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沈鹿治水
八十二、沈鹿治水
武王道:“好,就按你的说法没去参加盟会是误会,那么寡人派屈瑕前来询问事由,尔等却傲慢无礼,这也是误会吗?寡人这次率兵前来,尔等并未解释未能参加盟会的缘由,而是与寡人刀兵相见,这也是误会吗?等吃了败仗再来议和,不允!”
季梁道:“这都是少师的主意,寡君已经感到十分后悔了,于是派卑职前来赔罪。如果这样还不能平息大王的雷霆之怒,卑职只能用这条贱命言明心志……”
于是跪在地上,仰天告道:“国君,季梁无能,有辱使命,只能以死谢罪了!”说罢,欲拔刀自尽。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斗伯比一抬手,一粒弹丸打在季梁的手腕上,短刀一下掉在地上。斗伯比出班奏道:“启禀大王,方才季大夫所言句句是实,前面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是少师所为。一来随侯已经知错,二来少师已死,这件事情就请我王不要再追究了。既然随侯派季大夫前来赔罪求和,看在季大夫忠心耿耿的份上答应他们吧!”
熊通这才答应了季梁的情求,和随国签订了城下之盟,这才班师回国。
行于半路,天突然下起雨来,滂沱大雨将楚军将士淋成落汤鸡,斗伯比不得不命全体兵将在一处山林扎营。山地气温本来就低,加上已经深秋,寒霜侵衣,更觉寒冷。睡到半夜,大伙全被冻醒,唯见斗谷於菟睡得正香。
第二天早晨,斗家众兄弟起来一看,只见斗谷於菟身上竟然盖着件丝棉锦被。
回到家里,斗班、斗梧抱怨娘有私心,处处向着大哥,说得郧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是怎么回事。兄弟二人将斗谷於菟出征在树林中有好吃的、好喝的、又有丝棉锦被暖身的经过说了一遍。郧姜忙将斗谷於菟叫到跟前问道:“谷儿啊,听班儿、梧儿说,这次出征的时候,他们常常吃不上饭忍饥挨饿,而你却常常带着烤肉水馕从未渴着饿着。晚上他们盖着薄薄的军被常常被冻醒,而你却盖着丝棉锦被暖暖和和,他们还以为娘有偏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斗谷於菟道:“回娘的话,他们说得没错。那天出战前,孩儿闻到一阵肉香,猛一回头,一块烤肉不知什么时候挂在踏子上。烤肉刚刚吃完,上面不知什么时候又挂上了一只水馕。晚上睡觉醒来时,身上便盖着丝棉锦被。可孩儿也不知道那些东西是哪来的……”
郧姜见说,便道:“定是我儿人缘好,出门在外,总有人帮着护着。只要来路正,其实也没什么!”
这次伐随,楚军大获全胜。论功行赏,小将斗丹冲锋献阵,斩杀随国大将少师,记大功一件,其余兵将皆按功劳大小予以封赏。
伐随归来不久,楚武王熊通便和令尹斗伯比一起微服私访,来到沈鹿一带进行考察。沈鹿位于今湖北省荆门市钟祥郢中东20公里处,曾经是楚王会盟的地方。这里南北靠山、东西有岭,中间是一块平原,若遇大雨,到处一片汪洋。聚积的雨水无法排出去,造成严重的水患,田地淹没,民不聊生。“沈鹿会盟”结束时,恰遇暴雨,平地突然水涨三尺,迟迟不退……回想那天的情形,熊通仍念念不忘。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歌声:
“郢中沈鹿口,十年九不收,
若有一年收,狗都不吃糯米粥……”
当唱歌的人走近时,君臣定眼一看,却是一个老者,约五十来岁年纪,背上背着个沉重的大包袱,瘸了一条腿,架着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斗伯比忙迎上前去,向老者施礼道:“老人家好,可是本地人?”
老者道:“是啊,老朽乃附近卞家庄人氏。”
斗伯比道:“您方才唱的是什么歌,怎么这么好听?”
老者道:“老朽唱的是这里的俚歌。这歌说的是我们这儿可是个好地方,可惜不能下大雨,一下大雨水排不出去,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由于涝灾频繁,常常是十年九不收。如果偶尔遇上一个丰收年景,那呀,嘿嘿,连狗都叼得不吃糯米粥……”
老者的话,在君臣心中激起一道道涟漪。望着熊通紧皱的眉头,斗伯比道:“此地四周是山,中间这块平地就成了黄金宝地。可惜的是排水不畅,造成涝灾……大王勿忧,方才在这一带转悠时,臣已经仔细盘察过。这一带西北高、东南低,在那里挖一条河,把水排出去,这里就自然变成旱涝保收的米粮仓了……”
熊通见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于是道:“知我者令尹也……这件事就由令尹负责去办理吧!”
随后,斗伯比带着斗祁等一帮下属官员来到沈鹿。经过一番细致地考察后,斗伯比问道:“解除这一带的涝患,该怎么做?”
只见斗祁掏出一块白绢,在地上铺开。斗伯比定眼一看,却是一张描着沈鹿地形的草图。原来,上这里来考察时,斗祁边看边悄悄地将这一带的山川地貌描了下来。斗祁指着上面的草图说道:“这一带周围全是山岭,中间是平地,又没有河流,水排不出去,一旦下雨自然就积涝成灾了。这一带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又离沧水最近,从这里挖一条河道把水排出去,不仅能解除涝患,遇上天旱还可引沧水浇地。到那时,这里就真正成为一块旱涝保收的米粮仓了……”
斗伯比见说,高兴不已。这中间,除了斗祁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更可贵的是他的沉稳、缜密与精细,于是斗伯比便将这项工程交给斗祁去办。
斗祁领命,立即到当地征集徭役。人们见朝廷组织大伙治理这里的水患,十分踊跃。斗祁带着徭役在沈鹿山下挖开一条河,让河水流往刘家石门。河挖通之后,为了便于当地百姓通行,斗祁又让工匠在河上修了两座石桥,一座桥在河东称东桥,一座桥在河西称西桥。随着河流的开通,涝能排、旱能灌,水患根治,四处逃荒的人们纷纷回到家乡劳作,男耕女织,过上了平静安定的生活。后来,人们又开始云集到东桥两边做些小生意,米行、牛马行、绸缎铺、酒馆、旅店等应运而生,于是便形成了小集镇。从此,人们习惯把沈鹿这个地名称为东桥,这都是后来的事情。
斗伯比治理好沈鹿水患,回到丹阳。熊通得知斗伯比已挖开河道,治理好沈鹿水患,大喜。
楚武王三十八年,即公元前703年春,巴国欲与邓国通好,派遣使者韩服来到楚国,面见熊通。韩服道:“大王在上,寡君欲与邓国通好,但由于诸多原因,与之来往甚少。而邓为上国姻亲,请大王替我邦穿针引线如何?”
熊通道:“各国能和睦相处,永世修好,天下就太平了,这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寡人自当鼎力相助!”于是派遣中射道朔带着巴国的使者前往邓国,命斗谷於菟为护卫使,率领众侍卫护送楚、巴使者道朔、韩服等前往邓国。
邓国地处南(阳)襄(阳)盆地中西部。放眼望去,只见沃野千里,杨柳成行。田陇内庄稼茁壮茂盛,呈现出一派富庶繁荣景象。他们正在欣赏眼前胜景,突然远处烟尘滚滚,转眼一群马队急驰而来,挡住他们的去路。马上的人头戴皮冠,手持弯刀,一个个凶神恶煞。其中一个小胡子用刀挑了挑帽沿,冲他们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https://www.02sw.net/3518_3518541/111110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