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测字有道 > 第240章 辉煌璀璨

第240章 辉煌璀璨


我们随着苏总脚步

  也停留在了这幅精品中国画面前。

  根据铭牌和业务经理介绍。

  这幅画作,乃是张大千于1980年创作的阿里山系列作品《阿里山晓色》。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张大千曾以“阿里山”题材绘制两帧四尺整纸横幅。

  此为其中一件。

  他在画上题款“嘉义阿里山晓色为我国一奇,亦世界一奇,以吾家僧繇没骨法为此,约略得之。”

  可以说是无论技法还是绘画色彩,都是大千泼彩艺术的一个创作高峰。

  苏总盯着这幅画,看了有四五分钟。

  然后捋了捋胡子,拄着文明杖,又继续顺着展厅前行。

  引导讲解的讲解经理介绍:

  “本次秋拍,是苏富比为广大中国藏家倾力呈献的又一重磅献礼。

  本次拍卖将于香港,上海、北京举行内地巡展。

  本次秋拍主体虽然是中国书画与瓷器精品展。

  但是其他展区,同时也精选,包括中国艺术品、中国古代书画、中国书画、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瑰丽珠宝以及珍贵名表在内的七大收藏门类、过百件收藏珍品;

  此外,来自苏富比Buy  Now“即时收藏”平台的臻选奢品亦将同场展出。

  纷繁品类,非凡珍藏,共同演绎璀璨多彩的艺术文化盛事。

  同时,今年恰逢苏富比进驻中国内地运营的25周年。

  本次内地巡展亦将为这一里程碑之年鸣响第一声礼炮。

  苏富比1994年进驻中国,成为首批在中国内地运营的国际拍卖行。

  自此,苏富比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持续升级的创新能力。

  始终致力于推动本土收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内地藏家共同成长。

  见证了中国艺术文化领域的澎湃生命力与无限潜能。

  “苏富比植根中国几十年,我们深知每一次拍卖、每一件藏品背后都蕴藏着无数藏家的热情与执着。

  “本次内地巡展不仅是对过往几十年历程的致庆,更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继续携手各界共同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也为中国收藏产业的未来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新。”

  接下来,我们在解说经理带领下,一起欣赏了精美的藏品:

  比如,源溯仇焱之重要欧洲收藏中国陶瓷:

  清雍正胭脂红内粉彩荔枝纹杯一对,它书款,《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8.8  公分

  估价:5,000,000  -  7,000,000港元

  只见这对杯器形简洁,外罩胭脂红彩,明净亮丽,杯内以粉彩画荔枝,栩栩如生。

  仿佛瑞果杯中奉,让人垂涎,极富闲趣,充分反映雍正皇帝的高致品味。

  康熙末年,中国艺匠以黄金着色,成功调制胭脂红彩,浓紫淡粉,各有千秋,从此改写陶瓷色谱。

  技术的飞跃造就当时一批精致小品,薄胎艳彩,量少而质高,至雍正年间仍续烧制,延其风雅。

  这对胭脂红杯,添绘粉彩荔枝,似无他例传世,或为孤品。

  接下来,是乐山堂存珍

  清乾隆釉里红九龙海水纹双耳扁壶,题《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29.2  公分

  估价:3,000,000  -  4,000,000港元

  承上季佳绩,苏富比续献乐山堂存珍:

  蔡一鸣藏中国书画及艺术精品,囊括一系列中国艺术品瑰宝。

  荟萃中国瓷器、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聚历朝精湛作品于一堂,跨越时空,相互辉映。

  釉里红双耳扁壶,珍贵非凡。精绘九龙游戏祥云之间,威武有力,灵动如生。

  反映乾隆皇帝品味高华,及御窑巧思高技,成就清代御瓷之巅。

  双耳扁壶器形与九龙海水纹,皆取材明初雏本。

  釉里红同样源自早明,烧成甚艰,可谓景德镇瓷匠最难以掌握之釉下彩,成者辉耀艳丽,但失败率甚高。

  在唐英(1682-1756年)的督导下,御窑终渐得关窍,然成烧且发色明艳者犹罕,釉里红瓷仍属稀珍。

  清廷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窑釉里红龙纹扁壶。

  此十件皆制于首十年,可推论本品应造于乾隆朝初年,由唐英监造。

  现知与本品尺寸、器形、纹饰相应之例,仅止一器,或原与此成对。

  接下来还有几件非常精美的瓷器,导引经理也都做了详细解说。

  苏总听完,只是微微颔首。

  然后继续跟着前行参观。

  接下来,来到了书画展区。

  来自王南屏「玉斋」及家族收藏古代书画,王原祁  《仿巨然笔写摩诘诗意图》

  水墨纸本

  估价:2,000,000  -  4,000,000港元

  这幅纪年丙戌(1706),时为王原祁时年65岁,原为蒋谷孙「密韵楼」旧藏,几经徐邦达及其父鉴赏。

  王原祁以仿巨然笔写王维诗意之法,示范了在用笔用墨上,如何达到「宋元之味」。

  并以文字加以说明,赠以唐岱,称他「将来定作六法宗匠」,可谓传承正统画法之诀窍也。

  王南屏先生(1924-1985)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从父亲与表兄谢玉岑(谢稚柳之兄)畅谈艺事中启蒙。

  后移居上海,与着名书画家、鉴藏家叶恭绰和庞元济相交甚笃。

  同时,他在鉴藏界广结好友,如吴湖帆、张珩、谭敬、徐邦达、王季迁等,经常切磋砥砺,获益良多。

  1949年春,王南屏携妻儿移居香港,并在60年代初加入了香港着名艺术团体「敏求精舍」。

  1970年代,王氏旅居美国,多次借展于美国博物馆,与当地学者交流频密,影响深远。

  多年来潜心研究,眼光独到,挑选严谨,鉴别力强,驰名海内。

  其收藏以明清书画为主,广受学界推崇,不少捐赠或转让至海内外重要机构。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耶鲁大学美术馆等,足迹遍布中西,视为圈中殿堂级人物。

  接下来,来到清气娱怀—刘汉堃家族珍藏书画,陈洪绶  《秋林高士》

  设色纸本  立轴

  192.5  x  78  公分

  估价:500,000  -  800,000港元

  此幅陈洪绶绘秋林高士,高逾六尺,富个人特色,画中人物造型高古。

  衣纹遒劲,设色精丽,构图奇巧,于清雅中加以变化。

  观鉴藏印可知,此幅历经永璥、何冠五、张大千等鉴藏,可谓流传有绪。

  刘汉堃(1912-1958),近代纺织业巨子刘国钧长子。

  刘国钧(1887-1978),江苏靖江人,经营纺织业,踞行业龙头,四九年后任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等要职。

  嗜书画,其「敬修堂」富藏历代名家精品。刘汉堃长年主理家族业务。

  四十年代末来港成立东南纺织有限公司,获推为香港纺织同业公会副会长。

  他师从钱名山学习传统文化,并受父熏陶,雅好书画。

  本辑乃刘汉堃历年所得,自明清至近代,其身后,藏品由家人秘藏逾一甲子,今首度公开。

  此次拍卖所得款项,将全数拨充慈善用途。

  接下来,是李宗仁旧藏

  于非闇大富贵益寿考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四七年作

  113.5  x  56.6  公分

  估价:2,000,000  -  4,000,000港元

  本幅为画家写赠李宗仁(1891-1969)、郭德洁(1906-1966)伉俪。

  李宗仁乃近代史上之风云人物,其戎马一生,行迹多关乎政治军事,与艺术界之交往少被提及。

  他与夫人郭德洁俱嗜艺术,抗战胜利后李氏掌北平行政,屡获京华名家如齐白石、于非暗等写奉佳作,他亦尝以家乡名笔回馈于氏。

  此画写于一九四七年秋,适值画家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

  所取乃故宫御苑浮碧亭之牡丹,花冠硕大,色殷如墨,丝蕊莹亮,钩线敷彩尽精工之能事。

  御苑牡丹,饱经沧桑,见证历史兴替,此时的李宗仁已决意角逐副总统。

  于氏写牡丹白头翁相赠,寄伉俪富贵寿考祝愿之余,或更别具深意矣!

  这些画作,看完以后,苏老大都表情波澜不惊。

  我心想,这老头是不是对这些藏品不感兴趣?

  就在我们准备继续前行时候,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

  苏总好像对一件瓷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https://www.02sw.net/3603_3603731/111109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