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子病重(下)
离开勖勤宫,不过片刻,便能抵达文华门后的文渊阁,那里是大明内阁的"内阁直书房"。
文渊阁三层结构,坐北朝南,两面山墙由青砖砌成直至屋檐,朴素雅致。黑琉璃覆盖屋顶,绿琉璃镶边,寓意用水克火,以保护藏书楼的安全。
阁前走廊设有回纹栏杆,檐下垂挂着楣子,配上绿色檐柱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彩绘,呈现出典型的园林建筑风格。
平日里,官员们处理完政务,会手捧香茗,在蜿蜒的小径上漫步,欣赏环绕文渊阁的假山长廊,悠然自得。
然而此刻,几位身穿朱袍、佩戴玉带的阁老们并无这份闲情逸致,他们分列而坐,神色严峻,气氛紧张得仿佛箭在弦上。
侍立一旁的吏员们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触霉头。小心翼翼送上香茗后,他们便悄然退下。
自八月以来,天子的身体日益虚弱,昏迷的次数频繁增加。尽管太医院的御医竭尽全力,天子的病情却未见好转。
昨晚乾清宫传出消息,天子长时间昏迷,差点一去不返。
尽管最后依靠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当年进献的人参勉强保住了性命,然而那些颤抖不已的御医们却间接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天子的病情已是难以治愈,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很可能就在近日了。
最让人忐忑的是,辽东传来消息,三个月前刚刚“无功而返”的女真部落再次蠢蠢欲动,似乎预示着新的侵袭即将来临。
当前辽东经略袁崇焕已辞职归乡,辽东地区正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若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天子驾崩,原本摇摇欲坠的大明帝国瞬间就会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
环顾四周各怀心思的同僚,阁臣李国普忍不住开口:“辅政,太医院那边有何说法?陛下的身体状况...”
内阁现有四位阁臣,为首的是首辅黄立极,其次是施鳯来,再者是张瑞图,以及李国普。
听到这话,首辅黄立极缓缓抬起满是忧虑的脸庞,说:“御医们只知磕头谢罪,陛下的病情恐怕已经无药可救了...”
或许是担忧天启皇帝的健康,或是意识到自己首辅的地位岌岌可危,黄立极这几天看上去明显衰老了许多,像是瞬间老了好几岁。
次辅施鳯来和阁臣张瑞图也同时抬起头,交换了一个眼神,表情复杂,虽然未言一语,但眉宇间的忧虑更加深重。
与正直不阿的李国普和与“九千岁”共享同乡情谊的首辅黄立极不同,他们两人靠依附魏忠贤,成为其党羽,才得以跻身阁臣行列。
一旦天子有什么意外,或许“信王”短期内会看在九千岁的面子上不追究,但时间一长,他们两人必将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毕竟这些年来,他们助纣为虐,陷害了不少忠良,制造了无数冤案。
只是现在天子病重,随时可能离世,大局已定,“信王”即位已成定局。即使他们内心万般不愿,但也无可奈何。
“陛下龙体欠安,虽曾口谕日后由信王继承,但并未正式拟写遗诏。”
“还请首辅以大明两百多年的基业为重,带领众臣去探视。”
得知朱由校的病情已至无可挽回的地步,李国普心中一震,但他依然紧锁眉头,提醒道:“别忘了当年的教训...”
七年前的此刻,继位仅一个月的泰昌皇帝因过度享乐撒手人寰,留下遗诏让皇长子朱由校继位,并封宠爱的李选侍为太后。
那时的李选侍受到福王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的挑拨,霸占乾清宫不肯离开,还扣押了皇长子朱由校,禁止群臣探望。
这一连串的事件后来被称为"迁宫事件",与万历晚期的"梃击案"和导致泰昌皇帝猝死的"红丸之谜"并列,被誉为明朝末期的三大悬案。首辅黄立极听到这里,仿佛遭受了惊雷一击,不自主地倒抽一口冷气,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恐怕事情远不止这些吧……”
尽管他嘴上这么说,但黄立极胸膛的剧烈起伏和微颤的身体却揭示了他内心的恐慌。尤其是想到“李选侍”早年曾经抚育过信王朱由检,他的忧虑更甚。此刻,若魏忠贤利用伪造的文书重提“过继”之事,再加上“李选侍”、“郑贵妃”等先朝皇妃的支持,信王能否顺利登上宝座,实是未知之数。
黄立极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迎着书房内其他人复杂的眼神,慢慢点头:“天子刚刚入睡,稍后再由我们带领群臣进乾清宫暖阁探视,请求颁布遗诏……”
李国普闻言,正欲开口,天子的病情扑朔迷离,拖延下去恐生变故。“国普兄,请稍安勿躁,现在魏公还在。”
没等李国普说话,黄立极已摇头示意,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困惑。“魏公”这两个字似乎有着无形的威慑力,让李国普不得不压制住即将脱口而出的话,不甘心地坐回原位。施鳯来和张瑞图始终沉默不语,看似漠不关心,但他们脸色的逐渐黯淡暴露了他们的忧虑。
黄立极轻轻叹了口气,不再言语,贪婪地打量着四周。一朝天子,一朝臣。信王登基后,这个象征大明最高权力核心的“内阁直书房”可能就不再是他的舞台了。
或许只是错觉,黄立极觉得窗外原本晴空万里的天色突然变得阴郁,仿佛被厚重的乌云遮蔽,就像此时大明的局势一样。风雨欲来。
(https://www.02sw.net/3532_3532082/111111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