听下来的东西闻新记录下来,这习惯还是他在小学时养成的。那时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经常请人给学生作忆苦思甜报告,每次听报告,加林都做了记录,忆苦者是什么地方人,在什么地方给谁揽工,期间经历了哪些事情,多少年后他都能说清,他现在还保留大量忆苦思甜这方面的材料。
晚上夜深人静是加林读书学习的极好机会,没有电的时候,他就点燃了用油漆盒给自己做的柴油灯,想挑多亮就多亮,反正电房里面的柴油多的是,他就在柴油灯下,认真地看书写字,时间由他掌握。唯一不好的就是常常以黑鼻孔的面目出现在民工的面前,被民工笑他是老鼠偷油。
生活已经这样了,这里正好运用法国作家加缪的话,来说加林,“对我来说,贫穷从来不是一种不幸,我置身于贫穷和阳光之间。由于贫穷我才不会相信阳光下和历史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而阳光又让我明白,历史并不等于一切。”而加林能做的就是白天干活,晚上看书写东西,写写散文小品之类,其文字不时的出现在报端。
这就是高加林的现实生活!
(https://www.02sw.net/3465_3465501/111110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