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永乐大典
“四哥修的这个《永乐大典》到底是个什么书?让后人念念不忘……”
此时,太子也在想:“《永乐大典》是天下第一奇书?这可是大功绩,等明儿见了四弟问问,他现在有想法没?”
了这个解释,不仅朱棣没想到,就是朱元璋也没有想到,脸色稍松:“老四啊,你这子孙可真孝顺……”
朱棣皱着脸:“爹~这……儿子也没有想到是这回事~”
朱元璋道:“不错,干的不错,能让后人认可,这可比你爹我强……”
这还是知道这件事儿后,第一次朱元璋当面夸奖,朱棣心中稍微放松,试探的问道:“爹?你原谅我了?”
“永乐大帝呢!怎好不原谅呢!”
这下朱棣彻底把心放肚子里了:“爹,你打趣我~”
“这不是后世担心你不知道被他们称为永乐大帝嘛,我替他们告诉你~”
……
“原来燕王殿下还害怕皇上啊~”
“天家父子,不仅仅是父子,还是君臣~”
“这下好了,燕王这么厉害,太子也不弱,这下得争皇位了吧~”
“这永乐大典都找不到了,怎么还有人说他厉害~”
其他朝代也好奇,这《永乐大典》到底是什么书,竟然地位如此之高……
【永乐大典有多逆天?
朱棣可能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个出色的皇帝。靖难之役成为了朱棣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于是朱棣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自己,武可封狼居胥,文可修书造典。
然而在没有互联网的古代,要修转一部类书有多困难?所谓类书,就是人们可以通过类目来检索资料,数据跨度几千年,涉及从先秦到明初的所有典籍,全部进行关联和归类。而永乐大典就是类书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永乐元年,朱棣命解缙等人着手编写大典,要求将古今所有书籍均以类汇聚于书 ,总之就是要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谢晋等人领旨后,开始广采天下书籍,召集140多人,用了一年的时间编写。但朱棣不满意,认为内容简略。
朱棣又命姚广孝、解缙等人进行重修,因为工程浩大,编写复杂,便动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人参与编撰,内容采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永乐五年,修书正式定稿,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阴阳医术、占卜逝丧,道经戏曲、工艺农艺等华夏几千年来的知识典籍。这次朱棣看完非常满意,亲自命名为《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汇集古今图书近8000种,规模和内容超过了前代所有类书。
然而嘉庆三十六年,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于是嘉庆决定重新抄录一本。
但重录工作刚刚完成,永乐大典的正本就离奇消失,成为了永远的历史之谜。后面各朝代永乐大典都在遗失,等新朝代建立时,永乐大典仅剩161册。】
各时空:
各朝众人看到天幕出来的内容,兴奋极了:“终于到说永乐大典了,我好奇死了……”
“这都在说是奇书,到底怎么神奇了?”
“朱棣?就是那个永乐大帝吧!这怎么又不是好人了?”
“出色的皇帝,那好不好人不重要了,是个好皇帝比什么都强……”
“靖难之役是污点?我不觉得……”
“这位可是大才啊!文武双全……”
“燕王竟然有此成就?这太子之位……”
“永乐大典是类书?还是最厉害的类书?”
“这修书就是整合了整个历史上厉害的书籍,确实厉害,不过,这应该耗费巨大吧!”
“这位可是大才啊!文武双全……”
“燕王竟然有此成就?这太子之位……”
“永乐大典是类书?还是最厉害的类书?”
“这修书就是整合了整个历史上厉害的书籍,确实厉害,不过,这应该耗费巨大吧!”
“姚广孝?这是谁?还没入仕?”
“道衍高僧好像俗名就叫这个……”
朱标终于弄明白这《永乐大典》是什么意思了:“妙啊!这书编的有意义!”
李世民看完天幕,摸着下巴思考:“魏卿,你说朕要不也编撰个贞观大典?”
魏征考虑了一下,虽然赞成,可还是道:“陛下,但现在我们天幕课堂上的工程也不少,现在研制的比较基础,但那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学子们也在学习了,臣觉得还是这个重要,那编撰典籍的事儿,陛下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做比较好~”
李世民想了一下,也是,还是给子孙后代留着吧:“魏卿说的不错,朕有天幕加持,已经功绩太大了,还是把这些留给后人做吧!天幕那边是不是又得召新人了?听房卿说,人手不太够?”
魏征:“臣等已经在拟定章程了,这次学堂进人和前几次不同,所以要好好挑选……”
“行,有劳爱卿多费心了!”
李世民熄心后,赵匡胤也同样起了心思,但不用人劝,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等以后德芳来吧!朕全心投入北伐当中!”
(https://www.02sw.net/3468_3468179/111108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