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雅利安人
洪武十七年秋,马政建议朱标把南印度的都城定在海得拉巴皇城,这个都城是上一任国王的首都。
之所以建设在这里,因为两边有东高止、西高止山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易守难攻。
都城往外一百里有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两个天然屏障。
山脉到两条河流,地势是从高到低,根本就不怕被水攻。
现在和苏丹天子国王军队,还在对峙状态,他们军队在上一次恒河之战损失巨大,一时间还不敢和大明远征军硬碰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家一直就是“强必寇盗、弱而卑服“,典型的欺软怕硬。
和小日子几乎一模一样,近代的印度新德里之战,一直在西藏边防挑衅中国的军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直接灭了对方的首都,举国投降。
要不是经济实力不行和内忧外患,哪有这么多西藏边防军事骚扰事件,直接给印度半岛来了大一统。
这个北苏丹还以为联合几个诸侯国王就能和大明朝硬碰硬,可惜他打错了算盘,被老鹰戳了眼。
他日,等南印度彻底安定下来,就是大明朝远征军北伐之时。
洪武十七年冬,搬迁国都终于完成。
马政命令傅友德、蓝玉修筑防线,尤其是两条大河和两座山脉,打造一个军事堡垒。
在搬迁的路上,遇到了当地雅利安人土着,他们大部分都是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一个首领。
他们信奉的是印度教,因为北印度苏丹天子信奉伊斯兰教,一直和信奉印度教的种族有着天然的仇恨。
自从大明远征军来到这里之后,修改了印度的种姓制度,解放了大量的奴隶,其中就有不少的雅利安人。
而且大明远征军打跑了这些苏丹国的贵族和国王,尊重当地百姓的印度教,使得两族之间的感情日益增加。
雅利安人看到大明朝军队,在后面跟着,他们成千上万,紧跟不舍。
也没有做出一些武力冲突的举动,蓝玉让女婿叶升、王弼 、曹震负责保护马政、太子、大臣的安危。
王弼这时来到马政的马车,恭敬道:“国师,后面跟着大量的雅利安人,他们是印度的本土土着,也不攻击我们,已经跟了一上午了。”
此刻马车里坐着宋濂、刘三吾、朱标。
他们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些本土的雅利安人一直跟着我们。
马政此刻又问道:“他们的妇孺老少是不是也在跟着?全族都在跟着吧!”
王弼震惊了一下,国师看都不看,是怎么知道的。
“让他们跟着,不用驱赶,等下到达国都接收他们。”
众人不解,不知道接收这些雅利安人到底是怎么样的用意。
朱标没有怀疑什么,舅舅做什么事情都是考虑的十分周祥,想必有自己的用意。
宋濂、刘三吾两位大儒此刻是想不通的,意味深长的盯着马政看。
马政这时才向众人解释道。
“不知各位听闻过秦穆公为野人杀马的故事吧。”
“一群野人偷吃了秦穆公的御马,作为秦国的一国之君,当场杀光他们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秦穆公是个另类。他不仅没有怪罪野人,甚至还担心他们吃坏肚子,所以让士兵给他们送来美酒。”
“怕他们被马肉涨破了肚子,秦穆公看见他们吃完之后,大大方方的走了。”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份温暖的善意会在日后带来奇迹。”
“后来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重去世,他的儿子夷吾重金求秦国帮忙,并许诺只要自己继为,就一定会把河西五城送上,秦穆公答应了,秦国的战车也成功护送晋惠公夷吾继为,可却言而无信,只有晋惠公的口头安危。”
“他确实想把河西五城献上,可无奈身边的大臣都在劝阻,所以就只能对不起秦国了。”
“ 可当初许诺时,这些大臣就在身边,要劝的话怎么当时不说,这不明摆着是背信弃义吗?”
“然而晋惠公的脸皮不止于此,后来晋国遇到饥荒,居然又派使臣向秦国求救,想让秦穆公送一些粮食过去,本着百姓无罪,施援领国的仁心,秦穆公同意了这次请求。”
“满载物资的粮车舟船也直达晋都,给晋国带去了希望,史称“泛舟之役”,但令人无比寒心的是,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却是装聋作哑,完全忘记了当初的恩惠,它不仅拒绝卖粮给秦国,还要趁着秦国饥荒出兵,想打一个措手不及,忠臣庆郑劝阻,可他不听。”
“秦国的大臣大骂晋公大逆不道,一而再三恩将仇报,如此小人,天地难容,文武百官、秦国子民彻底愤怒。”
“于是开始了反攻,秦晋两国在韩原决战,护国之战一战即发,一边是吃人家嘴短、士气低迷的晋军,一边是理直气壮、勇猛冲锋的秦军,战争结果不言而喻,晋军大败,晋国公溃逃,秦穆公趁机追去,怎料陷入晋军的包围。”
“士兵包围秦穆公,想要把他困死于此,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三百勇士驱马而来,正是秦穆公当初救下的野人,他们悍不畏死冲锋晋军,竟是硬生生破开一条生路,救下了被围困的秦穆公。”
“野人大喊:“国君别怕,我们来救你了!”然晋惠公不敌被俘,等待秦国的审判,这便是天道轮回的善恶有报,也是应了晋国的那场妖梦,有罪之人必将在韩原大败,而这伙知恩图报的野人,却是不受官禄随风而去,远远守望秦国山河。”
“明军帮助了一直被苏丹国压迫、迫害的雅利安人,还把他们永远划分为贱族,生活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我们废除了奴隶制,解救了他们,他们不再是贱籍,他们是和大明朝一样的善良、自由的百姓,而现在这个种族知道我们是他们的恩人,想追寻与我们,哪有不收之理,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一个打不败的民族,而一个背信弃义的民族是天理难容终会灭亡的。”
这一番话震耳欲聋,久久回响在三人的耳边。
大儒宋濂更是敬佩道:“国师一句话,可真是醍醐灌顶,感人肺腑,如此说来,大明远征军还是正义、仁义之师,征服这片土地指日可待。”
刘三吾胸中一股浩然之气激烈回荡着,他一直认为这些异族是无法教化的、是野蛮的,而现实却告诉他,异族也是有好坏之分的,不是所有种族都是不可救药的。
朱标膜拜:“舅舅一言,让我很多迷惑了地方,恍然大悟。”
马政微微一笑:“只要认可接受我们的文化,那就是大明朝华夏族的一份子,种族没有贵贱之分,为君者当胸怀万物、上善若水。”
“宋濂、刘三吾,等下接收受他们,授予官封金册、许以他们官职、姓氏、户籍、田地,让他们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这样大明朝才能永远繁荣昌盛、富国强民。”
“朱标,你就替舅舅出场吧!”
朱标躬身:“舅舅放心吧,外甥一定安顿好他们。”
宋濂、刘三吾:“遵命!”
(https://www.02sw.net/3494_3494058/11111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