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后招


九月十七,启程日。

  白露已过,京城的气候越发寒冷,昨夜更是一场秋雨,城中的青石板街道积满了水,天空阴沉得厉害。

  天色微明之际,位于京城西部的朝阳门外聚集了一批魁梧的汉子,当中簇拥着一个皮肤白皙、身形瘦削的青年。这些人左顾右盼的模样,似乎在等待某人的到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天色渐亮,进出的百姓增多,这些汉子在周围百姓愤怒的目光中划出一个不小的圈子,将外人隔离在外。

  朝阳门作为漕运进入京城的要冲,本就熙熙攘攘,这些汉子的行为无疑严重影响了百姓进城的速度,引来阵阵怨言。

  然而,鉴于这些汉子身材健硕,气势威严,平素温顺的百姓也不敢轻易挑衅,只在心中暗自抱怨。

  而原本负责维护城门秩序的士兵也远远避开,不敢在这些人附近逗留。

  这群人刚出现时,也曾有守城士兵试图驱散,但话未说完,就见那位为首的年轻人随手抛出一块令牌……

  在朝阳门驻守的卫兵,都是见识广博之辈,曾与城中那些傲慢的贵族和富甲天下的商贾有过交集。然而,望见那块腰牌,他们都心神震动,呼吸急促。

  恭敬地双手归还腰牌给青年后,他们退回到城门口,严谨地维持秩序,脑中满是那刻有“司礼监”三字的令牌。

  作为大明皇朝最显赫的宫廷宦官组织,“司礼监”的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伴随着他们刚嗅到的、近乎浓烈的神秘香气。

  这群人的身份显而易见:中央的那位脸色苍白的青年无疑是宫廷侍从,那些壮硕的汉子,或许是锦衣卫的密探,或者是东厂的骑警,甚至可能属于传说中的“腾骧四卫”。

  想到这里,城门卫兵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但他们的好奇心更为炽热,视线不由自主地投向远方。

  究竟何方神圣,竟让宫廷宦官亲自在此等候,天未破晓就已在此,这面子可真不小。

  要知道,这些“守护者”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帝王的意志。

  ...

  ...

  "公公,南直隶的人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苍白面庞的侍从闭上眼睛,开始神游异域时,耳边传来一声谨慎的低语。

  随着汉子的指引,几匹疾驰的骏马出现在远处的道路上,跃入众人的视线,疾驰的马蹄声引起排队的民众抬头侧目。

  见此情景,不等“公公”指示,十几名魁梧汉子本能地后退一步,布满老茧的右手按在腰间,眯起眼睛,警觉地注视着来者。

  唏律律!

  不久,几匹快马靠近城门,几位风尘仆仆的骑士翻身下马,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城门口那群碍眼的陌生人。

  然而,只一眼,骑士们的表情就僵硬了,连忙停下脚步,转向“公公”的位置。

  "参见厂公!"

  接近“公公”十步左右,骑士们在民众的哗然声中单膝跪地,神情恭敬。领头的骑士从怀里掏出一封看似书信的卷轴,双手递给挡在面前的汉子。

  接过卷轴,瞥了一眼后,始终沉默的“公公”轻轻点头,平淡无波的眼神首次泛起涟漪,尖锐的声音在骑士们耳边响起:"辛苦了,下去领赏吧。"

  "多谢厂公!"

  闻言,跪在地上的汉子心中一阵激动。

  有了司礼监执笔者的这句话,他们这些日子日夜兼程的辛劳都得到了回报。

  "去吧。"

  轻轻挥动手臂,皮肤白皙的宫廷首席文书太监王承恩打发走眼前的几位侍卫,自己却依然立在原地,深邃的眼眸中期待的火花更加炽烈。

  以他的地位,黎明前就在此恭候,绝非只为了眼前这几个朝廷密探,而是顺其自然之举罢了。

  他真正等待的人物,远比这些密探,甚至手中的信笺更为重要得多。

  ...

  “快去禀报公爵大人……”

  正当王承恩示意遣退几位骑手时,路边一个看似普通平民的壮汉急促地对身旁的手下吩咐道。尽管王承恩一行人行事低调,改换了装束,却无法逃脱他们的监视。

  要知道,在这个连紫禁城都无法保守秘密的世界,更不用提人口众多的京城了。几乎就在王承恩踏入朝阳门的那一刻,公爵大人就已经得知了消息。

  若无差错,刚才那些风尘仆仆的骑士应是从南直隶而来的密探,递上的信函恐怕与南京的贵族有关。看来,公爵的忧虑已经成真,小皇帝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并将疑点指向了南京的贵族。

  想到这里,这位魁梧的汉子微微眯起双眼,心中暗暗咒骂南京的贵族无能。暗中搞小动作也就罢了,竟还动用了云梯和攻城战车,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小皇帝,这所谓的“陕西民乱”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吗?

  又过了一会儿,见王承恩依旧伫立原地,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汉子心中一动,瞳孔收缩了一下。

  他之前是过于轻率了。以王承恩的身份,这么早来此等候,怎么可能仅仅是因为南直隶的密探呢?

  意识到这点,汉子的呼吸变得急促,好奇心愈发强烈。来者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引起这位宫廷文书太监的注意,从他的神情看,似乎并无半点不悦。

  是天子的后招吗?


  (https://www.02sw.net/3532_3532073/111108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