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剧终


秦白薇笑道:“为何?因为她多管闲事。她知道我院中开的百合花与我屋中点的香是相生之物,若你闻过百合花,再闻过我屋中的香,一定会受不住诱惑,爬上我的床。所以她故意引来花雕将我院中的百合花全都抓掉了。她坏了我的大好事,她当然该死。”

  林氏看着因为裴翊而疯癫的秦白薇,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嫌弃地看了她眼:“我还以为你有多厉害,原来也只是一个眼里只能看到一个男人的自贱之人而已。”

  说罢,她回头看向裴渊,愤懑指责道:“你们男人,就知道娶了一个女子,又娶一个,有了妻不够,还想要妾。你当年既然答应了我,会把王妃之位给我,又为何要接下圣旨,取了纪晚韵进门?你如果不娶她进门便什么事都不会有。”

  裴渊看着林氏癫狂的模样,他十分后悔,韵娘算起来竟是他害死的,要是他能不理会外面那些流言蜚语,多顾着她,护着她,小心着她周围的人,她就不会中毒,也不会早逝。

  他忽然笑了,对林氏说道:“为什么?自然是因为我爱韵娘。在我心里,她是我唯一的妻子。”

  林氏听了这话,身上所有的精气神都被抽走了,瘫软得像抽了架子的瓜藤。

  她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柔姐此生虽只能在冷宫中度过,却保住了性命,她唯一放不下的也只有松哥儿。

  她知道裴渊就算再恨她,也会照顾好松哥儿。

  她只是有些不舍,想再看他们一眼,可又觉得何必让孩子们看到她如今狼狈的模样。

  想罢,她拔下头上的金钗,便插入了自己的咽喉。

  邱嬷嬷见了,抱着林氏哭喊道:“小姐,你这是何必呀?当初你就不应该求着老爷逼王爷许下婚约。这纸婚约害了你的一辈子啊。”

  “小姐路上等着些,老奴这就下去陪小姐。”说罢,邱嬷嬷拔了林氏脖子上的金钗,插入了自己喉间。

  裴渊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好似这些都与他无关。

  他站起身对裴翊说道:“以后王府中的事,不必再禀告我,你自行处置便是,我累了,想要休息了。”

  说罢起身走出了大厅。

  秦白薇知道自己也活不了了,她凄楚地看着裴翊道:“翊哥哥,求你也给我一个痛快吧。能死在你的剑下,我也会死得很安心。”

  裴翊看着秦白薇:“我不会杀你,那会脏了我的剑,你既然喜欢做蛇蝎心肠的人,那便好好尝尝与蛇蝎为伍的滋味。”

  之后,裴翊让丹枫将人关到了密室中,从南诏女王那里要来了一箩筐蛇蝎,一起关进了密室当中。

  这些蛇蝎们饿了,便会啃食秦白薇饱腹。

  裴翊特意让丹枫在密室中点了烛火,让秦白薇能看清周围的环境。

  秦白薇一日比一日虚弱,每日醒来都能感觉身上某个地方又少了一块肉。

  十日之后,她身上许多地方已经只剩下了骨架,甚至连胸膛的皮肉都被啃食殆尽,她甚至在微弱的烛光中看到了自己心脏的跳动。

  可是它跳动得越来越弱。

  当它停止跳动的时刻,秦白薇好似看见解脱的大门终于为她敞开了,她看着门中透下来的光,流着泪说道:“翊哥哥,下辈子我再也不要喜欢上你。”

  她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这间关满蛇蝎的密室之中。

  ——

  裴翊自从有了女儿之后,便彻底化身成了女儿奴。

  除了在朝中忙国事,便是在燕王府中陪嘟嘟,下值后便是有朝中官员的邀请,他也都能推则推。

  嘟嘟长到一岁上,朝臣们见摄政王妃的肚子迟迟没有消息,可哪个世家大族没有个儿子的?那些当初没能将自己女儿成功送进宫的朝臣们又动起了歪心思。

  这日,裴翊下值路上,忽有一绿衣女子走了出来,被裴翊的马车撞晕在地。

  丹枫见了,忙勒停马儿,对车厢内的裴翊说道:“爷,我的马车赶得很慢,便是有人不小心撞上来,也不会撞晕在地。”

  那绿衣女子旁边还有一丫鬟,听了丹枫的话,立时走过来说道:“摄政王,我们是礼部侍郎余家府上的,我家小姐从小就体弱,受不得惊吓,定是吓晕了过去。”

  裴翊看着那丫鬟皱了皱眉,好似一眼就将她看穿了似的,冷笑了一声,对丹枫说道:“既然余小姐被本王吓晕了,本王自然是要负责将余小姐送回府上,只不过本王的马车狭窄,坐不下第二人,丹枫,你去将余小姐抱回余府去。”

  丹枫当即会意,立马走上前去,伸手就要去抱那余家小姐。

  吓得那丫鬟大惊失色,连忙拦住,道:“摄政王,男女授受不亲,便不劳这位小哥帮忙了,奴婢定会把我家小姐送回府上。”

  裴翊点了点头,对丹枫说道:“既然余小姐不需要我们帮忙,我们也不要在这里挡着道了。”

  丹枫应了一声,跃上马车,又慢悠悠地赶着马儿,就这么离开了。

  马车里,裴翊沉声对丹枫说道:“查一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丹枫领了命,晚上便出去了一趟,回来之后对裴翊禀告道:“爷,那余家小姐原来是看上了您侧妃的位置,不仅如此,朝中还有好几户家里有适龄女儿的,都在打这个主意。”

  裴翊脸一黑,对丹枫说道:“此事不要让王妃知道。”

  丹枫当即应下了。

  第二日的小朝会上,当周公“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话音刚落,裴翊便站了出来,对李浔说道:“臣有事启奏。”

  李浔端正地坐在龙椅上,道:“摄政王有何事?但说无妨。”

  裴翊便说道:“臣如今忝居摄政王的职位,也明白自身关乎着大晋的国运,有大师给臣算了一卦,说臣若纳妾便会使得运道流散,臣愿意在此立誓,永不纳侧妃侍妾,只盼我大晋国运昌隆。”

  说罢,裴翊冲李浔眨了眨眼。

  李浔当即会意,一本正经地配合着说道:“裴爱卿心怀天下,乃众臣表率之首。”

  此后,若再有人想往他府上送女儿,裴翊便会直接在朝会上点出来,还要质问人家:“大人让我纳侧妃,是想要断送大晋的国运吗?”

  哪个朝臣敢承受这样的污名?随此才纷纷都歇了往摄政王府上送女儿的心思。

  等到李浔日渐长大,这些朝臣们仿佛才看到了新的希望。

  十年后,十五岁的李浔在御书房与裴翊边下棋边吐苦水道:“裴叔叔,你就不能想个办法替我打发了这些人吗?”

  裴翊看着已经逐渐长大的少年一眼,说道:“皇上也的确该大婚了。大婚之后亲政,朝臣们才会看到皇上真的已经长大了,不敢轻视皇上。这些喜欢送女儿的朝臣们,皇上若真是有看上眼的闺阁千金,也可收入宫中。

  与君子交用君子之道,与小人交用小人之道。这些乐意送女儿的朝臣们,皇上笼络他们最好的办法便是接纳他们的女儿。”

  李浔顿时就不想跟裴翊继续这个话题了。

  自从摄政王妃第一次带着笙姐儿进宫后,他心中的皇后人选便定下了。

  裴亦笙是谢之禅与裴翊的第二个女儿,生在景明第三年,如今还是个小丫头。

  李浔想他至少还得等上八年,等那丫头及笄之后,他才好向摄政王提亲。

  李浔又问裴翊道:“下一日的大朝会,裴叔叔真的要辞去摄政王的职务吗?”

  裴翊点点头道:“我已经为大晋当牛作马了十多年,早起贪黑的,皇上总要让人喘口气吧。我如今只想陪着阿缘过一些平常人的安宁日子。之后我会带着阿缘一起出海去看看,若是走得太远,书信可能不达,还请皇上不必为臣忧心。”

  李浔知道裴翊这话是为了让他安心,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便是他跟裴叔叔之间,随着他的长大,裴叔叔也不再像对小孩子一样跟他亲近了。

  孤家寡人,难道真的就只能是孤家寡人吗?

  可他知道裴翊离去之心已决,自己劝也无用。

  景明十年冬,这年最后的一场大朝会上,摄政王裴翊辞去摄政王职务,带着摄政王妃,以及一双女儿,一起出海远游去了。

  据说他们到过南洋诸国,不仅将大晋的文化传播到各国,还从南洋诸国带回了各种新鲜的技术进献给大晋朝廷,朝廷派了专人在民间传授,普及之后,大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景明二十年,关于摄政王与摄政王妃最新的传言是他们如今在岭南落脚,据说他们身旁除了跟着两个美丽的大姑娘外,还有一个俊秀的小公子。

  (正文完)


  (https://www.02sw.net/3520_3520462/111109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