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马失前蹄
"为何今日黎明未见吴王殿下亲临朝堂?"
王德尚未完成仪式,何世民已按捺不住疑虑。
"禀陛下,吴王府的首席幕僚昨夜呈上书函,言吴王殿下不慎从马背上跌落,伤势颇重。"
负责朝臣考勤者立刻应声,任何缺席均需预先禀告,故此臣子一听何世民询问,即刻起身回应。
"跌马?"
何承乾闻言,唇角微颤。寻常百姓或许仅视之为意外,但在王室与权贵之间,这往往预示着某种阴险的计谋。
"昨日为何无人禀报,太医院的医师何在?"
何世民神色焦急,此事他筹备已久,眼看就要有一位能与何乐为之子抗衡的人物崭露头角,此刻却在关键时刻遭遇阻碍。他心中已有疑虑,目光扫向何乐为,锐利无比,难道是这位孙子从中作梗?
然而,望见何乐为那清明的目光,他立刻释然。是了,尽管这个孙子时常轻浮,却不会做出如此卑劣之事。在皇室之中,何乐为算得上正直,他挑战对手,皆以光明磊落的方式,魏王与晋王便是明证,绝不会行此下策。
"陛下,吴王殿下昨日上午心血来潮,欲在王府后苑马场驰骋,王府侍卫未能仔细检查马鞍……"
群臣只能如实禀报,毕竟涉事者乃皇家血脉,幸而伤势不重,未及骨骼,但也需静养月余。所谓伤筋动骨百日,一个月的休养在平时无妨,如今大军整装待发,若等一个月,只怕战事已变。
"彻查此事,务必水落石出。如若无果,尔等的项上人头将为此负责。"
何世民怒不可遏,伤势小事,他的布局就此付诸东流,这段时间的努力如同空忙。自何乐为在吐蕃时他就着手策划,保密工作滴水不漏,其间耗尽人力物力,岂料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下属官员连忙俯首退出,此事并无太多可查之处。吴王已承认是自身疏忽,按常理亲王骑马前应由八名以上的侍卫检查马鞍,此规矩正是何承乾当年遭遇事故后,皇家亲自订立的。
然而,吴王当时未让人检查,导致事故发生,众人皆不愿担责。王府的官员们皆目睹此事,无人敢欺瞒。调查最后,只能归咎于吴王殿下的失策……
在神秘的伊斯特兰帝国,吴王府的马厩或许会卷入一场未知的风暴,而那些马夫的命运,恐怕只能任由天命裁决。权力的博弈中,无论是高贵的领主还是卑微的马夫,都可能成为代价。吴王的决定,选择避免前线的纷争,实则是为保全自身的地位,而朝廷的监察官们未能洞察其意,反而视为机会,意图借此弹劾吴王,以求功名。
"陛下,微臣揣测,大战在即,吴王不让查验马鞍,莫非是惧怕疆场?"
屋漏偏逢连夜雨,吴王并非畏战,只是不愿与何乐为的纷争持续,否则他如今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然而,朝廷的谏官们未明其心,立即抓住这一契机,若是以此指责吴王,也许能为自己增添功绩。更有甚者,倡言用皇家情报司调查吴王,怀疑他与远在边陲的高句丽有所勾结。
何乐为闻言,无言以对,这些人究竟怀有何种思维?他们缺乏判断,恐怕皆为贵族子弟,未曾涉足真正的政坛,或是只想从中渔利。
"朝会结束。"
正如何乐为预料,尽管几位谏官仍跪在那里,皇帝并未让他们继续发言。此刻的何世民满腔怒火,却无法发泄,于是命令王德宣布退朝。
其他官员面露愕然,大军即将出征,许多事务还需皇帝决断。如今皇帝突然退朝,这些事又该由谁接手?于是众人离开大殿后,纷纷前往政务殿等候。
长安城的风波已在朝廷中传开,官员们再看向何乐为,目光中多了敬畏。这位太孙殿下久战沙场,为大唐帝国建立了赫赫战功,许多人曾以为他在京中势力有限,最多仅掌控一些商业组织。有些人质疑这些组织无足轻重,然而经过此事,他们见识到了这些组织的威力,先是迫使兰陵萧家退让,接着又让吴王殿下落马……
联想到百官的沉默,除去那几位不知深浅的谏官,朝中竟无人出面反对,可见东宫现今权势之盛大。
不少大臣欲开口,但想起萧禹的下场,便都选择了沉默。你确是重臣,能在此地立足的都是,然而,你有萧禹那般强大的实力吗?
在迷离的王廷深处,"废物…"的咒骂声在勤政殿内回荡,伴随着瓷器破碎的刺耳声响。何世民先前还能压抑怒火,但回到自己的领地后,再也无法克制,他要将眼前的一切悉数摧毁,这本是何泰的职责,如今却成了他的发泄。他曾打算在大殿上质询何乐为,但最终忍住了,他了解何乐为的手腕,既然有人敢在朝堂上提及坠马之事,就表明此事与何乐为无关,追查下去只会让自己颜面尽失。
"查明了吗?"
何世民砸了许久,终于停手,两名身着黑袍的密探进来禀报。原本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中,然而一天前,他们遭到了一个神秘势力的突袭,手下损失过半,势力大减。他们已将此事上报给何世民,但他并未重视,还以为何乐为仅有这样的反击之力,显然他低估了何乐为。他以为何乐为在对抗黑衣人时已倾尽全力,却不料那只是冰山一角,何乐为仍有暗中行动的力量,今日早朝的动荡便是其一手策划。
坠马!一想起这个荒谬的借口,何世民不禁冷笑。
"陛下,我们已查明,吴王殿下曾设宴款待军中将领…"
费尽周折,他们终于理清了事情的脉络,但此时知晓这些又有何用?大军已整装待发,若不立刻出征,每日的消耗尚且小事一桩,更重要的是军心会动摇,一旦士气跌至谷底,攻打高句丽的计划恐将受阻。
所有将士都已准备好出征,士气高昂,但若何世民拖延数日,他们或许还能忍受,若延迟半月,先前激励的话语将化为泡影,士兵们或许会松懈,这不是吉兆。
"给我滚出去,现在才查清楚有何用?废物!"
何世民怒不可遏,手下只汇报了一半,他便猜出了何乐为的策略。毕竟,在权力的游戏里,何世民同样是个不容小觑的角色。
"陛下……"
"滚开。"
王德刚在殿门口的话语刚落,就被何世民毫不客气地遣走。何世民深知众多朝廷重臣正在门外等候,但他此刻感到颜面尽失。若在此刻召见他们,他害怕他们会将这视为一场闹剧——毕竟,一位君主筹备数月的战役,却在一个年轻人手下几日便宣告失败。尽管这年轻人是他的孙子,何世民仍觉无颜面对。
"我不是说你……"
听到有人在收拾破碎的物件,何世民正欲斥责,却见杨贵妃走进来。
"别管这些琐事,一会儿让侍女处理便是。"
长孙皇后去世后,杨贵妃几乎执掌了后宫。若非何承乾兄弟的坚持,她早已登基为后。
"陛下不必再为格儿之事烦恼,事已至此,追悔无益。二十万雄师已整装待命,每日耗费巨大,陛下需速定元帅人选。"
杨贵妃温婉,何世民刚烈,众人皆道二人性格不合,然而多年相伴,他们恩爱如初。每当杨贵妃开口,何世民总会感受到一份宁静,即使满腔怒火,面对她也无法发作。
柔情克刚,这是杨贵妃的智慧。他人畏惧何世民怒火,唯恐触怒龙颜,而她多次安然度过危机。自长孙皇后去世,能与何世民交谈的女子寥寥,这份情谊更加珍贵。即使心中不满,何世民也不会迁怒于杨贵妃,更何况他尚未丧失理智,杨贵妃所言确是当务之急。
数十万大军围聚长安城郊,若不尽快部署任务,恐生变故。一旦有人图谋不轨,即使何世民能镇压,也将颜面扫地。
何世民深吸一口气,刚才的确冲动了。饮过杨贵妃泡的茶,他明白了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她说得对,必须着眼未来。你小子不是想当元帅吗?这次朕就让你领兵。
"宣旨……"
闻言,王德引领几名记事太监匆忙赶到。
起初,他们笔下的赞语满载何乐为的英勇智慧,诸如少年英豪,机敏非凡。然而,何世民原本打算亲自挂帅,士兵们也都知晓此事。不料,他突然将重任交给了何乐为……
王德与他的同伴们颤抖着完成了一纸神谕,继而恭谨地跪在一旁默不作声。举国上下早已知晓君主决定亲自率军出征,然而此刻君主意念突变,军中的将领和兵士又会如何看待此事呢?
杨贵妃也微微蹙眉,但很快便释然。若何世民启程,爷孙俩在长途跋涉中难免摩擦不断,即便骨肉亲情深厚,一路争吵也会磨损彼此的情感。
何世民的退避确实可能影响军心,但这对何乐为而言应非难事。长远看来,何世民不涉足高句丽或许会让何乐为赢得更快,凯旋的时刻也可能提前到来……
(https://www.02sw.net/3513_3513986/111107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