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惠泽大唐百载
勤政殿内。
“这个小子,真是让人一点儿都不省心!本以为派他去送亲,结果却捅出了这么大篓子,看他那意思,恐怕又要开战了。各位爱卿平日也要多留意些,别动不动就想打打杀杀,也不知道这是随了谁的性子。”
何世民口中虽对何乐为有所责备,但实际上内心深处满是欣慰。作为皇家血脉,身为储君,胸中应时刻抱持着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若只知沉溺于安逸,那么帝国的未来注定不会太平,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然而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当你还在悠然自得时,他人早已对你布下陷阱。要想家族安稳,唯有主动掌控局势,将风险防范于未然。
几位朝臣瞥了何世民一眼,心中皆明了其心意。自何世民在晋阳举义至今,一直处于战火纷飞之中,直至近几年才稍显安定,去年刚一举荡平了吐谷浑势力,其余宁静之年实属罕见,即便是在大唐盛世时期,边境冲突亦未曾断绝。
他们看来,何世民此举无疑是在得了便宜之后故作姿态。早年间面对何承乾及他的兄弟们,何世民便常觉他们太过优柔寡断,缺乏军旅锐气。如今出了个如此决断的孙子何乐为,他又嫌其不够沉稳,真叫人费解,究竟要如何,他的子孙才能令他满意。
“臣有失职之咎,请陛下裁处。”
长孙无忌率先俯首请罪,他派遣至吐蕃的情报人员多年来成效甚微,而今何乐为呈上的情报恰好暴露出他的无能。
“免礼,免礼,今日是要讨论此子的战略,并非问责诸位。朕亦深知在异域安置内线并非易事,何况我大唐近年来才腾出手来经营此事,你们并无过错,不必自责。”
听闻何世民宽慰之言,长孙无忌这才如释重负。周围的大臣也都理解,毕竟前往吐蕃的商人尚且寥寥,更别提要在当地潜伏内线了。在他们看来,长孙无忌能够推动此事已实属不易,换作他人恐怕早就会陷入困境。
“微臣以为此举过于激进,加之我大唐国库并不充裕,倘若盲目资助那些土司,消耗必定巨大。一旦他们功败垂成,并暴露此事,那么我大唐与吐蕃之间必将陷入空前紧张的关系,届时吐蕃恐会对吐谷浑动武。”
户部尚书唐俭迅速出列反对,凡涉及战事之事他均持保留态度,主要是因为户部实在捉襟见肘。先前吐谷浑之战尚有巨额赔款可供支撑,然而对吐蕃,他们又能指望得到什么呢?
对于唐俭的担忧,何世民只能摇头苦笑。从前他曾叮嘱唐俭看好国库,此人确实恪尽职守,分毫不贪,对朝廷忠贞不二。然而每逢朝廷欲有所作为之时,他总是希望一分钱都不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在下以为此乃天赐良机,纵然吐蕃与我域相隔遥遥,然自吾辈占据吐谷浑之地以来,两地实已近在咫尺,乘灵驹疾驰,不过一二日便可达其疆界。环顾大唐周边,有如此强敌在侧,诚然对我辈修行者之繁衍生息构成巨大威胁。若能不动干戈,使其自行衰败,于我大唐宗族而言,无疑是福祉绵延数代之举。
何靖大元帅素具谋略视野,无论周邻何国,皆欲设法削弱其力量。如今大唐正处于修炼壮大之际,即便当下尚可从容应对战端,然而百年之后,我辈之后裔是否都能如你一般坚韧不拔?一旦大唐实力衰退,四周的群雄必将伺机而动,如同饿狼扑食。
“大元帅所言极是,然而,我们究竟该如何实施此策,使之逐步衰落呢?元帅既有高瞻远瞩之策,却尚未明示具体之法。”
唐俭向来言出必行,话语间皆直指要害。
“何元帅之见解正确,唐大人亦是直言不讳。至于我等之对策,太孙殿下已在途中寻找答案。”
见二人即将陷入争论,房玄龄立时出面调停,他的话语虽含蓄,但却一针见血:二位何必焦虑?何乐为带回此信,并非询问该如何行事,而是要确认一个大体的方向,具体事宜自有他自行决断。
众臣闻此,纷纷重读信函,果如丞相大人所言,何乐为之意,便是征询何世民对于此事的态度,只要何世民给出一个主导原则,后续之事无需朝廷过多忧虑。
何世民听完他们的剖析后,心中五味杂陈,既欣慰于这位孙儿能让他放心,只需一声令下,便可料理此事;又感失落,小小年纪竟不再依赖自己,仿佛他并未将自己的修行心得传授给他。这小子究竟是如何独力成长至此的呢?就如同一位仙家长辈无法在弟子面前展示自身神通一般。
“列位卿家,玄龄所言甚善。那么,在座诸位以为,我等应否全力支持太孙此举呢?”
何世民深知此刻不宜沉浸于个人感慨之中,料想何乐为此刻定是在路途之上翘首期盼答复。或许他早已拟定好一系列计策,只待长安城一个明确的指示。
“全力赞同!”
何靖大元帅斩钉截铁地表态,身后随即聚集成了一批武将,尉迟敬德与程咬金等人跃跃欲试,秦琼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也逐一站在了何靖大元帅之后。
房玄龄依然保持沉默,户部唐大人已公开表达了反对意见。长孙无忌在反复权衡之后,最终选择加入了反对阵营。此时场上双方势力几乎旗鼓相当,只待何世民做出决定。
何世民思绪万千,一旦成功挫败吐蕃,所带来的好处将持续惠及大唐百年之久。然而目前大唐境内尚未完全安定,与星祁王朝之间的冲突也已悄然拉开序幕...
(https://www.02sw.net/3513_3513986/111109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