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 第267章 大明的灭亡崇祯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第267章 大明的灭亡崇祯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所以这个庞大的帝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彻底走向灭亡了。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并“三一三”不是主要因素。

  因为极端气候——  ‘小冰河时期’并不只是在明末那段时间才有,而是延续了上百  年之后,从明朝中期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

  如果是因为小冰河极端气候导致明朝灭亡,那么明朝早在嘉靖晚期就该灭亡  了。

  那时候蒙古的俺答汗可也是一位雄主。

  也有人说是因为财政崩溃。

  因为朱元璋设立了奇葩的财政制度,导致终明一朝大明中央朝廷都过得紧巴巴  的,以至于到了崇祯年间,因为崇祯搞不到足够的军饷供给军队,所以军队越来越  烂,最终大明走向灭亡。

  这也是因素之一,但是依然不是主因。

  因为明廷中央政府缺钱又不是一天两天,  一年两年,而是持续了两百多年。

  如果仅仅是财政问题,大明能坚挺到崇祯继承皇位吗?!

  不应该是早早就灭亡了吗?!

  还有人说华夏封建时期每隔几百年就会经历一次王朝的更迭,所以大明也摆脱  不了这个宿命。

  因为导致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随着社会安定,人口就会迎来爆炸性的增长,但是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并没有随  着人口增长而随之增长,反而会有大量的土地会被皇室,世家大族,大地主等统治  阶级兼并。

  老百姓没有了土地,自然就没有了安身立命之本,自然就会揭竿起义了。

  这确实是华夏历史上王朝更迭的主因。

  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有各自的原因,但是相同点几乎都是土地兼并。

  大明也不例外。

  那么除了土地兼并,导致大明灭亡还有其他主因没有呢?!

  自然是有的。

  那就是崇祯的一系列骚操作导致利益集团失衡,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之前就说过,其实帝王之术就是平衡术,平衡各方势力。

  打压、扶持、联合、纵横。

  皇帝就像是一个拳击场上的裁判,除非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绝对不能亲自下场  比赛。

  而是让各个势力在拳击台上相互制衡。

  如果那一方一家独大,那么皇帝就要联合另一方进行打击。

  反之亦然。

  大明为什么能够延续接近三百年的时间?!

  原因就是因为初期的几个皇帝已经将大明的中央朝廷构架给稳定下来了,后面  的皇帝只需要保持这个政治构架,保持各方平衡就行了。

  比如说朱元璋时期他建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

  又比如说朱棣登基称帝之后建立了内阁制和司礼监。

  朱瞻基又在宫中设立内书房,让那些死太监们能够有机会学习知识,成为皇帝  的合格私人秘书。

  大明的其他皇帝几乎都勉励维持这一政治平衡。

  包括木匠皇帝朱由校,他在位时期不管是天灾人祸,都和崇祯时期相差无几,  但是他在位八年大明依然能够免疫维持,没有人会想到大明会在十几年后就彻底灭  亡。

  魏忠贤虽然独断专权,虽然私德不佳,虽然打击异己。

  但是魏忠贤能够保持中央朝廷的稳定,也能让大明的军队得到充足的保障,所  以在天启年间农民起义军已经慢慢被平息,东北的女真政权也被压制在辽西半岛没

  办法动弹。

  但是崇祯皇帝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搞死了魏忠贤。

  好吧。

  搞死魏忠贤无可厚非,但是他却没有扶持新的宦官集团的代理人,而是彻底埋  葬了宦官集团  …

  这样就打破了大明中央朝廷的势力平衡,让文官集团得到很大的膨胀。

  崇祯的第二件事则是彻底废掉了锦衣卫和东厂这些特务机构。

  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西二厂,其实都是皇帝的鹰犬和爪牙。

  崇祯皇帝废掉了锦衣卫和东西二厂,不就是斩断自己的一双手掌嘛!?

  这样崇祯皇帝就没有了制衡文官集团的手段了。

  虽然在他十几年的皇帝生涯之中,废掉了不少的内阁首辅,也杀了不少的文  官,但是并不代表他就能彻底掌控文官集团,更不能说明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在他的  掌控之中。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崇祯废掉了宦官集团和特务集团之后,自己就变成了拳击场的选手,亲  自和文官集团进行博弈了。

  他废掉内阁首辅,和杀文官的举动,都是和文官集团博弈的结果。

  但是很可惜的是,最后崇祯想和女真人议和,这是大明当时唯一能延续下去的  机会,但是因为遭到文官集团的阻扰,议和之事作罢。

  后来崇祯想着迁都南京。

  这样的话大明虽然可能失去北方半壁江山,但是依然能够偏安一隅。

  0.8  但是也因为文官集团的反对从而不了了之。

  所以大明灭亡固然有天灾人祸,固然是财政崩溃,如果是土地兼并这个历史怪  圈,但是更大的原因还是崇祯皇帝自废武功导致的。

  就因为崇祯一个人,导致华夏大地沦为异族之手两百多年。

  更导致华夏在近代时期遭遇近百年的屈辱史。

  所以华夏在近代史的所有悲剧的开端,就在崇祯登基称帝,执掌国家大权。

  现在叶瑾有机会改变历史。

  那么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改变历史的机会。

  “徐兄也不是外人,小弟就直说了吧。”叶瑾一边整理思绪,  一边继续开口说  道,“小弟的设想看似天马行空,但是实际上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而且如果操作  得当,或许会收到奇效呢。”

  叶瑾说着,就从地上拿起了一个三只脚的小木凳,接着说道,“小弟当年师从一  位世外高人,学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杂学学问,其中一门学问叫做几何’,里面有  一句话叫做三角形最为稳定、”

  “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的建筑物当中,选择三角形的建筑物是最为稳固的。  将这句话运用在朝堂之上也有一定的道理。”

  “朝廷最怕的是什么!?是内讧,是分裂,还是一家独大!?”

  “都害怕,但是一家独大却是最让人头疼的。所以朝堂之中最忌讳的就是某一个  利益集团一家独大,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现象出现,那19么内讧和分裂不可避免  了。”。

  “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都是玩平衡的高手,他们从来不会参与朝堂之中的斗争,  反而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神仙(上帝)视角观看这些派系斗争,然后在这些  势力之中进行平衡,若是有一方一家独大,那么就要扶持另一方。但是所有的斗争  都只能是斗而不破,我更愿意称之为竞争,如果有人胆敢破坏这个游戏规则,高高  在上的皇帝就会出手,联合其他人制裁破坏游戏规则的人。”

  “但是现在咱们大明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现在朝堂之中的竞争更多的是文武之  争。”

  “因为天下都是陛下带着勋贵武将们打下来的,文官集团其实是坐享其成,所以  现在勋贵和武将的势力其实更大一些,隐隐有压住文官集团一头、”

  “不过这种情况也仅仅只是维持几十年而已,因为文官集团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  加入,勋贵和武将如果没有战争的锤炼,就会出现人才的断代,从而导致文武失  衡,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文官集团一家独大吗?!”

  “不能这样。”

  “为了这个国家也好,为了文官集团不被陛下屠杀一遍又一遍也罢,我们都必须  给文官集团培养第三股势力。”

  “虽然我很讨厌宦官,也知道大部分的宦官都是阿谀奉承,自私自利之辈,但是  我们目前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如果是陛下或者朝廷魄力更大一些的话,我的设想是  想让各地的乡贤成为第三股势力。”

  听完叶瑾的这番话之后,朱标和徐辉祖久久没有说话,  一脸惊诧的看着叶瑾。

  特别是徐辉祖、

  他现在真的好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啊。

  ‘帝王之术’和‘平衡术’都是我这个当臣子的人能听的!?

  你们两兄弟自己私底下讨论不行吗?!

  为何要把我也牵扯进来?!

  如果这番话被锦衣卫透露道陛下的耳朵里,我还混不混了。

  至于朱标,则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只是一直在思考江辰的这番话到底  有没有可操作性。

  确实。

  勋贵和武将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别说过了几十年,现在才洪武十五年,距离大明建立仅仅过去15年的时间,但

  是很多勋贵和武将都已经堕落了,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能像徐达、蓝玉这样保持状  态的勋贵,真的没有几个。

  好吧。

  就算是这些勋贵都还保持当年之勇,但是他们的后代们全都成了纨绔子弟。

  大明这么多公侯爵爷的后代,仅仅只有徐辉祖等寥寥二三十个勋贵子弟成长起  来,其他勋贵子弟全都成了不值一提的废物。

  这还只是第二代。

  等将来第三代、第四代

  估计全部勋贵后代都成了一群只会吃喝嫖赌的蛀虫了。

  那时候勋贵武将集团拿什么跟文官集团斗?!


  (https://www.02sw.net/3589_3589774/111108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